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中低温煤焦油沥青为原料,采用KOH活化法,制备了一系列多孔炭材料.利用XRD、Raman、碘吸附值、氮气吸附-脱附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不同活化温度下多孔炭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经KOH活化后的多孔炭材料具有石墨微晶和无定形碳共存的结构特征,炭材料表面具有丰富的微孔结构,同时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  相似文献   

2.
3.
概述了乳液聚合、分散聚合、分散共聚和自组装4种制备有机纳米颗粒材料的主要方法,并简述了纳米材料所具有的特异性能和对其形态、颗粒大小等进行相关表征的重要方法。讨论了制备有机纳米颗粒材料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方向。今后一段时间内,合成制备新型高分子纳米材料将成为研究热点,并将与许多学科交叉,使有机高分子纳米材料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推动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采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了多级孔ZIF-8负载过渡金属纳米材料,并借助XRD,SEM、TEM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浸渍-还原反应负载过渡金属后,ZIF-8晶体结构没有发生本质改变,且内部产生大量中孔,形成一种微孔和中孔共存的多级孔结构;Ni/HZIF-8样品的比表面积高达973.126 m2·g-1,粒径小于1 nm的Ni金属颗粒能均匀地分散在ZIF-8表面。这种简易的浸渍-还原法是制备多级孔ZIF-8负载过渡金属纳米材料的有效方法,为多级孔MOFs负载金属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碳载Sb-Pb-Pt电催化纳米材料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电化学方法在玻碳表面沉积催化物质研制Sb Pb Pt合金纳米材料。运用循环伏安(CV)、石英晶体微天平 (EQCM)、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和X 光电子能谱 (XPS)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结果指出 ,碳载Sb Pb Pt电催化纳米材料的稳定性明显高于电有机合成中常用的Pb和Sb等电极。在酸性介质中碳载Sb Pb Pt电催化纳米材料电极上氢的析出电位负移至 - 0 45V ,有较高的电还原应用价值。通过EQCM技术对纳米薄膜合金电极的形成过程进行原位跟踪和STM观察 ,表明所研制的Sb Pb Pt纳米材料是由粒度均匀的纳米颗粒组成的合金薄膜。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片状结构的CuO纳米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技术,对CuO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等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紫外/可见/近红外(UV/Vis/NIR)吸收光谱仪,对其光吸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CuO纳米材料在整个测试波段均具有较好的光吸收性能,尤其在可见光区域显示出优异的光吸收特性。  相似文献   

7.
纳米技术是材料科学的新分支 ,是一种最具有市场应用潜力的新兴科学技术。本文概述了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进展和我国在纳米材料研究中所取得的一些成绩  相似文献   

8.
纳米材料是由粒径为1~100nm的粒子组成的超微细材料,由于具有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以及表面效应等,使得其在光、电等方面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质,这些性质都有着很高的应用前景;但是重复制备出形貌性能较好的纳米材料仍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阐述了纳米材料的一系列制备方法,包括机械粉粹法、沉淀法、微乳液法等,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说明;同时也列举出了主要的表征测试手段,包括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等。  相似文献   

9.
王厚山 《硅酸盐通报》2013,32(9):1836-1840
本文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出了一维Ti-O纳米材料,研究了不同碱浓度,不同热水处理温度对纳米带形貌的影响,得到了一维Ti-O纳米材料最佳的制备工艺.结果显示,热水处理温度为180℃、碱的浓度为10 mol/L,热处理48 h可以得到Na2Ti3O7、H2Ti3O7和TiO2纳米带.纳米带的形成机制为“溶解-结晶”机制.制得的纳米带产物产率高,质量好,其宽度为50~200 nm,长度达到几十微米,有的纳米带甚至能够达到一百多微米,表面洁净,结晶良好,无缺陷.最后对温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赵婷婷 《广州化工》2014,(20):24-26
一维纳米材料是指仅长度为宏观尺度,其他方向为纳米尺度的新型材料,在光电子、生物医用、纳米传感、纳米储能等诸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已成为21世纪化学、物理学、材料学及生命科学等科技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阐述了一维纳米材料各种生长机理,总结了一维纳米材料的表征方法,及在物理、化学、机械、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热孔计法表征水泥基材料孔结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蒋正武  邓子龙  张楠 《硅酸盐学报》2012,40(8):1081-1087
根据提出的热孔计法表征水泥基材料孔结构方法及其热力学计算模型,研究了测试过程密封性、样品质量、升降温速率等因素对热孔计法测试水泥基材料试验结果的重现性、分辨率或精确性的影响,并比较了热孔计法与氮吸附法两种测试结果的异同。结果表明:当所取样品质量在30mg以上,测试速率控制为1℃/min时,热孔计法降温阶段的测试结果可用于表征水泥基材料孔结构,且与氮吸附测试结果相近。确定了热孔计法测定水泥基材料孔结构的基本测试参数。  相似文献   

12.
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制活性炭孔隙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Autosorb—lC全自动物理化学吸附仪上使用N2和CO2对宁夏太西、山西大同和内蒙古准格尔3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为原料制备的活性炭进行孔隙结构分析,用BET方程处理N2等温吸附数据,计算比表面积;用DFT法处理CO2等温吸附数据,进行微孔分析:用BJH法计算中孔孔径分布。从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原料煤变质程度的加深,所制备的活性炭微孔和比表面积增大,超微孔、中孔体积变小,平均孔径变窄。分析结果表明。原料煤的性质是影响活性炭孔隙结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太西无烟煤制活性炭乳隙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CARLO-ERBA 1800自动吸附仪上使用N2吸附法分析了以太西无烟煤为原料,用几种不同工艺生产的煤基活性炭的孔隙结构。用BET方程处理N2等温吸附数据,测得活性炭的BET表面积和孔体积,计算出活性炭的平均孔半径,研究了活性炭的孔径分布情况,用丁烷工作容量(BWC)来分析评价活性炭的吸附--脱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用催化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吸附--脱附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4.
尚建丽  陈奇侠 《硅酸盐通报》2016,35(5):1385-1389
为了解决地聚物多孔材料质轻与高强难以取得一致性的问题,本文采用正交试验,对粉煤灰地聚物多孔材料表观密度和强度进行试验,在此基础上,利用超细矿渣粉的独特性,对双氧水发泡剂及辅助稳泡材料进行了优选,制备出抗压强度达到5.9 MPa、表观密度仅为557 kg/m3的地聚物多孔材料.结果表明:当粉煤灰/矿渣比例为1:1,双氧水掺量为2.0%,硬脂酸钙掺量为1.0%,MnO2掺量为0.3%,制备的矿渣-粉煤灰基地聚物多孔材料可以达到质轻高强的目的.采用XRD、SEM和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对多孔材料进行了微观测试,并对其抗压强度、表观密度与孔结构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纳米复合涂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纳米复合涂层的制备工艺,包括热喷涂、纳米复合镀、纳米粘结粘涂技术、纳米复合涂料技术等;介绍了纳米复合涂层在提高材料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光学、电学、磁学等方面的性能研究,展望了纳米复合涂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冶金焦气孔率和气孔结构与热性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焦炭气孔结构和气孔率的测定方法,讨论了攀钢煤化工厂生产的冶金焦炭气孔率及气孔结构与热强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配合煤质量和工艺条件对焦炭气孔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气孔率和气孔平均直径增大,反应后强度降低;气孔壁平均厚度增大,反应后强度增加。控制焦炭的气孔率及气孔结构,对提高攀钢焦炭热强度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调整煤质活性炭孔隙结构的工艺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调整煤质活性炭孔隙结构的三个方案,试图生产一种大、中、微孔合理分布的活性炭,扩大其应用领域。文章给出了三种新工艺所制样品的孔分布图,并进行讨论,结果表明,焦煤对调整活性炭中孔率的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直立内热式干馏炉不同粒级半焦产物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认识原煤在炉内的热解反应行为和物料在炉内的运动与破碎等物理变化规律,采用国标方法研究了5座相同工业规模的直立内热干馏炉所产半焦的粒度分布、工业分析与发热量、有害元素与无机矿物组成情况,分别采用N2吸附法和Raman光谱法测定了不同粒度半焦的孔隙分布与碳化学结构特征,并结合生产工艺分析了不同粒级半焦性质差异产生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13mm~25mm和6mm~13mm粒级在干馏炉所产半焦中占比最高,原煤的热稳定性是影响干馏炉内粒度降解的最重要因素;随着半焦粒度降低,受热解程度和矿物质作用共同影响,挥发分和灰分先降低后增高;小粒度半焦灰分中较高的碳酸盐降低了其发热量;小粒度半焦中全硫含量最高,各种形态硫随粒级变化规律不同;N、P和Cl元素在不同粒级半焦中无明显分布规律;随着粒度降低,CaO含量先降低后提高,而SiO2含量先增高后降低;半焦中料和小料的孔隙结构最发达,碳结构有序化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9.
使用表面活性剂反胶团法制备超大孔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ST-GMA)]共聚微球,考察了功能单体GMA含量、油溶性表面活性剂、稀释剂、交联剂对微球孔径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GMA含量增加,微球孔径显著增大;表面活性剂用量从1.6 g增加到2.0 g时,微球孔径由100 nm增加到720 nm;随稀释剂疏水性增强,微球孔径增大;交联剂用量由1.0 g增加到2.0 g,微球孔径由550 nm变为100 nm左右. 在此基础上,通过条件优化合成了具有特定孔径的不同功能单体GMA含量的超大孔P(ST-GMA)共聚微球,可连接不同配基,用于色谱分离介质及酶的固定化.  相似文献   

20.
以矿渣微粉为主要原料,硅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为碱性激发剂,铝粉为发泡剂,制备地质聚合物基轻质多孔材料,系统研究了发泡剂、水灰比以及萘系减水剂对材料孔结构与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粉在碱性激发剂作用下快速反应生成H2,促使地质聚合物浆体泡沫化形成多孔材料,且材料的干密度和抗压强度随Al粉掺量的增加迅速降低。当Al粉掺量超过0.40%(质量分数,下同),泡孔急剧增大,导致泡孔聚并,强度显著降低。提升水灰比可降低泡孔生长阻力,促使密度快速减小。但水灰比>0.40后,浆体黏度和激发剂浓度显著降低,凝结时间延长,孔径增大,结构劣化,其最优水灰比为0.35。此外,萘系减水剂可有效调节多孔地质聚合物的孔结构,仅添加0.4%的萘系减水剂即可促使孔径分布均一,孔壁完整性提升,试样抗压强度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