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迟发性脑病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平  李平法  梁东良 《中国医药》2006,1(9):536-537
目的 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临床表现、治疗、预后与影像学的关系。方法 对3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治疗效果、预后及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36例患者中94.44%的患者有假愈期,只有5.56%的患者无明显的假愈期;90%的患者最初起病形式为痴呆状态,MRI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指导作用。结论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诊断主要依赖病史、临床表现;MRI较CT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诊断有更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对34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痴呆、智能障碍、二便失禁为主,CT提示额、顶、枕叶皮质下白质密度降低。治疗主要为高压氧疗、激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结论神经系统损害程度及预后与急性期吸入一氧化碳的浓度、昏迷时间长短、年龄、急性期是否及时行高压氧治疗、既往身体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剂量细胞色素C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疗效。方法用细胞色素C90mg静脉滴注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痴呆、智能障碍、二便失禁为主。治疗主要为高压氧疗、大剂量细胞色素C及其他辅助治疗。结论大剂量细胞色素C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论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主要表现为精神意识障碍、锥体外系和锥体系功能障碍,一旦发生治疗较困难,致残率高.  相似文献   

5.
高伟 《中国医药指南》2013,(21):282-283
目的观察高压氧等综合疗法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我院收治的28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结果治愈20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出现后应早期积极的进行治疗,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朱爱平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2):3064-3065
目的:观察应用高压氧和抗凝剂综合治疗防治一氧化碳中毒(COP)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201例。随机分成高压氧组97例和高压氧加抗凝剂治疗组104例。高压氧(HBO)治疗压力0.2mPa,日1次,共20次。在患者一氧化碳中毒后第20、30、60日判定是否出现迟发性脑病。结果:高压氧组97例,出现迟发性脑病11例(11.34%)。高压氧加抗凝剂治疗组104例,出现迟发性脑病3例(2.88%)。结论:高压氧和抗凝剂综合治疗急性COP,使其迟发脑病的发生率较单纯高压氧治疗明显降低。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已经确诊的28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8例患者均有精神行为异常,20例不能完成平时熟悉的日常活动,4例表情呆滞,行动迟缓,3例步态不稳,2例大小便不能自理。结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是防止漏诊误诊的关键,高压氧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发病特征与机制,总结临床治疗的方法。方法本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共收治8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患者有众多临床表现:精神淡漠、痴呆、小便失禁、缄默、偏瘫、癫痫发作等;80例患者治疗后经疗效判定,其中治愈21例,显效29例,好转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5%。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个毒后迟发型脑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并不清楚,临床表现复杂,通过影像检查可以有效减少误诊的可能,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通过积极、对症、充足的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愈率或者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张崇 《首都医药》2007,(22):42-42
目的以确立一个在急诊一氧化碳中毒治疗过程中正确应用高压氧的指导原则。方法以记分法对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治疗前后常见的9项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8例CO中毒迟发性脑病高压氧与综合治疗后,有效率为80.5%。结论高压氧能有效地治疗DEACMP。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46例进行CT及MRI检查。结果急性CO中毒在老年人中发生率高,临床主要表现为智能障碍,影像学CT及MRI表现主要为双侧苍白球等基底核及双侧大脑半球对称性异常改变,主要治疗方法为联合高压氧的综合治疗,约半数患者可治愈,预后与年龄、影像学改变严重程度有关。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治疗无特殊方法,预后较差,应早期诊断,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脑电图动态变化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以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方法:对15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进行常规的脑电图检查,并对结果异常者进行定期复查,动态观察患者脑电图的变化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15例患者中,重度中毒患者10例,其脑电图均有异常改变,表现为重度异常者6例,中度异常者4例;中度中毒患者4例,其中脑电图重度异常1例,中度异常3例;轻度中毒患者1例,脑电图表现为轻度异常。结论:毒鼠强中毒患者脑电图异常程度与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平行。中毒越严重,临床症状越明显,脑电图的异常程度也就越高。随着临床症状的好转,脑电图也恢复正常。因此,脑电图检查对判断毒鼠强中毒患者脑功能的损害状况、指导治疗、评价患者病情的变化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脑电图(EEG)和脑血流(CBF)表现,评价其与诊断、预后及治疗的关系。方法对93例经临床确诊的AD患者进行EEG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分析EEG异常程度与痴呆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AD患者的脑血流改变。结果93例患者中EEG正常4例,占4.3%;异常89例,占95.7%。患者痴呆程度越重,EEG异常也越明显。AD组MCA及BA的峰值流速(Vp)、平均流速(Vm)较对照组低,而血管搏动指数(PI)则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EEG、TCD检查对AD的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判断及指导治疗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保明芳 《中国当代医药》2013,(11):173-174,176
目的通过对5例缺氧后肌阵挛(posthypoxic myoclonus,PHM)患者临床资料及脑电图检查结果的分析,结合治疗与转归,探讨PHM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5例PHM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脑电图特点、治疗及转归。结果5例患者均为院内心肺复苏成功后患者,均在复苏成功后出现反复发作的肌阵挛,同步脑电图显示痫样放电时有时无,常规抗癫痫治疗效果不完全肯定。结论PHMI临床表现与肌阵挛癫痫相似,但电生理检查无特异性。丙戊酸、氯硝西泮、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等抗癫痫药物可试用于临床治疗,且主张早期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播散性脑脊髓(ADEM)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转归等,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2例诊断明确的ADEM患者的一般情况、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0.5;发病年龄1~14岁6例(27.3%),15~40岁9例(40.9%),>40岁7例(31.8%);发病季节以春秋季节为主,有发病诱因20例(90.9%);脑脊液异常率为57.1%(12/21),影像学异常率为76.2%(16/21)。大多数患者通过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冲击后好转。结论 ADEM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临床诊断困难,磁共振成像(MRI)及脑脊液、脑电图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给予即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睡眠癫痫电持续状态(ESES)临床和脑电图变化。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1年8月本院诊断ESES的患儿31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儿单药控制临床发作疗效欠佳,丙戊酸钠联合用药治疗反应良好,首发年龄越小,则发作和EEG异常的持续时间越长。药物及激素治疗效果越差。13例(42%)予甲泼龙冲击治疗,9例(69%)在甲泼尼龙冲击疗程结束后癫痫发作控制,或发作减少50%以上,3例(23%)发作无改善。5例(38%)神经心理损伤及运动倒退情况明显好转,2例(15%)好转半年后再次出现神经心理倒退,6例(46%)较治疗前无变化。结论甲泼尼龙对ESES临床治疗疗效不一。对于消除中央区-颞区电持续续状态效果明显,但对特发性枕区癫痫伴ESES现象及年龄<2岁癫痫患儿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16.
王靖东  吴承志  马锐 《安徽医药》2006,10(7):515-516
目的探讨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以期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24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脑脊液、脑电图和神经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呈急性或亚急性发病,主要早期表现为发热、头痛、精神行为异常、智能减退、癫痫发作和意识障碍。常规脑脊液检查异常率50%,早期脑电图检查异常率83%,脑MR I检查异常率75%。结论精神行为异常可以是病毒性脑炎的首发症状,常伴有智能减退、癫痫发作和意识障碍,结合脑电图和脑MR I检查可以作出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毛汕  宋毅军△ 《天津医药》2018,46(4):376-380
摘要: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AE)的临床特点、治疗与预后。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例AE患者的临床表 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AE患者中,1例为抗N-甲基-D-天冬氨酸 受体(NMDAR)脑炎,2例为抗富含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GI1)抗体脑炎,3例为抗体阴性AE。以痫性发作(6/ 6)、意识水平下降(5/6)、近事记忆力下降的认知功能障碍(4/6)、精神和行为异常(3/6)为主要临床表现。所有患者的 颅脑MRI结果均可及异常信号,以边缘系统受累为主;脑电图多表现为弥散性慢波节律,异常放电以颞区为著(3/6); 脑脊液检查提示乳酸脱氢酶增多(4/6)。患者入院后5例接受了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其中3例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 蛋白。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但均遗留癫痫。结论 以痫性发作伴意识水平下降、认知功能障碍及精神和行为异常 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要警惕AE的可能,急性期治疗建议采用糖皮质激素并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 后期遗留癫痫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甲泼尼龙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病人的疗效及对血清钙结合蛋白S100B(S100B)、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8月在保定市第二医院治疗的102例DEACMP病人的临床资料,将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的50例病人设为激素组,将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的52例病人设为联合组,均按方便抽样法抽取。所有病人均采取常规用药+高压氧治疗,激素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甲泼尼龙治疗,联合组在激素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血清S100B、caspase-3水平及脑电图。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激素组的74.00%(P<0.05);主体间效应检验显示治疗前MoCA、HDS评分、血清S100B、caspase-3水平高于治疗后1个月,两组治疗后1个月MoCA、HDS评分、血清S100B、caspase-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1个月脑电图明显优于激素组(P&l...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讨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发病特征与机制,总结临床诊治经验。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住院的患者共7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患者有众多临床表现:精神淡漠、痴呆、小便失禁、缄默、偏瘫、癫痫发作等;76例患者治疗后经疗效判定,其中治愈24例,显效26例,好转1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1.6%。结论 DEACMP发病机制尚不明了,临床表现众多,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提高对患者的诊断,减少误诊率,给予患者及时、足疗程的治疗可最大限度的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与脑电图(EEG)关系及评估预后。方法对59例临床诊断为HIE的足月新生儿进行自然睡眠脑电图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9例HIE患者中EEG正常21例,异常38例,异常率66.1%。轻度HIE患者脑电图异常率为47.6%,中度HIE患者脑电图异常率为85.7%,重度HIE患者脑电图异常率为100%。结论轻度HIE患者临床治愈较快,中、重度HIE患者特别是EEG爆发抑制,低或平坦背景电压,发作期与发作间期痫样放电预后不良。EEG对HIE患者的诊断及临床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