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居家社区养老是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是优化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功能的有效路径。本文对当前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就如何更好地开展适老化改造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婷 《北方建筑》2021,6(4):37-40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及我国养老模式以居家养老为主,提升老旧社区养老能力是切实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重要措施.本文解析社区适老化发展的必要性,探讨了老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在适老化改造中所面临的问题,并且从规划、设计、实施和管理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造策略,以期对今后老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改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老旧社区内老年人大量聚集居住,其绿地活动空间的适老化改造问题越发受到关注。成都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被称为"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一座城市。文章以芳草街社区为例,运用实地勘测与问卷调查的方法,总结出老旧社区绿地适老设施不足;道路步行环境优劣差异大、标识系统导向性差;植物配置单调雷同,辨识度低等共性问题。以落实"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政策为出发点,分别从绿地空间适老化配置、社区绿道设计和绿地适老化植物配置三个方面来探讨同类型老旧社区绿地适老化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4.
探究老旧社区适老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解决的对策.综合考虑老旧社区的社会影响价值,以此为基础,用设计的思维角度,提出老旧社区适老化环境改造设计可行的办法,解决旧社区不够"适老性"、生态环境设计单一、改造不彻底、养老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将"适老化"的概念融入到老旧社区改造中,产生"新"的面貌,为既有老旧社区适老化环境改造...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未来居家养老在我国养老发展格局中仍将占据主导,现有的老旧小区将成为居家养老生活的重要载体。以宜昌市地区为例,构建适用于既有住区适老化现状及需求评价的社区适老化程度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宜昌市7个典型社区中老年居民开展问卷调研和上门走访,结合调研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确定研究变量的权重,构建适合宜昌本地的既有社区适老化改造评估的结构方程模型。最后根据各项指标排序,选取室内空间、无障碍改造和健康管理等权重排名靠前、对居家养老幸福感效应最显著的因素,对宜昌既有社区提出了建筑改造、信息化方面的适宜性改造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4):51-52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和机构养老的不足,社区居家养老应运而生,而社区中人力资源体系的构建是社区居家养老得以推广和应用的关键,本文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人力资源系统的结构中寻找其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从专职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两个方面构建完善、合理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力资源系统,以促进社区居家养老的长期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市老旧社区作为国内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养老困境亟待解决。笔者通过对杭州市朝晖街道12个老旧社区的实证调查,发现社区养老普遍存在用房资源短缺、设施定位与供给落差、老年人出行困难、设施适老环境营造缺失等问题。在审视社区空间资源的基础上,结合街道及社区的负责人访谈,尝试从社区养老设施、住宅、环境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老龄化速度加快,居家养老逐渐成为老年人首选的背景下,老旧社区如何健全养老服务设施以支撑老年人安享晚年成为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建立合理的医疗体系,把医疗引入到社区,实现社区老年人"老有所医"是居家养老的关键所在。该文以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街道老旧社区为调研对象,通过对社区老年人问卷访谈,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站)功能布局及无障碍设计的调研,分析出目前老旧社区医疗设施现状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试图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居家养老是中国老年人最偏好和政府鼓励的养老模式,但是目前北京的居家养老面临着住宅适老性较差以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品质较低的现象。通过理论分析政府供给居家养老服务的义务,再分析政府传统合同外包模式中,住宅适老改造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的诸多现实问题。从经济效率的角度,阐述特许经营模式的特征与功能,系统地探讨了特许经营模式应用于居家养老服务的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提升,为推动 PPP 模式在中国居家养老服务领域的应用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聚焦浙江省中小城市养老资源稀缺环境下如何高效率、渐进式、精准化、经济性改善老旧社区存量空间适老化问题,针对社区可供适老空间匮乏及使用需求矛盾等现象,通过现场问卷等调查,归纳出老旧社区宅间、宅边、宅巷和楼栋交通四类典型破碎化有限空间特征。其次,关注老人驻留行为,通过进一步对行为内容、行为规律、需求次序的分析,明晰潜在小微公共空间类型提取原则:空间领域就近、弱势空间整合、空间剩余排除原则。最终从完善菜单式设计导则、建立工业化部件标准、探索多元化协同机制三个维度提出中小城市老旧社区适老微更新策略,并进行案例设计示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