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的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将40例食管癌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第1天即开始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按常规给予静脉营养补充,待排气后再给予肠内营养,观察两组病人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营养指标等.[结果]观察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营养指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伤口组织的修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田艳萍  孔香兰  马英 《护理研究》2010,24(6):1549-1550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的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将40例食管癌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第1天即开始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按常规给予静脉营养补充,待排气后再给予肠内营养,观察两组病人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营养指标等。[结果]观察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营养指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伤口组织的修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96例食管癌或贲门癌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PN),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105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EN组)和对照组。EN组术中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常规静脉补液支持治疗外,早期予以肠内营养;对照组术后常规静脉补液支持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第3、7天测两组患者的体质量、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同时观察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出现并发症等。结果术前、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的体质量下降、白细胞总数、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无明显差异,第7天差异明显;EN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肺部感染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效果、费用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并与肠外营养比较。方法 :选择食管、贲门癌病人 75例按序随机分成肠内营养 (EN ,n=30 )、肠外营养 (PN ,n =2 3)及普通输液组 (对照组 ,n =2 2 ) ,营养支持时间为 8天 ,分别测定术前、术后第 8天营养指标 ,记录肛门排气时间、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 :三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均较术前下降 ,以对照组为显。前白蛋白PN、EN组有显著升高 (P <0 0 1)。三组体重皆下降 ,以对照组为显 (P <0 0 1)。术后肠道功能恢复以EN组最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对照组为高。住院时间以对照组最长。治疗费用PN明显高于EN。结论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 ,临床疗效与PN相似 ,且比PN有更好的代谢效应 ,在保护肠粘膜屏障、促进肠功能恢复、减少住院费用等方面也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6.
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癌切除术后应用的效果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吻合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的效果和护理。方法2004年7月至2007年12月对340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次全切除及胃-食管颈部吻合,分为器械吻合+EN组、手工吻合+EN组和手工吻合+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予以营养支持1周,临床观察3组患者的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营养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器械吻合+EN组与手工吻合+EN组的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PN组明显缩短(P〈0.01),术后营养指标也明显高于P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N组;器械吻合+EN组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低于手工吻合+EN组。结论食管癌切除行颈部器械吻合术后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手术并发症,而积极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严密细致的观察、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将肠内营养的并发症降至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7.
贲门癌术后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贲门癌患者术中放置鼻肠营养管,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在促进患者恢复、改善营养状况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的作用。方法:129例胃底贲门癌患者分成肠内营养组(EN组)与肠外营养组(PN组),EN组术中放置鼻肠营养管,术后第1天即予以肠内营养,PN组术后第1天予以周围静脉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术前1d及术后1、8d的体重、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以及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在术后8d较术后1d明显提高(P〈0.05)。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防治术后并发症方面,EN组明显优于PN组(P〈0.01)。结论:胃底贲门癌术中放置鼻肠管予以早期EN简便易行,既能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胃肠道功能尽早恢复。又具有并发症少.费用低廉的优点。[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报道2003年12月至2004年3月我院60例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办法:食道、贲门癌患者,术后使用能全力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病人营养指标的变化及早期不适、并发症,根据病人出现的临床症状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有利于病人术后的康复,可以减少术后许发症、腹泻、腹胀等不适,取得较好效果。结论: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对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素玲  黄嘉琳 《现代护理》2007,13(23):2208-2209
目的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6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病人,其中肠内营养(EN)组15例,肠外营养(PN)组21例,观察2种营养方式对病人肝功能和营养代谢的影响,记录并发症和术后肠道通气时间、营养治疗费用以及住院时间。结果2组病人术后肝功能均下降,分解代谢旺盛,但2组间无差异;EN组术后并发症少,在刺激肠道蠕动、节约治疗费用方面明显优于PN组。结论早期EN同PN一样,可有效改善病人营养状况。EN具有并发症少而且轻微,使用安全,改善肝功能,促进胃肠道功能早期恢复和价格低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40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实施方法和效果。方法:将8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各40例,术后分别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前、术后7 d营养指标状况等。结果:EN组肺部炎症和静脉炎发生率均低于PN组、腹泻发生率高于PN组(P<0.05);EN组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均短于PN组,术后7 d营养指标状况优于PN组(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可以提高机体营养状态,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机体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侯伟 《全科护理》2016,(3):300-301
[目的]观察早期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根治术后病人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行食管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成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组(PN+EN组)与肠外营养组(EN组)各30例,比较两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手术前后体重变化、白蛋白变化、血红蛋白变化、吻合口瘘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结果]PN+EN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显著早于PN组(P0.01),住院时间少于PN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有利于食管癌根治术病人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加快食管癌根治术病人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36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病人,其中肠内营养(EN)组15例,肠外营养(PN)组21例,观察2种营养方式对病人肝功能和营养代谢的影响,记录并发症和术后肠道通气时间、营养治疗费用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2组病人术后肝功能均下降,分解代谢旺盛,但2组间无差异;EN组术后并发症少,在刺激肠道蠕动、节约治疗费用方面明显优于PN组.结论 早期EN同PN一样,可有效改善病人营养状况.EN具有并发症少而且轻微,使用安全,改善肝功能,促进胃肠道功能早期恢复和价格低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静脉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结合静脉肠外营养支持。观察2组患者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7 d营养指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3/30),低于对照组的3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支持方式有利于食管癌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与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EN)支持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9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组60例和对照组(常规禁食、补液)30例.EN组为术后次日起应用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肛门排气与排便时间;胃潴留、腹胀、腹泻、呕吐、反流、误吸、吸入性肺炎、鼻黏膜损伤发生率;监测术前及术后第7天营养指标:体重、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TLC).结果 EN组术后排气与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P<0.05);胃潴留、腹胀较对照组少(P<0.05).EN组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TLC)明显升高(P<0.05);术后体重减轻较对照组少.结论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有效,精心的护理是确保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贲门癌或食管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16例贲门癌或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者经鼻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行静脉输注营养液。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严重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营养支持第7天观察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贲门癌或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胃肠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医疗费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护理结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负性情绪、肠功能恢复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排气恢复与排便恢复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可缓解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加快患者胃肠道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在食管癌术后早期的应用,阐述了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相比所特有的优越性,强调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影响,并探讨了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术后早期的实施及其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和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后病人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将40例胃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早期肠外营养,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病人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前与术后7 d相关营养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明显升高(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促进胃癌根治术后病人肠道功能尽早恢复,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是胃癌根治术后一种重要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19.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将贲门癌食管癌手术后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和肠外营养组(PN),每组30例,观察手术后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N)、纤维连接蛋白(FN);每周测量体重;同时观察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两组的Hb、Alb、TFN、FN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肛门排气时间EN组比PN组为早。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和改善营养代谢,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胃肠道术后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肠肿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胃肠道肿瘤切除患者,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各30例,比较两组营养指标、肠功能恢复、并发症率.结果 两组术后营养指标的差异不显著,但EN组肠功能恢复较早,并发症率低,住院时间短.结论 术后早期EN治疗,减少并发症率,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