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中p16基因甲基化的表达,分析p16基因甲基化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61例经手术切除且病理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在术中提取新鲜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冷冻保存,提取DNA后经重亚硫酸盐修饰,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癌和癌旁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状态。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小细胞肺癌和癌旁组织中出现p16基因甲基化的阳性率分别为11.48%(7/61)和1.64%(1/61)(P>0.05)。不同的病理分型、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程度及吸烟指数间p16基因甲基化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存在p16基因甲基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浆p16基因甲基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其肺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和外周血血浆p16基因的甲基化,并对12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样品进行p16基因甲基化检测,各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肺癌组织p16基因甲基化率44.2%,高于癌旁组织的11.7%(P0.0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样品中p16基因甲基化检测率为32.5%,对照组血浆未检测到p16基因甲基化(P0.01);肺癌患者血浆样品与癌组织p16基因甲基化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血浆样品与癌旁组织p16基因甲基化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肺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浆样本p16基因甲基化的检测都为肺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3.
p16基因甲基化对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支气管灌洗液及全DNA中p16基因甲基化,并探讨其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半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26例肺癌患者支气管灌洗液及相应全血中DNA p16基因的异常甲基化状态。结果34.6%(9/26)肺癌组织出现p16基因甲基化,出现甲基化组织对应的血液标本中88.9%(8/9)出现p16基因甲基化。支气管灌洗液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况与全血中是否出现p16基因甲基化关系密切(P<0.01)。结论肺癌患者支气管灌洗液及血液标本中p16基因甲基化的检测可能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p16、CyclinD1及nm2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p16、Cyclin D1及nm23基因蛋白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64例NSCLC中p16、Cyclin D1及nm23蛋白的表达。结果 p16、Cyclin D1及nm23在NSCLC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2.2%、65.6%、53.1%;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与NSCLC的分化程度和患者术后生存期呈正相关(P〈0.05);p16、nm2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全血DNAp16基因甲基化,并探讨其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新鲜的胃癌组织及血液标本4 4例,胃溃疡等胃部良性疾病患者标本2 0例。采用甲基特异性PCR(MSP)技术分别检测肿瘤组织DNA和全血DNA中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结果:38.6 % (17/ 4 4 )胃癌组织出现p16基因甲基化,出现甲基化组织对应的血液标本中88.2 % (15 / 17)出现p16基因甲基化。胃溃疡等胃部良性疾病患者标本中未发现甲基化。肿瘤组织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况与全血中出现p16基因甲基化关系密切(P<0 .0 1)。结论:胃癌组织及血液标本中p16基因甲基化的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沉渣细胞p16基因甲基化状态检测联合脱落细胞检查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意义.方法:66例胸腔积液患者,其中恶性胸腔积液36例(恶性组),良性胸腔积液30例(良性组).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胸腔积液沉渣细胞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同时进行胸腔积液脱落细胞检查,分析2种方法对胸腔积液诊断的意义.结果:p16基因甲基化、脱落细胞学检查和二者联合检查的阳性率恶性组分别为69.4%,41.7%和88.9%;良性组分别为13.3%,0,13.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的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86.7%,准确性为87.9%,2种方法联合检查优于单项检查(P<0.05).结论:胸腔积液p16基因甲基化联合脱落细胞学检查对良、恶性胸腔积液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hedgehog信号通路的负调控基因生长停顿特异蛋白1(growth arrest specific1,GAS1)、人类hedgehog相互作用蛋白(human hedgehog interacting protein,HHIP)和patched1 (PTCH1)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甲基化状态并初步探讨此3个基因对早期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Ⅰ期NSCLC患者85例(NSCLC组)并以同期住院的23例非肿瘤性肺部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检测GAS1、HHIP和PTCH1在5个NSCLC细胞株A549、NCI-H1299、NCI-H460、LTEP-a-2、SPC-A-1中的甲基化状态及其在NSCLC组患者的肺癌组织中、对照组的肺部病变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分析3个基因诊断Ⅰ期NSCL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hedgehog信号通路的3个负调控基因除在NCFH1299中均呈去甲基化状态外,在其他4个肺癌细胞株中均有1~2个基因呈甲基化状态.GAS1、HHIP和PTCH1在NSCLC组的甲基化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S1用于临床Ⅰ期NSCLC诊断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41%、69.57 %;HHIP分别为49.41%、82.61 %;PTCH1则分别为34.12%、100.0%.结论:PTCH1、HHIP和GAS1在Ⅰ期NSCLC中存在显著的异常甲基化,提示hedgehog的异常激活可能参与了NSCLC的发生和发展.对3个基因在早期NSCLC患者血浆游离DNA中甲基化状态的进一步研究可望为NSCLC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肿瘤分子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胸部低剂量螺旋CT联合血清p16基因甲基化检测筛查早期肺癌的可行性.方法:本院体检的无症状肺癌高危人群共2 332例按2:1随机分为2组,低剂量螺旋CT-p16组1 555例,首先给予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发现肺非钙化结节者行常规剂量CT及血清p16基因甲基化检测;标准剂量CT-p16组777例,给予标准剂量CT扫描,发现肺非钙化结节者行血清p16基因甲基化检测.结果:低剂量螺旋CT-p16组中11.4%及标准剂量CT-p16组12.1%患者可疑肺癌,其中低剂量螺旋CT-p16组中108例及标准剂量CT-p16组中50例确诊为肺癌.2组肺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联合血清p16基因甲基化检测是一种敏感、安全、可行的筛查早期肺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郭秀娟  沈莉 《临床荟萃》2008,23(15):1067-1070
目的 评价痰液标本中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联合血清中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 21-1)和癌抗原15-3(CA15-3)的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100例NSCLC患者痰液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联合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中CYFRA21-1和CA15-3的水平,评价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NSCLC的诊断价值.结果 NSCLC患者痰液中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为61.0%;NZCLC患者血清中CYFRA21-1和CA15-3的实验敏感度分别为58.0%和38.0%;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NSCLC的检出率,敏感度79.0%,明显高于各种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结论 痰液标本中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联合血清中CYFRA21-1和CA15-3的检测可明显提高NSCLC的检出率,为早期诊断NSCLC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BP1和P1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NSCL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66例肺癌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中CtBP1和P16蛋白表达,分析其与NSCLC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肺癌组织CtBP1和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0%和47.0%,P16蛋白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肺癌组织(χ^2=9.196,P〈0.05),而两者CtBP1蛋白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662)。肺癌组织CtBP1蛋白与P16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性(r=-0.392,P〈0.05)。P16蛋白表达与肺癌的临床分期、有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化程度有关(χ2=5.079~9.333,P〈0.05),而与病理类型无关(P〉0.05);CtBP1蛋白表达与上述临床病理学参数均无关(P〉0.05)。结论 P16表达缺失与NSCL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CtBP1和P16可作为判定NSCLC恶性程度及评估其侵袭性、转移性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中p53基因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巢式PCR结合DNA测序法,检测53例NSCLC患者EBC中p53基因第5~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并以32例健康体检者EBC标本作为对照。结果肺癌组53例EBC标本中扩增到1)53基因26例,其中10例检测到p53基因突变,突变率为38.5%(10/26);正常对照组32例EBC标本中扩增到p53基因15例,但未检测到p53基因突变。结论p53基因突变可能参与NSCLC的发生发展,检测EBC中p53基因的突变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健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健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要点,笔通过对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0次使用健择治疗的观察,提出护理重点在于掌握健择的配制,储存要求,调节滴注速度,加强对症护理,是防治不良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细胞外基质蛋白Tenascin-C水平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NSCLC患者80例作为NSCLC组,同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2组血清Tenascin-C水平,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Tenascin-C、CEA对NSCLC的诊断价值。结果NSCLC组血清Tenascin-C水平高于对照组[(5.08±3.33)ng/mL vs.(1.51±1.07)ng/mL,P=0.001],NSCLC组血清CEA水平高于对照组[(15.64±7.18)ng/mL vs.(3.58±1.72)ng/mL,P=0.003]。NSCLC组血清Tenascin-C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和组织类型无显著相关性(P>0.05),患者TNM分期越高、存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患者血清Tenascin-C水平显著性增高(P<0.05)。当临界值为2.07 ng/mL时,血清Tenascin-C水平诊断NSCL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3(95%CI:0.688~0.817,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1%和76.0%,高于CEA诊断NSCLC患者ROC曲线下面积0.715(95%CI:0.683~0.838,P<0.001);二者联合使用诊断NSCLC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2(95%CI:0.788~0.917,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1.0%和91.0%。Ⅰ+Ⅱ期NSCLC组患者血清Tenascin-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当临界值为1.73 ng/mL时,血清Tenascin-C诊断早期(Ⅰ+Ⅱ期)NSCL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3(95%CI:0.688~0.846,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6%和83.0%。结论NSCLC患者血清Tenascin-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对NSCLC患者具有一定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中血浆miRNA-155、miRNA-625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98例NSCLC患者与11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分别设定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2组血浆miRNA-155、miRNA-62...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及对患者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5年9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肿瘤科治疗78例非小细胞癌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铂类+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则联合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比...  相似文献   

16.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恶性肿瘤中居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80%~85%。绝大多数NSCLC在临床确诊时正处于复发或转移性的晚期阶段,化疗是这部分人群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作为标准一线治疗的含铂两药联合化疗方案已进入平台期,无进展生存期(PFS)为4~6个月,总生存期(OS)仅为8~10个月。近年来,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让人们看到了跨越这一平台的希望和曙光,靶向治疗作为一支生力军正逐渐登上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的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微小RNA-124a(miR-124a)和微小RNA-449a(miR-449a)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行手术切除肿瘤的NSCLC患者90例(NSCLC组),出院随访36个月,根据术后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56例)和未复发组(34例).另选取肺部良性结节患者60例(良性结节组)、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区淋巴结穿刺活检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超声科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区淋巴结穿刺活检的NSCLC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将穿刺活检结果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淋巴结的大小,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区淋巴结穿刺活检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及对患者治疗方式的影响。 结果586例非小细胞肺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患者穿刺后病理证实阳性转移病例543例(92.66%);阴性转移病例30例(5.12%);未能诊断病例13例(2.22%)。阴性病例中有11例临床或影像学怀疑恶变者再次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或切取活检,其中2例阳性。在573例病例中穿刺后取得有效病理诊断的敏感度为99.63%(543/545),特异度100.00%(28/28),阴性预测值93.33%(28/30),阳性预测值100.00%(543/543)。586例病例的总准确性97.44%(571/586)。有34例(5.80%)患者因超声引导下锁骨上淋巴结穿刺活检改变了分期及治疗方式。所有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区淋巴结穿刺活检病例均未出现并发症。 结论超声引导下锁骨上淋巴结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检查方法,可以作为NSCLC临床分期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特点及术前行纵隔镜检查的重要性。方法 89例临床诊断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纵隔镜检查;纵隔镜检查阴性者行开胸手术肺叶切除、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纵隔镜检查病灶同侧纵隔淋巴结转移(N2)者行新辅助化疗,病灶对侧纵隔或斜角肌淋巴结转移(N3)者行放化疗。结果 纵隔镜检查共发现23例N2、9例N3患者。右肺癌主要转移至右侧第2(R2)、第4(R4)、第7(R7)、右斜角肌(RS)站淋巴结,左肺癌主要转移至5、6、7站淋巴结,但左下肺癌也可转移至R2、R4和RS站。本组左、右肺癌对侧纵隔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T扫描纵隔淋巴结短径≥1cm是预测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一个独立因素。结论 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行纵隔镜检查可提高分期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生物芯片技术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清及随访结果,筛选出新型NSCLC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血清自身免疫抗体作为分子标志物用于NSCLC的预后评价。方法(1)提取NSCLC组织总mRNA构建T7噬菌体cDNA文库;(2)用NSCLC预后良好和不良患者血清对T7文库进行生物淘洗;(3)构建蛋白芯片,分别用预后良好和不良患者血清孵育芯片进行CyS/Cy3双荧光标记并分析芯片结果;(4)对挑选出的标志物进行测序及分析。结果筛选得到最佳评价组合含6个NSCLC预后相关标志物,其联合诊断准确率80.7%,敏感性85.3%,特异性73.9%,AUC为0.825;测序及BLAST分析显示,abl—interactor 1、pleiotrophin、surfactantprotein B 3个标志物是已知癌细胞转移和预后相关分子。结论成功筛选得到1个含有6个标志物的最佳评价组合,可对NSCLC预后进行较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