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研究非晶态Ni-P合金电镀体系加入少量Fe、W等元素对镀层性能的影响,发现非晶态Ni-P合金镀层中引入少量Fe、W元素后既能保持镀层优良的耐蚀性又可大大提高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2.
非晶态镀层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青 《电镀与精饰》1996,18(4):26-28
概述了非晶态镀层的发展趋势,重点讨论了金属-金属系中Fe-W、Fe-Mo、Ni-W、Ni-Mo、Co-W,金属-半金属系中Ni-P、Co-P、Ni-Mo-P、Ni-W-P、Fe-Ni-Cr-P,Cr-C等非晶态镀层的组成,结构,特性等。  相似文献   

3.
非晶态镀层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非晶态镀层的发展趋势,重点讨论了金属--金属系中Fe-W、Fe-Mo、Ni-Mo、Co-W,金属-半金属系中Ni-P、Co-P、Ni-Mo-P、Fe-Ni-Cr-P、Cr-C等非晶态镀层的组成、结构、特性等。  相似文献   

4.
Fe—P非晶态合金电镀膜韧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直流电镀得到的Fe-P非晶态合金镀层脆性大。本工作研究了使用交、直流迭加电流和周期换向电流进行电镀时,电流参数对Fe-P非晶态合金镀层脆性的影响,以及在镀液中加入添加剂时镀层脆性的变化。试验表明,选择合适的迭加电流及周期换向电流参数可以使Fe-P非晶态合金镀层的韧性得到改善;糖精对改善Fe-P非晶态合金镀层的韧性有一定作用,但不是很显著。  相似文献   

5.
Ni-Fe-P、Ni-W-P合金与镀层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研究非晶态 Ni - P 合金电镀体系加入少量 Fe 、 W 等元素对镀层性能的影响,发现非晶态 Ni - P 合金镀层中引入少量 Fe 、 W 元素后既能保持镀层优良的耐蚀性又可大大提高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6.
试验了电沉积的Ni-P、Ni-W、Ni-W-P和Fe-W合金的腐蚀性能,并对添加元素W和P对非晶态镀层的耐蚀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合金的腐蚀速率与不锈钢的腐蚀速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电沉积的Ni-W-P非晶态合金中的W含量高达55.2%(重量)。合金硬度(HV)为700到800,在550℃热处理后达到1300到1400HV。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均优于Ni-P非晶态镀层。腐蚀电位(Ecorr)因镀  相似文献   

7.
用差热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电沉积Ni-Fe-P非晶态合金镀层的变温晶化过程。通过实验得出不同铁含量的Ni-Fe-P合金在不同加热速度下的开始晶化温度、结束晶化温度,并计算出其晶化激活能。对不同Fe含量镀层的晶化激活能进行比较发现,Fe元素在Ni-Fe-P合金镀层中具有稳定非晶态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化学镀Co—W—P三元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镀液中各组分及pH值与镀层中钨、磷含量的关系,获得Co73W16P11合金镀支,并通过人工汗液浸泡试验比较了Co-W-P合金镀层与不锈钢、Co-P、Ni-W-P、Ni-P合金镀层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9.
电沉积非晶态Fe-Cr-P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松林  周海晖 《化学世界》1999,40(9):461-463
研究了Fe-Cr-P非晶态合金的电沉积方法,讨论了主盐浓度和pH值等对镀层组成及结构的影响,用阳极极化曲线研究了非晶态镀层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0.
电沉积Ni—Fe—P非晶态合金耐蚀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卫东  左正忠 《电镀与精饰》1995,17(1):32-34,39
用电沉积法获得的Ni-Fe-P非晶态合金层的耐蚀性在某些介质中优于Ni及Ni-Fe合金;在碱性及强氧化性介质中,其耐蚀性相当或优于Ni-P合金;在含有Cl^-的介质中,该合金未能阻止点蚀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Ni^2+、Fe^2+、H2PO2^-、H2PO3-在悬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以及H2PO2^-、H2PO3^-在KCL支持电解质中的不原机理,对电沉积Ni-Fe-P非晶态合金中磷的沉积机理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用差热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电沉积Ni-Fe-P非晶合金镀层的变温晶化过程。通过实验得出不同铁含量的Ni-Fe-P合金在不同加热速度下的开始晶化温度、结束晶经温度并计算出共晶化激活能。对不同Fe含量镀层的晶化激活能进行比较发现,Fe元素在Ni-Fe-P合金镀层具有稳定非晶态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昭  胡滢 《上海电镀》1998,(4):40-41
本文首次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Zn-Fe-P合金镀层中的铁的含量。镀导台Fe^3+的加标回收率处于90 ̄105%之间。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
周婉秋 《电镀与涂饰》1997,16(1):22-26,33
用电沉积法制备Ni-W非晶态镀层,随着镀层中钨含量的增加,Ni-W合金镀层结构由晶诚向非晶态转变。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表明,Ni-W非晶态镀层中Ni,W均以零价态形式存在,没有形成金属间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Zn-Fe-P合金镀层中磷、铁含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自制的析磷助剂EA-P作为Zn-Fe-P合金镀层中的磷源,研究了Zn-Fe-P合金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对镀层中磷、铁含量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可得到磷、铁含量分另为0.6%左右和0.4%Zn-Fe-P合金镀层。腐蚀试验证明,经银白色钝化后的Zn-Fe-P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能是Zn-Fe合金镀层的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6.
“电沉积Ni-W、Ni-W-P非晶态合金”简介文献报道,Ni-W-P非晶态合金具有优良的高耐蚀、高耐磨性能,在汽车CASS抗蚀试验中,Ni-W与Ni-W-P镀层的抗蚀性能至少为相同厚度化学镀Ni-P合金的三倍,硬度超过镀硬Cr,为1000~1300H...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Ni2+、Fe2+、H2PO2-H2PO3-在悬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以及H2PO2-、H2PO3-在KCL支持电解质中的还原机理,对电沉积Ni—Fe—P非晶态合金中磷的沉积机理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复合化学镀(Ni—Cu—P)—Al2O3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复合化学镀(Ni-Cu-P)-Al2O3的工艺与组成,复合材料的沉积速率高于Ni-Cu-P合金;随着镀液中Al2O3添加量的增加,复合镀层中Al2O3体积分数提高,达到25g/L时则不再上升,氧化铝与Ni-Cu-P合金复合,致使(Ni-Cu-P)-Al2O3的组成由非晶态过渡到晶态,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发生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电镀Zn—Fe合金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综述了Zn-Fe合金电镀的发展现状,阐述了Zn-Fe合金的电沉积机理,镀层结构及其抗蚀机理,指出了Zn-Fe合金电镀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王峰  姚素薇 《化工进展》1999,18(6):47-49,56
采用电镀的方法制得了光亮的Fe-W非晶态合金镀膜,研究了各种制备条件对镀膜表面状态、微观结构、磁性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