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RASSFlA和Runx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探讨二者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57例胃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及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RASSFlA和Runx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RASSFlA和Runx3甲基化在正常组未见表达。胃癌组RASSFlA基因甲基化率为64.9%(37/57),明显高于癌旁组的7.0%(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Runx3基因甲基化率为49.1%(28/57),明显高于癌旁组5.3%(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胃癌组RASSFlA和Runx3基因甲基化率为68.4%(39/57),明显高于癌旁组的8.8%(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SSFlA和Runx3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有望为胃癌的早期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大鼠诱发肝癌过程中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成4组,利用二乙基亚硝胺(DEN)制备诱发性大鼠肝癌模型,应用原位核酸杂交技术检测Shh、Ptc、Gli1 mRNA在对照组、模型组(6w)、模型组(14w)、模型组(22w)大鼠肝脏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在模型组(6w)大鼠肝脏的肝小叶周边可见嗜酸性、气球样变性等肝细胞损伤的表现,模型组(14w)大鼠肝脏中可见肝假小叶和非典型增生结节,模型组(22w)大鼠肝脏中可见到高分化的肝细胞癌结节.Shh、Ptc、Gli1 mRNA阳性表达细胞主要分布在大鼠肝脏中的肝细胞损伤区、增生结节、癌结节、小叶间胆管上皮和癌旁组织中,Shh、Ptc、Gli1 mRNA在模型组的大鼠肝组织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Shh信号通路在诱癌过程中异常激活,可能促进肝损伤后的正常修复、异常增殖及肝细胞癌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1(hMLH1)、错配修复基因2(hMSH2)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2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hMLH1、hMSH2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结果:hMLH1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甲基化率为39%(9/23),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甲基化率为5%(1/2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SH2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甲基化率为8%(2/23),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甲基化率为5%(1/20),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有关;hMSH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之间不存在显著联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检测肺癌患者血浆中WIF-I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收集肺癌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血浆标本,采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MSP)法检测WIF-I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并与普通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在58例肺癌患者血浆样品中经nMSP法发现20例WIF-I基因启动子的过甲基化,用MSP法只检出10例,有吸烟史组WIF-1基因的甲基化率高于无吸烟史组(P〈0.05).而20例正常对照血浆中都未检测到形胆J基因启动子的过甲基化;表明利用巢式MSP(nMSP)法检测外周血血浆中WIF-1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可为非损伤性筛选和早期诊断肺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生命科学研究》2019,(5):377-383
为探究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 gene, ATM)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及与放疗疗效的相关性,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ethylation-specific PCR, MSP)检测50对肝癌手术标本及相应的癌旁肝组织标本、20例正常肝组织、38例局部中晚期肝癌肝穿刺标本的ATM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采用BSP (bisulfite sequencing PCR)测序法对样本的甲基化状态进行验证,分析ATM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及与放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发现, 88例肝癌组织中ATM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为39.8%(35/88),其中38例肝癌肝穿刺标本有42.1%(16/38)存在ATM基因启动子甲基化, 50例肝癌手术标本有38%(19/50)存在ATM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相应癌旁肝组织只有8.0%(4/50)存在ATM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正常肝组织未发现有ATM基因启动子甲基化, ATM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肝癌组织中的发生率与癌旁肝组织、正常肝组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818,P0.05)。此外,存在ATM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局部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放疗疗效显著优于无甲基化的病例(χ2=5.955,P=0.015), ATM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肝癌放疗疗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396, P=0.014)。实验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ATM基因启动子存在异常甲基化, ATM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肝癌放疗疗效关系密切,可为筛选放射敏感差异病人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组织中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与FHIT基因表达和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分析肝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肝脏组织中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应用RT-PCT和Western免疫印迹方法检测FHIT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统计学分析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MSP分析结果表明肝细胞癌组织中FHIT基因甲基化率(60.8%)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FHIT基因甲基化(16.2%;x2=31.071,P=0.000)。同时我们还发现:发生完全或者部分甲基化的肝细胞癌组织或者癌旁正常肝组织中FHIT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和肝外转移情况密切相关(P=0.006和0.049),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0.05)。结论:FHIT基因甲基化是导致FHIT基因在肝细胞癌中失活的一个重要因素,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肝细胞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检测标志物和分子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癌中ING4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7月至2012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全面分期手术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50例卵巢上皮癌组织标本,并以同期因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症行子宫全切除术或次全切除术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正常卵巢组织的150例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卵巢上皮癌组织与正常卵巢组织中ING4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蛋白印迹法检测1NG4蛋白的表达,并分析ING4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与卵巢上皮癌临床病例特征的关系。结果:卵巢上皮癌组织中ING4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阳性率为42.7%(64/150),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4%,6/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G4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的卵巢上皮癌组织中ING4蛋白表达阴性或弱阳性;1NG4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阴性的卵巢上皮癌和正常卵巢组织中ING4蛋白表达阳性;在64例1NG4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卵巢上皮癌组织中,ING4蛋白表达强度与ING4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程度呈负相关(r=-0.435,P〈0.05)。卵巢上皮癌组织中,1NG4基因甲基化的阳性率随着手术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增加(P〈0.05);卵巢透明细胞癌(55.6%,10/18)和卵巢子宫内膜样癌(59-3%,16/27)中ING4基因甲基化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浆液性囊腺癌(33.9%,20/59)和粘液性囊腺癌(39.1%,18/46)(P〈0.05);ING4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与患者的年龄、有无腹水及淋巴结转移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ING4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可能促进了其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失活,进而促进了卵巢上皮癌的生长和分化。  相似文献   

8.
侯道荣  马骏  夏龙  徐旭广  张小平  戴有金  温泽锌  郑媛 《生物磁学》2009,(20):3890-3893,3889
目的:研究脑胶质瘤中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42例脑胶质瘤组织和癌旁正常脑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并分析该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脑胶质瘤组织中p16基因异常甲基化率(38.27%)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脑组织中p16基因的异常甲基化率(8.8%,P=0.000)。发生甲基化的肿瘤组织或者正常脑组织中p16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此外,p16基因异常甲基化和肿瘤病理分级有相关性(P=0.007),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类型等临床特征无关(P=0.669,0.869和0.944)。结论:p16基因启动子区CpG岛高甲基化与p16表达下调相关,推测p16启动子区CpG岛高甲基化是导致p16基因在脑胶质瘤中表达下调的重要因素,有望成为脑胶质瘤早期辅助诊断的分子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对NASH大鼠的疗效及其对sR—A的影响。方法42只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G,n=14)、模型组(MG,n=14)和干预组(TB,n=14);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7周起干预组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散剂灌胃,24周末将所有大鼠一并处死。比较各组血清内毒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计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评分;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SR—A蛋白的表达,RealtimePCR法检测大鼠肝脏SR-A、TNF—αmRNA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大鼠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均明显升高;干预组的大鼠AST、ALT与模型组相比均下降;模型组血清内毒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0.36±0.02)EU/mL vs(0.17±0.01)EU/mL,P〈0.05];而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血清内毒素水平减少(0.22±0.01)EU/mL vs(0.36±0.02)EU/Ml,P〈0.05)。肝组织SR—A在正常对照组呈弥漫性表达,模型组肝脏的表达明显减少,干预组肝组织SR—A的表达较模型组升高。模型组的大鼠肝组织SR—AmRNA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显著减少(0.52±0.32vs1.43±0.46,P〈0.05);而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的大鼠肝组织SR—AmRNA增加(0.87±0.34vs0.52±0.32。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大鼠肝组织TNF-αmRNA水平明显增加(1.56±0.35vs0.57±0.23,P〈0.05);而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的大鼠肝组织TNF—dmRNA水平减少(1.23±0.24vs1.564-0.35,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散剂能够减轻肝脏脂肪变性及炎症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菌群、减少肠源性内毒素、增加肝组织SR-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骨肉瘤组织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况。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分别检测44例骨肉瘤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骨肉瘤组织中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率(61.4%)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骨组织中RASSF1A基因的异常甲基化率(20.5%),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导致组织中RASSF1A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另外,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及全身有无转移情况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022和0.016),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及大小等临床特征无关(P值分别为0.6944,0.977,0.786和0.831)。结论:RASSF1A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可能是导致其在骨肉瘤中表达水平降低的分子机制之一,有望成为骨肉瘤早期辅助诊断的一个重要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不同时期肺组织谷氨酰胺果糖转移酶1(Gfat1)的表达情况.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18只,模型组28只.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2个月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 15mg/kg)复制糖尿病模型,统计体重变化及空腹血糖值.RT-PCR方法检测造模成功后2周、4周和6周肺组织Gfat1 mRNA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较快,造模开始第28天,第42天,第56天和第70天高脂模型组与对照组体重差异有显著性(P<0.05).注射STZ的高脂模型组空腹血糖值较高(FBG≥10.0),和对照组比较,FBG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后2周,模型组肺组织Gfat1的表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周模型组Gfat1的表达高于对照组,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6周模型组Gfat1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但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大鼠饲喂高脂饲料结合腹腔注射STZ可成功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在不同时期2型糖尿病大鼠肺组织中,Gfat1表达水平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探讨MGMT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肿瘤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分别检测6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及15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MGMT蛋白表达情况和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 膀胱癌组织中MGMT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5.0 %(21/60),低于正常膀胱组织(86.7 %,13/15,P〈0.01).膀胱癌组织中MGMT甲基化阳性率为45.0 %(27/60),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0.0 %,0/15,P〈0.01);MGMT启动子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 = -0.453,P〈0.01);并且高级别膀胱癌中MGMT甲基化阳性率(70.6 %,12/17)要比低级别膀胱癌高(34.9 %,15/43),(P〈0.05),而MGMT甲基化与膀胱癌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结论 MGMT启动子甲基化可能参与了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和肿瘤分化,MGMT启动子甲基化有望成为预判膀胱癌预后的重要标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血管紧张素I(IAngII)受体拮抗剂缬沙坦(Valsartan)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RAS)观察其对糖尿病大鼠肾皮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5只,任取其中30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成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缬沙坦治疗组(A组,15只,缬沙坦10mg.kg-1/d灌胃);糖尿病对照组(B组,15只);其余15只为正常对照组(C组)。分别于实验第4、6周末各组任取7或8只测定大鼠血糖、平均动脉压、血肌酐、尿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用图像分析仪测量各组大鼠平均肾小球面积、平均肾小球体积。并于第6周末取各组大鼠肾皮质提取RNA,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对肾皮质ICAM-1mRNA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在第4周及第6周末,A组血糖、肌酐清除率、尿白蛋白排泄率显著低于同时期的B组,B组则较C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A、C组尿白蛋白排泄率始终无统计学差异,同时期三组平均动脉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4、6周,A、B组的肾小球平均面积、平均体积均明显高于同期的C组(P〈0.01),但A组又低于同期的B组。RT-PCR半定量结果分析显示,B组ICAM-1 mRNA表达较A、C组显著增高(P〈0.01),A组表达较C组为高(P〈0.01),但仍较B组为低(P〈0.01)。结论:血管紧张素I(IAngII)受体拮抗剂缬沙坦能够减少糖尿病大鼠的尿白蛋白排泄,下调肾皮质ICAM-1mRNA表达,减轻肾脏肥大及延缓肾小球硬化,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生物磁学》2011,(20):3801-3804,3808
目的:探讨抑制甲基转移酶(DNMT)对K562细胞中癌-睾丸抗原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别采用针对DNMT家族不同成员的siRNA转染K562细胞,采用RT—PCR检测细胞中DNMT及癌-睾丸抗原的水平表达,并采用甲基化特异PCR(MSP)检测部分癌.睾丸抗原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结果:经siRNA干扰后,K562细胞中DNMT1、DNMT3a和DNMT3b的表达量均明显降低,癌-睾丸抗原CTl0的启动子区序列发生了去甲基化,但处于非甲基化状态的MAGE.A1启动子区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干扰DNMT组的K562细胞,再表达癌-睾丸抗原CT10、PRAME和CT9,而MAGE-A1、ssx-1的表达上调,但是NY-ESO—1、HCA587和HCA661的表达状况均没有任何影响。结论:在K562细胞中,干扰DNMT可使部分癌-睾丸抗原基因的启动子区发生去甲基化,从而导致相应的癌-睾丸抗原分子的再表达或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人宫颈癌HeLa细胞中TSLC1基因甲基化的状况,研究在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过程中TSLC1基因甲基化的变化情况,探讨肿瘤细胞凋亡与抑癌基因甲基化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证实天花粉蛋白(TCS)去甲基化作用是否存在普遍性,以促进天花粉蛋白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人宫颈癌HeLa细胞及其凋亡过程中TSLC1基因甲基化的状况;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TCS处理前、后HeLa细胞TSLC1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肿瘤抑制基因TSLC1在人宫颈癌HeLa细胞中呈高度甲基化状态,经40μg/mL TCS处理48h后,TSLC1基因甲基化程度明显降低;RT-PCR检测结果显示,TCS处理组HeLa细胞中TSLC1 mRNA的表达量高于未处理组,提示TSLC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是导致其低表达的重要机制。结论:肿瘤抑制基因TSLC1启动子甲基化在人宫颈癌癌变过程中可能是一种重要的分子调控机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与抑癌基因的去甲基化之间可能存在某些密切的相关性;TCS对肿瘤抑制基因TSLC1有一定的去甲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HIF-1)及NADPH氧化酶(NOX)在酒精性肝病(ALD)发病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正常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采用逐渐增加酒精浓度和剂量(30%-60%,5-9g/kg/d)的方法酒精灌胃,分别于4周、8周、12周和16周末随机分批处死,留取肝组织标本并制备10%的肝匀浆。应用比色法检测肝匀浆肝组织甘油三酯(TG)、氧自由基(OFR)、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肝组织HIF-1α蛋白表达,RT-PCR方法分别检测HIF-1α及P47phox NOX mRNA的表达。结果成功制备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肝组织HIF-1α蛋白表达量及HIF-1α和P47phox NOX mRNA逐渐增强,至16周时达高峰,HIF-1α与P47phox NOX mRNA相对表达量间呈正相关(r=0.73,P0.01),P47phox NOX mRNA相对表达量与TG、OFR和MDA的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0.68和0.65,P值均0.01,与SOD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5,P0.01。结论 ALD模型大鼠肝组织HIF-α及下游NOX表达增强,与肝脏氧化应激密切相关,参与酒精性肝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DLC-1基因在MCF-7人乳腺癌细胞系中低表达的机制。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DLC-1基因甲基化状态,不同浓度的5-氮杂-2'-脱氧胞嘧啶(5-Aza-CdR)处理人乳腺癌细胞MCF-7,RT-PCR及Real-time PCR定量检测用药前后细胞中DLC-1基因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DLC-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呈甲基化状态,经过5-Aza-CdR处理后,DLC-1基因启动子区呈去甲基化状态,并且其mRNA恢复表达。结论:抑癌基因DLC-1 CpG岛甲基化是导致该基因低表达的原因之一,5-Aza-CdR能逆转DLC-1基因甲基化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中Wnt通路拮抗基因DICKKOPF-3(DKK3)的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与ESCC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PCR,MSP)及RT-PCR的方法检测78例ESCC及相应癌旁非肿瘤组织中DKK3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mRNA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通路中心因子-βcatenin蛋白及下游靶基因cyclinD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食管癌发生的关系。结果在ESCC组织中,DKK3基因的甲基化频率为37.2%(29/78),明显高于癌旁非肿瘤组织(χ2=35.622,P=0.000);癌组织中该基因的甲基化率与肿瘤患者临床分期相关(χ2=4.705,P=0.030),而与组织学分级无关;食管癌中DKK3基因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65.4%(51/78),明显低于癌旁非肿瘤组织(χ2=13.298,P=0.000)。在发生甲基化的食管癌组织中该基因的mRNA表达缺失及-βcatenin蛋白的异质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未发生甲基化的癌组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mRNA=29.141,P=0.000;χ2-βcatenin=6.245,P=0.012)。食管癌中cyclinD1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且癌组织中该蛋白的表达与DKK3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相关(χ2=4.921,P=0.027)。结论 ESCC组织中DKK3基因高甲基化导致的转录沉默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并可能通过活化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促进下游靶基因cyclinD1的过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周向成  李佐青  苏丹  王波  王佳 《生物磁学》2014,(8):1479-1481
目的:通过检测各类型白血病骨髓中RASSFl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探讨其对白血病分型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抽选93例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观察组)予以甲基化特异性PCP(MSP)方法进行骨髓RASSFlA基因甲基化状态检测,研究不同类型白血病甲基化状态差异,同期抽选93例非白血病者为对照研究(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中有13例(13.98%)检测到RASSFlA基因甲基化,而对照组中RASSFlA基因甲基化率为0%,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类型白血病RASSFlA甲基化率比较:淋巴系显著高于髓系(P〈O.05),急性与慢性白血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白血病骨髓中MSP法检测存在RASSFlA甲基化;而RASSFlA基因在淋巴系白血病中的甲基化概率明显增高,因此,对RASSFlA进行甲基化检测有可能作为白血病临床诊断分型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