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社区韧性是城市社区的防灾减灾能力,从社区自身多角度出发分析其防灾韧性能力需要确定其评价指标。通过对城市社区韧性减灾能力各要素的研究,用数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从定性角度出发把城市社区韧性指标分为社区结构韧性、社区制度韧性、社区经济韧性、社区生态韧性和社区设施韧性五个层面,为城市社区防灾减灾建设工作评估指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社区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组成单位,其发展状况与整个社会息息相关.目前,公共安全事件下社区的抵抗力、适应能力及恢复能力是研究的热点.通过对国内外关于韧性社区的研究梳理,同时分析社区在公共安全事件下可能出现的问题:自组织能力不强、空间韧性较弱、设施韧性不强、资本韧性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从社区服务与管理体系、社区设施的规划、社区公共空间规划等方面提出韧性社区规划的部分策略及建议,希望给相关政府及研究者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灾害来临时,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生活单元,在灾害的感知、监测和防控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从韧性社区的概念、社区风险灾害的分类入手,通过对社区存在的风险灾害分析,将社区韧性评价指标分为建设韧性、社会韧性、经济韧性和组织韧性4个一级指标,对评价指标的选取来源、依据、原则和每个指标的具体内容进行阐述,以期为推动城市社区韧性...  相似文献   

4.
城市减灾防灾与安全建设逐步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韧性城市"的概念也由此而产生.本文在解析韧性城市涵义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韧性建设遇到的问题提出韧性城市建设的体制建议.最后通过深圳市创建综合减灾社区的典型案例,在结合实践的基础上从推动韧性城市建设多层级协同的统筹规划和实施、提高韧性城市建设的公众参与度和重视智慧化在韧...  相似文献   

5.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韧性评估是夯实城市治理基层基础和防范化解突发风险的关键内容。首先,在综合梳理和总结社区韧性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韧性、社会韧性、设施韧性、制度韧性、空间韧性和社区生活圈支撑韧性6个领域构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韧性评估框架。其次,以湖北省武汉市4个典型的新旧社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获取相关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GIS网络分析法和空间句法等方法量化评估社区韧性水平。最后,根据评估结果,从社区生活圈、社区两个空间层次,新建社区、老旧社区两个社区类型分别提出差异化的提升策略。以期构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韧性评估框架,探索不同类型社区的韧性特征并提出差异化的韧性提升策略,对于提升社区防灾能力、治理能力和支撑韧性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城市老龄化社区与老旧社区呈现出一定的重叠,在风险社会语境下,这种重叠产生的社区脆弱与不足更加凸显。该文基于韧性社区的现有研究基础,提出从社会、环境、制度三个层面建构城市老龄化老旧社区更新模式及设计策略,旨在通过增强社区韧性来提升风险社会下的老年人居住生活品质。最后以广州市某老旧社区为例进行韧性提升方法的设计构想,为后续城市与社区更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上海作为一个滨江沿海发展的特大城市面临着各类环境污染、洪涝灾害等问题,城市韧性的提升刻不容缓.基于对“韧性城市”概念内涵的解析,旨在通过分析上海建设韧性城市的主要问题与挑战,结合相关经验与案例的剖析,研究上海建设韧性城市的目标与策略,并深入探索在宏观的城乡空间格局、中观的基础设施体系、微观的韧性社区层面开展韧性城市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韧性城市这一概念被提出并迅速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模式。该文首先对韧性的概念和目前的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梳理;其次引入了韧性城市设计概念作为对韧性城市落实空间与社会的初探,探讨了韧性城市设计中人的活动、物质系统与社会网络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分别从区域、城市、社区三个层次探讨了韧性的城市设计原则,并结合国内外城市案例对比讨论了具体设计方法和实施策略,以及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作为对韧性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初探,希望为实现建设韧性城市的目标,提高城市适应性、应对和抵御灾害能力等方面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生态环境危机和自然灾害日益严重,提升城市韧性、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完善已成为当前学界的共识。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而步行景观系统的友好性应更加强调发挥其应对扰动、减轻灾害影响的能力。基于韧性原则的社区步行景观设计策略从灾害发生的时序及韧性的作用方式2方面,提出社区在生态韧性、防灾韧性、空间韧性3方面的相关策略,从而提升社区韧性,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世界大城市均进入风险高发状态,风险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扩散性与日俱增,韧性系统建设成为抵御风险的重要战略.特大城市因高聚集性、高流动性和全球依赖性而面临着更为复杂的风险挑战,社区作为最基础的城市治理单元,在韧性建设框架中尤为重要.本文梳理了韧性社区规划的相关概念与内容,选取参与主体、管理机制、规划工具和整体性社区方法等要素作为纽约韧性社区规划的分析框架,重点介绍并评议了197-a参与式社区规划、社区应急响应网络、滨水社区规划和整体社区调查方法的具体实践.之后笔者从政策工具、决策机制、实施路径等方面讨论了纽约实践对国内特大城市韧性社区规划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生态环境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巨大的环境干扰与冲击城市作为人类主要聚居地,而社区作为城市生活的基本单元,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其环境与社会系统具有脆弱性。国内外有众多关于韧性社区的相关研究,大多数是从城市规划角度、韧性社区评价标准角度讨论韧性社区的含义体系与构建,但是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韧性社区构建以及韧性提升讨论相对较少。本文从绿色基础设施角度探究韧性社区的构建得出相应策略以指导社区韧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社区韧性评估是提升社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前提,而且将社区自身与外部的关联关系纳入韧性评估有助于更加系统地认知社区韧性。本文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社区韧性研究的国际经验,从社区自身和社区外部阐述社区韧性内涵,提出经济、社会、设施、空间和治理五个社区韧性维度以及社区、生活圈、城市三级空间尺度,选取相应量化指标,形成外部关联视角下的城市社区韧性评估研究范式。在此基础上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开展城市社区韧性评估和外部关联特征分析,研究发现社区韧性水平与社区外部存在显著关联关系,据此归纳得到均衡发展型、外部依赖型、自身主导型、综合较弱型四类社区韧性外部关联类型。最后,本文从韧性维度、社区类型两个方面提出了社区韧性提升策略。希望本文从社区韧性评估方法、外部关联特征方面为韧性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而未断,其存续发展蕴含着深刻的韧性智慧,纵观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及弥灾制度,无论是城市建设与自然协调、城市防灾设施建设,还是国家控灾制度的演进,其过程都体现着我国古代传统韧性智慧的思想底蕴,尽管传统城市规划韧性思想与制度错综复杂,远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其典型的礼制规划思想与天人合一的山水自然观在某些方面也已然不适应于当前城市发展,但其中也不乏值得借鉴的思想与技术智慧。文章对古代典型书著典籍、历史人物、城市建设实践三个方面所呈现的传统韧性智慧进行了回顾与梳理,总结古代各时期韧性安全思想的特点与整体发展历程,认为我国传统韧性智慧主要体现在从被动自然适应走向系统主观追求的韧性思想演进、感性与理性交织的韧性诉求、安全导向的韧性工程建设等方面,并从建造技术、组织管控、社会机制、经济调控四个方面总结对现代韧性城市理论与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陈昶岑 《建筑与文化》2021,(12):180-181
社区作为城市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在整个疫情防控链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社区良好的风险应对能力对于城市风险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汇总分析韧性社区的基本要素,构建建设与治理框架,结合社区在疫情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韧性提升策略,希望为后疫情时代的韧性社区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申佳可  王云才 《风景园林》2018,25(12):65-69
在与韧性城市社区相关的研究文献中,适应性是经常使用的术语,它不仅描述了一个社区对于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扰动的抵抗或吸收能力,也包括一系列相应的变化能力,这些变化往往为社区带来成长、发展、创新与变革的机会。因此,适应性常被视为社区韧性的必要条件。然而在已有文献中,对于“什么是韧性城市社区适应性的本质”尚且没有清楚的阐述。旨在通过回答以下问题来补充这一理论的不足:韧性城市社区适应性的关键特征是什么?社区韧性应如何通过构建适应性来实现?从城市社区目前面临的挑战出发,基于对韧性城市社区本质及关键特征的分析,构建城市社区韧性与适应性概念模型。该模型以适应性为核心,以环境支撑、空间可变、以人为本作为解读城市社区适应性的3个维度,指出:遵循城市社区独特的地脉文脉特征;满足城市社区中变化的环境需求与空间的偏好;尊重居民的权利与建议的城市社区是体现适应性的韧性社区,并以此作为3个原则指导韧性城市社区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6.
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管理单元,承担着重要的公共服务与管理职能.其中,以公租房为代表的高密度城市社区因具有基础设施落后、人群组成复杂、管理人员稀缺等特点,在公共事件突发时潜藏着较高的风险,因此如何营造具有多重功能的韧性社区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从高密度城市与韧性社区的关系入手,分析高密度城市背景下韧性社区的特点,并以百子湾...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灾害频发成为严峻的城市问题,增强城市灾害应对能力,推动韧性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街区是城市系统的基本单元,开放空间是街区规划设计中重要元素。街区中尺度适宜,满足韧性城市要求的开放空间能够提升城市灾害应对能力。文章以韧性城市视角下街区开放空间规划,基于人性化原则、综合防灾减灾原则和恢复力形成原则三个方面,提出防洪韧性策略、消防韧性策略、防震减灾韧性策略和社区安全韧性策略四个方面规划策略,进而推动街区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的发展必然要重视城市的安全性,各类灾害让城市的治理受到严峻的挑战.从环境韧性、组织韧性、经济韧性、基础设施韧性、社会韧性和社区韧性6个方面构建韧性城市恢复能力评价指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恢复能力评价指标理论模型,分析各指标对韧性城市恢复能力的影响程度.以福州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EM的韧性城市恢复能力评价方法是可行的,为提升城市在灾害发生时的快速应对和恢复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措施,并为城市规划发展和管理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城市韧性视角下社区公共空间规划与管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及时做出防控反应。在此过程中,社区公共空间成为居民居家隔离与外界联系的重要纽带。本文从城市韧性的解读入手,将侧重以物为主的城市韧性,延展到以人为本的社区韧性,对韧性视角下的社区公共空间规划提出与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相结合,应强化步行的时间尺度和空间柔性,同时,提出以居民需求为优先权、提高社区绿色开敞空间和综合性场馆的配置、整合社区公共空间优势、社区治理现代化促进韧性内生机制;从城市韧性到智慧社区管理的角度,提出有效约束居民行为是提升社区韧性的根本、大数据应用是提升社区韧性的重要路径、社区文化是提升社区韧性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防震减灾与韧性城市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分析地震灾害对城市韧性的影响,基于防震减灾角度,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抗灾能力预估、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及灾后重建等方面,阐述了保障城市韧性的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