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剂量罗红霉素对轻度至中度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的吸烟患者气道炎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46例轻至中度支气管哮喘的吸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及罗红霉素治疗组(B组)。A组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250μg),1吸/次,2次/天;B组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0.15g/d)并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250μg),1吸/次,2次/天,共4周。治疗前后进行肺功能、诱导痰细胞分数计数及痰细胞中白介素-8(IL-8)的测定。结果患者气道内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IL-8表达与第一秒用力呼气流量呈负相关(P<0.01),经4周治疗后B组患者气道内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及IL-8比A组显著减少(P<0.05),同时B组患者PEF及FEV1%均比A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口服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比单纯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减少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内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及IL-8,且比单纯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显著改善PEF及FEV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对哮喘患儿肺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治疗Ⅰ组每日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2次。治疗Ⅱ组在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的基础上,每日睡前口服孟鲁司特5 mg。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儿的肺功能、外周血IL-4、INF-γ、IgE和嗜酸性粒细胞(EOS)的水平及哮喘控制测试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AC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且治疗Ⅱ组较治疗Ⅰ组治疗后也有显著肺功能改善和ACT评分增高。两组治疗后肺功能IL-4、IgE、EOS水平和IL-4/IFN-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INF-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Ⅱ组较治疗Ⅰ组治疗后也有显著的IL-4、IgE、EOS水平和IL-4/IFN-γ的降低及INF-γ的升高。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较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更能有效改善肺功能,调节免疫平衡及控制哮喘的发作。  相似文献   

3.
张廷锐 《当代医学》2014,(32):143-144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沙美特罗替卡松对哮喘稳定期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86例哮喘稳定器患者随机分为A组(沙美特罗替卡松50μg/250μg)及B组(沙美特罗替卡松50μg/100μg),并联合给予茶碱缓释片。比较2组在治疗前和治疗10 d后日间哮喘症状评分及夜间哮喘症状评分以及治疗前,治疗后10 d、30 d 2组患者肺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在一般情况及其他治疗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经过10 d的相关治疗后A组患者日间哮喘症状评分(1.351±0.568)分及夜间哮喘症状评分(0.982±0.213)分,对照组分别是(1.826±0.645)分和(1.465±0.253)分,A组均优于B组(P〈0.05),治疗后10 d及30 d时,A组在肺功能的改善程度也要优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11%,B组为11.9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50μg/250μg)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稳定期有较好的效果,而沙美特罗替卡松对于相关症状及肺功能的改善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祥乐 《中外医疗》2013,(12):127-128
目的研究探讨克拉霉素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哮喘患者进行治疗方法和疗效的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口服克拉霉素缓释片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情况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ATC计分、最大呼气流速值或者第一秒的用力呼气容积等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克拉霉素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良好,疗效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俞林  林利云 《吉林医学》2014,(8):1632-1633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联合顺尔宁口服对儿童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100~200μg,2次/d)及孟鲁斯特钠(4~6岁患儿4 mg,>6岁者5 mg)。对照组患者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剂量(100~200μg,2次/d)。对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哮喘症状评分及肺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患儿哮喘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哮喘症状评分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VV、VC、FVC及FEV1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2~7 d,观察组PEF变异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联合顺尔宁口服对儿童哮喘哮喘症状评分及肺功能均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脱敏治疗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脱敏治疗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评估2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肺功能变化等指标.结果 经过治疗,治疗组ACT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肺功能改善程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脱敏治疗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较单独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ACT评分,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沙美特罗联合氟替卡松50μg/250μg,2次/d;对照组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每次250μg,2次/d。2组均治疗12周。观察吸入前后临床症状变化、肺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6、12周,A组PEF%与B组比较有明显上升(P〈0.01),A组PEFR与B组比较有显著下降(P〈0.01)。2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夜间症状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病例1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对比单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双倍剂量替卡松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随机分2组。对照组选择双倍剂量替卡松治疗,观察组选择单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痰中IL-5及血浆皮质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00%(43/50)、88.00%(44/50),痰中IL-5水平、血浆皮质醇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来说,单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双倍剂量替卡松治疗效果相似,但是单剂量用药少,在临床上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大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6分钟步行距离、CAT问卷评分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肺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和CAT评分和对照组治疗后的6分钟步行距离和CA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优于小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海菊  张作清 《当代医学》2011,17(3):125-126
目的 观察口服孟鲁司特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7例和对照组16例.实验组口服孟鲁司特10mg,1次/d,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50μg/250μg,1次/d,对照组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50μg/250μg,2次/d.观察患者哮喘控制测试得分情况(ACT),...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感染后咳嗽患者85例随机分为2组。A组患者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50μg沙美特罗和250μg丙酸氟替卡松),1吸/次,2次/d,疗程7 d;B组患者给予口服酮替芬片1 mg,2次/d,疗程7 d。通过咳嗽积分及视觉模拟评分体系对患者的咳嗽严重程度进行量化评估。结果:沙美特罗替卡松粉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优于酮替芬的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μg沙美特罗和250μg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儿童轻度持续哮喘的疗效.方法:儿童轻度持续哮喘69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B组37例吸入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治疗前、治疗6个月测定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最大呼气流量(PEF)作自身对照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均以哮喘日记形式记录临床评分作自身对照观察,并将两组作比较.结果:A、B两组FEV1、PEF均比治疗前升高(P<0.05),且A组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96.9%,B组81.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规则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或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均能减轻临床症状体征,提高肺功能.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疗效优于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通过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进行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46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患者口服孟鲁司特,1次/d,10 mg/次,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1次/d,每次50μg/250μg;对照组患者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2次/d,每次50μg/250μg。为两组患者进行哮喘控制检测,观察患者的哮喘控制评分、呼气峰值流速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哮喘控制评分和呼气峰值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哮喘症状和肺功能改善方面全部得到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通过孟鲁司特口服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小剂量吸入治疗的治疗效果与沙美特罗替卡松常规剂量的治疗效果相似,治疗方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乔迪 《中外医疗》2015,(3):112-113
目的:研究国产噻托溴氨(浙江产)联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舒利迭),对比单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舒利迭)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缓解期的肺功能指标及症状改善。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65例确诊为中重度COPD的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舒利迭)组32例;(2)联合治疗组(国产噻托溴氨联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舒利迭))33例。观察治疗3月后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pred%及mMRC、COPD症状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FEV1、FVC、FEV1/pred%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治疗组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FVC的改善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COPD症状评分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mMRC及COPD症状评分均有改善且均优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COPD缓解期患者使用国产噻托溴氨(浙江产)联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舒利迭)较单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舒利迭)改善肺功能、mMRC及COPD症状评分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与单独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6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单独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雾化吸入治疗方案,实验组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方案。测定两组治疗前后FEV1及FVC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取得满意疗效(88.2%和85.3%);临床缓解情况,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FEV1和FVC的改善率,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异丙托溴胺雾化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观察组予以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肺功能水平、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白三烯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用力肺活量、自测呼气峰值流速、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水平优于对照组,IFN-γ、IL-12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IL-13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LTB4与LTC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优于单纯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D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将90例D组稳定期COPD患者分为三组:A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噻托溴铵)、B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C组(噻托溴铵),每组各30例。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后,A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及肺功能改善均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噻托溴铵比单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或单用噻托溴铵可以更好地改善D组稳定期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评分和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硫酸沙丁胺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6、TNF-α和IL-4、IFN-γ及Th1/Th2免疫平衡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住院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作为治疗组,同时选取我院健康检查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分别与治疗前,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时抽取患者晨起静脉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IL-6、TNF-α和IL-4、IFN-γ水平。结果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硫酸沙丁胺醇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3个月后,患者血清IL-6、TNF-α和IL-4水平显著降低(P0.05),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免疫调节明显向Th1方向调节(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与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可能通过调节患者体内IL-6、TNF-α、IL-4、IFN-γ与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及Th1/Th2免疫平衡实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吸入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功能的影响。方法85例COPD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服用多索茶碱片每日2次,每次0.2g;观察组45例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剂,每日2次,每次1喷,每喷含沙美特罗50μg和丙酸氟替卡松110μg。出院后对照组单独服用多索茶碱片,观察组服用多索茶碱片、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疗程均为1年,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测定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吸入能够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20.
韩瑜 《基层医学论坛》2013,(13):1700-1701
目的探讨长期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68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红霉素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呼吸困难评分,急性发作频率,肺功能改变。结果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小剂量红霉素可以有效缓解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症状,降低急性发作频率,一定程度上改善肺功能。结论长期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小剂量红霉素能够有效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