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评价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质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以砂仁挥发油主要有效成分-乙酸龙脑酯-β-环糊精包合率为主要质控指标,以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收得率为辅助质控指标,综合评价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质量。方法: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中乙酸龙脑酯的含量并采用扫描紫外光谱法、气相色谱法对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进行质量检查。结果:3批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中,乙酸龙脑酯-β-环糊精包合率平均值22.57%,RSD 1.752%;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收得率平均值84.04%,RSD 0.157 4%。结论:上述3批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成功包合且包合前后砂仁挥发油主要有效成分基本一致;乙酸龙脑酯-β-环糊精包合率、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收得率较高,成功地建立了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较为完善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按正交表L9(3)4安排试验,以挥发油利用率为指标,对4个因素进行考察.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油:β-环糊精(1:8)(mL:g)、搅拌2h、搅拌速度400r/min.结论:按优选的工艺条件砂仁挥发油可与β-环糊精形成稳定包合物且挥发油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砂仁挥发油包合物的稳定性及羟丙基-β-环糊精对挥发油的增溶作用。方法:以乙酸龙脑酯和樟脑的为考察指标,采用HPLC测定包合物及物理混合物中乙酸龙脑酯及樟脑的含量,在高温高湿及强光照的条件下进行试验,并采用相溶解度法测定羟丙基-β-环糊精对挥发油的增溶作用。结果:在高温高湿及强光照条件下,包合物中乙酸龙脑酯及樟脑的含量均明显高于物理混合物中的两种成分的含量,增溶试验显示羟丙基-β-环糊精在50%浓度下可提高挥发油的溶解度约35倍。结论:包合物抗高温、高湿、强光照较物理混合物强,且羟丙基-β-环糊精可明显增加砂仁挥发油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白术、木香混合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以挥发油包合率为评价指标,对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及超声法进行了比较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研磨法的最佳包合工艺条件;通过薄层色谱(TLC)、差示热分析(DSC)、气质联用(GC/MS)、X射线粉末衍射(XRD)、显微成像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优选出的包合方法为研磨法,最佳包合工艺是: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投料比为10 g:1 mL,加3倍量水,研磨3 h.混合挥发油包合前后,成分未见明显改变,包合物、β-环糊精及挥发油与β-环糊精物理混合物的图谱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实验优选出的包合工艺合理,包合率高;和β-环糊精、物理混合物相比包合物有明显特征,表明包合物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5.
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舒  关艳敏  陈再兴  曲静  朱莹 《中医药学刊》2004,22(7):1356-1357
目的:优选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按正交表1.9(3)^4安排试验,以挥发油利用率为指标,对4个因素进行考察。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油:β-环糊精(1:8)(mL:g)、搅拌2h、搅拌速度400r/min。结论:按优选的工艺条件砂仁挥发油可与β-环糊精形成稳定包合物且挥发油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6.
艾连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对我院自行研制的艾连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艾连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中共有成分β-蒎烯的含量,对艾莲挥发油包合物粒度、含水量测定、并对包合物、混合物进行热稳定性实验、抗光解实验、湿稳定性实验。结果:包合物油β-蒎烯的含量(n=3)分别为71.80%、71.25%和71.56%,平均71.54%。包合物含水量为13.8%,粒度在>60目和<20目的<10%范围内。热稳定性实验、抗光解实验、湿稳定性实验表明包合物含量均无明显的变化,而混合物含量下降。结论:气相色谱法测定艾连挥发油包合物中β-蒎烯的含量,方法简便,重现性良好。包合物含水量、粒度均符合要求。本次实验证明艾连挥发油包合物在光热湿等因素下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考察包合物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以挥发油收率为评价提取工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以挥发油包合率和包合物收得率为评价包合工艺指标;以挥发油量为测定指标,分别对包合物和物理混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高湿、挥发性试验。结果: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水,浸泡4h,提取挥发油6h;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β-环糊精与油按10:1(g:mL)配比,在40℃包合1h;在光、热、湿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挥发油含量无明显变化,而混合物中挥发油含量明显下降,挥发性试验包合物的热失重比混合物小。结论:此工艺得率较高可以广泛应用,β-环糊精包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光解、热、湿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花梨木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制备花梨木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并考察包合物的稳定性.方法 在不同溶媒的作用下以饱和水溶液搅拌法包合花梨木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以花梨木挥发油含量为测定指标,分别对花梨木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和混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挥发性实验并通过DSC-TGA对包合物进行了热稳定性研究.结果 在醋酸乙酯为溶媒的条件下,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的包合率最高,包合率可达75.8%.在光、热等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花梨木挥发油含量变化不大,而混合物中挥发油含量均明显下降.包合物热稳定性比混合物好,热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结论 确定了醋酸乙酯为合适的溶媒,花梨木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其稳定性优于单纯花梨木挥发油.  相似文献   

9.
益智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考察益智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方法:以益智挥发油含量为测定指标,分别对益智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和混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高湿、挥发性实验.结果:在光、热、湿度等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益智挥发油含量变化不大,而混合物中益智挥发油含量均明显下降,包合物的热失重百分率比混合物小.结论:益智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其稳定性优于单纯益智挥发油.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案、响应曲面设计法(RSM)优化陈皮挥发油β-环糊精微球包合物的制备工艺,考察其物理表征及热稳定性。方法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和饱和水溶液法,以挥发油与微球投料比、微球与水投料比、包合温度为影响因素,包合率为响应值,建立回归模型,优化制备工艺。通过显微、红外、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稳定性试验,表征陈皮挥发油β-环糊精微球包合物。结果陈皮挥发油β-环糊精微球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挥发油与微球投料比为1∶10(V∶m)、微球与水投料比为1∶15(m∶V)、温度41℃,平均包合率为62.21%,平均产率为85.24%。物理表征和热稳定试验表明包合物成功且热稳定良好。结论优化所得的陈皮挥发油β-环糊精微球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