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青藏铁路冻土区的土壤结构,给出该地区的典型土壤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针对不同深井的个数与深度对接地系统降阻效果的影响,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出青藏铁路的深井接地方案.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青藏高原有着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生态条件脆弱,青藏铁路沿线风沙分布范围广,风沙活动复杂、强烈,对铁路的危害极大,因此有必要研究青藏铁路风沙的分布、特点、防治方法、防治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等,以供青藏铁路运营期间养护及其它类似地区的运营维护参考.研究结论:青藏铁路沿线分布有半固定沙地(沙丘)、活动沙地(沙丘),过境风沙流发育,河流区也是风沙多发地,风沙活动复杂而强烈.该地区的风沙防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工程防沙为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运营期间需要开展风沙防治及风沙地区运营安全技术研究、河流区风沙防治研究,及时清理积沙,加强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3.
青藏铁路格拉段信号工程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凯 《中国铁路》2006,(8):29-32
青藏铁路格拉段信号工程设计,结合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全新的运营管理模式,借鉴世界先进的信号技术,采用GSM-R和GPS卫星定位技术的ITCS列控联锁一体化车站控制系统,全线区间不设传统的轨道电路,而采用虚拟闭塞分区;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作为行车调度指挥的技术手段,实现列车与调车作业的集中控制;道岔融雪分别由轨枕和道岔融雪加热变压器实施加热。格拉段信号网络基本分为三个层面,行车指挥系统单独组网并采用双网自愈结构,ITCS系统独享专用网络,微机监测和道岔融雪信息传输纳入综合环境监测公用数据传输网。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青藏铁路格拉段多年冻土地区线路设计的回顾和介绍,总结青藏铁路格拉段线路设计的主要特点及在设计中所采用的一系列新方法、新思路,以期对其他类似铁路线路设计有一定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青藏铁路格拉段运输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依据新建青藏铁路格拉段设计资料,按把全段分成一段和分成二段两种情况分别计算区间通过能力及货物输送能力。分析得出,仅在不预留"天窗"情况下,按格尔木~那曲和那曲~拉萨两段分别计算,年输送能力满足各段近、远期的运量需求;而在全年或半年每日预留180min"天窗"和按全段计算的各种情况,输送能力都不能完全满足运量需求。研究提出,在不开通预留车站条件下,在部分区间增设计轴装置并在相应区间采取列车连发运行,输送能力会随计轴设备设置数量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根据需要在部分区间增设计轴设备后,可满足设计年度运量需求。  相似文献   

6.
青藏铁路格拉段桥涵设计简介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青藏铁路格拉段全长 114 2km ,多年冻土区长达 5 46km。全线桥梁长度近 160km ,涵洞近 2 0 0 0座。其中 ,多年冻土区桥梁长度达 12 0km。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恶劣 ,铁路的建设涉及“高原、冻土、环保”三大问题。简要介绍桥涵设计 ,基础类型以及桥涵结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青藏铁路格拉段运输组织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铁路格拉段建成后,其行车组织模式与其它铁路区段会有很大不同.根据青藏铁路格拉段客货需求情况,对车流组织、列车编组计划、通过能力和列车运行图模式进行了分析,为确定格拉段行车组织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青藏铁路格拉段机械化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青藏铁路格拉段的自然环境特点,通过对青藏铁路早期技术准备工作的回顾,详细阐述了格拉段机械化施工技术的2个主要内容及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青藏铁路格拉段能源状况、高原缺氧、多年冻土及环保要求等方面的定性定量分析,提出适合当地的经济合理的采暖方式.同时根据存在的高原问题,指出了试验工程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0.
日前,经国务院同意,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铁道部等国家有关部委和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组成的国家验收委员会,对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工程进行了验收。国家验收委员会对青藏铁路格拉段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赞誉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不仅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  相似文献   

11.
解巍 《铁道工程学报》2012,(8):81-83,88
研究目的:上世纪京九铁路建设的同时,沿线一些企业利用该干线通道修建了运输专用线,近年京九铁路又进行了电气化改造。为确保安全,必须消除干线对专用线区域范围可能产生的电火花影响,因而要对专用线进行电磁防护。研究结论:在装卸作业区中,采用扁钢将鹤管及装卸钢栈桥的首末端及中间处,与其两旁的铁路钢轨之间相连接,安装均压装置作等电位跨接并接地;在专用线铁路中,在铁路钢轨上设置两组钢轨绝缘,并设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本文笔者结合京九铁路广东段电气化改造设计的实际经验与体会来阐述电磁防护措施,对类似的情况可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青藏铁路红梁河段沙害成因及防治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铁路红梁河路段沙害严重,目前致灾机理尚不明确,防沙措施效果有限。为系统认识青藏铁路的沙害规律,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计算等方法,对红梁河路段的沙物质来源、风沙动力环境、防沙措施进行研究。发现红梁河路段沙物质主要来自铁路西侧沙山,颗粒组成以细沙为主;年起沙风以W和NNE两组风向为主,分别占全年总量的18.43%和17.21%,实际造成沙害的为W风;年输沙势为315.50VU,年合成输沙势为204.97VU,年方向变率指数为0.65,合成输沙方向为102.41°;在大风干燥季节(主要为1~3月),风吹扬沙物质自西向东搬运,遇到近似南北走向的铁路路基阻挡产生堆积而致灾。本文提出以阻(沙)、固(沙)为主,远阻近固(外阻内固),输导为辅的防沙模式,对类似地区防沙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青藏铁路加筋路堤试验工程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工程实例 ,简要分析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修建的铁路路堤易遇到的变形问题 ,重点探讨路堤变形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青藏铁路引进的道岔融雪设备,从气候特点、管理模式以及节约能耗的角度,分析探讨了目前融雪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较为优化的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5.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水源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藏铁路所经高原多年冻土区 5 5 0余km ,该地区多属无人区 ,尚无任何可借鉴的水源设计经验。结合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水文地质特性 ,探讨各种水源设计方案 ,并详细介绍利用管井取冻土层下水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阐述ITCS,介绍ITCS在青藏铁路某一区间内初验所设定的几个测试环节以及测试设定,说明测试的详细步骤及判断条件.  相似文献   

17.
青藏铁路格拉段高立式沙障防风固沙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藏铁路格拉段线路全长1 140 km,沿线冻融侵蚀、风力侵蚀和水力侵蚀交替出现,遭受轻度以上风力侵蚀的路段长约260 km.铁路未通车前,在秀水河段已出现集沙掩埋轨枕的现象,风沙危害严重地影响行车安全.风蚀防治工程不仅保护铁路免遭风蚀危害,同时对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高立式沙障的防护效果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高立式沙障具有显著的防护效果,使路基免于风沙危害.特别是高立式沙障的多排布设构成的综合防护体系,防风蚀效果显著,从阶梯式集沙仪的观测结果来看,它可使风蚀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青藏铁路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铁路格拉段建设中,为有效控制工程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维持高原生态系统的自我平衡,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了全面系统化的管理和一系列技术创新。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到设计、施工,每一环节都贯彻环保理念,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全面创新了施工期间的环保管理模式,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青藏铁路建设的环保实践表明,积极探索环保施工方法和工艺,切实落实环保措施、科研和技术创新等,为做好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