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Au/ZnO催化剂,考察了残存的氯离子对Au/ZnO催化剂结构及CO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氯离子加速了金粒子的团聚及碱式碳酸锌的生成,对CO氧化活性和稳定性均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用原位IR技术并结合XRD、BET、TG-DTA-DTG等表征手段,研究了Au/ZnO催化剂的焙烧过程结构与组成的变化,在常温干燥和加湿条件下,考察了Au/ZnO催化剂的CO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载体前驱体的化学组成是Zn5(OH)6(CO3)2,它在150℃左右开始分解,250℃左右强烈分解为ZnO、H2O和CO2,温度高于300℃后,分解接近完全;Au/ZnO催化剂具有较高CO氧化活性和稳定性,在常温条件下可连续反应2 000 h使CO完全氧化.水分促进了催化剂中类碳酸根物种的累积,对Au/ZnO催化剂的CO氧化性能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富氢气氛中CO选择性氧化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以表面修饰改性的纳米Al2O3和(Ce-Zr-O2)x复合氧化物做载体负载CuO的催化剂,以及选择性催化氧化富氢气氛中CO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结果表明,助剂Ce掺杂的纳米Al2O3负载CuO对CO的氧化活性、选择性明显优于助剂K,g,n,r掺杂的催化剂.w(Ce)为20%,催化剂对CO的氧化活性最高.与浸渍法相比,助剂以沉积沉淀法加入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活性.CeO2在载体中的掺杂对提高CO的催化氧化活性和选择性起关键作用.(Ce-Zr-O2)x复合氧化物做戴体比单纯的纳米Al2O3有利于CO催化氧化选择性的提高.Cu-Ce二元复合氧化物作载体时,催化剂活性最高,CO的完全转化温度在105C.Cu-Zr复合氧化物作载体时,催化活性较差.降低CO氧化反应温度是提高富氢气氛中CO选择性氧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纳米TiO2和ZnO的抗老化性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利用纳米TiO2和ZnO对聚丙烯材料和建筑外墙涂料进行添加量为0.5%-3%的小量填充改性,结果表明,对聚丙烯改性后,采用GB9344—88所述的塑料氙灯光源曝露试验方法,进行800h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后色差仅为0.93,变色评级为4/5级,测试样条无粉化;对建筑外墙涂料改性后,涂料的耐候性较原配方提高了2倍,因此,可用无机纳米材料代替传统的有机紫外线吸收剂作为抗老化剂使用。  相似文献   

5.
RE/TiO2纳米粒子在自然光下的催化氧化性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为环境治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其中,TiO2因具有化学性质稳定、成本低、难溶、无毒等特点,是理想的光催化剂,但由于其吸收光谱在紫外区,日光利用率低,故其应用受到限制,为了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光催化活性,需研究出可提高TiO2自然光催化活性的掺杂物,为此,以钛酸丁酯和稀土盐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稀土的光催化剂RE/TiO2(RE为Pr,La,Gd,Ho,Nd),通过XRD法研究了光催化剂的结构特征;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考察其在自然光下的催化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RE掺杂能够显著提高TiO2粒子的光催化降解能力,且催化活性与RE性质、掺杂方式及掺杂量有关,其中掺Gd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最强;用共沉淀法制备的掺Gd样品比用负载法制备的掺Gd样品在自然光下具有更强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TiO2纳米管及其负载Ag、Au纳米粒子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在TiO2纳米管表面进行贵金属纳米粒子包覆,提出了微波合成的新方法.以金红石相TiO2纳米粉体为前驱体合成了TiO2纳米管,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镜(TEM)考察TiO2纳米管的组成及晶型,并观察了TiO2由片状结构卷积成管状结构的过程,对TiO2纳米管的形成机理作了初步探讨.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X)对包覆Ag、Au后的纳米管形貌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Ag、Au纳米粒子均匀负载在TiO2纳米管表面,管径为8 nm左右,纳米管管长在100~300 nm.Ag、Au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分别为5.4 nm 和6.2 nm,Ag、Au纳米粒子的负载量分别为8.8 %和6.9 %.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Au/Co3O4催化剂,考察了制备方法对CO催化氧化活性的影响;改变载体的制备条件,得到一系列Co3O4载体,并采用沉淀-沉积法制备了相应Au/Co3O4催化剂,考察了载体的制备条件对CO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了BET,XRD,TPR和XPS表征。结果表明,载体的制备方法对催化刺的催化活性有显著影响,经沉淀-沉积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好;载体的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的活性也有一定影响,分散剂的加入和微波处理均提高催化剂的活性。XPS测试结果表明,Au^8+是催化剂的活性相组分,OH^-含量的增加使催化剂的活性提高;TPR结果显示活性组分Au的引入促进了载体的还原,并有利于提高催化剂活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纳米ZnO对纳米TiO_2表面进行修饰,采用分步沉淀法制备物质的量比为10:1,10:2,10:3,10:4,10:5,10:6和10:7的TiO_2/ZnO复合粉体,比较不同物质的量比制备的纳米复合物的结构与性能差异,并分析其对紫外-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抗紫外线及自清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物质的量比为10:3时,紫外-可见漫反射光吸收达最佳值,光催化效果增强;将其整理到织物上后,织物抗紫外线性能UPF值达到50以上,且自清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负载型氧化锌选择催化氧化燃料电池氢源中微量CO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Au/ZnO催化剂并在固定床反应条件下对催化剂的性能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组分的含量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的活性有影响,在实验条件下,合适的Au的含量为1.5%(质量分数),适宜焙烧温度为300℃,即Au(1.5/ZnO-300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80℃,原料气CO浓度为0.4%条件下,该催化剂在350h内具有较好的活性和稳定性能,CO的转化率大于97.5%。尾气CO浓度小于0.01%;随着反应时间的进一步延长,催化剂的反应性能下降,利用XRD和BET等表征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小于反应前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10.
采用沉积沉淀方法制备了一系列Au—NiO/TiO2催化剂,考察了助剂NiO的加入量、焙烧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助剂NiO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Au—NiO/TiO2催化甲醇水蒸汽重整制氢的活性;Au与NiO的配比存在最佳值,当Au负载量(质量分数)为2%,Au与NiO的质量比为1:5时,催化效果最佳;2%Au-10%NiO/TiO2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
TiO_2/ZnO纳米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二步法(阳极氧化法和水热法)得到结构规则、有序核-壳结构的TiO2/ZnO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SEM、UV-vis、TEM等方法对所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自然光为光源,研究了TiO2/ZnO纳米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TiO2/ZnO复合光催化剂能提高对太阳光的利用率,发现在降解液pH值为3、太阳光催化降解5 h时,催化剂的降解效果最好,降解率达90%。  相似文献   

12.
以TiCl4、ZnCl2 为原料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ZnO/TiO2 纳米复合粉体 ,并用DSC TG、XRD、TEM技术对纳米复合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纳米TiO2 粉体经ZnO复合后 ,耐温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复合粉体经 90 0℃煅烧后 ,粒径在 2 0 30nm左右 ,TiO2 晶型完全是锐钛矿结构。  相似文献   

13.
针对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严重的现状,将活性炭等多孔材料的吸附、富集功能与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甲醛反应相结合,得到优异的甲醛降解效果。通过改变光催化剂纳米TiO2载体、紫外光波长以及纳米TiO2浓度等影响甲醛降解效果的因素,得到吸附-光催化降解甲醛的最佳实验条件:以10 mm厚度海绵状活性炭过滤网为载体,在波长为365 nm的紫外光照射下,TiO2浓度为4%时,甲醛去除率可达93.88%。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共沉淀法制备Au—NiO/TiO2甲醇制氢催化剂,考察了甲醇自热重整和水蒸汽重整制氢反应条件如反应温度、氧(或水)醇比等对甲醇转化率、氢气产率和二氧化碳选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甲醇自热重整反应,当温度为200℃,进料空速(WHSV)为3.42h^-1,n(O2):n(CH3OH)=0.30时,催化剂活性最好;对于甲醇水蒸汽重整反应,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75℃,n(H2O):n(CH3OH)=1.0,液体进料空速为3.42h。  相似文献   

15.
Wastewaters fromtextile and dyeingindustries are highly colored by various non-biodegradable dyes whichcause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1].The effluents of the wastewater introduced not only color but alsotoxicityinto aquatic system.The conventional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