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邦清  王锋  胡剑青  涂伟萍 《涂料工业》2012,42(1):24-27,31
用有机硅、甲基丙烯酸及其酯类单体接枝改性环氧树脂,合成了具有自乳化性能的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乳液的粒径及其分布,用傅里叶红外、热重分析仪对聚合产物作了结构表征和热分析。考察了温度、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率及接枝率对乳液成膜性能的影响;甲基丙烯酸、有机硅及单体总量对乳液稳定性、成膜物耐水性和耐盐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配方选用引发剂、有机硅用量分别为单体总质量的5.5%、2.5%,m(单体总量)∶m(环氧树脂)=1∶2,丙烯酸及其酯类单体的玻璃化温度Tg为30℃,体系酸值为35 mgKOH/g,接枝温度为110℃时,制得的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耐水性及耐盐水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涂料》2019,(5):49-54
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苯乙烯(St)、丙烯酸正丁酯(n-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AA)为主单体,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为乳化剂,碳酸氢钠为缓冲剂,通过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用丙烯酸乳液。探究了丙烯酸单体用量、T_g、引发剂(APS)用量和乳化剂用量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丙烯酸单体用量占单体总量的1%(质量分数,后同)、APS占单体总量的1%、乳化剂占3%、T_g设计为30℃时,合成的水性羟基丙烯酸乳液制备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其涂膜附着力好、耐水性好,铅笔硬度可达2H。  相似文献   

3.
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等为主要原料,采用自乳化法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无皂苯丙乳液。研究了丙烯酸用量、中和度、核单体用量及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制备过程、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并用FT-IR、TEM对聚合物和胶粒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当丙烯酸用量为15%~20%、中和度为90%、核单体用量为30%时,乳液的粒径小,自乳化性、稳定性达到最佳,且由此乳液配制的水性上光油具有较高的光泽,良好的耐水性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4.
以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羟甲基丙酸(DMPA)及丙烯酸β-羟乙酯(HEA)为主要原料合成水性聚氨酯(PU)大单体,得到HEA封端的聚氨酯,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磷酸酯功能单体等单体,以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水性含磷丙烯酸酯聚氨酯(P-PUA)。考察了DMPA用量、引发剂用量、丙烯酸磷酸酯单体用量、MMA用量对乳液和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PMA用量、引发剂用量、丙烯酸磷酸酯单体用量、MMA用量分别为预聚体总量6.0%、3.0%~3.5%、5.0%、15.0%时,得到综合性能良好的P-PUA乳液,制得的涂膜附着力1级,涂膜耐水时间550 h,无闪蚀现象。  相似文献   

5.
利用含磷功能单体PAM-100的亲水性和防腐性能及乳胶胶束的包裹机理,通过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高环氧树脂含量的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复合乳胶,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复合乳胶用于制备双组分水性金属防腐底漆,研究了环氧树脂含量、丙烯酸磷酸酯用量、甲基丙烯酸用量、玻璃化转变温度(Tg)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环氧树脂NPEL-127用量为(占单体总量,下同)为25%、丙烯酸磷酸酯(PAM-100)为3%、甲基丙烯酸(MAA)为1.5%,树脂T_g设计为15.30℃时,合成的树脂制得的涂膜的铅笔硬度可达2H,附着力、柔韧性和耐冲击性优异,且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  相似文献   

6.
以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偶联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和OP-10为乳化剂,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有机硅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研究了丙烯酸、E-44环氧树脂、有机硅、乳化剂和引发剂的含量,以及有机硅和乳化剂的配比对乳液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对乳液进行表征,测试了乳胶膜的附着力以及耐冲击、耐酸碱等性能。结果表明,当丙烯酸添加量为单体质量的2%,E-44环氧树脂添加量为6%,有机硅添加量为7%,D4/KH-570质量比为2∶1,乳化剂用量为4%,OP-10/SLS质量比为2∶1,引发剂添加量为0.6%时,得到的乳液固含量为45.28%,凝胶率为1.74%,转化率为98.33%,其膜层的吸水率为4.08%,附着力为0级,耐冲击性(1 kg)达到50 cm。  相似文献   

7.
以脂环族环氧树脂代替双酚A型环氧树脂合成了一种脂环族环氧丙烯酸酯,并以其作为功能单体参与丙烯酸类单体共聚,制备出了一种环氧改性丙烯酸酯乳液。通过傅里叶红外(FT-IR)、热重分析(TG)和交流阻抗谱(EIS)等对乳液以及涂膜性能进行表征;同时考察了不同环氧树脂类型以及添加量等因素对乳液及涂膜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阴离子/非离子乳化剂复配乳化剂体系,引发剂用量为0.62%(以单体总质量计),以预乳化的方式添加质量分数为2.5%的脂环族环氧丙烯酸酯时制备的乳液呈白色泛蓝光,平均粒径为100 nm,并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环氧改性含磷苯丙防锈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常规乳液聚合方法,以环氧树脂改性含有磷酸酯功能单体的苯丙乳液来制备水性防锈乳液。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等为共聚单体,引入环氧树脂及具有抗闪蚀功能的磷酸酯功能单体,考察了乳化剂、引发剂、环氧树脂、磷酸酯单体不同用量对乳液及其漆膜的影响,并对乳液的粒径、固含量及漆膜的耐盐水性、附着力等性能进行测试,逐步优化聚合工艺来合成具有高效防锈的新型环氧防锈乳液。研究表明,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环氧树脂用量、磷酸酯单体用量分别为单体总量的1.5%、0.6%、7%、3%时,可制得性能较好的水性环氧改性含磷苯丙防锈乳液。  相似文献   

9.
以St(苯乙烯)为介质,首先将AA(丙烯酸)和环氧树脂E-44进行酯化,然后采用预乳化方法,以酯化产物、St、BA(丙烯酸丁酯)为单体,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单组分丙烯酸酯改性的环氧树脂乳液,探讨了乳化剂和引发剂用量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环氧树脂用量为25%,n(E-44)∶n(AA)=1∶1.3,m(BA)∶m(St)=6∶4,引发剂用量为0.6%,乳化剂用量为4%时,乳液性能稳定且具有良好的涂膜性能;酯化过程中采用单体St为溶剂,避免了采用其他有机溶剂带来的污染问题,同时单组分结构设计赋予了乳液良好的施工便利性。  相似文献   

10.
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及有机硅单体为主要原料,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预乳化工艺和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自交联改性苯丙乳液。考察了交联单体用量、交联单体配比、有机硅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以及聚合温度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交联单体用量为单体总量的5%,m(DAAM)∶m(N-MA)=3∶2,有机硅加入量为0.5%~1.0%,引发剂用量为单体用量的0.4%,聚合温度为83~87℃时,所得乳液的综合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1.
采用聚丁二烯、丙酮、陶瓷粉填料和其他助剂,制得胶液,用偶联剂处理过的玻璃布在胶液中浸渍后,在70℃干燥脱溶剂,在140℃继续烘烤10 min,得到半固化状态的预浸片。将浸渍片按固定的尺寸裁切后即得到所需的热固性树脂半固化片。对半固化片关键指标之一的树脂流动度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结果表明,在良好界面改性的同时,当陶瓷粉配比中球角比越小、烘道温度越高时,半固化片的树脂流动度越低,相反则流动度越大,流动度调整范围可从0.7%到20.5%。通过对相关影响因子的合理调控,就能得到满足不同使用要求的半固化片,满足不同情况下多层板的设计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12.
增粘树脂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本文主要介绍了压敏胶粘剂所用增粘树脂的种类、特征及其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环氧树脂改性氰酸酯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保持氰酸酯树脂优良介电性能的前提下,用E44环氧树脂与双酚A型二氰酸酯共聚来改善氰酸酯树脂的力学性能。采用DSC研究了纯氰酸酯树脂、环氧树脂含量不同的共聚物的固化过程,发现环氧树脂能降低共聚体系固化温度。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环氧树脂对氰酸酯起到了增韧作用,当含量为30%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提高的幅度最大。断面SEM表明:环氧树脂的加入,使树脂体系韧性明显提高,不仅有大量韧性断裂纹出现,而且还有方向相互垂直的断裂纹。介电常数测试结果显示:环氧树脂的加入对树脂体系介电常数有明显影响,但仍能保持在4.5左右。  相似文献   

14.
沈希萍 《安徽化工》2007,33(6):40-43
采用功能性单体合成丙烯酸树脂,探讨了丙烯酸树脂与醇酸树脂的相容性原理,使丙烯酸树脂与醇酸树脂冷拼得到混容性极好的混合树脂.由该混合树脂配制的磁漆具有丙烯酸漆优良的户外耐候性和快干性,同时具有醇酸树脂漆优良的丰满度和高装饰性.  相似文献   

15.
环已酮—甲醛树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己酮-甲醛树脂综合性能良好,是一种新型涂料添加剂.其生产方法有三种甲基环己酮与甲醛共缩合;环己酮与甲醛在有机溶剂和氢氧化钠存在下一步共缩合;环己酮与甲醛在碱性条件下两步合成.工业上采用第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环己酮-甲醛树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己酮-甲醛树脂综合性能良好,是一种新型涂料添加剂。其生产方法有三种:甲基环己酮与甲醛共缩合;环己酮与甲醛在有机溶剂和氢氧化钠存在下一步共缩合;环己酮与甲醛在碱性条件下两步合成。工业上采用第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首先采用机械法制备了酚醛树脂乳液,考察了乳化剂对乳液稳定性、剪切强度的影响。采用环氧树脂与聚醚二元醇合成非离子乳化剂,采用相反转法制备环氧树脂乳液。采用共混法制备环氧改性酚醛乳液,通过加入偶联剂、填料等改性剂制备一种水性改性酚醛树脂胶黏剂。该胶黏剂常温剪切强度9.83MPa,250℃的剪切强度11.36MPa。  相似文献   

18.
Cyclohexanone-formaldehyde (CHF) resin was brominated and the brominated CHF (BCHF) was then reacted with excess aromatic diamines. The aminated CHF resins designated as ACHFs (modified ketone resin) were characterized and then applied as epoxy resin curing agents. Thus, the curing of the commercial epoxy resin diglycidil ether of bisphenol-A (DGEBA) by ACHFs was monitor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ic (DSC), based on the the DSC scans, the glass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 of DGEBA-ACHF systems were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chemical resistiv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9.
马驰  仇雪  张绍中 《当代化工》2016,(11):2514-2516
介绍了一种新覆膜砂酚醛树脂的制造工艺,通过与现有工艺比较,采用多种酸三次催化的新方法制备出合格的覆膜砂专用热缩型酚醛树脂。通过大量实验,改变反应原料配比、反应时间、温度及催化剂等条件,在较低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制备出残酚含量低、性能优越的产品,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应用该环保型酚醛树脂制备出覆膜砂的强度比传统工艺制备的产品强度要高。  相似文献   

20.
Castor oil (CO) was reacted with commercial epoxy resin (ER) (diglycidylether of bisphenol-A, DGEBA) at various mole ratios. The resultant products were designated as COERs and characterized by physical, chemical and IR spectral studies. A commercial alkyd resin was blended with various proportions of COERs and ketone resin (i.e., cyclohexanone-formaldehyde resin) (CHF). All the blends were applied on mild steel panels and characterized for drying time, adhesion, flexibility, hardness, impact resistance and chemical resistance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