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以壳聚糖、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二烯丙基胺为原料,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螯合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在水相介质中进行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季铵盐改性壳聚糖絮凝剂,并将其应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以脱色率为主要考核指标,讨论了季铵盐改性壳聚糖絮凝剂的投加量、p H值、废水温度等因素对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季铵盐改性壳聚糖絮凝剂对印染废水具有优良的脱色絮凝效果,当投加量为100mg/L,废水温度为45℃,p H=4时,处理效果最好,CODcr去除率为78.1%,SS去除率为82.8%,色度去除率达80.2%。  相似文献   

2.
改性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结晶AlCl3为原料制备聚合氯化铝(PAC),用聚硅酸对其进行改性,获得了改性的聚硅酸氯化铝絮凝剂。考察了pH值、SiO2浓度、温度、Al/Si摩尔比等因素对改性聚硅酸氯化铝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pH值5~6,SiO2浓度2.5%,温度20~30℃,Al/Si摩尔比1.0。用改性聚硅酸氯化铝絮凝剂处理含油废水,其最佳的处理条件为:投加量125 mg/L,pH值8,搅拌时间20 min,搅拌温度50℃。改性聚硅酸氯化铝絮凝剂具有更好的除油、去除COD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商连  古仪方  黄韬 《应用化工》2014,(7):1200-1203,1207
以聚丙烯酰胺为主链,接枝二乙胺,合成叔胺型絮凝剂(改性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探讨了不同搅拌速度、搅拌时间、絮凝剂以及反应物的浓度、pH值、沉降时间对COD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改性絮凝剂用量为2.5 mL/L、pH值为6、水利条件为快速搅拌(180 r/min)4 min、慢速搅拌(90 r/min)10 min,高岭土投入量为7.5 g/L以及絮凝沉降时间为30 min的最佳絮凝条件下,改性絮凝剂对含油废水COD的去除率达到80.2%,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采用硫酸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并将改性后的粉煤灰用于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根据处理效果,确定粉煤灰最佳改性条件为:H+浓度1.75 mol/L,改性温度常温,改性时间2 h,每升废水中改性后粉煤灰投加量10 g,水处理p H 3.0~4.5。在此基础上,探讨二氧化硫改性粉煤灰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硫可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废水COD去除率和浊度去除率分别达到77.7%和96.7%。  相似文献   

5.
曾婧  荀久玉 《江西化工》2020,(2):126-129
本文主要对花生壳的改性以及改性花生壳处理处理含磷废水进行了研究。花生壳经预处理后,以盐酸作为改性剂,对花生壳进行改性,再用改性花生壳作为吸附剂处理含磷废水。花生壳改性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改性温度为60℃、改性时间为180min、液固比为13mL/g。改性花生壳处理含磷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温度为35℃、吸附时间为90min、改性花生壳用量为0. 6g、废水p H为6。在此条件下,可使50mL含磷废水中磷的浓度由50mg/L下降到1. 4mg/L,磷的去除率达97. 2%。  相似文献   

6.
采用碳酸钠对白土进行改性,研究了改性白土处理餐饮含油废水的性能及适宜条件.结果表明,改性白土处理餐饮含油废水的最佳处理条件为改性白土用量为废水质量的4%,处理温度为60℃,处理时间为40min,除油率达到93%以上,但其对CODCr的去除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以天然海泡石为原料,Fe SO4·4H2O和Fe Cl3·6H2O为改性剂,制备了磁改性海泡石并用于处理含Ni2+废水。考察了吸附时间、反应温度、p H和Ni2+初始质量浓度对磁改性海泡石对Ni2+吸附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磁改性海泡石对Ni2+的吸附量随吸附时间、温度、p H与Ni2+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吸附行为与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拟合较好。对于Ni2+质量浓度为50 mg/L的废水,在25°C、p H=5的条件下,0.5 g磁改性海泡石对Ni2+的吸附量为2.95 mg/g。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适用于处理Ni2+质量浓度为68.48 mg/L的某镀镍车间漂洗废水的最佳条件为:温度65°C,p H 4.2,吸附剂投加量1.5 g,时间为1.5 h。最终Ni2+去除率为99.65%,出水Ni2+质量浓度为0.24 mg/L,远低于GB 21900–2008中表2规定的排放限值(0.5 mg/L)。  相似文献   

8.
通过珍珠岩与改性硅藻土联合对氨氮废水进行先后处理水,研究珍珠岩的加入量、废水的温度、p H值以及吸附振荡时间4个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振荡吸附时间对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影响不明显,珍珠岩的加入量为2.5 g/100 m L,p H值为7,反应温度为35℃时,处理效果最好,氨氮的去除率达到79.02%。在适宜条件下,改性硅藻土对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通过珍珠岩与改性硅藻土联合对氨氮废水进行先后处理水,研究珍珠岩的加入量、废水的温度、p H值以及吸附振荡时间4个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振荡吸附时间对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影响不明显,珍珠岩的加入量为2.5 g/100 m L,p H值为7,反应温度为35℃时,处理效果最好,氨氮的去除率达到79.02%。在适宜条件下,改性硅藻土对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将本实验室筛选出的一株对铅具有特殊吸附效果的菌株同化学絮凝剂组合复配,应用于低浓度含铅矿山废水的处理。分别研究了p H、复合絮凝剂用量、搅拌时间、温度和沉淀时间对铅离子吸附量的影响。提出了对于铅含量为5 mg/L的实际矿山废水,综合最佳处理条件为:常温、不调节原水p H、复合絮凝剂投加量为20 mg/L,快速和慢速搅拌时间分别为1 min和5 min,沉淀时间为20 min;处理后的出水铅离子质量浓度为0.781 mg/L,达到了GB25466-2010中规定的排放标准(≤1.0 mg/L),除铅率达到了84.38%。  相似文献   

11.
选取4种改性高分子阳离子絮凝剂(CPL301、CPL309、CPL710、CPL811)对干法制腈纶废水进行絮凝处理.结果表明,在常温、pH值为6~8条件下,不同投加量的4种絮凝剂对废水中CODcr和氨氮的去除率不同.对CODcr去除效果最好的絮凝剂为CPL710,在投加量为13 mg·L-1时对CODcr的去除率为3...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生物电Fenton系统对某高校食堂的餐饮含油废水进行处理,探讨了系统对餐饮含油废水的处理性能,考察了温度、阴极液初始pH和阴极曝气量等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工艺条件优化。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35℃,阴极液初始pH=3,阴极曝气量0.2 L/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阳极COD去除率、阴极油去除率和输出电压分别达到91.1%、95.3%和431.9 m V。  相似文献   

13.
采用浮选与AB法联合工艺处理含油污水。试验表明:调节pH为6.5~7.8,按20~40 mg/L比例投加PAC,浮选对油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0.3%、42.6%;AB法的A段在HRT=48 min、DO为0.8~1.2 mg/L时,COD平均去除率为35.9%,COD负荷达到3.68 kg/(m3.d);B段在HRT为8.0 h、DO为2.5~3.0 mg/L时,COD的平均去除率为58.0%,COD负荷为0.36 kg/(m3.d)。处理后的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4.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处理炼油废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媛  李世强 《应用化工》2010,39(7):1069-1073
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与壳聚糖分别处理炼油废水,考察了pH、温度、絮凝剂投加量、沉降时间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的处理效果优于PAM;PAM处理炼油废水的最佳条件为:用量3 mg/L,pH为8,温度30℃,沉降时间40 min,此时石油类物质的去除率达97.96%,COD去除率达90.92%,NH3—N去除率达54.36%;壳聚糖处理炼油废水的最佳条件为:用量100 mg/L,pH为8,温度35℃,沉降时间40 min,此时石油类物质的去除率达98.33%,COD去除率达92.25%,NH3—N去除率达52.60%。  相似文献   

15.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一株产絮凝剂菌B-12,并鉴定其归属于假单胞菌属。此菌产生的复合生物絮凝剂BF-12为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氨基己糖。采用此复合生物絮凝剂对褐藻胶生产废水进行处理,探讨了絮凝剂投加量、温度、助凝剂投加量、pH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BF-12絮凝的最适条件为:絮凝剂投加质量浓度为150 mg/L,温度为45℃,Ca2+浓度为0.04 mol/L,pH为8。在此条件下其对褐藻胶生产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CODCr、BOD5、SS、NH3-N去除率分别达到94.96%、96.10%、82.28%、81.53%。  相似文献   

16.
针对难处理的含油污水,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DBC)为单体,通过反相微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疏水缔合型阳离子聚合物P(AM-DBC),并进行红外光谱表征。考察了单体质量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P(AM-DBC)分子质量和转化率的影响,并将P(AM-DBC)应用于辽河油田含油污水的絮凝实验,结果表明P(AM-DBC)阳离子度约为9%、相对分子质量为400万左右时絮凝效果最佳,投加量为20 mg/L时除油率达到97%,浊度去除率为95%。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硅钨酸改性凹凸棒土,其结构通过XRD表征。探讨了改性凹凸棒土对含酚废水的去除效果,并确定了苯酚初始浓度、溶液pH、投加量和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苯酚溶液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pH=9、改性凹凸棒土投加质量浓度为10 g/L、吸附时间为60 min时,苯酚的去除率达到77.75%。  相似文献   

18.
针对船舶含油污水成分复杂、乳化较严重、处理难度大的问题,采用破乳—絮凝协同处理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高效破乳剂和絮凝剂,并优化了破乳与絮凝处理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p H为8,温度为40°C,6~#破乳剂投加量为200 mg/L,破乳时间为30 min;三氯化铁投加量为150 mg/L,搅拌强度为250 r/min,搅拌时间为120 s的条件下,除油率可达90%以上,处理后实际船舶含油污水的含油质量浓度可达7.1 mg/L,低于《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52—1983)的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19.
以自制的马铃薯交联阳离子淀粉为絮凝剂,对某炼油厂的含油废水进行絮凝实验,以COD去除率和油去除率为指标,得到絮凝剂最佳投加量,在此基础上考察了pH和水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絮凝剂的最佳投加量为4 650 mg/L、pH为1.5~4、温度为50℃时,该絮凝剂对含油量和COD的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刘建  武新宇  吴瑞林 《陕西化工》2013,(11):1945-1949
以聚丙烯酰胺絮凝剂为骨架,以二乙烯三胺为接枝螯合基团,在甲醛参与下,依据Mannich反应,制得螯合基团接枝絮凝剂CFA。研究了CFA在模拟含镉废水中除镉的效率,结果表明,在pH5~8范围,絮凝剂用量为15mL/L的常温条件,经两级絮凝处理可将浓度为10mg/L的Cd2+降至0.087mg/L,去除率达99.1%,能够满足各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