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析了直瞄攻击方式下载机投放激光制导炸弹的三种常用引导方式(雷达、平显和瞄准吊舱)的对地定位误差并建立了简化误差模型;研究了火控系统定位误差对激光制导炸弹捕获概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可有效修正该影响的激光制导炸弹射表修正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可靠、工程应用性强,可显著提高现有引导方式下激光制导炸弹对目标的捕获概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军现役主战轰炸机配备的轰瞄设备在夜间及复杂气象条件下无法观测目标的问题,对载机系统进行交联改造。依据改造任务和要求分析实现改造所需的条件,通过前舱执行单元、投弹控制机构、光电转塔操控杆和显控系统等方面对载机系统进行交联改造。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数据的正常“流通”,确定在目标视频图像上瞄准十字光标的动态绘制算法,为实现我军主战轰炸机配备光电瞄准系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未来战争中,越来越多的无人攻击机将投入使用,无人机的控制原理与轰炸精度显得十分重要。利用投弹精度误差产生的控制信号控制无人机有着一举两得的效果,也是目前无人轰炸机常采用的控制方案。文中介绍了无人机通常的轰炸姿态与瞄准原理,建立了一种瞄准方程,并据此方程对平面飞行/火力控制系统中纵向瞄准误差的消除和风干扰的抑制问题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4.
目标跟踪是机载光电侦察瞄准系统的一个重要工作模式,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载机系统完成任务使命的效能。针对机载光电侦察瞄准系统目标跟踪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技术难点,本文基于系统多源传感器构型及应用特点,综合组合惯导、运动测量、伺服控制、地理坐标及图像信息等多维度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惯性测量与视频图像信息综合的智能目标跟踪策略,通过仿真分析与飞行测试表明,该策略有效提高了目标跟踪抗遮挡性能,实现了全动态复杂场景下稳健持久跟踪,提升了载机系统侦察监视、目标定位、瞄准引导的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航空末敏子母弹子弹的地面散布问题,基于欧拉方法建立了航空末敏子母弹的母弹飞行阶段六自由度数学模型,基于拉格朗日多刚体建模方法建立了子弹减速阶段以及稳态扫描阶段的动力学模型,对衔接段做合理假设后,得到了航空末敏弹的全弹道模型; 分析了载机水平投弹速度和抛撒速度对子弹地面散布情况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末敏子弹散布x、z轴方向落点间距与抛撒速度大小成正比; 末敏子弹散布x轴方向的落点间距与载机的水平投弹速度大小成正比,投弹速度对z轴方向的落点间距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阻力系数曲线是编拟投弹表所需关键数据。本文提供了一种方法,可以根据电影经纬仪实测坐标数据直接提取阻力系数曲线.本文除介绍阻力系数提取的基本方法外,还讨论了与提取结果精度有关的一些问题,最后利用投弹结果进行了验证.本方法由于思路合理并充分利用了现有测试数据,所以能大幅度提高编制投弹表的精度,并降低编表费用和缩短编表周期。  相似文献   

7.
低温加注控制系统作为新一代运载火箭加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低温加注系统工作的连续性、实时性、可靠性和加注精度。以氧氮加注控制系统为例,介绍了低温加注集散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并对冗余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进行了重点研究。该系统采用电源冗余、CPU冗余、通讯网络冗余、I/O站冗余、计算机冗余等技术,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小型察打无人机投弹前后无人机状态发生突变,且存在机弹干扰,需要分析机弹分离对载机的安全性影响。文中采用基于动网格的非定常流场求解技术耦合外挂武器六自由度运动方程,给出察打无人机实时非稳态干扰气动力。将干扰气动力作用于无人机六自由度模型,建立了包含控制系统的察打无人机投弹六自由度非线性仿真系统。针对某察打无人机,就不同挂弹方案对无人机平台飞行状态的扰动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基于预标定原理的不可见区轰炸原理,在简要叙述对地轰炸过程和光环显示工作式后,搭建了仿真模型,利用计算机对该原理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瞄准原理正确,且有较好的命中精度。最后,根据仿真结果对瞄准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飞行员的瞄准操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从载有一枚或数枚导弹的发射车或载机上导弹导引头自动瞄准目标的方法,和一种自动瞄准装置。采用这种瞄准方法可用摄像仪观察目标,发射前,导引头根据摄像仪给定的方向瞄准目标。  相似文献   

11.
文中针对地地导弹半自动化瞄准系统,瞄准时间长、精度不高的缺陷,提出一种新的改进方法,该方法采用平滑滑模变结构控制实现了对地地导弹瞄准误差的自动化跟踪,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器可以大大缩短瞄准时间,而且具有很高的瞄准精度,具有较强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上期介绍了反辐射导弹的一些知识,这期谈谈反辐射导弹载机平台的选择以及发射条件。虽然反辐射导弹的被动雷达制导是一种“发射后不管”的制导方式,但需要载机在发射前提供对方雷达目标的定位和火控瞄准信息。导弹载机平台的选择及发射条件防空压制飞机(即反辐射导弹发射载机)可分为专用的防空压制飞机和具备防空压制能力的多用途战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液体运载火箭一般采用地面光学瞄准方法来精确测量其惯性器件的初始方位,为了避免推进剂加注、全箭不水平度变化等可能导致的火箭初始方位改变,射前需要进行多次瞄准操作并逐次修正,占用大量的射前准备时间.针对该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际测试的方法,根据光学平瞄和斜瞄两种瞄准方式的火箭瞄准数据,分析了推进剂加注前后瞄准数据的...  相似文献   

14.
为使弹道导弹在满足一定瞄准精度要求的条件下,缩短发射准备时间,提出了一种二位置快速自瞄准新方法。不同于传统的二位置定向方法,该方法不需要知道发射点的纬度,且转位角度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推导了二位置自瞄准方法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影响瞄准精度的主要因素,并进行了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误差为3倍标准差,随机误差为万分之五的条件下,二位置自瞄准方位角最大误差小于5'.该方法可以满足使用组合制导而对初始定向精度要求稍低,对快速机动性要求较高场合的导弹瞄准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分析并讨论了导弹弹体变形在直接瞄准与间接瞄准这两种不同瞄准方式下对导弹射击精度可能产生的偏差.同时通过解算干扰弹道的方式对误差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建模,并通过此模型的实际解算对所讨论的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非战争时期,驱赶可疑潜艇是航空深弹的主要作战任务,也是其自身特点和优势体现.首先,在分析驱赶潜艇作战原则的基础上,利用航空深弹爆炸威力模型和潜艇壳体抗冲击模型,给出了深弹起爆时距离目标的安全半径和最大有效半径;然后,根据投弹散布模型和目标定位模型,提出了驱赶潜艇目标的投弹瞄准点位置,通过权衡完成驱赶目标任务概率和对目标潜艇造成毁伤的概率,确定投弹瞄准点.最后,针对声纳系统和磁探仪的不同目标定位条件,仿真分析了具体算例.仿真结果表明,较高的投弹精度和水下目标定位精度能更好地控制作战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文中针对地地导弹半自动化瞄准系统,瞄准时间长、精度不高的缺陷,提出一种模糊-PI复合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在瞄准误差较大时采用模糊控制方法以实现对瞄准误差的快速跟踪;瞄准误差较小时,采用P1控制以消除稳态误差。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器可以大大缩短瞄准时间.而且具有很高的瞄准精度.具有较好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应用人机工程学原理提出了瞄准系统的人机设计要求,并进行了瞄准系统组成要素的人机设计分析。结合大口径车载火炮,考虑瞄准操作特点、人体姿态、动作关系与活动范围等进行了人机系统布置。以我国士兵生理尺寸为依据,通过选择或变换瞄准手的操作姿势和体位,合理布置了瞄准机和瞄准装置的安装位置、操作尺寸、操作空间和用力方式。经操作实验显示,在有限的空间尺寸下,该布置满足总体设计和人机使用要求,降低了操作的疲劳强度,能够实现瞄准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同时为火炮总体和瞄准系统的人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于被动式雷达导引头,需要在载机的引导控制下对辐射源目标进行搜索,本文对其搜索引导规律进行分析,并推算出特定参数下的搜索周期。给出了导引头引导控制的两种方案,第二种方案的导引头在载机前进方向上的矩形区域内全面扫描,覆盖区域大,搜索周期短,较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0.
火炮瞄准线偏移量检查新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瞄准线偏移原理与形成原因,提出了以激光束替代炮膛轴线,并以此光线标示炮后铅垂线,用传感器检测瞄准偏移量的新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精度分析,提出了提高检查精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