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学益  解红 《信息技术》2002,(2):59-60,35
提供了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滚动的实用程序 ,适用于 2 0 0 1年的工资滚动 ,也可用于以后历年的工资滚动和工资普调工作。是上篇《计算机在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滚动中的应用》的续篇。程序共分三部分 ,分别是TG0 1.PRG ,GZTG1.PRG ,GZTZ0 1.PRG。主程序 :TG0 1.PRG tg0 1 PUBLITDTD =2 0 0 1USE \gz \gzgd0 1t \rskgg dogztg1doGZTZ0 1RETU程序 :TZTG1.PRG GZTG1 USE \gz \gzgd0 1t \rskg…  相似文献   

2.
库文件是VHDL(Very High Speed Integrated Circuits)语言中实现高效代码分割、代码共享及代码重用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介绍了库的基本结构,及其的基本构件单元元件、函数、过程的建立和调用的语法结构,从而实现结构化设计及代码重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设计和开发的代码搜索引擎首先通过扩展Heritrix,构建本地代码库,利用ANTLR工具对本地代码库的Java源文件进行解析;其次,基于程序抽象语法树(AST)从方法级别和类级别检测克隆代码,对源代码中的方法(method)或者类(class)进行分类;再次,利用ASTParser对本地代码库扫描,抽取程序代码的语法信息,并利用Lucene对含有语法信息的文件建立索引和搜索模块。实验比较结果表明,实现的代码搜索引擎可优化已有的代码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并且对于搜索时间没有显著的影响,从而可更有效地帮助程序员查找与复用已有代码。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常用CAD软件建立标准件库的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能在多CAD环境下建立标准件库参数化方法。该方法是以Visual Basic作为开发语言,编写相应的程序,使各种环境下的标准件模型文件,通过网络调用公用信息库中的参数信息,进行标准件参数化,实现标准库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代码复用可以有效缩短软件开发的时间,而代码搜索是代码复用的主要途径.提出了一种基于程序切片和BiGRU的代码搜索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源代码的程序依赖图,以程序依赖图中出度最大的节点作为兴趣点构建前向切片.将程序切片与源代码的其他相关特征一起构成代码特征.把代码特征和代码的功能描述通过嵌入模块输入到BiGRU网络中,结合注意力机制训练BiGRU模型.用户输入功能查询语句,模型返回向量值最接近的代码.为了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开源代码库下载了Java项目,构建了数据集并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程序切片和BiGRU的方法在代码搜索的准确率和相关性排名等方面都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6.
严俊  王晓楠 《舰船电子对抗》2011,34(5):54-56,84
介绍了软件配置管理在雷达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基于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提出Linux Shell,读取Windows Ini文件等方法进行雷达软件配置变更和配置库管理,分别进行了程序思路设计和代码实现。这一方法基本不改动源程序,就可实现版本自动升级的功能,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投入,实现了效益的最大...  相似文献   

7.
《现代电子技术》2017,(16):60-62
为了实现高校人事工资的高效管理,使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采用C/S模式,提出了基于Pomelo技术,以Webstorm(服务器端)和VS(客户端)为开发工具,使用Jave Script和VC++程序设计语言来实现服务器端。通过实践证明,采用Pomelo技术所开发的人事工资系统具备自动化程度高、可复用、易维护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使用Excel VBA工具进行编程实现企业人事数据分析自动化的过程,首先设计了员工学历、年龄、职称、性别结构分析功能,这四个员工单一属性结构分析可以给出数据透视表、堆积柱形图和饼图;再设计职称与学历和年龄的两个相关性分析功能。然后给出程序的操作过程详细介绍,从导入数据、清理数据、设计用户界面到编码。之后给出了程序的部分代码展示和效果图。最后指出程序可改进之处是制作修改结构分析属性的用户界面,以便没有VBA基础的用户灵活修改程序。  相似文献   

9.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测控系统软件设计需求,在比较传统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递阶控制的软件架构设计方法,将测控系统软件体系划分为基本层、执行层和决策层,并通过对决策层建立信息库、故障库和控制库的三库管理策略,实现对任务的分类管理。通过对各层建立功能矩阵表达式,得到软件架构的数学模型,为编码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编译型Prolog系统中,程序以代码的形式存在。与传统语言不同,Prolog提供了修改数据库的功能,Prolog代码应是可修改的。对于这些代码,必须有一个功能较强的管理系统。本文论述了作者提出的在基于Warren抽象机(简称WAM)的编译型Prolog系统中代码库的一种管理方法。文中讨论了目标代码的形式,动态代码的管理方法以及半静态代码的管理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已在VAX-11/780上用C语言实现了一个Prolog代码库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1.
基于XML代码生成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码生成技术作为一种程序自动化技术具有代码生成模板维护和扩展简单、可支持多操作平台并且易于实现等特点,可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XML的代码生成器的实现框架和关键步骤,并给出了部分软件代码程序。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一个能够从基本工艺过程到电路设计各阶段对半导体器件的物理和电学特性进行模拟的计算机程序库;一维和二维特性都可以表征;本文介绍了这些程序,详细说明了这些程序相互连接的方式,以便最大限度扩大用户范围和实现2μmCMOS工艺电路的全面模拟。  相似文献   

13.
ACPⅠ:先进配置和电源管理界面。ASCⅡ:美国国家标准信息交换代码。AV:模拟视频。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它是一组与硬件密切相关的基本程序。COM:计算机串行口。  相似文献   

14.
堆栈是一种特殊而很有用的数据结构,在计算机领域和其他计算领域都有其特殊的用途.详细介绍了用堆栈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给出了用Java语言实现此方法的程序源代码,并对代码进行了详细的解释.给出了程序的运行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应用实践基础上,对电影放映机非共轴反光镜设计过程中数学模型的建立、计算机辅助程序的编制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对光学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汇编语言的DSP源代码优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利用汇编语言 ,借助流水线技术优化 TMS3 2 0 C60 0 0源代码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提高代码的执行效率 ,为实际工程中复杂算法的实时性提供了软件保障。以图像的测量跟踪程序为例 ,介绍了使用汇编语言 ,利用流水线结构优化源代码的方法和步骤 ,在实验中得出三个程序优化前和优化后的执行时间情况对比。窗口尺寸为 1 0 0× 80的重心跟踪程序优化前所用时间为 1 640μs,优化后所用时间为 48μs,执行时间缩短了 3 4.2倍 ,充分验证了汇编语言和流水线技术对 TMS3 2 0 C60 0 0源代码的优化效果 ,为实时条件下应用更为复杂和有效的算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正> 单片机内部的电路基本上都是用数字逻辑电路构成的,而数字逻辑电路只能处理二进制代码“0”和“1”,因此,单片机仅仅能够识别二进制形式的机器语言程序(也称机器码程序)。所谓“机器语言”就是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能为计算机直接识别和执行的指令的集合,它是计算机的一种最低级的语言形式。前述指令系统中的每一条指令都有自己相应的机器语言形式。比如,睡眠指令“SLEEP”和加法指令“ADDWF f,d”的机器码(或称机器指令)分别为“00000001100011”和“000111df6~f0”(其中d和f6、f5……f0均代表一位二进制数码)。在机器指令中,操作码、操作数和地址码等都是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如果直接使用机器语言来设计程序,编写起来很繁琐,容易出错,给程序的阅读、修改、调试等环节也都会带来极大的困难。为了克服这些困难,人们在开发应用单片机的实际工作中通常都使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汇编语言是对机器语言的改进,它采用便于人们记忆的一  相似文献   

18.
交叉编译就是在一种计算机环境中运行的编译程序,能编译出在另外一种环境下运行的代码,简单地说,就是在一个平台上生成另一个平台上的可执行代码。本论文以Mini2440+Fedora12嵌入式开发平台为例,主要介绍了基于FrameBuffer和Libjpeg库的数码相框的交叉编译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一个未配置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是极难使用的,因为计算机硬件只能识别0和1这样的机器代码。用户想要输入数据或打印数据,必须自己用机器语言书写相应的输入程序或打印程序。如果在计算机上配置了操作系统,就可以极大地方便用户的使用,使计算机变得易学易用。  相似文献   

20.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是为了使学生了解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源程序翻译成计算机能处理的目标代码的整个过程,在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文章分析了编译原理教学过程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最主要的是针对关键知识点设计实验,然后进一步将编译原理的各个部分整合为一个简单的编译器,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各部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设计大型系统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