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分析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65例脑梗死患者和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和对照组的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比较三组间差异。结果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均明显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654、5.382和3.386,均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明显升高,随着病情的恢复呈逐渐下降趋势,有助于判断病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65例脑梗死患者和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和对照组的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比较三组间差异。结果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均明显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654、5.382和3.386,均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明显升高,随着病情的恢复呈逐渐下降趋势,有助于判断病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I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在慢性支气管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住院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2例(治疗组)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的IL-6、IL-8和TNF-α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急性期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P<0.01),恢复期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慢性支气管炎并发呼吸衰竭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6、IL-8和I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无呼吸衰竭的急性发作期患者(P<0.01),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血清IL-6、IL-8和TNF-α含量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低于急性发作期患者(P<0.01)。结论:血清IL-6与IL-8和TNF-α含量测定可作为评估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病情轻重程度及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9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肺炎组,其中轻症组50例,重症组40例;10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肺炎组与对照组血清TNF-α、IL-6、IL-8和IL-10指标及轻症组与重症组血清中的各因子浓度。结果对照组与肺炎组治疗前血清中TNF-α、IL-6、IL-8和IL-10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患儿轻症组与重症组血清中IL-10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NF-α、IL-6及IL-8浓度均显著低于重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NF-α、IL-6、IL-8和IL-10指标同肺炎支原体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同MPP病情程度有着密切关系,能够作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滕世秀  鞠昌瑛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0):2743-2744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检测其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另选择2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患儿在急性期血清IL-6、IL-8和TNF.口水平均明显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均P〈0.05),患儿恢复期血清IL-6、IL一8和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IL-6、IL-8与TNF-α可能在毛细支气管炎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们可能成为预测毛细支气管炎病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部分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管紧张素-Ⅱ(AGT-Ⅱ)的水平变化。方法60例AP患者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30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组30例,另选健康对照组30例。应用ELISA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NF-α、IL-6、IL-8、PAF、AGT-Ⅱ比较观察三组间的水平变化。结果SAP组(急性期,恢复期)和MAP组(急性期,恢复期)TNF-α、IL-6、IL-8、PAF、AGT-Ⅱ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SAP组急性期TNF-α、IL-6、IL-8、PAF、AGT—Ⅱ水平均明显高于MAP组(均P〈0.05);SAP组和MAP组恢复期TNF-α、IL-6、IL-8、PAF、AGT-Ⅱ水平均明显低于急性期(均P〈0.05);SAP组死亡者TNF-α、IL-6、IL-8、PAF、AGT-Ⅱ水平均明显高于生存者(均P〈0.05~0.01)。结论TNF-α、IL-6、IL-8、与SAP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SAP组AGT-Ⅱ水平升高较MAP组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测大叶性肺炎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的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30例大叶性肺炎急性期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液进行采集、离心、冻存,观察两组TNF-α、IL-6、IL-10浓度水平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血清中TNF-α、IL-6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IL-10浓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TNF-α和IL-6的浓度明显降低, IL-10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与治疗前进行对比,治疗前血清中的TNF-α、IL-6浓度明显高于治疗后,治疗前血清中IL-10的浓度低于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TNF-α、IL-6和IL-10的浓度水平变化是大叶性肺炎的诊断标准之一,对儿童大叶性肺炎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92例ICVD患者进行血清TNF-α和IL-6检测,同时与33例正常人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脑梗死后遗症(SCI)、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和脑动脉硬化(CA)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低于急性脑梗死组,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TNF-α和IL-6参与了急性脑血管病病理生理过程,并且TNF-α和IL-6的含量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脑梗死严重程度与血清IL-6、TNF-α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不同程度脑梗死早期血清中含量变化,探讨其对脑梗死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放射免疫法测定89例轻型、114例中型、62例重型脑梗死患者入院第2天血清中IL-6、TNF-α含量水平,另设30例健康人作对照。同时对出院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定,观察IL-6、TNF-α不同含量水平对脑梗死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型组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5);中型组其含量高于轻型组(P<0·05),但低于重型组(P<0·05)。同等条件下脑梗死患者早期血清中IL-6、TNF-α含量越高,预后生活质量越差(P<0·05,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早期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明显升高,病情越严重其含量越高;IL-6、TNF-α含量越高,其预后生活质量越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动态变化与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编为病例组。另抽取60例正常儿童,编为对照组。对比检测病例组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的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两组间相比,病例组患儿急性期的生化指标明显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恢复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的IL-6、IL-8和TNF-α水平在急性期增高,在恢复期下降,接近正常,表明IL-6、IL-8和TNF-α与患儿病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IL-8、IL-12及TNF-α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2(IL-1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本研究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4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其中22例合并肾脏损害)以及30例正常健康儿童的血清IL-8、IL-12及TNF-α水平,分别比较急性期和缓解期以及有无合并肾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细胞因子水平;分析IL-8、IL-12与TNF-α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结果HSP患儿血清IL-8、IL-12与TNF-α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无肾损害HSP与紫癜性肾炎(HSPN)组血清IL培、IL-12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HSPN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高于无肾损害HSP组;HSP血清TNF-α水平与IL-8正相关(r=0.524P〈0.01)。HSP患儿血清TNF-α水平与IL-12正相关(r=0.670,P〈0.01)。结论细胞因子IL-8、IL-12及TNF-α可能参与HSP/HSPN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改变对进展性脑梗死(PCI)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PCI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到我院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参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入院后1 d、3 d、5 d、1周、2周的IL-6、TNF-α进行检测,并同参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IL-6、TNF-α等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患者病情发生、发展与IL-6、TNF-α等水平改变密切相关,其具有重要的临床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收集急性发作期的COPD患者(观察组)40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0例,采用双抗夹心酶链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IL-6、IL-8、IL-10和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浆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6.33,11.09,7.09,7.70,均P<0.01).结论 血浆炎性细胞因子IL-6、IL-8、IL-10和TNF-α参与了COPD发病过程.通过调节血浆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所引起的气道炎性反应,有望为COPD发病机制的进一步探讨和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方法 52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健康人群你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IL-8、IL10的含量。并观察观察组胃部炎症活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L-8和IL-10的含量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根据病情把观察组分为炎症活动正常、轻度、中度、重度四组,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IL-8和IL-10不段升高,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幽们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血清IL-8和IL-10明显升高,并且与炎症的严重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的临床意义。方法 85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根据Child分级分为A(35例)、B(30例)、C(20例)3组,并与正常组(56例)相对照。结果肝炎后肝硬化组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A、B、C三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是反映肝炎后肝硬化肝功损害程度及判断病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TNF-α和IL-6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14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能够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TNF-α和IL-6的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郑惠兴 《河北医药》2012,34(2):218-219
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组服用氯沙坦钾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结果 2组治疗前比较,血清TNF-α、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TNF-α和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沙坦能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同时能够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抑制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探讨IL-8、TNF-α水平与HIE和HIE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5例HIE患儿(其中轻度18例、中度14例、重度13例)和20例正常新生儿血清IL-8、TNF-α水平,复查HIE患儿治疗后的血清IL-8、TNF-α。结果HIE患儿血清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中、重度组高于轻度组。恢复期血清IL-8、TNF-α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IL-8、TNF-α可能参与了HIE的发生发展过程,且其水平变化与HIE的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TNF-α和IL-8水平改变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发作期的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非呼吸衰竭组,实验组为呼吸衰竭组。采用全自动酶免分析仪测定其血清TNF-α和IL-8水平进行比较,并检测其呼吸功能,探究其中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TNF-α和IL-8的血清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FEV1%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TNF-α和IL-8水平和患者的FEV1%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和-0.65(P<0.05)。结论合并呼吸衰竭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同未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相比血清TNF-α和IL-8较高,TNF-α和IL-8的升高可能加重了COPD患者的气道阻塞,TNF-α和IL-8可以协助对患者的病情和预后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18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100例AGA患者(观察组,T)和100名健康查体者(对照组,C)血清IL-1β、IL-6、IL-18及TNF-α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一般生理指标及血生化指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IBM SPSS 19.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IL-1β、IL-6、IL-18及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L-1β、IL-6、IL-18及TNF-α水平在AGA发病时升高,提示它们参与了炎性反应过程,在炎症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