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乙氧苯柳胺软膏为非甾体抗炎抗过敏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我科于2009年2月~2010年4月使用乙氧苯柳胺软膏治疗成人面部皮炎,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通过超声观察乳腺癌术后长期服用三苯氧胺患者子宫内膜的变化及声像图特征。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门诊复查的38例乳腺癌术后长期服用三苯氧胺患者102次超声检查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8例乳腺癌术后服用三苯氧胺患者,分别于服药半年、1年、2年、3年及≥4年进行102次超声检查,超声下内膜变化:服药半年基本无明显增厚,服药1年后子宫内膜有不同程度改变,以内膜增厚、内膜息肉样病变、内膜小囊状改变为明显,尤其以散在分布的小囊状改变为特征。而且服药时间越长,改变越明显。结论长期服用三苯氧胺后子宫内膜病变发生率高,以内膜增厚、内膜息肉样病变及内膜小囊状改变为明显,特别是散在分布的小囊状改变为特征。阴道超声能清晰显示子宫内膜结构并准确测量内膜厚度,是目前评价子宫内膜的一种可靠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针刀松解华佗夹脊穴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120例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在其背部6-9棘突间隙旁开0.5 cm寻找阳性反应点针刀松解,然后拔火罐,观察疗效.结果 120例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80例1次治愈.25例2次治愈.15例3次治愈.有效率100%,一次治愈率67%,二次治愈率21%,三...  相似文献   

7.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常见的乳腺疾病,据报道成年妇女发病率约10~15%,占全部乳腺肿块的70~80%。我们自1972年以来用商陆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较好,现将可随访的253例报告如下: 本组253例,男6例,女247例,已婚214例,未婚39例,41~46岁30例。发病率以31~40岁年龄组最高,共170例,占本组病人的67.19%。病程20天~4年。双侧者165例,单侧者88例。其中乳腺增生手术后又复发者12例。我们采用陕西麟游,永寿等  相似文献   

8.
三苯氧胺促进大鼠子宫平滑肌细胞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三苯氧胺 (tamoxifen ,TAM)对大鼠子宫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细胞计数、MTT、流式细胞技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结果 :TAM(10 -6mol·L-1)使大鼠子宫平滑肌细胞的生长曲线上移。TAM(10 -8~ 10 -6mol·L-1)剂量依赖性的促进大鼠子宫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作用。TAM(10 -6mol·L-1)使大鼠子宫平滑肌细胞周期由G1期加速向S期转化 ,G1期的DNA含量由对照组的 5 5 .5 %下降到加药组的 32 .8% ,S期的DNA含量由对照组的 2 9.0 %上升到加药组的 4 9.4 %。激光共聚焦检测到TAM(10 -6mol·L-1)可使大鼠子宫平滑肌细胞内的Ca2 + 浓度显著升高。结论 :TAM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各阶段DNA含量和细胞内Ca2 + 浓度水平 ,从而调节大鼠子宫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活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三氧疗法治疗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CA 2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2例。观察组采用三氧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三氯醋酸治疗。治疗14天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创面愈合、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14天后,观察组痊愈102例,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4%;对照组痊愈94例,好转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8%;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两组疣体脱落后淡红糜烂面均在2周内愈合,观察组108例中,1周内愈合98例,占90.7%;对照组104例中,1周内愈合24例,占23.1%;两组愈合率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12例,占11.1%;对照组复发24例,占23.1%;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微下腹坠胀感,对照组主要表现为皮损处灼痛感。结论:三氧疗法治疗CA疗效同常规疗法相当,但在较快促进创面愈合方面则优于后者,且复发率低,较安全。  相似文献   

10.
王玉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9):1148-1149
目的:观察临床上乳腺增生患者服用红金消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方法:采用统计学上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对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对比治疗存在显著差畀,治疗患者随访症状复发率为3.2%,对照组为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增生患者服用红金消结胶囊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乳核消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秀娟  李秀云 《人民军医》2000,43(9):526-527
  相似文献   

12.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以中青年多见,属中医"乳癖"范畴。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主要由学习及工作压力或不良的情绪造成,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13.
付钧 《西南军医》2011,13(3):464-464
目的 观察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以探求治疗乳腺增生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采用中医补肾、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化痰散结药方治疗的112例乳腺增生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总有效率为95.5%.结论 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具有较好的止痛消癖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乳腺增生病 ,中医称为乳癖 ,是妇女最常见的疾患 ,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首位 ,文献报道 53%的妇女患有此病[1] 。国外报道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一种癌前期病变 ,患癌的机会为一般妇女的 2~ 4倍[2 ,3] 。因此 ,乳腺增生病是威胁妇女身心健康的主要疾患之一。为了提高广大妇女的健康水平 ,弘扬祖国医学 ,发掘中医中药 ,我们研制了中药乳核消胶囊 ,并对其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效果进行了临床观察。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年龄 1 8~ 4 0岁女性患者 1 2 0例中 ,治疗组90例 ,对照组 30例。病程 2个月~ 2年。两组年龄、病程分布及病情轻重分级经 χ2 …  相似文献   

15.
自1984~1990年,伦敦地区肿瘤中心(LRCC)分析了97例乳腺癌部分切除术(PM)后病人中服用三苯氧胺(TAM)组[20mg/日53例(NR)]与服药加放疗(R)组(44例)的乳腺肿瘤复发率(BTR)。诊断时均记录了年龄、胸片、肝生化检查、骨扫描、患病的侧别、乳腺肿瘤大小、切除标本的瘤体大小、切缘净否(切缘阳性R组8例,NR组2例)、ER与PR阳性水平及切除淋巴结数及其阳性数。淋巴结阳性在1  相似文献   

16.
王立新  赵宏 《人民军医》2001,44(11):673-674
创伤及术后瘢痕组织增生是外科的常见病 ,尤其是瘢痕体质者 ,术后瘢痕更加明显。对此 ,尚无特殊治疗方法 ,多采用音频、超短波、药物直流电导入等治疗。 1998年 3月~ 2 0 0 0年 10月 ,我们应用超声波疗法对瘢痕组织增生进行治疗 ,效果满意。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男 5 8例 ,女 2 6例 ;年龄 12~ 64岁 ,平均 32岁。病程 :<0 .5年 39例 ,0 5~ 1年 2 8例 ,>1年 17例。瘢痕部位 :头面 8例 ,颈 2 0例 ,腋下 18例 ,躯干 31例 ,手、腕 7例。瘢痕范围 :3~ 10cm。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4 2例 ,分别采用超声波疗法和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 ,…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乳腺非典型增生和普通型增生的X线征象,探讨X线检查在两者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88例患者,其中普通型乳腺增生367例,乳腺非典型增生321例,分析2组X线征象差异。结果:2组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年龄分段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典型增生≥65岁所占比例(11.2%)较普通型增生比例(5.0%)高。2组肿块形态、边缘、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钙化形态、分布及不对称类型和结构紊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普通型增生中以球形不对称为主要表现,非典型增生以局灶性不对称为主要表现。结论:X线征象对乳腺非典型增生和普通型增生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而卵巢巧克力囊肿又是其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目前单纯药物治疗或采用创伤的手术治疗效果都不佳。因此 ,我院于 2 0 0 1年 10月试用B超定位下行巧克力囊肿穿刺术 ,术后加服三苯氧胺 3个月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 2 6例 ,年龄 2 6~ 4 1岁 ,平均 32 .9岁。主诉分别有痛经 ,下腹隐痛、不孕、盆腔包块。B超声像检查表现 :(1)圆形或椭圆形 ,为张力较大的囊性肿块 ,但有时因与周围组织粘连挤压而呈不规则状。 (2 )包块包膜厚为 0 .2~ 0 .8cm ,包膜表面不光…  相似文献   

19.
作者从1988~1994年对81例老年妇女乳癌用每周高剂量低分割照射与三苯氧胺联合治疗。其中5例未作激素治疗,6例系双侧乳癌而除外,余70例作为分析的对象。诊断时中数年龄87岁(64~91岁)。T_1 12例,T_2 26例,T_3 12例,T_4 19例。40例临床淋巴结(—),25例N_1,2例N_2,淋巴结状态未记载2例。3例诊断时有远处转移,1例TNM分期未记载。用~(60)Co照射,SSD80cm,每周照一次,6.5Gy/次(乳房中部量)共7次,头5次包括整个乳房,后2次缩野照射瘤床,总量大多数为45.5Gy。临床腋窝锁骨上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我近日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被查出患有乳腺小叶增生。虽然医生告诉我乳腺增生现在很普遍,不必担心,但我还是很不放心,请问该怎样治疗?会不会恶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