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波离散度 (Pd)是指同步记录的 12导联中 ,不同导联测定的P波最大时限(Pmax)与P波最短时限 (Pmin)间的差值 ,多数人该值 <40ms,当其 >40ms时 ,提示心房内不同部位存在非均质性电活动 ,是体表心电图预测房性心律失常的1个新指标[1] 。本文对 40例伴有房性心律失常者的Pd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我院就诊病人中出现房性心律失常者 (A组 )男 2 1例、女 19例 ,年龄 2 5~ 85 (65 95± 13 3 8)岁 ,以窦性心律为主导节律 ,同时伴有反复短阵房颤(Af) 2例、短阵房扑 (AF) 4例、短阵房速 7例、频发房早 2 3例、…  相似文献   

2.
23例房性心律失常患者P波离散度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P波离散度与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测定23例房性心律失常患治疗前、后的P波离散度,并与30例正常人的P波离散度进行对比。结果:房性心律失常患的P波离散度较正常对照组显延长(P<0.01),治疗后有明显缩短(P<0.01)。结论:P波离散度可作为预测房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波最大时限 (Pmax) ,P波离散度 (Pd)与房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 12导联心电图同步测定 6 0例房性心律失常的Pmax和Pd ,并与对照组比较 ,探讨Pmax和Pd对房性心律失常诊断的相关性。结果 房性心律失常组的Pmax和Pd明显大于对照组 (P <0 0 1) ,当Pmax≥ 110ms ,Pd≥ 4 0ms时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4.
P波离散度(Pd)是指同步记录的12导联心电图中,不同导联中测定的Pmax与Pmin的差值。多数该值<40ms,>40ms时提示心房内不同部位存在非均质性电活动,能够引发房性心律失常和心房颤动(Af),是体表心电图预测Af的1个新指标[1]。AMI者一旦出现Af、心房泵功能丧失、心脏血流动力学恶化,预后差、死亡率高[2]。AMI者病程中有10%-20%可出现快速房性心律失常(FAA)[3],包括阵发性Af、频发房性早搏(PAS)、多源性PAS、短阵房速。本文对87例AMI后出现FAA及90例AMI后无FAA的Pd、Pmax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P波离散度对冠心病伴房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P波离散度(Pd)对冠心病伴房性心律失常(AR)的预测价值,测定100例冠心病伴AR者(A组)和92例非AR者(B组)的同步12导联心电图的P波最大时限(Pmax)和P波最小时限(Pmin),Pd=Pmax-Pmin,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Pmax和Pd,A组为(123,7士8.8)ms和(50.6士6.7)ms,B组为(1C6.2±8.3)ms和(32.2±7.6)ms;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相比,当Pmax>110ms,Pd>40ms及两者联合预测AR的敏感性分别为83.0%.84.c%和83.5%;特异性分别为90.2%、92.4%和91.3%;阳性预示准确性分别为86.5%,88.0%和87.2%。结论Pd和Pmax可作为预测冠心病伴AR发生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6.
记录 60例房性心律失常患者 2 4h动态心电图 ,按Kleiger法分为 2组 (Ⅰ组 :0~ 2级 ,Ⅱ组 3~ 6级 )。测量这些患者 12导联心电图的P波离散度 (Pd)和P波最大时限 (Pmax)。以Pmax≥ 12 0ms和Pd≥ 40ms为标准 ,评估Pd对房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结果 :Ⅱ组的Pmax及Pd均显著高于Ⅰ组 (分别为 12 7.3± 12 .6msvs 10 1.2±9.3ms,49.4± 12 .2msvs 3 1.7± 8.0ms;P均 <0 .0 5 )。以Pmax、Pd以及Pmax+Pd分别测定的阳性率Ⅱ组为 88.1%、85 .7%、76.2 % ,高于Ⅰ组 (3 3 .3 %、2 7.8%、16.7% )。结论 :房性心律失常患者Pmax、Pd增大 ,Pd是预测房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P波离散度与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Wd)与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将房性心律失常不伴器质性心脏病84例(A组)、房性心律失常伴有器质性心脏病80例(B组)及无房性心律失常无器质性心脏病组的正常对照组(C组)84例,采用纸速50mm/s的12导同步心电记录仪描记常规心电图,测量最大P波时限及最小P波时限,计算两者差值为PWd。结果有A、B两组的PWd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A、B两组的PWd≥60岁组较<60岁组大,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PWd的增加可作为一种预测房性心律失常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患者P波离散度与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者P波离散度(Pd)对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采用同步12导联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DCG)和超声心动图(UCG)监测并测量计算最大P波间期(Pmax)、最小P波问期(Pmin)和Pd。根据DCG检出的房性心律失常按Kleigar分级标准分为轻度房性心律失常组和复杂房性心律失常组。用UCG检测左心房内径。结果EH者左心房内径增大发生率为73.2%,其严重复杂房性心律失常的比例为82.74%,左心房内径正常者为16.8%,差异有显著性。左心房增大者出现Pmax和Pd增大,Pd增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max增大者发生严重复杂房性心律失常的比例为82.76%,Pmax正常者为25.93%,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左心房增大与Pd增大有关,是EH者发生严重复杂房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房性心律失常与P波离散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波房离散度(Pd)的增加可作为预测阵发性房颤和其它房性心律失常的一个有效指标。国内外已有文章报导。本文通过测量正常人和不同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的Pd阳性率进行对比,进一步探讨其Pd的临床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临床心电学杂志心电快讯专栏编辑:最近我遇到1例老年女性患者,心悸、气短6年,超声心动图检查双侧心房心室扩大,伴二尖瓣、三尖瓣中度、重度返流,EF值35%。收集的3份心电图有以下几种特点:①心率80~160bpm;②Ⅱ、Ⅲ、aVF导联P波直立,高尖,振幅达0.4mV:V,导联P  相似文献   

11.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常常导致心排血量下降和栓塞事件发生。为此,我们应用24h动态心电图(DCG)观察108例P波时限增宽与阵发性心房颤动关系,现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电图P波宽度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P波宽度变化的意义,观察合并和不合并左心室肥大的原发性高血压各40例的体表心电图P波宽度和左心室舒张功能,并与30例非心血管病作对照。结果显示两组P波宽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不合并左心室肥大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说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大可引起P波宽度变化,可作为判断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 (Pd)预测原发性高血压 (EH)伴阵发性心房颤动 (Af)的价值。方法 对 36例EH伴阵发性Af者 (A组 )、30例EH无Af者 (B组 )的Pd进行比较。结果 A组Pd为 (46 4± 13 8)ms ,与B组 (对照组 ) (2 8 7± 10 2 )ms相比明显延长 (P <0 0 1)。为预测Af,取P波时限≥ 12 0ms时 ,敏感性为 84 %、特异性为 78% ,阳性预测准确性为 86 %。当Pd≥ 4 0ms时 ,敏感性为 87%、特异性为 91% ,阳性预测准确性为 89%。结论 Pd增加和P波宽度延长 ,可预测EH并发阵发性Af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33岁,心电图示P波异常宽大、双峰,时间为220ms,考虑为心房增大,但心脏超声排除了此诊断;第2份心电图室性早搏后一个P波却为80ms,考虑为3相房内阻滞;第3份心电图在心率明显减慢的情况下可清晰分辨出P波和U波,综合分析可看出前两份心电图实为“PonU”致假性P波增宽现象。  相似文献   

15.
P波离散度预测阵发性房颤及房性心律失常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P波离散度 (Pd)与阵发性 (含特发性 )心房颤动 (AF)及房性心律失常 (AR)的关系。方法 观察测量 5 2例AF和 5 0例AR患者P波离散度、P波最大时限 (Pmax)并与5 0例正常对照组对比分析 ,以上三组均按年龄分为≥ 60岁及 <60岁。结果 两年龄段的AF组、AR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则Pmax、Pd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AF和AR组在年龄、各指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Pd≥ 40ms,预测Af的敏感性为 65 % ,特异性为 88% ,阳性预测准确度为 85 % ,Pmax≥110ms ,预测AF敏感性为 75 % ,特异性为 60 % ,阳性预测准确度为 66% ,而当Pmax≥ 110ms+Pd≥ 40ms时 ,预测AF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为 44 %、92 % ,阳性预测准确度为 85 %。结论 体表心电图P波离散度是预测AF、AR的一个无创而可靠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中华高血压杂志》2021,29(9):855-859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24h-UmAlb)与房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住院的EH患者91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分为非房性心律失常组和房性心律失常组,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房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房性心律失常组相比,房性心律失常组24h-UmAlb高于非房性心律失常组[8.0(5.0~19.7)比7.5(4.5~15.5) mg/24 h,Z=-2.19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是否有左心房内径扩大、老年、高血压病程、24 h平均收缩压和24 h平均舒张压是否达标后,EH患者24h-UmAlb阳性(OR=1.649,95%CI 1.065~2.554)、卧位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增高(OR=1.407,95%CI 1.034~1.914)是房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论 24h-UmAlb升高可能增加了EH患者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P′波极性逆转型房性心动过速系在F波尖端逆转型房扑基础上提出来的,最早见于1994年的文献,现将所见1例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8.
P波离散度与原发性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 (Pd)与原发性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 ,以及对药物疗效的评价。方法 观察 5 2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 (观察组 )的最大P波时限 (Pmax)、P波离散度 (Pd) ,并与 5 2例原发性高血压无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 (对照组 )比较。同时对观察组中的 4 5例病人口服可达龙治疗 6个月 ,观察治疗前后Pd的变化。结果 ①Pmax、Pd :观察组显著大于对照组 (Pmax ,12 2 6 1± 11 14ms比 10 5 32± 8 2 6ms ,P <0 0 0 1;Pd ,4 9 18± 14 5 2ms比 38 6 1± 10 2 7ms,P <0 0 0 1)。②可达龙治疗后较治疗前之Pd显著减小 (42 85± 12 76ms比 4 9 18± 14 5 2ms ,P <0 0 5 )。结论 Pmax和Pd可能是预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的简单的心电图指标 ;同时 ,Pd可较好地评价抗房颤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宽大P波与房性心动过速的关系。方法测量常规12导心电图的P波时限,分为P波正常组(A组)30例和P波宽大组(B组)32例,将两组的12导DCG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发生房性心动连速9例,占30%,B组发生房性心动过速24例,占75%,两组比较P〈0.01。结论宽大P波与房性心动过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体检心电图P波增宽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体检人员的常规心电图与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心电图P波增宽的因素。方法将6323例体检人员常规12导联心电图按P波时限分为P≥0.12s组和P<0.12s组,观察P波增宽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饮酒、吸烟、嗜盐、超体重的关系。结果①6323例受检者中,P≥0.12s者1382例,占21.86%。②体重超标、高血脂、饮酒、吸烟、嗜盐、高血压、高血糖均对心电图P波增宽有影响。结论心电图P波增宽可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坚持健康锻炼,控制体重,戒烟戒酒加以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