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患者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15例膀胱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15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随访0.5—10年。术后3年内38例复发。16例T3-4期膀胱癌全部复发,多次行TURBT;1例膀胱肉瘤术后3个月死亡;其余21例患者5例行膀胱全切术,其他再行TURBT。共计再次TURBT32例,切除65次。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首选,对于T3-4期不能耐受膀胱全切的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治愈疾病或减轻症状的姑息疗法。合并前列腺增生可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TURBT)术后尿道复发肿瘤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TURBT术后尿道复发肿瘤的临床资料。1例单纯后尿道肿瘤复发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6例合并膀胱肿瘤复发,5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尿道切除术,1例行TURBT术及尿道肿瘤电切术。结果:随访6个月8年,平均3年2个月。5例全尿道切除患者3例存活至今,2例因肿瘤转移死亡。2例电切患者中1例无瘤生存,1例因膀胱肿瘤复发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尿道切除术。结论:TURBT术后复发尿道肿瘤与膀胱肿瘤的分级、分期密切相关,应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肿瘤分期及伴发疾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2009年2月~2011年8月收治的23例膀胱肿瘤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膀胱肿瘤患者全部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切除率10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中术后大出血、电切综合征及尿道狭窄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2年,定期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膀胱肿瘤复发1例,复发率4.34%。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是治疗膀胱肿瘤较好的治疗方法,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李泳 《基层医学论坛》2016,(15):2055-2056
目的 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2例膀胱肿瘤患者,均在TURBT后即行1次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然后定期进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并发腹膜外膀胱穿孔1例、术后出血2例,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术后轻度输尿管反流2例,无输尿管狭窄发生.术后随访2年~5年,肿瘤复发11例,复发率为26.19%,复发后肿瘤分期进展3例;复发患者予再次TURBT或开放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创伤小、恢复快,可反复进行,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可进一步降低肿瘤复发率,为临床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膀胱肿瘤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235例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手术时间10~95 min,22例合并前列腺明显增生者手术时间为40~130 min,全组术中无输血。术后根据肿瘤数量、瘤体大小以及切除深度、范围,留置导尿管20~168 h。3例因闭孔神经反射致膀胱穿孔行开放手术修补,术后给予膀胱腔内化疗。术后随访1~3年,57例在术后6个月~2年复发,复发率24.3%,2例分别于术后9和22个月行全膀胱切除术;55例再次行TURBT,术后观察至今未见复发。结论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相似文献   

6.
安怀勇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1):295-296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加术后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56例膀胱肿瘤患者行TURBT加术后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治疗.结果 56例患者成功实施TURBT,30例术后随访6个月~5年(平均3年)无复发,23例复发再次手术后痊愈(其中16例2次手术,7例3次手术.),2例最后行膀胱全切,1例死于肿瘤进展.结论 TURBT加术后膀胱灌注是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的首选方法,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患者生活质量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28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随访时间为2~38个月,平均24.6个月。结果28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手术平均时间17min(5~30min),无膀胱穿孔及术后继发出血等并发症。术后留置导尿管3—7d,术后定期使用丝裂霉素等药物膀胱内灌注化疗,术后随访平均24.6个月,4例复发(14.3%),肿瘤复发后再次行TURBT。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恢复快、可多次重复及安全性高等优点,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手术适应证及安全性。方法采用WOLF22.5F电切镜切除膀胱肿瘤80例。结果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手术时间为10min~60min,术中术后均无明显出血,无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常规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随访1年,5例复发,再行TURBT;随访2年,3例复发,行腹胱全切术。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肿瘤创伤小,恢复快,熟练后仔细操作可避免并发症,相对以往行膀胱部分切除手术不失为更微创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术的方法。方法: 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膀胱肿瘤35例,术后1周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结果: 35例手术效果良好,术中无死亡,平均住院9天。34例定期随访,3个月内原位均无肿瘤复发。结论: TURBT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首选方法,术后膀胱灌注是防止复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宋玉堂  张广成 《中外医疗》2010,29(22):73-73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64例表浅性膀胱肿瘤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观察手术疗效。结果本组膀胱肿瘤切除率100%,术中并发闭孔神经发射4例,无一例并发膀胱穿孔、大出血、电切综合症及尿道狭窄等并发症。12例复发患者中9例再次行TURBT,无3次复发者。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具有组织损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可反复进行的优点,是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联合钬激光治疗膀胱侧壁浅表性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拓志勇  夏勇  张战宏  邵林海  旦锋  兰海河 《医学综述》2008,14(22):3513-3514
目的观察经尿道汽化电切术联合钬激光治疗膀胱侧壁浅表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汉中市中心医院2006年1~6月应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联合钬激光治疗膀胱侧壁浅表性肿瘤2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针对性选择膀胱侧壁浅表性肿瘤患者行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切除瘤体部,钬激光切除肿瘤蒂部及基底。结果发现,20例膀胱肿瘤1次切除,平均手术时间35min,术中无膀胱穿孔,全组无输血。术后平均留置导尿管72h,15例随访24个月,复发2例(13.3%)。结论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损伤小,可快速切除瘤体,汽化深度易于控制,视野清晰,但对于侧壁浅表性膀胱肿瘤在切除过程中因闭孔神经反射易致穿孔,冲洗液吸收导致电切综合征等危险。而钬激光不会导致此并发症,但对于较大肿瘤其切除速度较慢。结合二者的优点治疗膀胱侧壁肿瘤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夏志国  孙玉成  邱智 《中外医疗》2010,29(32):66-67
目的探讨BPH(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结石的一期腔内治疗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BPH并膀胱结石患者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同时行钬激光碎石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 45例(94%)患者一次处理成功,3例(6%)因手术时间长,出血多中转为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90min,平均术中出血100mL,术中和术后无膀胱穿孔、水中毒和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结石复发及尿失禁、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量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结论对BPH合并膀胱结石的老年患者同期行钬激光碎石术和TURP的手术是安全的,效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浸润性膀胱癌行保留膀胱手术后髂内动脉灌注化疗与膀胱灌注化疗的治疗效果比较.方法选择T2-3N0M0期膀胱癌患者56名,手术方式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1周开始进行化疗.其中24名术后采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同一时期的其他32名患者则在术后采用膀胱灌注化疗.化疗期间观察患者的副反应,每3个月复查一次膀胱镜和尿细胞学.结果 56名患者共随访18~60个月,平均32个月.髂内灌注组化疗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发生率75.0%,此外有部分骨髓抑制表现,有29.2%白细胞下降.膀胱灌注组主要副反应为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率为37.5%.观察期内肿瘤复发率髂内化疗组为25.0%,而膀胱灌注组复发率为56.3%(P〈0.05).观察期间内,56名患者均未发生死亡.结论浸润性膀胱癌行保留膀胱手术后配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可以降低肿瘤复发率,无明显化疗副作用,对于某些不适宜或不愿意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患者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刘维辉 《医学综述》2012,18(23):3966-3969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移行上皮细胞癌占90%以上,其中超过70%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大多数NMIBC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愈,但术后3~5年内复发率高达60%~90%。术后膀胱灌注治疗虽可以减少疾病的复发与进展,但其作用仍然有限。根据患者不同疾病状态预测膀胱肿瘤的复发与进展,进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丛艳华 《中外医疗》2014,33(6):155-156
目的总结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71例膀胱恶性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71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经治疗和积极护理后痊愈出院,59例患者获得1~3年术后随访,复发18例(25.4%)。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治疗膀胱肿瘤的有效方式。及时科学的专业护理,积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对患者病情的康复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膀胱肿瘤29例,统计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留置尿管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29例均一次成功切除,手术时间20~50 min,平均30 min;术中出血量30~100 ml,平均60 ml;2例术中出现轻微闭孔神经反射,未见膀胱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 d,留置尿管时间平均5 d,拔管后无尿路刺激症状发生。平均随访40个月,8例复发,均在24~30个月,复发率28%。6例再次行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2例行膀胱全切术。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金刚  周健  马国忠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9):51-53+169
目的总结并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解剖性剜除术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non 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以来33例表浅性膀胱肿瘤患者,均选择行经尿道钬激光解剖性剜除术。治疗前膀胱镜活检病理均诊断为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规律给予膀胱灌注1年,定期复查。结果 33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中无严重出血、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等并发症。术后随访平均16个月,3例肿瘤异位复发,未见原位复发,另1例出现肿瘤浸润进展及脑部转移。结论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操作简单,手术效果较好,解剖清晰,损伤小,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谢军 《河北医学》2009,15(8):938-939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卡介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1年至2006年确诊为浅表性膀胱癌的5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手术后2周第1组给以卡介苗60mg加生理盐水40m l膀胱灌注;第2组给以卡介苗100 mg加生理盐水40m l灌注。对不良反应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第1组2例在手术后6月出现血尿,经B超检查为肿瘤复发,无发热、尿痛、尿急、尿频等症状。第2组患者中有12例在灌注卡介苗后出现尿痛、尿急、尿频,1例发热,全部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于灌注后3d消失,在随访的2年内无复发病例。结论:采用卡介苗100 mg适当加大灌注液的量既可以达到减少肿瘤复发又可以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对于膀胱癌的诊断仍依赖膀胱镜病理学检查及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治疗仍是手术及膀胱灌注化疗,但效果未令人满意。近年来随着分子水平的研究深入,发现了大量膀胱癌相关因子,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对于膀胱癌的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20.
1966年~1993年共收治膀胱肿瘤352例,其中73例(20.1%)施行了膀胱全切除术、随访了手术时机与术后存活时间的关系。40例第一次确诊即行全切除者,20例(50%)存活5年以上,14例(35%)存活10年以上;33例在1~4次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复发,再行全膀胱切除者,18例(54.5%)在术后2年死亡,仅5例(15.1%)存活5年以上。作者认为第一次确诊即行膀胱全切除可以提高长期存活率。对代膀胱的选择及尿道癌的处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