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挫伤性前房积血的疗效。方法:采用常规止血治疗加中药治疗法。结果:62例中,Ⅰ级前房积血平均3 d吸收,Ⅱ级前房积血平均7 d吸收,Ⅲ级前房积血平均13 d吸收。视力恢复情况:56例恢复满意,6例恢复差。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挫伤性前房积血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38例(38眼)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38眼中吸收时间分别为Ⅰ级积血1~6 d;Ⅱ级积血3~10 d;Ⅲ级积血5~14 d。积血吸收后视力为0.1以下者2例,0.1~0.5者9例,0.6~1.0者11例,1.0以上者16例。结论挫伤性前房积血及时合理治疗者视力恢复好,中西医结合是治疗前房积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眼球顿挫伤引起的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月收治45例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结果。结果 45例挫伤性前房积血的视力均有提高:Ⅰ级前房积血2~4 d吸收,Ⅱ级前房积血6~10 d吸收,Ⅲ级前房积血9~15 d吸收。结论早期积极恰当治疗,前房积血吸收加快,视功能可较大程度地恢复,可减少继发青光眼、角膜血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马继芳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1):302-304
目的分析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78例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半卧位,休息,双眼包扎,应用止血剂、高渗脱水剂、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消炎药,后期用活血化瘀药物,并及时处理并发症,有的做前房穿刺冲洗。观察积血吸收时间、视力和并发症。结果积血吸收时间:Ⅰ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1d~5d,Ⅱ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6d~10d,Ⅲ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11d~19d。前房积血吸收后视力:0.1以下者5例,0.1~0.3者11例,0.4~0.9者23例,1.0以上者39例。结论挫伤性前房积血的视力恢复程度与出血量多少和挫伤程度有关。并发症少、治疗及时者视力恢复较好,药物治疗和前房冲洗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78例挫伤性前房积血进行如下治疗。双眼包扎,半卧位,休息,应用止血剂,根据病情应用甘露醇、皮质类固醇,部分病例作前房冲洗。观察积血吸收时间、并发症和视力。结果积血吸收时间:Ⅰ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1~5d,Ⅱ级积血吸收时间6~10d,Ⅲ级积血吸收时间11~19d。前房积血吸收后视力:0.1者5例,0.1~0.3者11例,0.4~0.9者11例,1.0以上者39例。结论挫伤性前房积血的视力恢复程度与积血量多少有关,也与挫伤程度有关。并发症少和治疗早者视力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挫伤性前房积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挫伤性前房积血如久不吸收或反复出血,可引起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视功能,甚至失明.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挫伤性前房积血(Ⅲ~Ⅳ级)[1],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通过临床分级对 5 7例前房积血的治疗及其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Ⅰ级积血 1~ 3d均完全吸收 ,Ⅱ级积血 3~ 9d吸收 ,Ⅲ~Ⅳ级积血 7~ 15d吸收 ,所有继发性青光眼病例于前房积血吸收后眼压均恢复正常。 80 .70 %的患者经治疗后视力恢复至 0 .5以上。结论 对不同的前房积血尽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积极治疗并发症 ,视力恢复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85例(85眼)眼球挫伤所致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临颍县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5例(85眼)眼球挫伤所致的前房积血均采用半卧位休息,双眼包扎,应用止血剂、甘露醇、皮质类固醇和一些辅助药物,必要时行前房穿刺冲洗。结果:Ⅰ级、Ⅱ级前房积血吸收快,部分视功能恢复佳。少数Ⅱ级和Ⅲ级积血吸收慢,视功能恢复差。结论: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积极预防和处理前房积血所致的并发症,使视功能较早较快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9.
钟羽丽 《海南医学》2012,23(18):93-94
目的探讨外伤性前房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前房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其中Ⅰ级前房出血50例,Ⅱ级62例,Ⅲ级20例。所有病例早期采用药物抗炎、脱水、止血、营养神经、预防感染等保守治疗;如保守治疗积血吸收不明显,行前房穿刺冲洗术治疗。结果积血吸收时间Ⅰ级均在3d内吸收完全,Ⅱ~Ⅲ级4~12d内吸收完全。其中12例Ⅲ级患者经保守治疗6d,积血吸收不明显,行前房穿刺冲洗术治疗,恢复良好。结论挫伤性前房出血应早期及时止血,促进积血吸收,防治并发症,避免视神经损害。  相似文献   

10.
朱大勇  朱文轩  张艳红   《中国医学工程》2011,(1):115-115,117
目的分析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97例眼球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7例挫伤性前房积血经治疗后,视力恢复1.0以上者59例,0.3-0.9为13例,低视力13例,盲9例,积血吸收时间:Ⅰ级1~5d,Ⅱ级4~10d,Ⅲ级9~17d,其中15例出现继发性前房出血,13例出现继发性青光眼。结论挫伤性前房积血的视力恢复,与积血量多少、挫伤程度、治疗是否及时合理以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有关,早期积极恰当治疗及正确把握手术指征,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满嘉祺 《吉林医学》2012,33(14):2953-2954
目的:探讨尿激酶治疗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随机抽取52例,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加球结膜下注射尿激酶300 U~500 U,隔日一次注射。取oksala前房积血分级法为分级标准,将其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对照组的26例患者中前房积血量,Ⅰ级16例,占61.54%;Ⅱ级6例,占23.08%;Ⅲ级4例,占15.38%。治疗组Ⅰ级13例,占50%;Ⅱ级8例,占30.77%;Ⅲ级5例,占19.23%。治疗5 d后的积血情况:对照组前房积血完全吸收15例,占57.69%;Ⅰ级8例,占30.77%;Ⅱ级2例,占7.69%,Ⅲ级1例,占3.85%;治疗组前房积血完全吸收21例,占80.77%,Ⅰ级4例,占15.38%,Ⅱ级1例,占3.85%,无Ⅲ级病例。结论:常规治疗加球结膜下注射尿激酶治疗挫伤性前房积血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眼挫伤前房积血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1月所收治的86例眼挫伤前房积血进行分析,治疗方法是双眼包扎,左右侧交替半卧位休息,应用止血剂,根据病情给予甘露醇、皮质类固醇及手术治疗.结果 前房积血吸收时间:Ⅰ级1~5d,Ⅱ级4~9d,Ⅲ级7~15d.前房积血吸收后视力:0.1以下5例,0.1~0.3者12例,0.4~0.9者26例,1.0以上43例.结论 挫伤前房积血的视力恢复程度与积血量、挫伤程度有关,早期、积极、恰当治疗,视力恢复较好,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程依琏  罗谦  万灵  黎静 《四川医学》2007,28(7):804-805
目的探讨眼钝挫伤前房积血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67例(67眼)眼钝挫伤前房积血的原因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6例(6眼)Ⅰ级前房积血,5例(5眼)Ⅱ级前房积血经药物等保守治疗,前房积血很快吸收,视功能恢复良好。12例(12眼)Ⅱ级前房积血经药物等保守治疗5~6d,前房积血未见吸收伴眼压升高者行前房冲洗术。44例(44眼)Ⅲ级前房积血于伤后72h内行前房冲洗术。大部分患者均获得较好视力,无1例发生角膜血染。结论Ⅰ级前房积血行保守治疗,Ⅱ~Ⅲ级前房积血伴高眼压者,应尽早行前房冲洗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获得较大限度的视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挫伤性前房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98例挫伤性前房出血进行治疗,方法 是双眼包扎,半卧位卧床休息,应用止血药,根据病情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高渗液等.同时观察积血吸收的时间、并发症和视力.结果 积血吸收的时间:Ⅰ级前房积血吸收的时间1~4天,Ⅱ级前房积血吸收的时间5~8天,Ⅲ级前房积血吸收的时间9~17天.前房积血吸收后的视力:0.1(4.0)以下者5例,0.1~0.3(4.0~4.5)者15例,0.4~0.8(4.6~4.9)者32例,1.0(5.0)以上者46例.结论 挫伤性前房出血的视力恢复与积血量多少、挫伤程度、有无并发症以及治疗时间均有关,积血量和并发症少、治疗及时者,视力恢复较好,反之较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眼球钝挫伤引起的前房积血的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我院2003~2007年96例挫伤性前房积血行双眼包扎,半卧位休息,根据病情给予止血剂、甘露醇、皮质类固醇,必要时行前房冲洗术治疗.结果 Ⅱ级以下原发性前房积血无并发症者多在2~7 d内吸收,视力恢复良好,预后好;Ⅱ级以上挫伤性前房积血,伴有继发性出血及并发症者,治疗较为复杂,积血吸收较慢,视力恢复略差,预后较差.结论 挫伤性前房积血早期治疗选择好手术方法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64例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4例中,24小时内就诊治疗者42例有36例视力均有明显提高,其中24例恢复原来视力,3~4天后就诊疗效欠佳,前房积血的吸收,Ⅰ、Ⅱ级吸收时间为3~5天,Ⅲ~Ⅳ级吸收时间为7~16天。结论应用药物治疗及(或)手术治疗可促进前房积血的吸收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视力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7.
陈萍 《当代医学》2007,(4):70-71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自1998年至2006年10月收治的166例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Ⅰ-Ⅱ级挫伤性前房积血<5-7天内吸收,无再出血者预后视力较好,Ⅲ级挫伤性前房积血,尤其是继发青光眼,预后视力较差.结论 正确把握综合治疗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时机和手术时机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自1998年至2006年10月收治的166例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Ⅰ-Ⅱ级挫伤性前房积血<5-7天内吸收,无再出血者预后视力较好,Ⅲ级挫伤性前房积血,尤其是继发青光眼,预后视力较差.结论 正确把握综合治疗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时机和手术时机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眼球挫伤引起前房出血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201/2011301眼球挫伤并前房出血121例进行治疗及其效果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方法是单或双眼包扎,半卧位休息,限制活动,应用止血剂、甘露醇、皮质类固醇激素、神经营养剂,必要的行手术治疗.观察积血吸收时间、并发症和视力.结果Ⅰ、Ⅱ级前房出血92例在1~10d完全吸收,Ⅲ级前房出血27例已形成凝血块者一般7~15d积血吸收,2例发生角膜血染.视力:Ⅰ、Ⅱ级前房出血者视力恢复较好,Ⅲ级前房出血且有并发症者视力恢复较差.前房积血吸收后视力<0.1者9例,0.1~0.3者12例,0.4~0.9者36例,≥1.0者64例.结论早期合理治疗,促进前房积血尽快吸收、控制眼压、视病情及时手术,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眼球挫伤并前房出血应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挫伤性前房积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吴晓云 《广东医学》2003,24(2):203-203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挫伤性前房积血的疗效。方法: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40例,使用以复方血栓通胶囊为主的药物治疗,根据积血程度,对积血吸收时间、视力恢复情况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前房积血I级者,积血吸收时间平均3d;Ⅱ级者,积血吸收时间平均5d;Ⅲ级者,积血吸收时间平均8.5d。除2例因合并外伤性白内障,1例因合并玻璃体积血视力未能恢复正常外,其余37例视力或矫正视力均达1.0或以上。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挫伤性前房积血,可使积血很快吸收,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