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陈酿是白酒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但自然陈酿存在降低生产效率、投资成本增加等问题,因此希望通过人工催陈技术使酒体快速达到陈酿效果。目前物理催陈技术研究较多,这类技术可以降低陈酿时间,提升白酒品质。该文通过对白酒陈酿机理和现有催陈技术两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白酒人工催陈技术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白酒自然陈酿具有周期长、占地面积大和投资成本高等问题,因此白酒人工催陈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白酒人工催陈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催陈、化学催陈和生物催陈等,其中,物理催陈和生物催陈应用潜力较大,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度缩短储存时间,提高白酒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本文从白酒陈酿机理、储存条件出发,综述中国白酒人工催陈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不同的催陈技术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旨在为今后白酒人工催陈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磁-光-膜”对白云边酒的催陈作用──《白云边酒磁-光-膜催陈研究》技术报告之三吴忠亚,熊小毛,赵刚,蒋茂贵,喻力行,宋国强,沈青(湖北省白云边酒厂,湖北省环保研究所)我国传统的名优白酒都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贮存陈酿后,方能出厂,为了缩短存放时间,国内外...  相似文献   

4.
文中对酒的陈酿过程中的各种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白酒的人工催陈,提出了一种新的催陈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液液萃取气质联用仪等检测设备,对不同贮存时间酱香型白酒主要香味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针对数据分析其在贮存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结合感官品评结果及香味物质贮存前后添加实验感官品评结果进行协同性比较分析,探索酱香型白酒贮存过程中对其酒质的影响程度及贡献的主要香味成分。结果表明,在几种酱香型白酒原酒一年的贮存周期中对酒体影响较大的香味物质种类主要是酸类化合物、醛酮类化合物、其他5种香味物质,这将为进一步认识酱香型白酒主要香味物质随酒龄的变化规律和酱香型白酒年份酒鉴定打下一定基础,为白酒陈化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6.
成熟白兰地拥有馥郁的橡木风味和纯正的金黄色,本文简述了目前主要陈酿技术如橡木及代替木材陈酿、超声波催陈、超高压催陈、电压催陈和其他催陈工艺对水果白兰地品质的影响。发现这些催陈技术对水果白兰地中的酚类、醇类、醛类和单宁等成分有重要影响,为今后水果白兰地陈酿品质的提升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采用超高压技术,对清香型白酒的催陈作用进行探究,采用气相色谱法结合感官评定,对处理后的白酒基酒与自然陈酿1、2和3年的白酒进行分析。结论如下: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响应曲面的中心组合设计建立感官评分的回归方程:Y=51.38+0.81A+0.22B+2.07C-0.075AB+0.025AC-0.002BC-0.025A2-0.004B2-0.068C2,其中影响催陈效果的排序:处理压力平方的影响因素温度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压力和时间的交互作用;白酒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温度为21.7℃,压力为200 MPa,加压时间为16 min。超高压技术能够对白酒进行催陈,处理后白酒中各香味物质、醛类、杂醇油的含量和自然陈酿变化一致,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少,酸类物质的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各物质的含量基本能够达到陈酿2年的水平,部分指标甚至能达到陈酿3年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物理方法以其作用快速,无额外添加物等特点在白兰地和白酒催陈中得到国内外的一定认可,采用物理方法对白兰地和白酒进行催陈,可以改善酒的口感和品质、缩短陈酿周期、提高企业效益。文中重点介绍了电场、超重力场、超声波、微波等物理方法在白兰地和白酒人工陈酿中的作用原理及应用优缺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物理方法用于白兰地和白酒催陈的作用机理作了总结,并展望了新方法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食醋是人们喜爱的调味品之一。一般优质酷的生产需要一定时间的陈酿贮存期,约为1~6个月。新产食醋经过一定时间的贮存和陈酿后,使食醋的香气增加、色泽加深、氨基酸和糖份下降[1]。为了加快食醋的老熟、缩短陈酿时间、近几年来,我国用物理人次催陈食醋老熟的新技术相继问世,并获得了成功。例如静电催陈食醋技术、激光催陈食醋技术、高压静电场和激光联合催陈食醋技术以及红外线催陈食醋技术卜1等。其中静电催陈食醋的方法卜1已被文选[‘]摘录,激光健陈食醋的方法已被文选[川人典(94年10月正式出版)。这些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大大…  相似文献   

10.
米香型白酒贮酒容器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米香型白酒贮存老熟的质量与贮存容器有着密切的关系,贮存容器种类很多,常用的贮酒容器有陶坛、不锈钢、木箱等,不同的贮存容器贮酒对酒在老熟期的酒质的影响差异很大.陶坛贮酒,对米香型白酒的催陈较好.本公司所产米香型白酒的贮存秉承分级分质的原则,选择陶瓷贮酒容器,起到催陈的作用,后期及成品酒的贮存则用不锈钢罐贮酒.  相似文献   

11.
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独特,其风味、口感都广受消费者喜爱。细菌在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是主要的生香来源,因此,研究酱香型白酒大曲细菌菌群结构对于解析其与产酱香风味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提升其酒体风味。该文阐述了酱香型白酒大曲细菌菌群结构多样性及功能性,对其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在酱香型白酒中的作用与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对酱香型白酒大曲中细菌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酱香型白酒中的风味物质及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酱香型白酒因其独特的风味、口感和有益作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该文结合目前国内外酱香型白酒的研究情况,论述了酱香型白酒风味物质、主体香成分和功能因子的研究现状,对酱香型白酒的保健功效及功能因子对人体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该文主要从白酒老熟内在机理和外在因素之间的联系论述了新酒在贮存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并分析了影响老熟过程中缔合、酯化、氧化等物质变化的因素以及这些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总结了白酒老熟机理的相关研究以及关于氢键的分子模拟研究,论述了运用分子模拟技术探究老熟深层机理的可行性,为白酒老熟的研究应用提供新思路。阐述了不同温度对白酒老熟过程的影响,主要分析了陶瓷容器和不锈钢容器的不同特性,对比了不同形状、不同环境的贮酒容器的效果。介于白酒老熟过程的复杂程度,将各个因素关联进行多元研究,旨在为白酒老熟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以及研究方法参考,推动白酒老熟机理深层次研究。  相似文献   

14.
酱香大曲是优质酱香白酒重要的糖化、发酵剂,按制曲工艺划分其属于高温大曲。酱香大曲中以细菌、霉菌、酵母菌为代表的各种微生物类群混合生长,共同推动了酿造过程的顺利进行,对酱香白酒品质、风味的形成有重要贡献。该文从酱香大曲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微生物功能性分析两个方面综述了酱香型大曲微生物的研究进展,分析酱香型大曲微生物类群与酱香白酒品质之间的联系,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储存时间和不同储存位置的洞藏迎驾贡酒进行研究,采用气相色谱对微量成分的变化进行测定,并结合感官和理化指标的分析,研究洞藏过程中浓香型白酒物质变化规律以及不同陈酿位置陈酿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陈酿时间的延长,酯类含量降低,酸类含量升高,醇类含量升高,醛酮类含量降低;不同陈酿位置酒样的酸、酯、醇、醛也存在差异性。该研究初步揭示了洞藏对浓香型白酒陈酿过程的影响,对浓香型白酒洞藏工艺的优化及酒质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电子鼻技术对不同轮次酱香型白酒的香气差异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样品量、加热温度、顶空进样体积的最佳值分别为1 000 μL、25 ℃、100 μL。在此最佳条件下,比较了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因子分析在处理电子鼻传感器响应信号时对不同轮次酱香型白酒的区分识别效果。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的区分识别效果要优于判别因子分析法。  相似文献   

17.
酱香型白酒逐渐由高度向低度酒发展,但酱香型白酒在降度后会出现乳白色浑浊、沉淀等现象。通过冷冻处理、活性炭吸附、玉米淀粉吸附等工艺技术对基酒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基酒最优处理工艺为冷冻温度-6 ℃、活性炭添加量1.0‰、玉米淀粉添加量1.5‰,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基酒浊度为0.10 NTU,感官评分为94.5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仁怀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酒厂进行抽样检测及勾兑品评分析,仁怀大曲酱香各轮次基酒质量状况得到了评估。结果表明,部分轮次基酒质量指标与《仁怀大曲酱香酒技术标准体系》的要求相比,存在偏低问题,其中一轮次基酒酒精度合格率非常低,仅有21.05%;二轮次和五轮次基酒的总酸合格率也较低,分别为44.44%和35.29%;五轮次基酒的总酯合格率较低为52.94%。另外,正丙醇和乙醛分别在一、二轮次基酒中含量总体较高。综合基酒理化及感官检验结果表明,成品酒合格率符合《仁怀大曲酱香酒技术标准体系》及GB/T 26760-2011《酱香型白酒》要求比例,分别为71.2%和98.1%,表明仁怀大曲酱香轮次基酒的品质总体满足勾兑合格成品大曲酱香酒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以茅台镇两家高知名度品牌公司轮次基酒和成品酒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三维荧光光谱。结果表明,不同轮次酱香型白酒和成品酒的三维荧光光谱的主荧光峰个数、波峰位置、最佳激发波长3个参数有着各异的表征,而同一种轮次白酒的三维荧光光谱的3个参数十分相近。成品酒主荧光峰位于波长430 nm附近,最佳激发波长在350 nm左右,其余荧光峰的位置基本一致,荧光强度位于同一个数量级;1~7轮次基酒的主荧光峰位于350~450 nm之间,最佳激发波长在300~350 nm之间,轮次基酒的荧光强度位于同一个数量级,同一轮次基酒的峰型具有相似性。研究结果可以准确地区分酱香型白酒的基酒轮次及成品酒,为白酒的品质检测提供了辅助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