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制备催化材料三氧化二铁(Fe2O3),应用XRD、SEM和比表面方法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确定该催化剂为a-Fe2O3三方菱心晶体,其外观形貌为粒度分布比较均匀、40-50m的纳米材料,其比表面积为12.87m^2/g。通过对尿素和甲醇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得出制备催化材料三氧化二铁(Fe2O3)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所用的Fe(NO3)3-C2H50H溶液浓度为1mol/L每30mL溶液中分散剂尿素用量1.8g;调节溶液的pH值为5;焙烧温度为500℃。  相似文献   

2.
对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Microbacterium sp.OU01进行发酵,制得粗酶液(壳聚糖酶和伊肛氨基葡萄糖苷酶混合液),采用吸附交联法及包埋法对其进行固定,研究其固定化的最优条件和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游离混合酶液的最佳PH为5.6,最适反应温度为50℃。吸附交联法固定化酶的最佳条件为:戊二醛体积分数5.0%,加酶量15mL(49.51U/mL),固定化时间6h。该条件下制得的固定化酶的最适pH为4.5,最适反应温度为60℃。包埋法固定化酶的最佳条件为:海藻酸钠质量浓度10g/L,CaCl。质量浓度15g/L,加酶量为1mL(50.35U/mL)/5mL质量浓度10g/L海藻酸钠,固定化时间20min。该条件下制得的固定化酶的最适PH为5.0,最适反应温度为50℃。固定化酶酶解壳聚糖所得产物中含D-氨基葡萄糖,说明粗酶液中的壳聚糖酶和外切-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被同时固定。通过对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稳定性的研究,表明吸附交联固定化酶更适于工业化应用生产D-氨基葡萄糖。  相似文献   

3.
枯草芽孢杆菌D—核糖摇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S21进行了摇瓶条件下的D-核糖发酵条件的研究,主要考察了添加木糖、pH、溶氧水平以及采用补糖方式对发酵的影响,确定了D-核糖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D-木糖50g/L初始pH7.0,初始葡萄糖浓度为150g/L,碳酸钙20g/L,并在发酵36h后,在装液置为35mL的500mL三角瓶中添加0.75g/mL的葡萄糖溶液2mL,S2菌可积累D-核糖达51.1g/L.  相似文献   

4.
用虾皮作为原料制取甲壳素,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对甲壳素进行浸泡,用微波脱去其乙酰基和蛋白质,制得壳聚糖.制备条件为: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浓度40%,微波功率400W,微波反应时间10min.所得产物用红外光谱进行表征.以制备的壳聚糖配成0.2%的溶液作为絮凝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其对水源水浊度的处理效果和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壳聚糖絮凝剂去除水源水浊度的最佳单因素实验条件为:絮凝剂投加量为3mL/I水源水pH值调到8,混合阶段转速设定为130r/min,混合时间设定为30S,反应阶段转速设定为30r/min,反应时间设定为15min,沉淀时间设定为15min.正交实验的最佳组合水平为:投加量为3mI./L,pH值为10,沉淀时间为25min,混合转速为130r/min.  相似文献   

5.
将壳聚糖与丙酮酸反应,用NaBH4还原制备出丙酮酸壳聚糖(PCTS),并采用红外光谱、场发射扫描电镜及元素分析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PCTS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4.5 h,反应体系pH值为4.5,丙酮酸与壳聚糖上氨基摩尔比为2∶1,取代度为90.6%;在pH为5.4时,1.67 g/L PCTS对30 mL质量浓度为10μg/mL的Pb2+的吸附平衡时间为1.5 h,最大吸附量为27.1 mg/g,优于壳聚糖.  相似文献   

6.
以Fe2O3为活性组分,γ—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Fe2O3/Al2O3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降解模拟聚丙烯酰胺(PAM)废水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得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以Fe(NO3)3水溶液为浸渍液、活性组分负载量20%、焙烧时间3h、焙烧温度500℃在温度为60℃、pH=7.0、催化剂加入量为2g/L,H2O2的质量浓度为0.6g/L的条件下对质量浓度为400mg/L聚丙烯酰胺废水进行降解,反应90min后废水中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降解率最高可达90%以上,CODcr去除率达86%,显示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Fe2O3/Al2O3催化剂经过多次重复使用,催化活性基本没有降低,使用寿命长.  相似文献   

7.
细菌BK2产壳聚糖酶的发酵条件及壳寡糖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了菌株BK2发酵产壳聚糖酶的条件:葡萄糖20g/L,壳聚糖0.3g/L,硝酸铵15g/L.接种量1,5%(10^7 cell/mL),发酵起始pH6.0.发酵温度30℃.培养时间48h.BK2发酵液中的壳聚糖酶活力可达到1.29U/mL.用酶液降解壳聚糖,分离提取粗产品,采用薄板层析法进行组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壳聚糖已被降解成含有不同分子质量的壳寡糖混合物,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从芥菜中提取硫代葡萄糖苷的最佳工艺条件。选用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g/mL)及粒度大小作为研究因素,以提取液中硫代葡萄糖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得到从芥菜中提取硫代葡萄糖苷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0min、料液比(g/mL)1:7、原料粒度20目。  相似文献   

9.
采用紫外诱变和梯度平板法筛选出耐底物的突变株,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发酵液起始pH值、装液量、发酵周期、接种量对产酶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发酵条件;采用均匀设计实验优化发酵培养基。筛选出.株能耐受4%丙烯腈的腈水合酶产生菌,在最佳产酶条件下,耐底物突变株的腈水合酶酶活达到11.5MU/mL,与优化前相比,酶活提高了49.35%。腈水合酶耐底物突变株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7.0、装液量16%、发酵周期58h、接种量10%。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ρ(葡萄糖)=26g/L,ρ(酵母膏)=2g/L,ρ(尿素)=4g/L,ρ(谷氨酸钠)=0.5g/L,ρ(K2HP04)=0.2g/L,ρ(KH2P04)=0.2g,/L,ρ(MgS04)=0.05g/L,φ(DXL)=0.5mL/L。  相似文献   

10.
对水中的重金属镍离子用壳聚糖吸附的方法来去除,并寻求最佳制备条件及吸附最优条件。用环氧氯丙烷作为交联剂对壳聚糖进行交联改性制得改性壳聚糖颗粒,并对废水中的镍离子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吸附,比较其吸附能力的大小。实验结果表明:在浓度为1%的乙酸溶液中加入2g壳聚糖粉末,并加入3mL环氧氯丙烷制得的改性壳聚糖颗粒吸附能力强;在添加0.2g改性壳聚糖颗粒、吸附溶液pH为4、反应温度40℃时、振荡反应40min的吸附率最高,可达44.08%,吸附量为44.08mg/g。经计算在添加0.45g改性壳聚糖颗粒时,实验条件下的镍离子溶液经吸附达到国家要求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采用微波法制备乙二胺改性壳聚糖(CTSS)吸附剂,产物用红外光谱表征,研究其对Pb(II)的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乙二胺经交联反应接枝到壳聚糖分子链上,CTSS对Pb(II)的吸附条件:200mg/LPb(II)溶液50mL,pH为5,投加量为0.02g,吸附时间4h,吸附温度25℃时,CTSS对Pb(II)吸附量达到103.3mg/g。与水浴法相比,微波法制备操作简单,反应效率提高了52.68倍,对Pb(II)的吸附量提高了14.55%。  相似文献   

12.
工程菌产酶制备GABA测定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Berthelot显色反应,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了测定大肠杆菌工程菌谷氨酸脱羧酶转化L-谷氨酸生成γ-氨基丁酸含量的条件.实验确定的最佳测定条件为:2.0mL 0.2mol/L pH6.0的醋酸缓冲液(内含0.1mmol/L的PLP,0.2mol/L的L-谷氨酸,稀释70倍),再依次加0.2mmol/L的硼酸缓冲液(pH9.0)1.0mL,0.5mL 6.0%重蒸苯酚和5.0mL 10%次氯酸钠,沸水浴加热10min后,迅速冰浴20min,待溶液出现蓝绿色后,加入60%(v/v)乙醇溶液4.0mL在640nm测定吸光值,绘制出标准曲线来计算GABA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实用,相对误差小,适合实验室样品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响应曲面法微波辅助提取夏枯草中黄酮化合物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乙醇体积分数(V/V)、液固比(mL/g)和提取时间(s)等因素对黄酮类化合物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提取夏枯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20%、液固比24:1、提取时间116 s,黄酮化合物的实测结果(3.85%)与响应曲面拟合所得方程的预测值(3.87%)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CS)是有丰富自然资源的甲壳素的脱乙酰基产物,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文中报道了壳聚糖与铅、铜、铬等过渡金属离子所形成的壳聚糖金属配合物(CS-Cu、CS-Pb、CS-Cr)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以及外加磁场处理对其抑菌作用的影响.采用琼脂扩散纸片法测定了各壳聚糖金属配合物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以此评了价壳聚糖金属配合物的抑菌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各种壳聚糖金属配合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存在程度上的差异,以CS-Cr的抑菌效果最显著;外加磁场处理,能加强壳聚糖金属配合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在场强为400kA/m的磁场作用下,各种壳聚糖金属衍生物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CS-Cu:12.5mg/mL,CS-Pb:6.25mg/mL,CS-Cr:3.125mg/mL.研究显示壳聚糖金属配合物在食品加工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以二水氯化亚锡(SnCl2·2H2O)作为主要原料,无水乙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复合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在140℃反应24h成功地制备了二氧化锡微球.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制备样品的物相、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nO2具有纯的四方相结构,形状球体,直径约为3μm,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复合溶剂配比等对样品尺寸、形貌及微球形成过程等均有一定的影响.最后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其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壳聚糖为原料,戊二醛为交联剂,分别采用直接交联的方法和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交联壳聚糖和Cr(Ⅵ)印迹壳聚糖,并对这两种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H、反应时间、吸附剂投加量、Cr(Ⅵ)初始浓度、温度对Cr(Ⅵ)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性环境有利于壳聚糖类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pH为6.0时吸附效果最佳.交联壳聚糖和印迹壳聚糖对Cr(Ⅵ)的吸附速率在前20 min较快,90 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对30 mg/L的Cr(Ⅵ)溶液,交联壳聚糖与印迹壳聚糖对Cr(Ⅵ)的去除率随投加量增加而增加,在投加量为3.5 g/L时,对Cr(Ⅵ)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92.4%和97.8%.相同实验条件下,印迹壳聚糖对Cr(Ⅵ)的吸附较交联壳聚糖有明显提高,其幅度最高可达7.3%.  相似文献   

17.
以粉煤灰与壳聚糖为原料制备壳聚糖复合粉煤灰吸附剂,研究该吸附剂对活性艳蓝染料废水的吸附条件及对活性染料废水吸附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活性艳蓝的吸附条件是:60mg/L染料溶液100mL,吸附剂投加量为2.0g,吸附震荡时间120min,静置20min,脱色率可达到95%以上。由正交试验结果可知,对脱色率的影响因素依次为:pH〉染料种类〉振荡时间〉投加量。与单一的粉煤灰或壳聚糖相比,壳聚糖复合粉煤灰对活性染料废水有很好的脱色作用和COD去除率,且操作方法简单,工艺条件易于控制.  相似文献   

18.
利用液体石蜡作有机分散介质、戊二醛作交联剂,通过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了微米级壳聚糖微球,并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壳聚糖微球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溶液质量分数为4.5%、液体石蜡和壳聚糖溶液两相体积比1∶1.5、Span-80在油相中的质量浓度为9.0mg/mL、戊二醛和壳聚糖溶液体积比1∶20、搅拌转速大于800r/min时,SEM表明所制备产物是粒径10μm的壳聚糖微球。壳聚糖微球对活性物质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