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筱伯 《精细化工》1989,6(1):23-24
在总结生产环氧大豆油(ESO)的实践经验基础上,针对ESO生产中的一些质量问题提出了理论上的解释,简述了粗ESO在水洗时的乳化原理及倾点高,浊点高、成品有絮状物、色译深的形成机理。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研究结果和生产经验,并参考了有关文献,论述环氧大豆油质量及其控制。指出产品热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指标.热稳定性的优劣与生产工艺有关.并提出了使用低浓度(27.5%)过氧化氢就地进行环氧化法生产上乘质量产品的若干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环氧大豆油后处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将环氧大豆油粗品经碱洗、水洗、减压蒸馏脱水、热稳定处理过程生产高质量合格品对各工艺参数对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的影响。该研究对于帮助厂家采用合理、先进的技术生产高质量合格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环氧大豆油生产新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粗豆油依次经氨水、双氧水预处理后获得的精炼油与乙酸、双氧水在稳定剂尿素存在下,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发生环氧化反应制得环氧大豆油粗品。粗品经三次水洗,减压蒸馏,压滤可制得环氧值≥6.5的高质量产品,该工艺技术已用于工业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采用无溶剂法生产环氧大豆油的原料配比、工艺条件和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并通过L_9(3~4)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环氧大豆油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多仁 《化学工业》2010,28(5):35-41
阐述了国内外聚氯乙烯增塑剂环氧大豆油的生产方法、工艺进展和主要应用领域,介绍了生产环氧大豆油的主要方法、原理及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在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大豆油的环氧化,研究了树脂用量及交联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品环氧值的影响,并得出了环氧化、碱洗、水洗、减压蒸馏等过程的优惠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
无溶剂法合成环氧大豆油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程争 《辽宁化工》1997,26(1):37-40
叙述了无溶剂法合成环氧大豆油的方法,主要反应条件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并对溶剂法合成环氧大豆油与无溶剂法合成环氧大豆油的技术路线,工艺流程、工艺条件以及产品质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环氧大豆油的生产应用及市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多仁 《中氮肥》1998,(6):15-16
环氧大豆油为环氧亚油酸酯、环氧油酸酯和环氧棕相酸酯等的混合物。作为环氧油类增塑剂包括环氧大豆油、环氧猪油、环氧玉米油等,代表品种为环氧大豆油。环氧大豆油广泛用作塑料加工中的增塑剂和稳定齐fi。在美国,生产和消费仅次于邻苯二甲酸酯类。在我国,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具有多功能的环氧增塑剂也将会有更多的应用。1性能、生产应用及市场分析环氧大豆油外观为浅黄色油状液体,稍溶于乙醇,溶于脂肪烃、芳香烃、酯类、酮类、高级醇类等有机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0.01%(25C),沸点为150C、密度为0·989g/cm‘,着火点310C,…  相似文献   

10.
环氧大豆油合成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石 《河北化工》2008,31(2):37-38
介绍了无溶剂法合成环氧大豆油的原理和生产方法,并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60~65 ℃,大豆油∶双氧水∶甲酸为250 mL∶120 mL(31%)∶25 mL(88%),催化剂浓硫酸用量为0.15 mL.  相似文献   

11.
绿色增塑剂环氧大豆油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氧大豆油是以可再生植物资源制备的一种绿色增塑剂产品,具有无毒和良好的光、热稳定性,广泛应用于聚氯乙烯制品.文章对环氧大豆油的合成工艺及生产现状、性能与用途进行综述,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粗豆油依次经氨水、双氧水预处理后获得的精炼油与乙酸、双氧水在稳定剂尿素存在下,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发生环氧化反应制得环氧大豆油粗品。粗品经三次水洗、减压蒸馏、压滤可制得环氧值≥6.5%的高质量产品。该工艺技术已用于工业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3.
环氧大豆油     
胡识人 《化学世界》1990,31(10):448-451
本文介绍环氧大豆油小试新工艺,指出由于提高双氧水的转化率、抑制环氧副反应的措施、回收和再利用,使原料耗比环氧值≥6.0%的环氧大豆油有较大幅度下降。通过用户试验,表明性能优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何少芬 《广州化工》2005,33(3):81-82
本文从环氧大豆油的主要质量指标环氧值、环氧值保留率、色泽、酸值的角度,论述环氧大豆油质量及其控制。并提出了环氧化法生产优质环氧大豆油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5.
傅梅绮 《天津化工》2005,19(6):31-33
对无溶剂法生产环氧大豆油工艺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对提高环氧值、降低酸值和色泽的因素进行了讨论。提高了无溶剂法环氧大豆油理想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6.
探索了提高环氧大豆油环氧值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7.
大豆油经NaOH-H_2O_2精炼后,在催化剂硫酸、稳定剂尿素存在下与甲酸、双氧水发生环氧化反应生成环氧大豆油。粗品经水洗、减压蒸馏脱水、压滤即获成品。该工艺环氧化反应温度为65±5℃,双氧水滴加时间为3.5~4.5h,滴加完毕后保温3h;物料最佳配比(重量%)精炼油∶双氧水∶甲酸∶硫酸∶稳定剂为1∶(0.6~0.8)∶(0.12~0.15)∶(0.005~0.006)∶(0.001~0.003)。  相似文献   

18.
环氧大豆油增塑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环氧大豆油的试制方法,提出了使用低浓度(26%~27%)过氧化氢一步就地法环氧化反应及过氧乙酸反应母液套用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19.
高性能环氧大豆油生产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生产工艺与装备有机结合起来,对反应、分离工艺(如水洗、蒸馏、过滤等)进行优化,得到最佳的环氧大豆油合成工艺,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李国荣  马超 《广东化工》2013,40(3):31-32
采用可再生资源大豆油的环氧产物(环氧大豆油,ESBO)作为原料与乙二胺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环氧固化剂,并与环氧树脂E51固化制备漆膜。通过FT-IR对固化剂结构进行分析,证明了环氧基与伯氨基的反应;所制备的清漆漆膜力学性能优良,并具有优异的耐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