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迟元波 《吉林农业》2011,(3):186-186
我国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在大宗粮食作物作业机械中,玉米收获环节较为落后。文章对我国目前玉米机收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分析,同时提出了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20,(1)
正随着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的普及,特别是机械直接收获籽粒技术的推广,玉米倒伏以及未发生实际倒伏但是却存在巨大风险的潜在倒伏,正在成为玉米生产上日益严重的问题,务必充分重视。倒伏玉米造成机械收获困难,增加落穗落粒,既降低了收获速度影响工效,又增大了产量损失。潜在倒伏玉米外观上植株直立田间,看起来一切正常,但是,在机收时一碰即倒,因而产量损失巨大。对于籽粒机收玉米,由于玉米在生理成熟后还要7~10天进行田间站秆脱水,倒伏和潜在倒伏问题就显得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3.
以往我国玉米收获大部分是靠人工,费时、费力,不适宜玉米规模化种植。事实上,在我国农村,当农民实现了水稻和小麦的机收之后早已在盼望实现玉米机收了。据专家介绍我国是个种植玉米的大国,每年的种植面积都在2 400万hm2左右,现在我们国家的机收率占种植面积的2%,美国玉米机收面积达到95%。那么我国的玉米机收率主要低在哪里?专家分析说:主要有3方面的原因:一是玉米成熟期南北地区相差很小,由于没有时间差,玉米机收很受限制,不能进行大范围的跨区收获。二是在玉米秸秆处理上一般功耗大,且收割速度较低。三是玉米收割机要求对行收割,这就增加…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夏玉米集中产区,是全球唯一的一年两作夏玉米区,选育籽粒机收玉米品种、配套与之相适应的增产关键技术、实现玉米全程机械化是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有效措施。本文作者通过近两年的研究和实践,对籽粒机收玉米品种豫单9953配套增产关键技术进行了概括总结,旨在为黄淮海籽粒机收玉米品种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德惠市种植面积较广的作物之一,玉米用途广,产量高,倍受广大农民的青睐。在玉米全程机械化中,收获环节最为薄弱,目前我国玉米机收水平仅为16.9%。玉米收获的机械化水平发展还很落后,为了突破这一玉米机械化的“瓶颈”,各地要采取积极措施,制定激励政策,支持玉米收获装备发展,以下本文对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农业部在山东淄博举行全国玉米跨区机收启动仪式,全国玉米跨区机收全面启动,全国玉米主产区秋收工作全面展开.目前我国玉米机收水平不足5%,但已经具备了快速推进的条件,明年农业部将启动玉米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今后一个时期,中央购机补贴将逐步扩大玉米收获机械补贴的实施范围,提高补贴力度,大力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化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7.
玉米和水稻是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在这两大作物的机械化水平上,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全省水稻机械栽植水平达到87.4%,这主要得益于省政府的大力推动。在玉米全程机械化各环节中,最薄弱的环节在于收获。在解决水稻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的基础上,全省下大力气突破玉米收获机械化作业环节,并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上予以倾斜,将玉米收获机纳入普惠制,有力地促进玉米种植大户、农机经营大户和农机合作社购买农机的热情,使玉米机收水平得到了新的提升,达到42%,超出我国玉米机收平均水平。虽然2014年全省玉米收获机呈现良好的市场前景,但在实践中发现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并解决,以促进玉米全程机械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凉州区玉米机械收穗、机械收粒现状,发现凉州区玉米机械收获率在逐年增加,同时也存在机收质量不高、机械收粒应用率低等问题,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发展对策及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长江中游春播与夏播玉米机收质量、籽粒脱水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长江中游两熟制玉米机械化收获配套种植模式及农艺措施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9年在长江中游(湖北省荆门市)选用3个当地的主栽玉米品种[登海618(DH618)、迪卡653(DK653)和豫单9953(YD9953)],设春播和夏播2个播种季,于生理成熟期(T1)、生理成熟后7 d(T2)及生理成熟后14 d(T3)分期进行籽粒机械收获,比较分析春播与夏播玉米的产量、籽粒脱水动态、机收质量及其对延迟收获的响应差异,并通过回归分析研究机收籽粒破碎率的主要影响因子及籽粒脱水与吐丝后活动积温(GDD≥10℃)的关系。【结果】春播与夏播玉米生长期间气象条件差异明显,春播玉米较夏播玉米生育期长、干物质积累多,3个品种的春播产量显著高于夏播产量(P<0.05,下同),平均提高64.6%。春播与夏播玉米的机收含杂率均低于3.00%,但机收籽粒破碎率与损失率偏高,是影响机收质量的主要原因。春播玉米收获时的籽粒含水量(15.7%~35.5%)高于夏播玉米(14.6%~21.5%),且均随收获期延迟而明显下降。春播玉米机收籽粒破碎率随籽粒含水量的增加而呈直线升高趋势(R2=0.543,P=0.024),夏播玉米机收籽粒破碎率与籽粒含水量则呈二次曲线关系(R2=0.509,P=0.118)。春播玉米的籽粒体积(0.27~0.36 cm3/粒)明显大于夏播玉米(0.19~0.32 cm3/粒),玉米籽粒体积与机收籽粒破碎率存在显著的负二次曲线关系(R2=0.452,P=0.009)。春播与夏播玉米的籽粒含水量与GDD≥10℃呈显著的Logistic曲线关系,不同播种季玉米籽粒脱水速率对GDD≥10℃的响应也存在明显差异,籽粒水分下降至相同水平时,春播玉米所需的GDD≥10℃均高于夏播玉米。【结论】长江中游春播与夏播玉米生长及收获期间的气象条件差异导致其机收产量、机收质量及籽粒脱水过程存在明显差异。与夏播玉米相比,春播玉米生育期更长,生物产量较高,机收籽粒破碎率较低,但二者的机收损失率相当。在长江中游延迟收获对夏播玉米机收质量影响不明显,但延迟7 d收获可有效降低春播玉米机收籽粒破碎率与机收损失率。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是我国玉米主产省份之一,同时也是玉米消费大省。随着四川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省内玉米产量缺口日益增大。近年来,四川省夏播机收玉米播种面积不断增加,但存在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生产竞争力低、相关栽培技术滞后、农业机械普及率低、种植投入成本高及农产经济收入呈负值等现象。本文提出了对川中丘陵区夏播机收玉米高产栽培模式及栽培方法进行优化的方案,以达到节本、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马龙武 《吉林农业》2011,(3):188-188
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30%左右。玉米机械化收获环节薄弱。为推动玉米机收的快速发展,农业部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的通知》,对玉米机收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各地也纷纷加大力度,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文章详细介绍了我国玉米收获机型、特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玉米机收已经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在2年内实现京郊玉米机收率达到25.00%的目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黄淮海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轮作区,生产上小麦早播晚收、玉米晚播早收和缺乏适宜机收籽粒玉米品种,不利于黄淮海区实现玉米机收籽粒的问题。全国农技中心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于2016年开始在河南开展了小麦玉米双机收模式试验,以筛选适宜的小麦玉米品种、确定合理的小麦玉米茬口、优化集成配套技术,为黄淮海区实现大面积玉米机收籽粒和小麦玉米轮作全程机械化提供依据。试验表明,通过培育选用早熟、籽粒脱水快、站秆能力强、抗逆、高产的玉米品种和早熟、耐晚播、高产、优质的小麦品种,配套小麦晚播早收、玉米早播晚收的"双早双晚技术",能够在黄淮海区实现大面积玉米机收籽粒和小麦玉米轮作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14.
关于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书溢 《农业科技通讯》2014,(3):16+256-16,256
目前我国玉米机械化种植水平较高,而机械化收获水平较低。除黑龙江、山东、河北的机收面积较大外,其他地方主要还是以人工收获为主,费工、费时、又费力。因此推进玉米机械化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介绍了玉米机械化收获的优越性,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长江中游玉米籽粒机械直收适宜品种与配套农艺措施,2018—2019年选用不同玉米品种,测定不同机收时间下玉米关键农艺性状、产量及机收质量指标。结果表明,收获时间对春玉米机收产量与机收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延迟1周收获后籽粒容重显著增加,机收产量显著提高,2年平均提高9.72%;而延迟2周收获则有降低机收产量的趋势。2年收获时杂质率总体≤3%,而机收籽粒破碎率与损失率均>5%,是该区域春玉米籽粒机收面临的主要问题。籽粒厚度、籽粒含水率和百粒重是影响机收籽粒破碎率的关键性状,三者与机收籽粒破碎率均呈显著的倒二次曲线关系;玉米的倒伏率、穗位高和重心高度是影响机收损失率的关键性状,倒伏率与机收损失率呈显著正相关,而穗位高和重心高度与机收损失率均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延迟收获能显著降低籽粒含水量,从而降低籽粒破碎率,但继续延迟收获有增加倒伏的风险。综上,长江中游春玉米成熟后适时延迟7~10 d收获,可有效降低籽粒含水量与机收籽粒破碎率,提高玉米籽粒机收产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现代农业良好发展,在农业生产之中积极引用先进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但对现阶段玉米生产实际情况予以了解和分析,确定玉米机械化水平较低。而造成此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选用的玉米品种不宜机收。本文将参考相关资料着重分析和探讨宜机收玉米新品种选育,希望对于提高我国玉米生产水平有所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淮区籽粒机收玉米标准及育种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隆平华研种业的育种实践和农业部关于籽粒机收玉米的现行标准,提出了机收净籽粒和机收干籽粒的品种标准,机收净籽粒和干籽粒的水分分别控制在20%和16%以内,破碎率控制在3%和1%以内。并阐述了实现这个育种目标的杂交模式。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认为早熟和脱水快是机收玉米的首要核心性状,抗倒抗病是机收玉米的必要支持性状;实现机收丰产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玉米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8.
玉米机收籽粒是玉米生产的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东北籽粒机收玉米品种现状及生产上对此类品种的特殊要求,提出了育种思路和选育方法,阐明适宜机收籽粒玉米新品种选育是未来玉米育种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明玉米籽粒机收质量的关键因素,解决收获期籽粒含水率偏高的问题,总结与分析了国内外玉米籽粒脱水相关研究,笔者提出未来玉米籽粒机收推广过程中,选用适宜籽粒机械化直收优良品种,不断改进种植模式、优化养分和水分施用方式,研发高效促脱水化学调控产品等关键栽培技术途径,是推动中国玉米籽粒机收的重要途径。笔者结合玉米生产实际,提出了加快籽粒机收推广的建议:加快早熟、籽粒脱水快、适宜机收品种的选育;明确各生态区域影响籽粒脱水动态的因素和机制;综合运用粒收品种选育、品种熟期配置、延迟收获期、栽培技术配套。同时,应加强农艺措施相配套的轻简化农机装备的有效研制,农艺农机有机融合,推动玉米籽粒机收技术应用,提升玉米产业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玉米收获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国良 《吉林农业》2011,(2):139-139
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分布广泛,种植面积0.27亿公顷。在玉米全程机械化中,收获环节最为薄弱,目前我国玉米机收水平仅为16.9%。为了突破这一玉米机械化的“瓶颈”,各玉米主产区利用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契机,纷纷向玉米收获机械化倾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玉米收获机械装备的普及应用。鉴于我国玉米收获机技术尚处于逐步成熟阶段,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