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09年9月19日~12月30日收治的48例住院儿童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及治疗经验。结果 14例为轻症患儿,30例为重症患儿,4例为危重症患儿。48例确诊病例均为本地发病者,其中10例有明确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接触史。表现为发热(100%),咳嗽(93.8%),气促(35.4%),喘息(25%),呼吸困难(4.16%),腹泻(12.5%);50%患儿合并肺炎,2例并发心肌炎,5例患儿合并胸腔积液,其中2例出现呼吸衰竭;75%患儿白细胞正常或减低,45.8%患儿有肌酸激酶(CK)增高。按照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给予奥司他韦抗病毒、预防感染、吸氧、营养心肌及对症支持治疗,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必要时给予呼吸机支持、胸腔穿刺引流,所有患儿均痊愈。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儿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肺炎是常见并发症,少数患儿合并胸腔积液,甚至出现呼吸衰竭;接近半数患儿伴有不同程度心肌酶损害,少数并发心肌炎;尚未发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奥司他韦治疗敏感,采取综合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甲型H1NI流感的防控措施。方法通过分批隔离和病房临时隔离管控措施,对在本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作血液透析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实施防控。结果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本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确诊3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占同期68例血透患者的4.41%。实施防控干预措施后,血透患者中未出现续发病例。结论血透患者是甲流的易感高发人群,早期采取措施能够有效控制甲流的流行。  相似文献   

3.
2009年11~12月,新疆奎屯地区甲型H1N1流感(甲流)流行,患者达数百人之多。为了掌握甲流的临床特征和发病规律,进而指导今后防控工作,对该时间段内在本院确诊的156例甲流住院病例进行了分析,先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期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11月2010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甲型H1N1流感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同期住院非甲流孕产妇1856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52例,发病率2.7%。妊娠期甲型H1N1流感的发热时限及不同孕期与病程时限均无相关关系。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达菲)治疗23例,较未使用此药物患者病程显著缩短[(4.79±2.04)d比(7.26±3.77)d,P〈0.05]。合并肺炎6例,病程较无合并症患者显著延长[(9.83±4.70)d比(5.37±2.54)d,P〈0.05]。结论妊娠期甲型H1N1流感应予以高度重视,在早预防、早诊断及早治疗的基础上,提早预防合并症的发生。明确诊断后及早使用磷酸奥司他韦可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5.
分析2009年10—12月间收治的15例重症和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有效护理措施。临床特点分析:患者年龄18~63(34.9±17.1)岁,男9例,女6例,其中危重症6例。本组患者均为社区获得性感染。10例患者原有各种基础疾病。全部患者均有发热和咳嗽。肌肉痛(9例)、呼吸困难(9例)、咽痛(8例)、肺炎(9例)等是患者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少数患者出现严重消化道症状(1例)、意识改变(2例)、肾功能损害(2例)等。6例危重症患者中合并有其他器质性疾病者5例.热程7-18(10.4±6.2)d。护理对策:做好心理护理并加强宣教,编写甲型H1N1流感患者宣教手册;针对重症和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疾病特点做好高热、咳嗽、咳痰等对症护理;对于进展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并施行有创正压通气治疗的3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做好呼吸机参数的调节和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本组15例患者中10例痊愈出院,5例危重症患者死亡,其中4例与基础疾病相关,单纯死于甲型H1N1流感者1例,无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西藏自治区拉萨市140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诊治情况,总结防治措施,积累高原地区甲流患者的临床救治经验.方法:对2009年9月9日至12月20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都为本土病例.疫情的流行出现2个高峰,男78例,女62例,男女之比为1.26:1;年龄5个月~71岁,以20~29岁组最为多见,共有44例,占31.4%;职业分布以学生居多,占25%(56/140);民族分布中,汉族60例,藏族78例,回族2例;有症状的占总病例的94%(132/140),症状最多的是发热98.48%(130/132)、全身肌肉疼痛51.5%(68/132)、流涕36.36%(48/132)、咽痛30.3%(40/132)、头痛18.2%(24/132)、咳嗽16.66%(22/132)、乏力12.1%(16/132);有基础疾病的5例,其中高原红细胞增多症3例、高血压2例、过敏性鼻炎2例;9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发生有学校聚集现象:治疗上没有1例经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治疗.结论:在西藏地区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普遍易感,以青壮年多见:根据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可作出甲型H1N1流感的明确诊断,采取切合实际的隔离治疗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能有效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轻症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不需积极应用奥司他韦治疗,应用普通的抗病毒药物(抗病毒冲剂、利巴韦林)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危重甲型H1N1流感(甲流)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危重甲流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就地隔离治疗的护理过程.结果 经严密监测、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4例患者病原学检测连续2次阴性,体温正常,无并发症,治愈出院.1例抢救无效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 严密病情监测、合理用药及机械辅助通气护理、积极心理干预对危重甲流患者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切实执行消毒隔离和防护措施能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和交叉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8.
3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患者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住院临床资料和护理。结果30例确诊患者病原学检测连续二次阴性,体温正常、流感样症状消失≥3d,无并发症,临床情况稳定,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做好发热期间病情观察,正确采集标本及用药后的观察,心理干预等对疾病康复起到积极作用,落实消毒隔离和防护流程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重症及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将人住隔离病区的重症及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56)按常规进行隔离、抢救、治疗护理,观察组(n=51)按照设计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健康教育覆盖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Z=-4.30,Z=-5.02;P〈0.05),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覆盖率优于对照组(x^2=15.2,x^2=19.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重症及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实施护理,能减少患者入住隔离病区的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覆盖率,对控制甲型H1N1流感的疫情起到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甲流)患者肝功能损伤的程度,探讨危重症甲流肝功能损伤程度、凝血功能改变、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水平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3例危重症甲流患者入院及住院过程中肝功能、凝血功能、LDH和CK进行检测,并结合其部分临床资料做了比较分析。结果 (1)13例危重症甲流患者11例发生肝功能轻度损伤,肝功能损伤多发生于病程的第1周,而凝血功能基本正常;(2)13例危重症甲流患者12例血清LDH和7例CK升高;(3)危重症患者血清LDH高于重症患者(P〈0.05),而CK低于重症患者(P〉0.05)。结论危重症甲流患者发病早期多出现肝功能轻度的损伤,但与患者的病情轻重关系不大;危重患者容易出现LDH和CK的增高,LDH可以反应肺部损伤的程度,与病情的轻重有一定的关系,而CK的增高可以间接反映肺外脏器受损的程度,出现LDH及CK增高明显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1.
秦晓松  李杨  郑锐  于晓军  闫巍  刘勇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0):1860-1863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T细胞亚群的分布特点及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2009年11月14日至12月31日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确诊的女性甲型H1N1流感患者34例,按是否妊娠分为甲流妊娠组(A组,17例),甲流非妊娠组(B组,17例),同时收集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缓解甲型H1N1流感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了解护理干预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我校需隔离观察的82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为护理干预对象,对照分析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况及HAMD和HAMA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差异显著.护理干预前、后HAMD和HAMA评分比较差异显著.82例患者均痊愈,无并发症发生.焦虑抑郁症状显著改善者41例占50.0%,有效改善者18例占22.0%,无效者14例占17.1%.结论 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甲型H1N1流感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痊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住院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结果15例确诊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除1例青壮年及1例孕妇因全身多系统衰竭死亡外,其余13例患者病原学检测阴性,体温正常、流感样症状消失≥3d,无并发症,临床情况稳定,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做好消毒隔离、合理用药、严密观察病情、机械通气、营养支持、心理护理是治愈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甲型H1N1流感合并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无创正压通气(NIV)联合中剂量糖皮质激素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分析34例甲型H1N1流感合并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糖皮质激素(2mg.kg-1.d-1)的治疗方案。随访治疗后的血常规、氧合指数、肺部影像学检查的动态变化。将治疗前后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进行比较。结果:患者住重症监护室的中位天数为12d。30例(88.2%)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明显好转出院,4例(11.8%)患者死亡。34例患者经NIV治疗2h后,PaO2/FiO2中位数由132.5mmHg上升至246mmHg。NIV联合激素治疗5d后,APACHEⅡ中位数由11分降为0.5分。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中剂量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方案对甲型H1N1流感合并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有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发热流感样病例甲型H1N1确诊病例的分布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对2009年8-12月发热初筛门诊420例发热流感样病例甲型H1N1确诊病例的年龄、性别、主要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420例发热流感样病例中共有193例甲型H1N1确诊病例,其中男92例、女101例,2组比较性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甲型H1N1确诊病例以14~2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与其他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甲型H1N1确诊病例在临床症状上与其他流感样病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筛查发热流感样病例是检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主要方法及涂释之一.因此对防控流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四川省绵阳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史映红  刘昌弟 《疾病监测》2010,25(5):372-373
目的了解四川省绵阳市2009年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和现场调查资料中收集绵阳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结果 2009年绵阳市共诊断甲型H1N1流感407例,其中,经实验室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393例,疑似病例14例。重症病例20例,危重病例6例,死亡病例1例。绵阳市所辖9个县(市、区)均有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生,发病数居前3位的依次是涪城区(60.20%)、三台县(18.67%)和安县(6.88%)。发病高峰为9-10月。确诊病例平均年龄16.6岁,男女性别比为1.51∶1。结论绵阳市甲型H1N1流感防控形势严峻,应加强流感样病例监测和重症病例诊断治疗,加强重点人群甲流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7.
高敬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627-5627
我院自2009—06~2010-01—01门诊产前检查3000余人次,住院人数l125人,其中收治流感样病例200例,确诊甲流1例,高度疑似甲流病例1例,死亡1例。由于我院产科门诊不仅接收市区孕产妇,还包括来自各个郊县、农村、外市孕产妇,患者流动性大,文化水平不一,接收信息能力不同,甲流病例数急剧增多导致重症甚至死亡病例数增加,  相似文献   

18.
徐凤霞  王艳  陈飒利  宋惠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23):3458-3460+3464
目的 分析该院2023年春季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的流行规律,为流感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3年2-4月就诊于该院的15 612例流感样病例(ILI)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胶体金法检测ILI鼻咽拭子中的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病毒抗原和乙型流感(以下简称乙流)病毒抗原分布情况。根据年龄不同将ILI标本分为0~6岁、>6~14岁、>14~20岁、>20~65岁及>65岁5个年龄段,对比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患者流感病毒的构成比。结果 15 612例鼻咽拭子标本中,检出ILI 3 736例(23.93%),其中甲流病毒感染3 724例(23.85%),乙流病毒感染4例(0.03%),甲流合并乙流病毒感染8例(0.05%),甲流病毒检出率明显高于乙流病毒和甲流合并乙流病毒的检出率(P<0.05)。男性甲流病毒的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甲流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流患者以0~6岁、>6~14岁的儿童为主,主要为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及学生,检出率分别为42.80%和44.2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30例确诊重症和危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例临床特点,加深对重症及危重型甲型H1N1流感的认识,提高诊疗水平。方法选择我院于2009年11月26日至2010年2月28日收治确诊的重症及危重型甲型H1N1流感病例3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淋巴细胞减少者占56%,白细胞升高者占25%;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明显升高者占40%,乳酸脱氢酶(LDH)明显升高者占60%;动脉血气异常者占46%:PCO2多正常或下降;PO2下降;低蛋白血症者占56%。肺CT表现为肺炎征象者占90%,多表现为双肺多叶、段斑片状阴影或毛玻璃影,以双肺外带为著;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T-PCR)方法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持续中位时间约为5 d(1~12 d)。结论重症及危重型甲型H1N1流感好发人群仍以妊娠、产妇、肥胖和慢性基础疾病者多见,并以肺部损害为主要表现;适当延长奥司他韦应用时间,小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早应用无创通气等综合治疗有助于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儿的病情观察重点及护理要点.方法 观察护理27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患儿,其中重症肺炎24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9例、甲流相关性脑病7例.结果 危重患儿以学龄儿童为多,重症肺炎以气促、低氧血症为突出症状,树样管型支气管肺炎表现为严重喘憋,合并甲流相关性脑病表现为不同程度神经精神症状,出现深昏迷者病情不可逆转.所有患儿中治愈出院24例,3例合并甲流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患儿死亡.结论 早期识别甲流H1N1危重症的先兆症状,尽早给予呼吸支持、早期干预与治疗甲流相关性脑病,是控制病情进展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