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评价含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及NP40的灭活型样本保存液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灭活效果及其对核酸快速检测的影响。 方法通过测定灭活型样本保存液对SARS-CoV-2灭活前后病毒滴度变化,评价保存液的灭活效果;用灭活型样本保存液洗脱含有SARS-CoV-2模拟病毒的咽拭子样本,评价样本保存液对SARS-CoV-2核酸快速检测最低检测限和精密度的影响,并将SARS-CoV-2在灭活型样本保存液中保存不同时间以评价保存液对SARS-CoV-2核酸检测的影响。 结果灭活型样本保存液在5 min内可使SARS-CoV-2滴度至少下降2.76×105倍;灭活型样本保存液对SARS-CoV-2核酸检测的灵敏度无影响,对SARS-CoV-2核酸检测Ct值的CV小于5%;SARS-CoV-2在灭活型样本保存液中于25 ℃或2 ℃~8 ℃条件下可至少稳定保存4 d。 结论含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及NP40的灭活型样本保存液可有效灭活SARS-CoV-2病毒,且灭活后病毒核酸检测不受影响,适用于核酸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体检测方法。方法 考核基于微阵列化学发光技术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体检测试剂盒的检测性能,并对临床疑似病例血清样本进行采集,在实验室完成检测、确认。结果 对本试剂盒进行性能分析显示其具有高灵敏性、高特异性和良好的重复性。通过对563例疑似样本的检测,发现抗体检出量的变化对被检测对象的感染状态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结论 作为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有力补充,基于微阵列化学发光技术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体检测试剂盒能够同时定性检测血清样本中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IgM和总抗体,可为入境人员检疫监测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有望对优化入境管理措施、减轻入境管理的工作负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在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易感人群以及大规模筛查等不同人群中的应用价值,为SARS-CoV-2实验室检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集2020年2月1日-3月22日郑州人民医院不同人群的咽拭子,包括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患者,一线疫情防控医护人员,以及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症状的住院患者、陪护家属和复工人员。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使用A、B两种国产检测试剂盒对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的患者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 共检测15 497份咽拭子标本,SARS-CoV-2核酸阳性24份,核酸阳性病例均来自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24例咽拭子SARS-CoV-2核酸阳性患者同时送检的血标本核酸结果均呈阴性。A、B两种试剂首次咽拭子核酸检测结果一致,2例确诊COVID-19患者治疗后复查咽拭子标本,A组试剂检测为阳性,B组试剂检测为阴性。该院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未出现COVID-19症状的住院患者、陪护家属和复工体检人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复工人员、住院患者、陪护家属和一线疫情防控人员SARS-CoV-2核酸筛查均未发现阳性,咽拭子标本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率高于血标本,不同核酸检测试剂检测阳性率稍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由此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因此快速、准确地检测技术是早期发现疫情的关键手段,对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起到重要作用.核酸检测因检测速度快、准确性好、灵敏度高,已经成为目前疾病检测和筛查最常用的方法.本文将综述荧光定量PCR、恒温核酸扩增、数字PCR和测序等方法的原理以及在新冠病毒检测中的应用进展,希望能为SARS-CoV-2检测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RT-PCR法和胶体金法在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无锡市各医疗机构及集中隔离点2020年1月25日—2020年2月12日送至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的新型冠状病毒冠肺炎(COVID-19)相关的实验室检测血清标本和鼻咽拭子标本各192份。33份为核酸检测阳性样本,159份为核酸检测阴性样本,包括68例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和91例门诊发热病例样本。采用胶体金法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进行IgM、IgG抗体检测,比较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结果病毒核酸阳性率17.19%(33/192),IgM抗体阳性率7.29%(14/192),IgG抗体阳性率11.46%(22/192),IgM和IgG联合检测阳性率11.46%(22/192)。病毒核酸和IgM、IgG、联合IgM和IgG抗体检测结果分别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一致性较好,Kappa值分别为0.502、0.726、0.726,P值均0.001。两种检测方法总符合率93.23%(179/192)。以实时荧光RT-PCR法为金标准,联合IgM和IgG抗体检测灵敏度63.64%,特异度99.37%,阳性预测值95.45%,阴性预测值92.94%,准确度63.01%。结论胶体金法具有方便、快捷、灵敏度和特异度高等优点,实现SARS-CoV-2的快速筛查,可用作实时荧光RT-PCR检测阴性病例的补充检测。两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发挥各自优势,对SARS-CoV-2感染的诊断和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火神山医院隔离病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污染情况,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隔离病区制定合理的环境卫生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3月9日-3月29日在火神山医院随机选取2个普通隔离病区进行系统的样本采集工作。采集对象包括环境样本、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PPE)样本以及患者和医务人员手样本。采用棉签擦拭法采集样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法对样本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共采集244份样本,经SARS-CoV-2核酸检测,171份环境样本中1份阳性,来自患者床栏,阳性率为0.58%;49份医务人员PPE样本均为阴性;患者和医务人员手样本共24份,其中1份患者手样本阳性,阳性率为4.17%。结论合理规划隔离病区的布局和流程、严格落实环境消毒和手卫生制度能够有效降低隔离病区SARS-CoV-2污染程度,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降低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暴露风险。同时,COVID-19医院感染防控中还应加强患者个人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某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咽拭子检查结果,评价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COVID-19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20年1月23日—2月18日经SARS-CoV-2核酸检测确诊COVID-19患者病历资料,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病毒核酸检测的取样次数、取样方法、标本类型、检测手段等信息。结果 28例确诊患者平均年龄(43.78±14.46)岁,男女比例为2.5∶1,46.42%的患者有武汉/湖北旅居史,14.29%的患者与确诊COVID-19患者有密切接触史。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78.57%)、咳嗽(53.57%)为主,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正常(71.43%),淋巴细胞计数下降(53.57%),肺部CT呈多发磨玻璃影(92.59%)及斑片影(70.37%)。28例确诊病例中,发病至确诊的中位时间为5.5 d。首次采集标本SARS-CoV-2检测阳性者18例(64.29%),首次可疑阳性1例;首次阴性(包括可疑阳性),第二次采集阳性者5例(17.86%);前两次采集阴性,第三次采集阳性者2例(7.14%);经四次检测阳性者1例(3.57%);经五次检测后阳性者2例(7.14%)。鼻/口咽拭子采样26例(92.86%),诱导排痰2例(7.14%),经鼻咽拭子、咽拭子、痰标本RT-PCR确诊27例(96.43%),痰标本NGS测序确诊1例(3.57%)。结论 COVID-19临床常表现有发热及干咳,但无特异性,仍需依赖SARS-CoV-2核酸检测才能确诊。咽拭子作为发热门诊首选的SARS-CoV-2核酸采集方式具有简便易行的优势,但检测结果呈阴性并不能排除SARS-CoV-2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不同标本类型核酸检测结果。方法以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月30日-2020年2月23日51例临床诊断为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采集的肛拭子及咽拭子标本,采用双重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Dual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ual q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比较两种标本类型病毒核酸检出率。结果 51例患者中,咽拭子标本检出率为56.86%,肛拭子标本检出率为21.57%,两种样本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咽、肛拭子同时检出者与咽拭子检出、肛拭子未检出者ORFlab基因及N基因核酸扩增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咽拭子和肛拭子同时检出SARS-CoV-2的患者,发现有7例病例是首先在咽拭子中检出SARS-CoV-2,数天后(6.44±5.68,中位数7天)在肛拭子中检出。结论咽拭子标本与肛拭子标本均可有效检测SARS-CoV-2,两者同时检测可提高SARS-CoV-2病原学诊断率,建议同时采集咽拭子和肛拭子;通过分析咽拭子、肛拭子标本检出时间差,为实验室采集SARS-CoV-2标本时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家庭聚集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预防控制类似疫情的发生和防止疫情扩散提供经验。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该起疫情传染来源、发生及传播过程进行描述分析,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对采集的呼吸道样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血液样本进行SARS-CoV-2抗体检测。结果因家庭成员在出现COVID-19聚集性疫情的医院暴露而感染,进而引起家庭多人感染,指示病例发病且呼吸道样本检测SARS-CoV-2核酸阳性,部分人员表现为无症状感染。结论家庭聚集性SARS-CoV-2传播,老龄感染者症状较重,青壮年感染者临床表现轻微,无症状感染者产生抗体。在COVID-19疫情防控中,SARS-CoV-2核酸和抗体连续检测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研究常德市8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呼吸道标本和血液标本检测结果,发现更多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的特征和流行规律,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要求,收集常德市2020年1月24日—2月22日确诊的8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呼吸道标本和血液标本,进行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血液常规及抗体检测,分析比较不同标本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82例确诊病例标本中,呼吸道标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为93.9%,流感病毒A/B核酸均为阴性,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标本中,大部分标本Ct值分布在较高区间,病毒载量较低,重症病例Ct值与普通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液标本新冠病毒IgM阳性率64.6%,IgG阳性率78.0%,阳性率明显低于核酸检测(χ2=24.059,P<0.001);血液标本中C反应蛋白普遍偏高,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165和χ2 =3.998,P均<0.05);血液标本中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结论 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发病早期呼吸道标本病毒载量不高,容易漏检,重症和普通病例标本病毒载量无差异,将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和血液样本抗体检测及血常规分析等方法联合使用,可以相互补充,对疫情的有效防控和病例疗效观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移动式核酸检测实验室对短时间内提高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能力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基础和前提。本文总结了在大规模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筛查中应用移动式核酸检测实验室在流程设计、人员配备、生物安全等方面的经验以及工作中的重点注意事项,为今后局部疫情中应用移动式核酸检测实验室进行大规模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筛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针对成都市一起医疗机构环境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事件,开展溯源调查并分析发生原因,探讨医疗机构环境SARS-CoV-2核酸监测模式及异常处置方案.方法 成都市和双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开展针对A医疗机构的调查,通过对A医疗机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用SARS-CoV-2核酸检测试剂盒进行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不同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各类型DNA污染模拟样本,分析检测方法性能,为在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中鉴别DNA污染提供依据。 方法 取实验室保存的新冠病毒RNA核酸样本和新冠病毒阳性质控品(含病毒序列的质粒样本),按不同比例混合,并进行梯度稀释,制成模拟样本。分别使用实时荧光RT-PCR、灭活逆转录酶前加样并去除RT步骤的PCR(PCR Set 1)和灭活逆转录酶后加样并去除RT和灭活步骤的PCR(PCR Set 2)三种不同方法,使用同一型号设备对同一批模拟样本进行检测。记录并分析检测结果,确定最佳的DNA污染判断方法。 结果 新冠病毒RNA核酸样本中,相比实时荧光RT-PCR,PCR Set 1下所有样本的Ct值增高2-4个循环,PCR Set 2中除原始样本N基因阳性外,均为阴性。新冠病毒DNA污染样本三种方法检测Ct值无明显差异。含等量DNA污染的混合污染样本和含梯度DNA污染的混合污染样本三种方法检测显示Ct值存在差异。三种方法检测不同新冠病毒基因,变化规律无明显差异。 结论 PCR Set 1和PCR Set 2两种方法均可用于鉴别DNA污染,特别是PCR Set 2方法对各浓度的DNA污染均有较好的区分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一种登革2型病毒的快速提取和检测的方法。方法根据登革2型病毒的基因保守区,设计一套特异的实时荧光PCR的引物与探针,设计一对引物用于构建定量检测的标准品,以建立登革2型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选用纳米磁微粒,建立纳米磁分离提取登革2型病毒RNA的方法,并对其核酸提取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纳米磁分离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登革2型病毒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的特点。在2.9×102~2.9×109copies/μl的范围内循环阀值(C)t值与病毒拷贝数的对数值存在线性关系(R2=0.99)。结论建立的纳米磁分离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登革2型病毒,在口岸卫生检疫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一例新冠肺炎境外输入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并对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 - CoV - 2)变异株进行鉴定,了解不同样本类型中新冠病毒的检出情况。方法 采集咽拭子、痰液、粪便、尿液和血液多种类型样本共13份,分别提取核酸,用荧光RT - PCR法检测SARS - CoV - 2。使用纳米孔MinION Mk1C测序仪,对阳性咽拭子样本进行实时SARS - CoV - 2靶向扩增全基因组测序,运用artic - ncov2019、DNAstar和Mega等软件对测定序列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 咽拭子、痰液、粪便、血浆和尿沉渣样本中均检出SARS - CoV - 2核酸,咽拭子和血浆样本在发病的前四天均能检出,尿沉渣样本在发病当天能检出。基于纳米孔测序技术,7 h即获得SARS - CoV - 2全基因组数据,经分析显示为新冠病毒Alpha变异株。结论 本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病原为SARS - CoV - 2 Alpha变异株,咽拭子、血浆样本和尿沉渣样本在发病早期均能检出SARS - CoV - 2核酸。  相似文献   

17.
马学军 《中国校医》2012,26(7):533+535-533,535
目的分析流感样病例标本采集及检测过程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室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病毒培养分离率,以及时发现流感病毒的流行动态和变异情况,提高通化市流感网络实验室的监测效率。方法对通化市2006—2012年国家哨点医院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采用核酸检测(Real-timePCR法)和MDCK细胞分离培养的方法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全国流感监测方案规定方法采集的标本核酸阳性率高,病毒分离率高,对于采样、送样不及时的标本阳性率低。结论采样时间、送样时间与病毒分离的成功与否有直接关系。因此要加强哨点医院管理,确保样品及时送到流感网络实验室,提高病毒分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