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主要研究了一种适用于高COD废乳化液的综合处置工艺,采用"酸化破乳+芬顿氧化+水解酸化+MBR膜池+臭氧氧化+二次A/0生化"相组合的处置工艺,通过该工艺的处理,高COD的废乳化液经处理后,废水出水COD指标达到《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COD≤60mg/L。实现废乳化液的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2.
针对制药工业园区混合尾水成分复杂、有机物种类多、水质波动大、高COD、低COD/BOD5、毒性大等特点,采用水解酸化+UASB+MBBR+混凝沉淀组合工艺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处理后出水COD150 mg/L,BOD520 mg/L,色度20倍。该工艺具有运行有机负荷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稳定、易操作、易推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机械加工中产生的含油乳化液废水,具有含油量高,COD浓度高的特点,为保障后续生化处理正常运行,需进行除油预处理.某工程设计采用转鼓收油器-纸带过滤机-陶瓷膜超滤工艺进行除油预处理,介绍了该工艺的处理流程、主要设计参数及处理效果.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油的去除率大于99%,对COD去除率大于90%,出水水质满足设计要...  相似文献   

4.
多级厌氧+AO处理高硫酸根有机废水启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某生化公司以生物发酵法生产赤霉素,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高SO42-有机废水,该公司采用IC+两级UASB+AO的组合工艺处理该有机废水。运行实践表明,在系统稳定运行条件下,当工艺进水萃余液COD、NH3-N、SO42-分别为25 100~27 350、165~199.7、12 020~22 225 mg/L时,处理出水COD、NH3-N、SO42-分别为78.2~87、2.2~3.5、75.5~85.2 mg/L,出水水质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5.
采用IC+二级A/O工艺处理白酒废水,介绍了其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和运行效果。运行结果显示,该工艺处理此类高COD、高SS含量、高色度、水质成分复杂的白酒废水,COD、NH_3-N、TN、TP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9.57%、96%、86.55%、99.1%,出水水质满足GB 27631-2011要求。  相似文献   

6.
2,2-二羟甲基丁酸废水的COD及甲醛含量高,采用Formose法聚合+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混凝沉淀+UASB+生物滤池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介绍了工艺选择依据、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及效果。调试运行结果表明,该处理工艺对COD、甲醛去除率分别达到98%、99.9%,出水COD≤500 mg/L,甲醛质量浓度≤1.0 mg/L,满足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某生物工程厂采用厌氧工艺(循环式颗粒污泥反应器,即MQIC反应器)、氨氧化工艺和絮凝沉淀池处理厂区生产废水,处理量为10 000 m3/d,该工艺系统对原水中COD、NH4+-N、T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7%、98%、90%,运行稳定,整个工艺处理出水水质可达到园区接管要求。同时,对厂区MQIC反应器和氨氧化工艺的启动调试进行了阐述,实践证明该工艺系统对处理高氨氮有机废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吹脱+鸟粪石+二级生化处理+石英砂过滤+活性碳过滤的处理工艺处理含高氨氮的皮草皮革生产废水的应用实例.对设计工艺流程、主要参数、调试与运行情况以及处理效果作了说明.该组合工艺对皮草皮革生产废水中的氨氮、COD、色度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出水各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在严格控制试验条件的基础上,首次采用IOC-SBBR联合工艺处理高氨氮猪场废水。结果表明:经过62d逐步提高IOC进水COD,提升反应器容积负荷至6kg/(m3·d),COD去除率达到81.5%;SBBR经过24d的生物膜驯化,COD、NH4+-N的去除率可以达到85%和90%以上,联合工艺启动成功并可稳定运行;再经过2个阶段(56d)的对比研究,优化SBBR运行方式,增加缺氧-好氧交替频次,联合工艺的COD、NH4+-N和TN去除率达到95.6%、95.4%和78.6%。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食品加工废水COD和氨氮浓度高,可生化性好,固体杂质含量高的特点,采用O+A/O-MBBR一体化装置进行处理。介绍了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工艺单元设计参数、运行效果及运行费用。工程运行结果表明,O+A/O-MBBR一体化装置运行稳定,处理后的食品加工废水满足GB 13457—1992《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表3肉制品加工一级排放标准的要求(ρ(COD)≤80 mg/L,ρ(氨氮)≤15 mg/L),废水处理费为3.6元/m3。  相似文献   

11.
采用"隔油+气浮+过滤+吸附"工艺处理机械工业含油废水.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运行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后废水COD、石油类的去除率分别为81%和99%,处理后出水回用于冲刷地面、洗车、绿化、景观用水,同时浮油回收利用,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采用浮选与AB法联合工艺处理含油污水。试验表明:调节pH为6.5~7.8,按20~40 mg/L比例投加PAC,浮选对油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0.3%、42.6%;AB法的A段在HRT=48 min、DO为0.8~1.2 mg/L时,COD平均去除率为35.9%,COD负荷达到3.68 kg/(m3.d);B段在HRT为8.0 h、DO为2.5~3.0 mg/L时,COD的平均去除率为58.0%,COD负荷为0.36 kg/(m3.d)。处理后的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复杂、冗长等特点,开发了一种多级臭氧气浮一体化装置(DOIF)。将臭氧与气浮分离相结合,同时引入第二级氧化单元,使臭氧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在一个操作系统内实现了固液分离、脱色、降解有机物等多个环节。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色度、UV_(254)、TOC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25.5%、54.5%、37.5%、32.4%,也是再生水回用中膜分离的预处理环节。  相似文献   

14.
对某油田污水采用“N2气浮厌氧—O2好氧强化A/O法”工艺流程实现油品回收,污水回注及排放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原水水质中石油类在55~160 mg/L,COD含量在390~630mg/L,BOD含量在70~110 mg/L,SS在40~200 mg/L,该工艺对石油类、悬浮物的去除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5.
提铜选矿药剂生产废水回用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隔油-过滤除油-酸化沉降-催化氧化-石灰中和-3级活性炭吸附联合工艺处理提铜药剂生产废水。研究了酸化沉降pH值优化、过滤除油及催化氧化单元处理的效果、废水净化-回用在生产工艺中循环的可行性,以及活性炭、锅炉炉渣的饱和吸附容量和活性炭再生方法结果表明,酸化pH值为3~4时,对废水具有较好的澄清效果;组合过滤除油单元的联合工艺处理出水COD进一步降低;而组合催化氧化单元的联合工艺,出水COD、色度反而有所上升;活性炭和炉渣的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119、23mL/g,前者对废水的脱色、除味和COD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后者;对于饱和活性炭,宜采用中温炭化-高温蒸汽活化方式进行再生。推荐采用集水调节-酸化沉降-隔油-过滤除油-石灰中和-1级炉渣吸附-3级活性炭吸附联合工艺净化提铜选矿药剂生产废水,处理出水可回用生产,实现生产废水"零排放"。  相似文献   

16.
谢协民 《工业水处理》2011,31(10):82-84
海上油气田传统的生产水处理方法采用水力漩流器,能耗高,生产水泵维修成本高.近年来出现了采用旋转离心分离和气浮分离为工作原理的新型油田生产水处理设备,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水的含油量.装置还具有能耗低、操作简单、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等一系列特点.  相似文献   

17.
共凝聚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屠宰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共凝聚气浮-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屠宰废水,经过气浮处理,COD、SS、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75%、90%、55%以上;在生化反应前增加气浮处理,大大降低了COD的有机负荷,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在生化阶段处理水是先经气浮处理的废水,COD质量浓度为500~600mg/L的情况下,生化出水COD平均质量浓度可降到70mg/L以下,达到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化妆品企业排放的生产废水成分复杂、表面活性剂浓度较高且有一定毒性,针对该类高浓度有机废水,采用气浮—水解酸化—好氧组合工艺进行处理,工程实践表明:当进水COD为9 000 mg/L左右、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酒精厂在酒精废醪干燥回收过程中的蒸发排水的特点,选择电解混凝+复合生物氧化+混凝气浮为主要处理工艺对原有废水处理设施进行工程改造。120h的连续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的平均出水COD浓度为100mg/L。对工程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原因及改造后存在的不足也进行了分析,以供类似工程及工程改造作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分离科学与技术》2012,47(5):610-618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use of coal-oil agglomerates in flotation to increase the gold recovery from an ore containing fine gold particles. The effects of operating parameters on gold flotation recovery such as oil type, particle size of agglomerating material, agglomerate/ore and oil/ore ratios were investigated. The studies showed that petroleum oils are more effective than vegetable oils in oil agglomeration of Kozlu coal and coal-oil assisted gold flotation. Gold recovery can be increased using a higher amount of agglomerates in the process; however, gold grade of the flotation concentrates is reduced significantly. The use of bridging oil at high concentrations in the agglomeration process provides high-grade gold concentrates, but lower recoveries. The utilization of coarser coal particles in the coal-oil agglomeration stage leads to higher selectivity and recovery values for gold partic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