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保证飞行安全,基于我军现有作战飞机的使用条件,分析现行公路飞机跑道净空规定存在的问题,从公路飞机跑道净空影响因素、净空要求出发,参照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净空规定,提出了公路飞机跑道净空区组成和要求,进行了指标来源分析,为公路飞机跑道的建设和净空保护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阐述平行跑道相关性的机理,归纳各种制约平行跑道运行容量的因素,对比单跑道容量评估方法,针对不同运行模式提出容量评估思路。从实际工作和民航局标准的角度对评价方法进行简化。并以首都机场为实例验证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3.
机场近距平行跑道进近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现时平行跑道的运作方式,探讨了所面临的问题,然后综述了如何提高近距平行跑道容量的主要进近方法,包括NASA Langley的AILS(空中侧向间隔信息)系统、Jonathan Hammer提出的配对进近方法等,并对其利弊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AILS系统适应于近距平行跑道,并具有相对可靠性,但是离实际投入使用尚存在一定的距离;而配对进近方法可以使用于极近距平行跑道,它能通过减少前后机之间的纵向间隔而增加机场的进场飞机流,但这种进近方法要求的条件比较苛刻,对于风速、最后进近速度和加速度等十分敏感。  相似文献   

4.
应用最不利环境下的尾流运动特性,研究了近距平行跑道相关平行进近模式下配对飞机斜距、进近下滑角和机型组合对跑道间隔的影响,利用最小尾流间隔标准和NASA侧风统计数据,并根据机型参数,提出了跑道中心线间距和跑道头错开间距的确定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当配对前后机的斜向间隔标准一定时,跑道头错开间距随中心线间距和配对后机下滑角的增大而减小;当配对前后机下滑角相同时,跑道头错开间距随中心线间距和斜向间隔标准的增大而减小;当跑道中心线间距为380m,前后机下滑角均为3°,斜向间隔标准为2 780m时,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跑道头错开间距应不小于1 483 m,符合国外已授权机场跑道参数.  相似文献   

5.
目前近距平行跑道隔离运行下的跑道容量已经得到广泛重视,而运行潜力更大的相关进近模式下的跑道容量分析研究较少.本文借鉴国外近距平行跑道相关进近的运行理念,根据近距平行跑道运行的管制规定,通过引入符合近距平行跑道相关进近的时序图,构建相关进近模式下近距平行跑道的两种主要运行模式的容量模型.以上海浦东机场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并对关键参数包括机型比例、相关进近航空器之间的斜距对跑道容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准确把握了运行特征,计算结果对空管运行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距平行跑道容量及延误水平计算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精确评估近距平行跑道容量及其延误, 建立了符合实际运行特点的近距平行跑道运行时空图, 借鉴经典单跑道混合运行模式下的容量和延误水平计算模型, 对离港航班采取插缝放行, 利用双排队系统理论与逻辑推理方法, 分别建立了近距平行跑道容量与平均延误水平计算模型, 并运用仿真方法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将模型计算结果和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对比结果表明: 跑道容量差异率为0.58%, 最大平均延误和队列差异率分别为1.7%和1.4%, 因此, 建立的模型客观反映了近距平行跑道系统实际运行状况, 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终端区空中交通运行效率,研究平行跑道运行模式对终端区交通流特性的影响.根据终端区空域结构特点、跑道运行规则,建立了终端区进场动态排序策略、进离场协调策略和航空器跟驰行为模型;选取国内某终端区标准进离场程序SID-STAR和双平行跑道构型,基于NetLogo仿真平台实现了终端区交通流运行仿真,对比分析了独立运行、相关运行和隔离运行典型跑道运行模式下终端区交通流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独立运行模式下终端区交通流运行效率较高但流量波动性较大,隔离运行模式下运行效率最低但最稳定;独立运行模式下终端区交通流的拥堵消散最快且延误最小,相关运行模式次之,隔离运行模式下终端区交通流的拥堵消散最慢且延误最大.  相似文献   

8.
在Arcview GIS基础平台上主要介绍了在校园环境规划中DEM的建立方法,及对其在校园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文章以某高校为例,通过建立其数字高程模型的地形图数字化方法和GPS定位方法等。绘出校园地理专题地图,并进行三维立体直观感受分析利用,对校园环境规划的信息化进行了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飞机编队动力学特性以及机场组织模式、管制方式和飞行方式等特征,建立了跑道容量计算模型和跑道运行模型;以中距平行双跑道半混合运行模式和混合运行模式作为典型场景,综合运用多智能体建模和蒙特卡洛仿真方法,计算了不同运行模式下跑道容量;设计正交仿真试验,研究了跑道容量与运行模式、起降比例、出动间隔、机型比例、编队数量和环境因素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半混合运行模式,混合运行模式的起飞容量平均增加了55.2%,着陆容量平均减小了6.2%,总容量平均增加了28.5%;随着出动间隔从60 s增加到180 s,半混合运行模式的总容量减小了27.2%,混合运行模式的总容量减小了24.9%;随着机型比例从0增加到1.0,半混合运行模式的总容量减小了29.7%,混合运行模式的总容量减小了29.2%;随着平均编队数量从1.9增加到3.2,半混合运行模式下的总容量增加了9.8%,混合运行模式的总容量增加了7.1%。可见,混合运行模式的性能整体优于半混合运行模式,跑道容量与任务出动方式密切相关,需要根据任务出动方式合理选择跑道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0.
采用包含建筑物高程信息的DEM数据进行地形建模时,依次连结相邻网格点为多边形的绘制方式会带来建筑物墙面倾斜,建筑物与地形混淆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利用建筑物顶点与地形顶点之间具有较大高度差的特点,结合建筑物的几何特征,提出一种在DEM数据中提取建筑物的算法。实验结果证明,利用该算法重建出的城区三维景观具有更为逼真的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机场净空区范围确定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解决城乡建设和机场净空保护之间的矛盾,分析了气象条件、导航设备、起落航线和飞行技术对机场净空区范围的影响.应用飞行航线理论知识,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对机场净空区的组成和范围进行了修改:增加升降带的规定,修改端净空区扩散率为15%,端净空区宽度由2 km增大为3 km,将二与三、四级机场的净空区范围分别减小到50%和60%.结果表明现行的机场净空规定既能保证飞行安全,又为城乡建设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将沥青面层抗反射裂缝疲劳寿命和水泥混凝土板弯拉疲劳强度作为复合式机场道面的设计依据, 基于复合式机场道面荷载应力、温度应力及抗反射裂缝疲劳寿命的计算式, 借鉴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结构设计方法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方法, 提出了以荷载与温度综合疲劳弯拉应力和沥青面层反射裂缝疲劳寿命为设计指标的复合式机场道面结构设计方法, 以单层、双层、三层的面层结构组合方案进行对比设计。设计结果表明: 面层采用双层的改性沥青混凝土方案时综合疲劳应力为4.84 MPa, 抗反射裂缝疲劳寿命为699 362次, 满足设计要求, 是一种经济可靠的结构组合方案, 因此, 设计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3.
IDL是进行三维数据可视化显示、分析及应用开发的理想工具.研究了三维地形建模的原理、相关技术及用IDL实现三维可视化的方法和流程,并基于ENVI+IDL研究开发了遥感三维地形可视化功能模块.该模块依据在研的工程地质遥感解译软件系统的要求,实现了三维地形可视化的放缩、平移、旋转、漫游等相关功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局域网的助航灯光综合监控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消除人工监控的各种弊端, 提高工作效率、可靠性和快速性, 实现机场助航灯光监控系统的国产化和现代化, 完成了一种基于专用局域网络的机场助航灯光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 其中应用了多种先进的软、硬件和网络技术, 开发了友好的监控界面, 实现了信息实时广播和收发, 达到了网络实时监控、故障实时触发报警的目的。另外还使用了SQL Server7.0备存现场和操作数据, 使用了多种冗余设计和自检技术以满足该类系统对可靠性和维护性的特殊要求。在软件设计中, 对组成系统的灯光、电力和油机三个主要部分使用了分立设计的方案以确保各自运行的独立性, 既实现了集散控制, 又达到实时和可靠的要求。结合实际开发、调试和改进过程, 阐述了该系统的组成, 给出了软、硬件和界面的设计方案, 对相关的重要技术和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扼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进行了热风除冰、乙二醇化学除冰与尿素化学除冰的模拟试验, 测试了混凝土试件质量损失和强度降低率, 分析了除冰方式与除冰次数对水泥混凝土道面的损伤规律。分析结果表明: 热风除冰对试件表层损伤反应较慢, 在经过45次冻融循环后才表现出明显的质量损失, 但其对试件内部结构损伤却较严重, 50次热风除冰后的强度降低超过35%。虽然50次化学除冰后试件的强度降低小于20%, 但试件表层的腐蚀性损伤造成的质量损失较显著, 尿素的腐蚀所造成的质量损失高达8.5%, 比热风除冰的质量损失高5倍以上。可见, 为了保持机场道面结构强度, 化学除冰要比热风除冰更为合理。为了降低机场跑道混凝土剥落对飞机发动机损害的隐患, 宜优先采用热风除冰方式, 但须关注其对道面结构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机场道面混凝土冻融破坏评价指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中国北方寒冷地区机场道面混凝土冻融破坏的评价指标, 制作了3种不同抗冻性能的混凝土试件, 采用快速冻融试验机对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冻融破坏试验, 并用动弹仪DT-10W测试了试件的动弹性模量, 分析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作用下试件相对动弹性模量、压折强度、质量损失及表面剥落的变化规律, 给出了机场道面混凝土冻融破坏的临界值。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 试件的压折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其中抗折强度的损失较大, 且试件表面剥落面积及深度增大, 质量损失对试件表面平整度的影响严重。根据试件在冻融过程中相对动弹性模量与抗折强度损失、表面剥落与质量损失的规律, 建议以300次快速冻融循环后混凝土试件相对动弹性模量不小于75% (抗折强度损失率不大于46%) 和质量损失率小于1.0% (中等剥落) 作为机场道面混凝土冻融破坏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D 山梨醇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评价其在测量正常和肝硬化肝脏的肝功能性血流量、肝内分流率方面的合理性 ,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和方法。方法 雄性SD大鼠 60只 ,分为肝硬化组 (4 0只 )和正常对照组 (2 0只 ) ,持续静脉滴注D 山梨醇后 ,在不同时间分别采血和收集尿液 ,采用酶分光光度法测量山梨醇血浓度和尿浓度 ,计算正常大鼠和肝硬化大鼠的山梨醇整体清除率 (CLTOTAL)、山梨醇肾清除率 (CLREN) ,从而得出山梨醇肝清除率(CLH)。然后剖腹测量门静脉压 (PVP) ,同时制作肝脏隔离灌注模型 ,采用含山梨醇 0 3 95mmol·L-1的KH液为灌流液 ,分别测量灌流液和流出液的山梨醇浓度 ,计算出肝摄取率 (E)、肝总血流量 (QTOTAL)和肝内分流率 (RINS)。结果 ①静脉滴注山梨醇 ,1 2 0min后达稳态血药浓度 ,正常组 (0 2 0 9± 0 0 43 )mmol·L-1,肝硬化组 (0 3 3 4± 0 0 7)mmol·L-1。②正常大鼠PVP =(0 94± 0 1 9)kPa;E =(90 .1± 7.2 ) % ;CLH =(3 4.0 6± 5 .1 2 )mL·min-1;QTOTAL =(3 7.8±5 .44)mL·min-1;RINS=(9.9± 1 .4) %。③肝硬化大鼠PVP =(1 5 6± 0 3 7)kPa;E =(63 8±9 8) % ;CLH=(2 1 3 1± 7 0 2 )mL·min-1;QTOTAL =(3 3 41± 9 71 )mL·min-1;RINS=(3 6 2±9 6)  相似文献   

18.
基于OpenGL的三维地形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OpenGL基本概念、数字地面模型和构网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目前实现三维地形可视化建模的方法以及基于OpenGL实现三维地形可视化的基本步骤,对投影变换和纹理映射和绘制虚拟场景三个部分进行了研究和讨论。通过实验数据模拟,实现了通过键盘控制人机交互的地形实时动态显示,实现了三维地形可视化。  相似文献   

19.
管线三维建模及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线是主要的城市基础设施之一,管线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是构建“数字城市”的重要内容。采用断面与体面三角剖分拟合方法构建弯曲管线、三连通管线的三维模型,给出建模的方法和步骤,以OpenGL作为三维图形应用程序接口,实现管线三维建模及可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