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且末县属于典型大陆性荒漠气候,年平均无霜期165天,日较差温度最大可达24℃,全年无霜期243天,年大于10℃积温为4 298℃。2015年,且末县引进花生品种花育22号,开展大田生产试验,种植100公顷。花育22号每667米~2荚果产量300.02千克,籽仁产量226.2千克,产量未达到预期目标,主要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花生叶斑病的症状识别、发病规律、发病因素,提出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方法等,以为农户种植花生获得高产、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持续扩大优质花生种植面积、优化品种布局,大力推广高油酸等优质花生种植、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积极推进"四优四化",加快全市花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有力促进驻马店市花生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棉花种植的适宜性气候条件,探讨且末县气候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提出防御不利气象灾害措施,以期为且末县的棉花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项城市花生种植历史悠久,是全国有名的生产大县。花生种植业已成为项城市农业特色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加之有机肥施用面积逐步增加,花生田的施肥方式及施肥量有所改善,促进了项城市花生产量稳步提高。但是部分花生田的不合理施肥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土壤酸化、板结日趋严重等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制约项城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河南麦套花生可持续发展思路与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套花生占河南省花生播种面积的70%以上。目前,麦套花生生产上存在着优良品种覆盖率低、种植密度不合理、过量施用氮肥、农药及除草剂药害等问题。本文通过对麦套花生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促进河南麦套花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7.
香蒜是且末县大蒜种植中的一个亮点,虽然规模仅占且末县大蒜种植的十分之一左右,但蒜素含量高、耐贮性强、种植效益好。本文就且末香蒜产业的生产现状及产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临沭县是山东省重要的花生产区,常年种植面积45万亩左右。由于连年种植,花生从土壤中带走大量养分,尤其是中微量元素,从而导致了众多土壤问题,其中由于钙的缺失表现出来的问题尤为突出,如花生瘪果、土壤酸化、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板结、花生病虫害上升等,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对全县花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障碍。本文通过观测在花生田施用钙肥(特贝钙)的试验效果,以期为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科学施用钙肥提供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荣成市气候条件与大花生种植适宜的环境条件分析,得出荣成市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大花生生长。为促进大花生产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应充分了解和掌握当地气候变化规律,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开展,合理、科学种植大花生。  相似文献   

10.
红枣是且末县重要的种植作物,深入研究当地气候有助于提高红枣产量与质量,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本文针对且末县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探索有关大风沙尘、极端温度等的不利条件对红枣种植的影响,并给出相关应对策略,为红枣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气象科技服务和支撑,更好地发展红枣产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由于重茬种植,花生抗病力,天气土壤环境,害虫侵害等原因,导致花生青枯病的患病率提高,花生青枯病的危害极大,一旦患病年亩损失率在10%-30%以上,给依靠种植花生为生的农民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本文主要从花生青枯病的分布入手探寻其发病原因和发病规律,依次进行花生青枯病防治对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南阳是河南省主要的花生种植区和集散地,年种植面积300万亩左右,种植面积居河南省第2位,总产第1位。针对近年南阳盆地花生疮痂病蔓延发生的突出问题,从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入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抓好以肥水为中心的栽培管理和及时进行药物防治等一系列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对花生生产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且末县通过香蒜引进、试验示范,全覆盖开展大蒜种植试验示范工作,积极探索不同品种和不同区域的种植利用价值及品质影响成因,做好示范工作方法。试验示范有效、产业社会效益良好、经济效益显著,值得大蒜产业在且末县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4.
花生果腐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滑县2009年在实施"河南省油料倍增计划种植类项目"中首次在半坡店乡花生项目区发现荚果腐烂症状,当时误认为是土壤含水量大引起的生理性荚果腐烂,并未引起重视。2010年,半坡店乡花生田再次多点发现该病,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立即与中国科学院、山东花生研究所联系,并寄去发病花生植株样品和田间发病图片,经确认为花生荚果腐烂病,简称果腐病。该病蔓延快、危害重,短短10年该病已经上升为滑县花生田的主要病害,发病面积占滑县花生种植面积的50%以上,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阜新市的花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花生产业蓬勃发展,但由于种植面积的扩大,重茬现象严重,一些病虫害的发生也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花生产业发展。本文介绍了阜新地区常发的主要病虫害的发病特点和发病规律,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南阳是河南省主要的花生种植区和集散地,年种植面积300万亩以上,种植面积居河南省第二位,总产第一位。针对南阳盆地花生白绢病严重发生的突出问题,从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入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合理轮作、种子处理、播种期预防、抓好以肥水为中心的栽培管理和及时进行药物防治等一系列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对指导花生生产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花生根结线虫病又称花生根瘤线虫病,俗称地黄病、地落病、黄秧病等,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几乎所有种植花生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也是我国植物检疫对象之一。花生感病后根组织受到破坏,影响根系的正常机能,致使植株生长矮小,茎叶发黄,叶小花小且开花晚,结果少或不结果,一般造成花生减产20%~30%,严重的可减产70%以上,甚至绝收。近年来,随着开封花生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田间粗放管理,致使花生根结线虫病在开封地区危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开封地区花生的生产和发展。本文作者总结了花生根结线虫病的田间症状、发病规律、发病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且末县农业水资源利用及其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根据且末县水文、水资源、农田水利工程等的资料分析了该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认为且末县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滞后,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且末县的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且末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应做好合理规划,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和加强法制管理的工作;通过对且末县水资源的开源和节流潜力的分析计算得出近期平水年或枯水年分别有3.34×108 m3或3.17×108 m3的水资源潜力可以挖掘;中远期平水年或枯水年分别有3.6×108 m3或3.43×108 m3的水资源可以挖掘.且末县今后农业水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应该以开源和节流相结合,但以节流为主.  相似文献   

19.
花生青枯病在我国长江流域、山东、江苏等省发病重,河北、安徽偶有发生。近年来花生种植的耕作方式越来越简单粗放,轮作年限缩短,致使我国花生青枯病发生程度及危害不断加重,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本文作者根据花生青枯病的发生特点,总结出青枯病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农民进行花生生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张杂谷5号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5年,且末县坚持新型农业现代化总体目标和"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发展方向,遵循"增粮、调棉、拓草、促畜、兴建设施农业"的思路,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且末县日照优势,继续扩大特色农业种植规模,引进"张杂谷"系列品种在且末县种植。2011年,谷子在且末县试种成功,667米2产量达512.5千克,每667米2生产成本550元,收入2 000元左右。一、品种特性张杂谷5号是由张家口农业科学院选育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