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岚  祁震  张锦龙 《人民军医》2007,50(10):632-632
帐篷手术室是野战手术室的主要形式之一。新型折叠式网架帐篷具有展开空间大、携带性好、装备配套完善、可任意组合等特点。现将我们应用此种帐篷建立野战手术室的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一颗信号弹划破了大地的宁静。刹那间,枪炮齐鸣,火光冲天,一场演练拉开了序幕。战斗正酣,战伤官兵开始出现。后方医院接到命令:立即前出建立前方野战医院,对受伤官兵进行救治。只见卫勤保障小组迅速在战斗前沿展开:野战救护车、野战手术车、化学洗消车梯次开进,军医们冒着炮火快速搭建野战帐篷,诊治伤员,在第一时间判断伤情、指导自救互救;野战医疗所设置的救治组、手术组、后送组  相似文献   

3.
在“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救援过程中,我们首次使用野战方舱展开救治工作,改变了以帐篷为依托开设野战医院的传统模式。该野战方舱具有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野外环境适应性强,工作环境优良,医疗救治条件配套,可根据伤病员数量随机组合出各种功能方舱单元等特点。门诊部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和突发灾害时都承担着重要救治任务。  相似文献   

4.
多用途野战医疗担架的制作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野战医疗队在训练中发现 ,75式担架过长、且笨重、不便携行 ,于是我们研制成多用途野战医疗担架。该担架采用轮式组合设计 ,集担架、帐篷、储运箱包、可背式担架车、雪橇、气船于一身 ,配有输液和减震装置 ,通过变型可成为携行车、手术处置床、病床、单兵拖具等。战救时可携带葡匐前进 ,在山地、丛林、田间推拉伤员前进 ,在雪地可变为雪橇 ,在水中可方便地充气成为气船。在 1998年抗洪抢险中 ,这种担架发挥了重要作用。1 结构特点与制作方法采用箱式设计方案 ,主要由 3部分组成 ,即箱式担架、可背式担架车、功能附件 (帐篷、气囊、半卧…  相似文献   

5.
陈喜军  刘重阳 《解放军健康》2007,(5):I0004-I0004
解放军第三医院坚持以遂行任务为牵引,通过实战化训练提高部队的紧急救治能力,先后投入150余万元,建立了战备库,配备了帐篷、个人携行装具、生活保障装备及大量平战结合医疗设备,对医院野战条件下的卫勤训练进行了重点研究和探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前不久,该院野战医疗所全员全装,  相似文献   

6.
对于从海拔0~500m的平原急进海拔1 000m以上的高原,尤其是到海拔3 000m以上者,如何避免因大气氧分压降低而导致的头晕、乏力等缺氧症状,一直是高原医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研制开发了"野战增压帐篷",并在高原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以观察其对急进高原人员运动后动脉血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赵松 《解放军健康》2006,(1):I0003-I0003
近日,百余名身着训练服、佩带着红十字标志、手持新型医疗装备的武警贵州总队医院官兵,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野战救护综合演练。在演练现场,武警官兵充分利用新配备的野外帐篷和各种医疗设施, 在短短15分钟的时间内就开设起野战救护所,整个演练过程紧张有序。官兵们仿佛置身于真正的战火硝烟中,认真完成着每个动作,力求每一  相似文献   

8.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院野战医疗所携带战役卫勤快速支援系统(医疗方舱)进驻四川绵竹展开医疗救援。根据地震灾区医疗救援需求和配置地域的特点,我们对分类后送组的工作流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调整了组室布局、优化了工作流程,使该系统功能得到有效发挥。现将分类后送组的工作流程分析报告如下。1主要做法1.1布局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分类后送组在医疗方舱近前方展开门诊和分类场。搭设分类帐篷和后送帐篷各1顶,分别设在方舱通道口两侧。分类场搭建凉棚6顶,桌椅6套,设有诊疗区和挂号区。凉棚前为分类场和伤员下车区,面积40m×60m,并将其用围栏封闭,留有车辆进口和出口,使车辆在分类场内单向行驶。直升机后送场设置在距分类帐篷约500m的开阔地,面积60m×60m。1.2装备配置分类帐篷内设伤员处置治疗单元1个,包括诊断床4张、心电监护仪1台、超声1台、心电图机1台、担架10副、担架车2辆。配置野战急救车1台、伤员运输车1台、配伤员后送装置8套。1.3人员配置分类后送组原编制有1名组长、1名护士长、3名医师、3名护士和1名调整哨。到达灾区后,在此基础上增加门诊医师5名、急诊医师3名、护士2名。  相似文献   

9.
在环境恶劣、伤员集中、伤情复杂等为特征的野战条件下,如何运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最大限度地完成现场急救,做好伤病员快速分类、诊治、留观、后送等任务,是野战医疗队现场救治的重点。通过参加野战医疗队多次训练以及日常急诊救治中的超声检查,笔者总结出野战医疗队超声检查单元的组建内容和应用策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高原野战增压帐篷对健康武警官兵急进性高原缺氧的防治作用.方法 选择低海拔地区急进高原的武警官兵12名,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在海拔3700 m,4200 m,5200 m高度,分别监测增压组与未增压组23:00时至次日6:00共7 h的睡眠状况和脉搏氧饱和度,并应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测评.结果 在3个海拔高度,增压组与未增压组睡眠的平均脉搏氧饱和度、最低脉搏氧饱和度、呼吸性事件总指数、自发微觉醒总指数及PSQI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原野战增压帐篷能有效纠正高原低压性缺氧,提高血氧浓度,改善睡眠质量,具有防治急进性高原缺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组织战时医疗后送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把轻伤员分类出来,给予初步医生救护后迅速后送到野战空军医院进行治疗直到康复。野战空军医院是多科医院,是轻伤员救治专设机构。通常每个航空兵军团配属2个野战空军医院,第一个野战空军医院在方面军主力集中方向上展开,第二个野战空军医院在防御战阶段主要突击方向上展开。  相似文献   

12.
在卫勤训练场练了一天的野战医疗队刚吃完晚饭回到帐篷,一阵急骤的紧急集合号又将正准备放松的队员'揪'到了野外集合场。'各组报数.'一、二、三、四……'医疗保障组到齐.'一个响亮的女中音首先回应。循声望去,只见这名全副武装、很有军人气质的排头兵,身高一米六五左右,身着荒漠迷彩大衣,却没戴军衔,瞬间便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3.
野战医疗箱是世界各国军队野战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时部队实施战救保障的基本装备。  相似文献   

14.
浅谈野战外科在灾害医学救援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战外科在救治对象、救治环境、救治方式和救治范围等方面有其特殊性,灾害医学救援的特点与野战外科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在重大灾害发生大批伤员时,应采取野战外科的救治方式.  相似文献   

15.
野战病历是病历的特殊形式,是战时军队医疗后送机构记载和传递伤病员信息、伤病情况、处置措施及救治过程的医疗文书.我院野战医疗队参加跨区基地化训练,发现目前使用的制式野战病历在运用与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野战病历进行修改补充,在同期考核中取得很好效果.野战病历的设计及管理应适应现代战争模式及医疗技术、病案管理的发展.依据病历书写、管理相关规定进行补充完善,以达到及时、快速、准确、便捷、全面及可利用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前苏军从它诞生那天起,战争几乎连绵不断,卫勤部门曾在长期战争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特别在野战外科方面确立了一整套工作方法,卫国战争中提出的“指定后送,阶梯治疗”理论被视为经典,苏军《野战外科学》发展水平当时为世人称赞。苏联解体后,近几年俄罗斯经济社会制度转型,包括《野战外科学》在内的军事医学理论无疑受到冲击,本文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介绍了俄军《野战外科学》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憧憬。  相似文献   

17.
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制出新型野战运血车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的科技人员经过协作攻关,研制出我军新一代野战运血车。这种新型野战运血车采用NJ2045底盘改装,大板厢式车结构,厢体尺寸、标准件等符合CX28后勤通用厢式车的有关要求。车厢分为前车厢和后车厢(血库)两部分,制冷加热机组具有制冷、加热、除霜等功能和行车使用、停车使用等不同工作模式,符合对温度进行自动调控、显示、实时和历史多点无纸记录的要求,并可打印输出。这种新型野战运血车还配备有小型车载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行车和停车时均能使用,独立柴油暖风机…  相似文献   

18.
在未来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野战医疗所是应急机动卫勤保障的重要力量。抓好野战医疗所训练的组织与实施,是战备抽组军队医院建设的核心内容。2002年以来,我院加大了对野战医疗所战备训练强度和训练设施建设的力度,修建了院内战备训练场,改扩建了战备库和战备车库,购置了抗眩晕器材,补充了相关装备等。野战医疗所先后参加联合国维和、  相似文献   

19.
野战内科学是研究在战争条件下,由特殊军事作业行为和复杂多样的武器装备等多种致病因素所造成的群体或个体,发生内科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与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组织救护与预防干预等规律的一门军事医学学科。它是在一般内科学的基础上,结合部队战时特殊伤病救治需求而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其研究领域既涉及普通临床医学各专业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又涉及军事作业相关致病因素对群体和个体造成伤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历次战争表明,内科疾病是造成部队减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突出野战内科学自身特点,强化野战内科学研究内容,在需求和实用上下功夫,最终达到提高卫勤保障能力的目的,是今后野战内科学研究的方向。1自身特点1.1现代野战内科学的特点在各种疾病的防治方面,野战内科学与普通内科学虽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其自身特点。共同之处主要表现在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防治原则方面,野战条件下发生的内科疾病与平时发病的病因相似,但由于战时外界环境的改变和官兵身体及心理状况有异于平时,疾病的发生和表现也会有所不同。战时居住条件较差,人员密集、通风不畅、供水困难、食物及饮水消毒难以保证,加之在战争环境中官兵精神紧张、身体疲劳、生活不规律,使身体抵...  相似文献   

20.
野战医疗所计算机管理系统开发应用体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景明  苏小刚 《人民军医》1999,42(12):737-738
野战医疗所人员抽组、物资管理的现行方式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直接影响战备任务的完成。我院从1997年起自行开发了野战医疗所计算机管理系统,使人员、物资管理达到程序化、规范化,增强了查询、统计功能,明显提高了管理水平。此软件在几家军队医院推广应用,受到一致好评。现将我们开发应用此软件的体会报道如下。1 野战医疗所管理现状野战医疗所人员、物资、药品配备都是按相关文件要求进行落实的。医院人员流动性很大,如干部的进修学习、轮转、调动、转业、病假、外出执行任务和战士退伍等,只有及时更换、调整,才能保证野战医疗所成员满编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