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观察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比较24h尿蛋白量、尿红细胞(RBC)计数等指标,两组治疗后24h尿蛋白量、尿RBC计数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使用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激素加双嘧达莫治疗。观察两组症状体征、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肌酐、总胆固醇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总胆固醇降低、血浆白蛋白升高,经统计学处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柴胡汤加味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消除蛋白尿、降血脂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中药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疗效的研究。方法:65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激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观察组加用热敏灸和肾病方治疗,并比较总临床疗效、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ALB)及总胆固醇(TC)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临床疗效方面,治疗6个月观察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治疗12个月观察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学方面,观察组也高于对照组;组内比较治疗后较治疗前各项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仅24h尿蛋白定量及AL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在24h尿蛋白定量及ALB改善明显;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复发4例,治疗组无复发病例。结论:热敏灸联合中药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可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及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肾化瘀利水汤联合热敏灸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一般治疗。对照组30例加用百令胶囊治疗,治疗组30例加用益肾化瘀利水汤联合热敏灸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2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等数值变化情况及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下降,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化瘀利水汤联合热敏灸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防己黄芪汤加减联合泼尼松对肾病综合征(NS)患儿肾功能地影响,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9年2月治疗的78例肾病综合征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西药泼尼松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3周后2组患儿血总胆固醇、血浆白蛋白及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情况,比较治疗3周后2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周后,2组患儿血浆白蛋白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儿血总胆固醇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防己黄芪汤加减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NS疗效显著,能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尿蛋白和总胆固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猪苓汤加味联合激素治疗湿热内蕴型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湿热内蕴型NS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猪苓汤加味,两组疗程为1年,观察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TG、T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Cr、BUN水平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猪苓汤加味联合激素治疗湿热内蕴型肾病综合征疗效较好,能缓解症状,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防己黄芪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疗效及其对血清TNF-α、IL-6的影响。方法:将62例PN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予激素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防己黄芪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清TNF-α、IL-6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缓解率为87.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己黄芪汤联合激素治疗PNS抑制TNF-α、IL-6的生成,提高血浆白蛋白含量,降低尿蛋白量,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慢性肾炎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对其24h尿蛋白量、尿RBC计数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84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研究组采用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60d。分析对比治疗前后两组24h尿蛋白量、尿RBC计数水平,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24h尿蛋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0d后两组患者24h尿蛋白量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24h尿蛋白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尿RBC计数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0d后两组尿RBC计数水平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尿RBC计数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慢性肾炎患者,可减少其24h尿蛋白量,改善其尿RBC计数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防己黄芪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将8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加味防己黄芪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尿蛋白等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Cr)、尿素氮(BUN)、血尿酸(UA)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但观察组Cr、BUN、UA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未见肝功能、心电图改变,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加味防己黄芪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效果显著,能够降低尿蛋白含量,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
疏血通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水蛭地龙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联合使用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4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分为2组,均在常规应用强的松抗炎、抑制免疫、对症处理条件下,治疗组26例给予疏血通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2例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脂及血浆纤维蛋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可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但2组相比较,治疗组指标变化更显著(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使用黄芪注射液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患者临床症状、蛋白尿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6例原发性NS患者随机分为小四五汤治疗组19例,对照组17例。2组均给予利尿剂、激素、洛丁新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组加用小四五汤。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腹围、水肿等临床指标和尿蛋白定性、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肌酐(Cr)、血清白蛋白(ALB)、甘油三脂(TG)等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BUN无明显差异,TG、Cr、24h尿蛋白定量的降低和ALB的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NS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汤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效果及对其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研究组加以桂枝茯苓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ALB、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P<0.05)。干预后两组ALB水平高于干预前,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ALB、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IL-6、Hs-CRP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IL-6、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采用桂枝茯苓汤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ALB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3.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1例采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治疗,对照组40例服用黄葵胶囊治疗,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免疫球蛋白IgG、IgA、补体C_3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能够显著改善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提高血浆白蛋白和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经方防己黄芪汤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和肾组织Nephrin的作用.方法 采用阿霉索两次注射法建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按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将造模大鼠分为模型组、防己黄芪汤高、中、低剂量治疗组,观察给药6周后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蛋白、血脂和肾组织Nephrin变化情况.结果 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升高,血浆蛋白水平降低,伴有脂质代谢紊乱和肾组织Nephrin表达降低.防己黄芪汤高、中、低剂量治疗组的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防己黄芪汤能减少阿霉素肾病大鼠的24 h尿蛋白定量,升高血浆蛋白水平,改善其脂质代谢紊乱,保护足细胞受损.  相似文献   

15.
尹保奇  宋鹏娟 《新中医》2013,(1):109-111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足三里、肾俞穴位注射辅助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加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足三里、肾俞治疗;对照组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观察2组随访2月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胆固醇情况,随访2月及6月时疾病好转率情况。结果:2组随访2月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胆固醇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2月2组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胆固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2月及6月时2组疾病好转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足三里、肾俞辅助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张蕊  王子承  蒋荣莉  王颖 《陕西中医》2021,(8):1049-1052
目的: 探讨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气虚湿阻证)疗效及对患者患者糖脂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气虚湿阻证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个疗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气虚湿阻证中医症候评分、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浆内皮素(ET)、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24 h Up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两组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气虚湿阻证中医症状评分、FBG、HbA1c、TG、LDL-C、ET、BUN、Scr、24 h Upr、MDA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更低(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SOD水平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更高(P<0.05); 随访期间,两组均无肾衰竭住院、尿毒症透析等终点事件发生;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87.76%与71.43%,P<0.05)。结论:防己黄芪汤加味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气虚湿阻证)患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可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功能、肾功能,调节氧化应激指标。  相似文献   

17.
《陕西中医》2016,(8):1027-1028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初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45例,均给予抗凝、降脂、纠酸、护胃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激素口服,治疗组在激素口服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静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UTP)、血浆白蛋白(ALB),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以及肝肾功能情况等。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UTP、AL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白介素-8(IL-8)、IL-1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干扰素-γ(INF-γ)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入黄芪注射液,能够显著提高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降低尿蛋白水平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黄芪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方法:随机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黄芪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及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BUN、Scr、TG、TC、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ALB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水肿小时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组方联合西药治疗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N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及对症支持治疗:强的松1 mg/(kg·d),顿服,8周后逐渐减量,每周减5 mg;雷公藤多苷10 mg,每天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法组方。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后采用双缩尿法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溴甲酚绿检测法检测血白蛋白(ALB)水平;酶法检测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下降、血ALB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血ALB升高程度亦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TG、TC水平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TC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活血法组方联合西药治疗NS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尿蛋白及血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防己黄芪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期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防己黄芪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生化指标变化、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AL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T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 0%)高于对照组(76.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防己黄芪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期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症状与体征,调节血清白蛋白水平,减少尿蛋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