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气藏开发进入中后期经常需要对现有井网开发效果进行评价,评价过程中需要对单井控制储量进行准确计算.利用容积法计算气藏单井控制地质储量的过程中,传统的单井控制面积的确定方法如算术平均法和泰森多边形(Voronoi)图法等忽略了储层非均质性及气藏开发压力传递特征等影响到单井控制地质储量计算结果的重要因素.首先借助气藏试井、动...  相似文献   

2.
从油田开发生产实例出发,采用均方差参数SQ作为判断拟合效果好坏的标准,利用开发生产全过程的动态资料数据作拟合来反算油田的储量,从而更有效地指导了油气田开发。  相似文献   

3.
利用测井资料计算非均质砾岩油藏单井控制地质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七中、七东区克上组非均质砾岩油藏参数平面上的分区性和差异性,以及油田非均匀井网对砾岩油藏的控制和相应储量分布的匹配关系,利用井点面积权衡法确定单井控制含油面积,分井区建立了砾岩油藏储量参数解释图版及其电阻率、孔隙度、含油饱和度、自然电位减小系数的有效厚度下限标准,以及单井油层有效厚度变化和损失的边界信息收边处理,实现了利用测井资料对非均质砾岩油藏储量分区性和差异性的控制和分析计算。通过该区七中、七东1、七东2等3个井区112个井点单井控制地质储量的分析计算,充分发挥了测井方法多、精度高、分辨性强、测量连续等优点,有效地克服了使用平均值计算储量参数带来的“平滑效应”所产生的问题,使各种非地质因素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提高了非均质砾岩油藏储量计算的精度,为该区非均质砾岩油藏单井控制开采和预测剩余油分布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行业标准中所列水驱砂岩油藏采收率计算公式的筛选结果,推导出了单井新增可采储量和单井控制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单井新增可采储量与单井控制储量的平方成正比。对关系式系数进行了讨论,认为可以通过分析动态资料或类比驱油效率与单储系数的比值确定系数值,从而得到了考虑动态影响的关系式。典型油田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推导的关系式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以作为评价油田经济合理单井控制储量和经济合理井网密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油气田开发是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油气田的开发是否有效,要保证回收投资回成本。根据对中原油田几个深层气藏多年投资和成本的统计的基本情况,从经济方面,用收支平衡的角度,依据同行石油行业的标准,确定了深层气藏的单井控制经济储量,并分析和探讨了对深层气藏控制储量的多方面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以一个单井探明的油藏为例,阐述了利用第一口出油探井资料进行油藏区块评价的基本流程,该流程包括:①通过储层的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油性研究评价储层的静态特征,结合构造研究成果建立油藏的静态地质模型;②以试井资料分析为主,结合钻井工程和地质录井资料,评价油藏动态特征;③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估算油藏区块静态风险储量和单井控制储量;④应用节点分析法进行油藏产能规划,以动态资料评价产能。近5年的开采动态表明,评  相似文献   

7.
物质平衡方程计算动态储量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气藏开发研究中,但该方法对地层压力精度要求较高,地层压力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储量计算结果的准确度.在低能量储层及致密气层中,常规的试井测压要测得准确的地层压力需要较长的关井时间,会影响到气藏的正常生产.当气井进入拟稳定流状态后可以利用流动物质平衡对气井单井动态控制储量进行计算,该方法主要依据容易获得的井口压力,较好的解决了地层压力资料较少情况下动态储量的计算问题.在应用物质平衡法计算低渗透气藏动态控制储量时,为避免认识上的偏差和计算结果的失真.应该首先判断流动是否达到拟稳定流,并应用拟稳定以后的数据进行分析,不能笼统地将所有数据点回归为一条直线.  相似文献   

8.
利用测井资料计算煤层气单井控制地质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岳晓燕 《测井技术》1999,23(5):393-395
煤层气有两种贮存状态:吸附在煤颗粒表面的吸附气;悬浮在微孔隙中的游离气。根据吸附气和游离气的物理状态阐述煤层气地质储量的计算以及利用测井资料确定主要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海上油田的经济合理和经济极限单井控制储量与油藏特性、开采工艺、经济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用科学的方法确定经济合理和经济极限单井控制储量,对于指导油田开发和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中基于陆上油田通常研究的经济合理和极限井网密度分析原理,提出和推导了基于海上油气田开发投资条件下的单井控制储量分析与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异常高压有水气藏井底流压计算困难,因此,利用常规生产动态分析方法很难确定单井控制储量。本文从异常高压有水气藏特点出发,利用WellFlo单井生产系统分析软件,建立气井井筒压降计算模型,并利用Topaze生产动态分析软件计算出异常高压有水气藏单井的控制储量。该研究成果对合理开发异常高压有水气藏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气田生产管理中,气井单井控制储量和泄流半径是两个重要决策参数。对于这两个参数的求解,通常采用传统的物质平衡方法和试井方法,结果不易获得或存在误差。对于干气藏、少量产水或低凝油含量气藏,在不关井条件下,将井口压力换算成井底压力后,以Palacio-Blasingame方法为理论基础,以常用的EXCEL办公软件为计算工具,逐步计算得到气井单井井控储量和泄流半径。该计算方法实用、准确,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利用Topaze-生产分析软件,进行了坨17井的生产动态分析解释工作。Topaze软件通过井的生产数据(压力历史和流量数据)进行解释分析,它提供多种分析方法互相验证。利用该项技术可快速准确地解释地质储量、剩余储量、历史地层压力分布变化以及相应的试井解释参数。优点是不需要关井测试,大大节约了成本或减少产量损失,解决测试工艺不能得到数据的难题,可以代替常规试井。缺点是需要最少1次压力恢复资料验证(在有生产动态数据区间内要有合格的压力恢复资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动态分析的可靠性。为了提高计算井控储量的合理性、正确性,又增加了物质平衡地层压力降落计算气井控制地质储量法、弹性二相流动压法计算气井控制地质储量、压力恢复法计算气井控制地质储量三种方法,它们也是对Topaze软件气井动态解释结果的一个验证。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确定未饱和油藏油井单井控制储量的新方法,该方法从拟稳态渗流方程出发,通过推导可以很方便地确定油井单井控制储量。使用该方法不需要进行关井测压,只需要阶段日产油和累积产油量以及原始油藏压力和井底流压等动态数据,通过线性回归,并进行外推即可得到单井控制储量。实例表明,由该法得到的单井储量与静态单井储量非常接近,是一种简单、实用、准确、可靠的确定油井单井储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依据蒸汽吞吐稠油油藏注采特征曲线,当汽油比(SOR)大于1~2.5时,曲线在半对数坐标上出现直线段。直线的斜率与静态石油地质储量密切相关,由此建立的经验方程计算稠油油藏动态石油地质储量,平均相对误差3.48%。  相似文献   

15.
运用试油、测试及电子压力计试井资料对位个渤海湾浅海埕岛油田北区的胜海区进行油藏描述和评价。以油藏地质研究为基础,应用油藏动态条件下的测试资料描述胜海地区油藏压力、温度特征,判别油藏渗透性与非均质性,搞清其流体性质及分布规律,分析其油藏产能特征及影响因素,确定油藏动态储量及边界距离,为今后本区的勘探和开发提供准确的油藏参数和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的确定,对二次及三次采油是至关重要的,探讨了用产出剖面和注水剖面资料计算剩余油饱和度的, 将分形几何学,地质统计学与流管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利用测井提供的 井点剩余油垂向分布来确定井间或油藏内剩余油分布的新方法,实际油藏资料处理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而为了生产测井资料开辟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7.
储层保护技术在低压井修井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低压井在修井作业过程中因入井液漏失造成储层损害降低油井产能的问题,分析了入井液对储层损害的原因,在优化入井液体系、降低漏失量和防止二次损害三方面,有针对性的配套和完善了适合低压井修井作业的储层保护技术,在现场应用后,油井产能恢复时间比以前平均缩短了14d,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对于面积很小的油、气田、用一口探井测试资料经过分析处理、便可作为比较可靠的评价。本文以HJ气田的3个断块为实例,对其含气面积、储量、产能等主要指标,用一口探井的测试资料进行了预测和评价,与实际试采资料对比,基本上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19.
应用环空测试资料的流压段计算的油井各项参数,与压力恢复解释结果对比相对误差较小。对未出现径向流井试井解释,首次提出了稳定试井与不稳定试井联合解释技术。该技术解决了吉林油田低渗透储层的试井解释的难题,打开了吉林油田低渗透储层试井解释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对大庆探区不同储层不同区块的油气井、进行了有目的的试油试采,用试油试采录取到的压力恢复曲线进行试井分析,得到了有用的地层参数。同时对双对数及导数曲线研究认识发现了不同油气藏边界类型:一条边界、封闭边界、双重介质储层、定压边界,揭示出地下储层地质特征,为合理取得原始有用地质资料,对油井高饱和压力关井初始点确定,裂缝储层压裂前射孔相位确定提出相应措施,指导了试油试采现场施工,为油气田开采提供了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