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究大连市成年人静息心率(resting heart rate, RHR)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χ2检验对不同心率组间MS患病率进行比较。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RHR与MS之间的关系。  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65 745例,其中男性36 356例,占比55.3%,女性29 389例,占比44.7%。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校正年龄、身高、体重后,RHR每增加10次/min,全人群的MS患病风险会增加16%(OR=1.16, 95% CI: 1.13~1.20)。与RHR<70次/min的研究对象相比,RHR≥90次/min的研究对象中男性(OR=1.51, 95% CI: 1.34~1.71)和女性(OR=1.89, 95% CI: 1.49~2.40)都有着更高的MS患病风险;此外,与正常BMI(<24 kg/m2)、正常RHR(<80次/min)的研究对象相比,高BMI且高RHR者中女性(OR=14.87, 95% CI: 11.18~19.77)和男性(OR=6.22, 95% CI: 5.40~7.17) 都有着更高的MS患病风险。  结论  本研究发现,随着RHR的加快,MS的患病率逐渐上升。此外,RHR和BMI结合应用可以增加RHR作为MS标志物的效力,RHR可以与BMI联合作为一个潜在的临床测量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广州市中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与主动脉弓钙化(aortic arch calcification, AAC)之间的关联。  方法  纳入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The Guangzhou Biobank Cohort Study, GBCS)2003―2008年招募的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和胸部X线等收集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MS与AAC的关联,并根据不同基线特征进行分层分析及交互作用检验。  结果  共纳入25 824名研究对象,有MS者的AAC患病率高于无MS者(χ2 =150.3, P < 0.001)。在调整多种混杂因素后,与无MS者相比,有MS者患AAC的OR(95% CI)值为1.19(1.12~1.27)。在MS的各个组分中,高血压、高FPG、高TG、低HDL-C也与AAC呈正相关,其OR(95% CI)值分别为1.33(1.26~1.41)、1.09(1.03~1.15)、1.07(1.01~1.14)和1.14(1.06~1.23)。随着MS组分数量的增加,AAC患病风险增加(趋势检验P<0.001)。年龄与MS对AAC患病存在交互效应, 并且发现在50~ < 60岁的人群中,患有MS者的AAC患病风险更高。  结论  MS及其组分高血压、高FPG、高TG、低HDL-C是AAC的危险因素,而年龄可修饰MS与AAC患病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山东省居民代谢综合征(MS)与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关系,为MAU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于2011年在山东省采用4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 184名18~69岁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血糖、血脂、24 h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等指标。采用SAS 9.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采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MS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资料完整并符合要求的1 904名研究对象纳入本研究。MS患病率为24.7%。经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与非MS者相比,MS患者MAU患病风险OR值(95%CI)为2.71(1.69~4.36)。在MS各组分中,中心性肥胖、血压升高和血糖升高均与MAU患病风险存在正相关。此外,与不具有MS组分者相比,具有1、2、3、4和5个MS组分者MAU患病风险OR值(95%CI)分别为1.19(0.55~2.58)、1.32(0.59~2.93)、2.57(1.20~5.51)、3.92(1.67~9.20)和5.66(1.82~17.63),趋势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S是MAU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建筑工人下背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WMSDs)的患病现状和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北京市、辽宁省、山东省和广东省等地共8家建筑公司的453名建筑工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各部位WMSDs的患病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建筑工人下背部WMSDs的影响因素。  结果  研究对象WMSDs总患病率为43.7%,其中患病率从高到低排序为下背部24.1%、肩部18.3%、颈部14.6%、上背部12.4%、手腕部12.1%、足踝部6.0%、腿部5.5%、膝部5.1%及肘部5.1%。研究对象的多部位WMSDs患病率为2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以初中及以下组为参考组,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是建筑工人罹患WMSDs的保护因素(OR=0.390, 95% CI: 0.179~0.849, P=0.018);长时间蹲或跪姿(OR=1.818, 95% CI: 1.053~3.138, P=0.032)、搬运重物(每次>20 kg)(OR=2.876, 95% CI: 1.629~5.077, P<0.001)、以不舒服姿势工作(OR=2.619, 95% CI: 1.455~4.714, P=0.001)、下背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OR=2.913, 95% CI: 1.640~5.177, P<0.001)和长时间屈膝(OR=2.958, 95% CI: 1.659~5.274, P<0.001)是研究对象罹患WMSDs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建筑工人WMSDs患病风险较高,其中最常见的是下背部WMSDs。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特征、劳动类型和不良工效学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宜昌市抑郁症与患带状疱疹风险的关系。  方法  根据中国宜昌市健康大数据,选取在2018年9月30日-2019年9月30日期间经临床医生诊断为带状疱疹的患者作为病例组,按年龄(组距为10岁)和性别进行1∶4匹配其他就诊者作为对照组。按就诊日期先确定抑郁症暴露,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抑郁症与患带状疱疹风险的关系。  结果  共纳入5 370例病例,匹配21 480例对照,年龄为56(43, 67)岁,病例组男性2 533例,占47.17%,对照组中男性10 132例,占47.17%。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病例组抑郁症患者发生带状疱疹的风险是非抑郁症患者的1.697倍(OR=1.697, 95% CI: 1.089~2.643, P=0.019);在女性、就诊年龄 < 50岁和≥70岁人群中抑郁症与患带状疱疹有关联,OR值分别为1.983(95% CI: 1.124~3.498, P=0.018)、2.213(95% CI: 1.059~4.629, P=0.035)和2.738(95% CI: 1.264~5.929, P=0.011)。  结论  抑郁症会增加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尤其是女性以及年龄在50岁以下和70岁及以上人群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中国中老年人群睡眠时间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关联。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分析方法,数据来源北京大学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共纳入7 885名研究对象,按照夜间睡眠时长分为5组:≤5 h、>5~ < 6 h、6~ < 7 h(参照)、7~ < 8 h、≥8 h。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并建立3个模型,在调整不同协变量下逐步探索不同夜间睡眠时长对高血压发生的影响,获得OR值和95% CI值。  结果  以夜间睡眠时长6~ < 7 h为对照,夜间睡眠时长≤5 h患高血压风险较高(OR=1.37, 95% CI: 1.12~1.69, P=0.002)。进一步按照性别分层分析,逐步调整混杂后,男性睡眠时长≤5 h组患高血压的风险是6~ < 7 h组的1.72倍(95% CI: 1.14~2.59, P=0.009)。而在女性中,调整混杂后并未发现关联(OR=1.26, 95% CI: 0.99~1.59, P=0.055)。  结论  在中国中老年人群中,夜间睡眠时长≤5 h可能是高血压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夜间睡眠时长≤5 h会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维生素A、D、E水平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相关性,为RRTI的防治提供更多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于2016年9月-2018年8月在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呼吸内科/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1200名0.5~14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RRTI组600名儿童(就诊时存在呼吸道感染症状),对照组600名儿童按病例对照原则与RRTI组进行1[DK]∶1匹配。将儿童的一般资料和血液检查结果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探讨维生素A、D、E与RRTI的相关性,以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结果 RRTI组儿童的血清维生素A、E和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85, 7.15和9.50, P均<0.001);在校正了性别、年龄、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体质量指数和血红蛋白后,VA不足(OR=1.669, 95% CI: 1.032~2.700))、VA缺乏(OR=1.502, 95% CI: 1.173~1.924)、VD缺乏(OR=2.356, 95% CI: 1.798~3.088)、VD严重缺乏(OR=1.595, 95% CI: 1.147~2.219)和VE不足(OR=1.673, 95% CI: 1.295~2.160)均为RRTI的危险因素;高于截断值水平的维生素A(OR=0.669, 95% CI: 0.554~0.882)、E(OR=0.590, 95% CI: 0.464~0.750)和25(OH)D(OR= 0.476, 95% CI: 0.372~0.609)均为RRTI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维生素A、D、E水平均与儿童RRTI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混苯和噪声联合暴露对工人脂肪肝患病率的影响。方法根据工作场所混苯与噪声暴露情况将634名工人分成4组,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外周血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检测及肝脏B超检查。结果混苯与噪声联合暴露组工人脂肪肝患病率为33.3%,ALT偏高率为2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0%和14.0%(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联合暴露组工人脂肪肝患病风险升高,OR=2.629(95%CI=1.412~4.898),外周血TG浓度和体质指数(BMI)升高者脂肪肝患病风险也增加,OR值分别为1.602(95%CI=1.320~1.946)和1.292(95%CI=1.187~1.406)。结论外周血TG、BMI及混苯与噪声联合暴露可增加接触工人患脂肪肝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天津市宝坻区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WC)以及腰围身高比(waist-to-height ratio, WHtR)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关联。   方法   本研究对2018年4-5月参加天津市宝坻区口东卫生院体检的老年人(≥60岁)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分层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BMI与WC(或WHtR)对高血压的联合作用和交互作用。   结果   共邀请1 692人, 1 417人(83.75%)参与本研究。老年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46.36%、BMI超重和肥胖者占66.50%、WC中心型肥胖者占74.66%、WHtR超重和肥胖者占75.38%。与BMI或WC正常相比, BMI超重(OR=1.65, 95% CI:1.19~2.30)和肥胖(OR=3.41, 95% CI:2.23~5.20)及WC中心型肥胖(OR=1.49, 95% CI:1.00~2.23)均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BMI联合WC超重/肥胖(OR=2.49, 95% CI:1.78~3.46), 或BMI联合WHtR超重/肥胖(WHtR超重: OR=2.05, 95% CI:1.41~2.99;WHtR肥胖: OR=2.37, 95% CI:1.50~3.76)的患病风险高于后者单独作用的风险(WC超重/肥胖: OR=1.39, 95% CI:0.90~2.15;WHtR超重: OR=1.02, 95% CI:0.62~1.66;WHtR肥胖: OR=1.44, 95% CI:0.55~3.81)。   结论   三项指标中, BMI与高血压患病的关联性最强, 且BMI超重/肥胖增强WC(或WHtR)与高血压的关联, 提示控制BMI相关体重指标在正常范围内有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65岁老年人正常范围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其组分的相关性和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以2019年常州市武进区≥65岁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ALT与MS患病的相关性和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共91 889人纳入研究,MS患者30 555人,占33.25%.随着血清ALT水平的增加,MS及其各组分的患病率逐渐增加(x2值为45.47~1 177.10,P值均<0.05).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男性:与 ALT<13.9 U/L组相比,ALT在 13.9~17.9、18.0~23.4、23.5~40.0 U/L 组,患 MS 的 OR(95%CI)分别为 1.39(1.30~1.48)、1.83(1.72~1.95)、2.74(2.57~2.92);女性:与 ALT<13.0 U/L组相比,ALT在 13.0~16.9、17.0~21.9、22.0~40.0U/L组,患 MS 的OR(95%CJ)分别为 1.28(1.21~1.35)、1.51(1.43~1.60)和2.33(2.21~2.46).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显示,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男、女血清ALT水平与MS患病率均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检验P值分别为0.77、0.46).结论 ≥65岁老年人正常范围内血清ALT水平与MS及其组分相关,且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住院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3年4月1日-12月31日北京、上海、长沙和广西四地区22所三甲医院全部住院患者5种MDRO(分别为MRSA、MDRPA、MDRAB、ESBL KP、ESBL E.coli)及对应敏感菌(MSSA、PA、AB、KP、E.coli)引起的医院感染肺炎患者进行调查(耐药组:发生5种MDRO医院感染肺炎的患者;敏感组:发生对应5种敏感菌医院感染肺炎的患者),分析发生MDRO医院感染肺炎的危险因素,比较耐药组和敏感组患者预后、住院花费和住院时间。结果共1 656例住院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43例(2.60%)患者发生耐药菌和敏感菌的混合感染;耐药组927例(55.98%),敏感组772例(46.62%)。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ICU)史[OR 95%CI:1.55(1.14~2.11)]、机械通气史[OR 95%CI:1.45(1.15~1.84)]、动静脉置管[OR 95%CI:1.29(1.02~1.63)]、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操作[OR 95%CI:1.46(1.02~2.09)]、使用抗菌药物[OR 95%CI:1.63(1.20~2.22)]、患有慢性肺部疾病[OR 95%CI:1.54(1.13~2.10)]和慢性心脑血管疾病[OR 95%CI:1.42(1.15~1.74)]是发生MDRO医院感染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耐药组患者较敏感组住院时间平均延长5.89 d,住院费用增加40 739.30元,抗感染药物费用增加2 805.80元;耐药组患者预后差于敏感组,死亡风险是后者的1.66倍(OR 95%CI:1.16~2.35)。结论入住ICU、进行各种侵入性操作、使用抗菌药物,以及患慢性肺部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均会增加患者发生MDRO医院感染肺炎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探讨西南汉族人群中PPARγ 和C-erBb-2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308对胃癌病例和对照的人口学特征和日常生活习惯,同时分析研究对象PPARγ 和C-erBb-2基因多态特征。结果 PPARγ 的CC(Pro/Pro)、CG(Pro/Ala)、GG(Ala/Ala)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90.6%、9.4%、0.0%和90.3%、9.4%、0.3%;C-erBb-2的AA(Ile/Ile)、GA(Val/Ile)、GG(Val/Val)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71.8%、25.6%、2.3%和75.3%、22.7%、1.9%。上述两基因多态性与全胃癌发病风险无关(PPARγ Pro/Pro:调整OR,1.02;95% CI:0.56~1.87;C-erBb-2 Ile/Val:调整OR,1.08;95% CI:0.73~1.59),也与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无关(PPARγ Pro/Pro:调整OR,0.71;95%CI:0.31~1.66;C-erBb-2 Ile/Val:调整OR,1.24;95%CI:0.74~2.07)。未发现基因-基因联合作用和基因-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P>0.05)。结论 本研究未发现PPARγ和C-erBb-2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病风险有关,且两单核苷酸多态之间无基因-基因联合作用,同时也未发现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评价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检索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BM、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Medline、EBSCO,收集建库至2021年1月4日发表的关于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研究,包括病例对照研究、队列...  相似文献   

14.
热浪与非意外死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病例交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北京市热浪对当地居民每日非意外死亡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方法运用病例交叉设计的基本方法,分析北京市1999年1月1日—2000年6月30日期间5次热浪对居民每日非意外死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同时研究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死亡的影响。采用1∶1单向回顾性对照,选择死亡发生前第7天作为自身对照,分别计算不同长度的危险期时的OR值,以最高的OR值及其对应的危险期来反映每次热浪过程对每日非意外死亡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滞后天数及持续时间。结果研究期间共发生5次热浪。第1次持续9d,最高气温为38.8℃,平均湿度为46.7%,居民每日非意外死亡、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和COPD死亡的OR值分别为1.442(95%CI:1.310~1.588),2.667(95%CI:1.893~3.756)和1.778(95%CI:1.182~2.674);第2次热浪持续3d,最高气温为36.8℃,平均湿度为61.0%,3种死因每日死亡的OR值分别为1.200(95%CI:0.973~1.480),3.000(95%CI:1.090~8.254)和3.333(95%CI:0.917~12.112);第3次热浪持续7d,最高气温为41.5℃,平均湿度为58.5%,3种死因每日死亡的OR值分别为2.135(95%CI:1.925~2.368),3.360(95%CI:2.450~4.608)和2.897(95%CI:1.899~4.418);第4次持续3d,最高气温为39.6℃,平均湿度为31.9%,3种死因每日死亡的OR值分别为1.464(95%CI:1.042~2.057),1.000(95%CI:0.375~2.664)和1.000(95%CI:0.290~3.454);第5次热浪持续4d,最高气温为37.4℃,平均湿度为42.0%,3种死因每日死亡OR值分别为和1.525(95%CI:1.099~2.118),2.000(95%CI:0.500~7.997)和2.000(95%CI:0.603~5.371)。结论热浪对居民死亡有影响,且存在滞后效应,非意外死亡影响的滞后期一般为2~3d,呼吸系统疾病包括COPD死亡的滞后期为2~5d;热浪过程中气温越高,湿度越高,对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疆乳腺癌患者抑郁症和焦虑症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的所有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开展横断面调查,评价乳腺癌患者合并抑郁症和焦虑症现状,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患者合并抑郁症或焦虑症的影响因素。 结果 461例乳腺癌患者中抑郁症患者为197例(42.73%),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症患者分别为146例(31.67%)、44例(9.54%)、7例(1.52%);焦虑症患者为240例(52.06%),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焦虑症患者分别为146例(31.67%)、64例(13.88%)、30例(6.51%)。多因素结果显示:未做过化疗(OR=0.355,95%CI:0.165~0.761)、低收入(OR=9.211,95%CI:3.303~25.685)、病程短(OR=7.716,95%CI:1.773~33.577)和每周锻炼≤150 min(OR=2.718,95%CI:1.777~4.155)为乳腺癌合并抑郁症影响因素;农村户籍(OR=1.835,95%CI:1.142~2.957)、病程短(OR=2.208,95%CI:1.377~3.541)和每周锻炼≤150 min(OR=1.939,95%CI:1.303~2.886)为乳腺癌合并焦虑症影响因素。 结论 新疆地区女性乳腺癌患者中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患病率较高,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降低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某些慢性疾病与原发性肝癌(PHC)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1~7月河北省肿瘤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省第二医院就诊的新发肝癌病人进行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对照组为与病例组年龄相差〈2岁,性别相同,民族相同,职业相近、受教育程度相近、居住地相同的本地健康人群。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乙型肝炎、Ⅱ型糖尿病、脂肪肝、高脂血症、酒精性肝炎是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其比值比(OR)、95%CI分别为9.143(4.866-17.181)、4.861(2.236-10.568)、5.031(2.395-10.568)、2.836(1.724-4.665)和7.672(1.710-34.428)。糖尿病与乙肝对肝癌的发生有协同作用,合并糖尿病的慢性乙肝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的比值比为10.846,95%CI为2.475-47.526,明显高于无糖尿病的慢性乙肝患者(OR=6.940,95%CI为3.576-13.469)(P〈0.05)。体重超重、肥胖,高血压、冠心病与肝癌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乙型肝炎、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酒精性肝炎是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其比值比、95%CI分别为13.387(6.398-28.008)、5.165(2.257-11.821)、2.946(1.698-5.111)、4.908(2.217-10.867)和8.822(1.867-41.694)。结论慢性疾病乙型肝炎、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炎是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体重超重、肥胖,高血压、冠心病与肝癌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我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夫妻共患慢性病的关联,为中老年人慢性病的预防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共匹配纳入5 365对夫妻,通过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丈夫和妻子人口学指标以及各慢性病患病率的差异,再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丈夫和妻子各慢性病的一致性关联。结果 研究显示,5 365对夫妻中,各种慢性病均存在夫妻共患病的情况,其中抑郁症状共患率最高为25.40%,妻子患病率为40.69%,高于丈夫的27.38%(χ2=211.619, P<0.001);肿瘤共患率最低为0.09%,妻子患病率为2.65%,高于丈夫的1.62%(χ2=13.498, P<0.001)。丈夫和妻子慢性病患病状况存在一致性关联,男性患者的妻子患有同种疾病的风险增加28%~192%,女性患者的丈夫患有同种疾病的风险增加29%~122%。其中增加风险排前三位的慢性病分别是:抑郁症...  相似文献   

18.
朱蕙晨    黄鑫    周雨天  孙岩  田浩  葛军 《现代预防医学》2022,(24):4417-4422
目的 了解河北省城乡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石家庄市、唐山市、临城县、沧县4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各抽取1个城市点和1个农村点,对其常住人口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共计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2 772人。其中肥胖的患病率为19.0%;高血压的患病率为56.5%;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6.2%;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34.0%;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6.9%。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的人数为2 183人(占78.8%),其中有1 163人(占42.0%)同时患有两种慢性病,454人(占16.4%)同时患有三种或三种以上慢性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在城市(OR = 0.545,95%CI:0.445~0.668)、低教育程度(OR = 0.556,95%CI:0.392~0.789)、相对低龄(OR = 0.598,95%CI:0.428~0.837;OR = 0.439,95%CI:0.252~0.763)的老年女性(OR = 1.860,95%CI:1.473~2.349)肥胖的风险更高;高年龄(OR = 1.449,95%CI:1.130~1.858;OR = 1.658,95%CI:1.156~2.377),低教育程度(OR = 0.740,95%CI:0.601~0.911;OR = 0.710,95%CI:0.552~0.914)和每天饮酒(OR = 0.571,95%CI:0.344~0.947;OR = 0.621,95%CI:0.452~0.854)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更高。居住在城市(OR = 0.727,95%CI:0.588~0.899)的老年人患糖尿病风险更高;受教育程度高(OR = 1.301,95%CI:1.046~1.618;OR = 1.367,95%CI:1.052~1.777)的女性(OR = 1.407,95%CI:1.172~1.689)血脂症异常的风险更高;城市居民(OR = 0.609,95%CI:0.494~0.752)和几乎每天饮酒(OR = 0.320,95%CI:0.149~0.689;OR = 0.476,95%CI:0.327~0.692)的人患高尿酸血症的风险更高(P<0.05)。结论 河北省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患病率仍处于一个较高水平,不同的慢性疾病危险因素不同,应针对不同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分析北京市女性乳腺癌绝经前后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于2019年6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随机选取北京市8家医疗机构首次确诊的乳腺癌患者为本次研究的病例组,以相同医疗机构该时间段就诊的非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将收集的病例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按照绝经状态进行分组,其中绝经前共472人,绝经后共501人。采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编制的问卷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学基本特征、生理生育和职业危险因素3个方面。采用x2检验对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基本特征、生理生育和职业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BMI和初潮年龄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绝经前,随着BMI的升高,乳腺癌发病风险越高(P=0.006,OR=1.08,95%CI:1.02~1.14);与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相比,初中及以下者(P<0.001,OR=9.01,95%CI:4.54~17.89)和高中者(P<0.001,OR=3.89,95%CI:2.13~7.09)发病风险增高;与无流产史者相比,有流产史者发病风险升高(P=0.037,OR=1.72,95%CI:1.03~2.88);与无夜间轮班作业者相比,有夜间轮班作业史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P=0.043,OR=1.69,95%CI:1.02~2.79)。绝经后,随着BMI的升高,乳腺癌发病风险越高(P=0.007,OR=1.08,95%CI:1.02~1.14);与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相比,初中及以下者(P=0.001,OR=2.59,95%CI:1.44~4.66)和高中者(P=0.029,OR=1.76,95%CI:1.06~2.93)发病风险增高。结论 BMI、文化程度为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流产史和夜间轮班作业更容易对绝经前女性乳腺癌发病产生影响。应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合理饮食等途径降低BMI,加强对较低文化水平女性乳腺癌的筛查,限制绝经前患乳腺癌风险高的女性夜班工作的可能性、建立适当的休息次数制度,加强宣教减少流产,从而有效降低乳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某院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8月—2012年12月发生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188例,其中痰细菌培养结果为MDRO感染的患者作为病例组(95例),非MDRO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93例),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老年MDRO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MDRO102株,居前3位的病原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31.37%),铜绿假单胞菌(25.49%)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5.69%)。单因素分析显示,脑血管病或痴呆病史、低蛋白血症、吞咽困难、长期卧床、重症监护病房(ICU)入住史、使用第三/四代头孢菌素、有创操作7项因素均是老年MDRO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蛋白血症(OR=6.02,95%CI:1.50~24.18)、有创操作(OR=6.55,95%CI:1.69~25.44)、长期卧床(OR=6.03,95%CI:1.92~18.91)均是老年患者发生MDRO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MDRO肺部感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针对其危险因素制定综合防治措施,预防和控制老年患者MRDO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