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研究发现,IgA。肾病约有15%~20%的患者在发病10年内进入终末期-肾衰竭,30%~40%的患者在发病20年内进入终末期肾衰竭。IgAN的诊断主要依靠。肾活检,免疫荧光示。肾小球系膜区存在IgA或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因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仍处于缓解症状及经验性治疗。本文将近年的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约30%-40%的患者会在20年内进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免疫抑制剂,但是长期使用弊大于利。非免疫抑制治疗包括鱼油、抗凝剂、降压药和扁桃体切除、中药等还没有经过系统地分析评价。本文的目的旨在非免疫疗法治疗成人和儿童的IgA肾病的利弊。  相似文献   

3.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为免疫病理诊断,是一组不伴有系统性疾病,具有共同免疫病理特征(IgA或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伴G呈颗粒状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近年来对IgA肾病的自然病程观察发现患者中约5%~25%在10年内,25%~50%在20年可能进展到终末期肾病(ESRD)。  相似文献   

4.
IgA肾病是世界性的疾病,从出现明显症状开始约15%~20%的患者在10年内出现终末期的肾脏疾病(ESRD),从这种疾病被诊断开始,20年内约有30%~40%的患者发生ESRD.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特别的治疗方法,因此在医疗实践中它的治疗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的目的在于评价免疫抑制剂治疗IgA肾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苯那普利治疗IgA肾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A肾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过去长时间被认为是一个良性过程的肾小球疾病,但是近年来对IgA肾病的自然病程观察发现患者中约5%~25%在10年内,25%~50%在20年可能进展到终术期肾病(ESRD)。许多研究认为大量蛋白尿持续存在或蛋白尿程度不断加重,是预示肾功能进行性丧失和预后不良的指标,因此对伴有显著蛋白尿的患者应积极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正>IgA肾病(IgA nephropathy),又称Berger’s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总发病率约为2. 5/10万人,男女比例约2~6∶1,16岁~35岁患者约占80%,多数患者在20~25年内发展到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1]。流行病学研究[2,3]显示,亚太裔IgA肾病的发病率和ESRD风险均逐渐增加。由于IgA肾病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现代医学尚缺乏有效治疗措施。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控制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就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相关机制研究作出综述。1抗炎症损伤炎症损伤与IgA肾病密切相关。遗传研究证实与及炎症  相似文献   

7.
IgA肾病治疗方案的循证医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A肾病的治疗是一种世界性的难题,约15%~20%IgA肾病患者从开始出现症状发展成为肾衰竭只需10年,而在20年内则有30%~40%的患者发展为肾衰竭.肾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血肌酐的水平和严重的蛋白尿都是预后不良的标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只有一些尚在进行中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IgA肾病是全球范围内慢性肾小球肾炎中最常见的类型,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呈多样化,其治疗及预后存在较大差异。有高达30%的IgA肾病患者将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从而需要透析或接受肾移植[1]。目前,缺乏治疗IgA肾病的特效药物,多数随机对照试验普遍样本量小(极少超过200例)、周期短,缺乏优化治疗方法,导致结论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9.
IgA肾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病程进展快慢不一,临床表现多样,其中约10%~20%患者在10年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IgA1异常糖基化与IgA肾病发病有着密切联系;减少异常糖基化IgA1可有效延缓IgA肾病的进展。对异常糖基化IgA1导致IgA肾病的病因机制、中医药对IgA肾病的治疗现况进行研究,有助于提供诊疗新途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病理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区IgA或IgA沉积为主,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镜下或肉眼血尿,伴或不伴蛋白尿。目前认为IgA肾病是一个缓慢进展的疾病,有研究表明,15%~20%的IgA肾病患者在10年内、30%~40%的患者则在20年内进展为ESRD[1]。因此,充分认识该病的特征和发展规律,有利于对该病的发生发展进行  相似文献   

11.
IgA肾病的治疗近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IgA肾病在欧美白人中发病率较低,但近20年来亦增长至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约20%,而发病率较高的亚洲国家,则增长至占其45%~50%.本病的30%会在20年内发展至肾衰竭,是其重要基础疾病.本病可表现为肾脏病的各种临床综合征,其治疗和预后各有不同.兹将近年来有关IgA肾病的治疗的循证医学资料,选萃如下.  相似文献   

12.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而且15%~40%的IgA肾病患者在10~20年后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这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同时也给家庭以及整个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同时亦无特效的治疗药物,笔者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认为中医治疗本病确有一定的优势。临床研究发现气阴两虚证是IgA肾病最常见的证型,同时提出了益气滋肾法是治疗IgA肾病最重要的治法,并进行了相关系列研究。  相似文献   

13.
IgA肾病(IgAN)系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为免疫病理特征的一组肾小球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约占肾活检病例的1/3,在确诊后5~25年内有20%-40%的患者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IgA肾病临床表现多数以血尿为主,可伴有少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少数病人可见急进性肾炎综合征。  相似文献   

14.
正IgA肾病是IgA或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和病理改变,是常见的慢性肾脏病之一,其发病率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病率的43.8%,高达50%的患者会在20~25年内逐渐进入终末期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1])。持续性蛋白尿是IgA肾病病情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慢性肾脏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降低蛋白尿是延缓IgA肾病进展治疗的关键~([2])。故目前主张对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应进行积极的治疗。来氟米特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能针对免疫反应的多个阶段发挥作用,在风湿病的治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狼  相似文献   

15.
进展型IgA肾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IgA肾病是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类型,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最常见的原发性肾炎类型。原发性IgA肾病在欧洲和澳大利亚分别占原发性肾炎的20%~30%,在我国和日本这一比例分别为45%和50%。  相似文献   

16.
聂莉芳教授治疗IgA肾病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在我国IgA肾病居肾小球疾病之首位,为45.6%,约占终末期肾衰竭的26.69%。中医治疗本病有一定的疗效,主要表现在能够改善患者的体质状态、控制诱发因素、减少肉眼血尿的反复发作,减少血尿和蛋白尿,改善患者的预后。多数中医学者主张IgA肾病的中医治疗应以辨证论治为主。聂莉芳为我国著名中医肾脏病专家,多年来在IgA肾病的中医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聂教授认为,IgA肾病的中医病因有主因与诱因之分,主因多系脾肾虚损,诱因则责之外邪与过劳;并提出气阴两虚证是IgA肾病最常见证型的学术观点,运用益气养阴法为主治疗IgA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聂教授治疗IgA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IgA肾病是一组不伴有系统性疾病,肾活检免疫病理检查在肾小球系膜区以IgA为主的团块样或颗粒样沉积,临床上以血尿、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小球肾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有1/3的IgA肾病患者可在10~20年内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甚至相当一部分在5年内发展至尿毒症期。肾病理改变是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病理分级越高预后越差。蛋白尿是IgA肾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以往的大量研究表明蛋白尿与疾病病理改变的严重程度相关,并作为影响疾病预后的独立因素。但是,尿蛋白的波动性与病理改变之间的相互关系鲜有研究与报道。我们对158例IgA肾病患者的尿蛋白的波动程度与其病理改变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分析病理及判断预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占整个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8.9%。组织学上,我们已经观察到20.8%的IgA肾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新月体形成。肾移植后许多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会复发,而最常见的复发性肾小球肾炎也是IgA肾病。据国外统计,患者在肾移植后IgA肾病最终会有20%~60%复发,国内尚无文献报道。多数复发的IgA肾病仅表现为无症状尿检异常,  相似文献   

19.
益气滋阴化瘀法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IgA肾病Ⅰ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法将IgA肾病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服用苯那普利片、潘生丁,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IgA肾病Ⅰ号方。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尿中红细胞与尿蛋白,逆转早期肾损害,改善肾小管功能等方面均有显著疗效。结论IgA肾病Ⅰ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IgA肾病(IgAN)是目前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发病率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25%~33%,其中约1/3患者在10-20年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同种肾移植是治疗ESRD最理想的方法。然而,原发性肾炎移植后复发已成为移植肾丢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澳大利亚一项研究显示,近10年来肾炎复发是移植肾丢失的第三大常见原因。随着肾移植的广泛开展,移植肾与复发性肾炎的相关性研究将成为热点。在过去的一段时间,虽然我们已经认识到移植后IgAN复发率高达60%,但是最初人们认为其相对来说是良性的,几乎不会影响移植肾功能。近年来这种认识已经发生了改变,本文就有关移植肾复发性IgAN诊治等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