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病毒性心肌炎7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仅应用常规治疗;另l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磷酸肌酸钠.观察临床症状在两组治疗后、CK-MB和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劣于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CK-MB和心电图的恢复.结论 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的是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应用磷酸肌酸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共80例,上述患者诊断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上述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同时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疗效评定为显效共26例;对照组患儿治疗后疗效评定为显效18例;观察组治疗后疗效评定为有效12例;对照组患儿治疗后疗效评定为有效11例;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疗效评定为无效2例,对照组治疗后疗效评定为无效10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二者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能够提高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刘善民 《中国药业》2013,22(17):63-63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将9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均每日1次,以14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心肌酶、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心肌酶、肌钙蛋白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具有协同作用,明显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吴敏 《北方药学》2013,(5):36-36
目的:探讨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共80例,上述患者诊断均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嘱咐患儿卧床休息、给予吸氧、给予抗病毒类药物;合并有心律失常的给予抗心律失常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和维生素C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临床效果评定:显效31例、有效7例及无效2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儿治疗后临床效果评定:显效22例、有效8例及无效10例,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明显,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儿选择临床常规方案治疗,实验组(40例)患儿则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结果 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TnI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治疗时,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4例,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卧床休息、吸氧,营养心肌,抗病毒,辅酶Q10, ATP,维生素C等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静脉滴注治疗,均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与研究磷酸肌酸钠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本院诊治的7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组)35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磷酸肌酸钠组)35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心肌损伤相关指标(血清c Tn I、CK及CK-MB)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心肌损伤相关指标(血清c Tn I、CK及CK-MB)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保护作用较好,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杨俊 《中国实用医药》2013,(36):161-162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肌酶和肌钙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按照入院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CK、CK-MB、HBDH以及CTnI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和维生素C联合使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能够互补协同,提高临床疗效,有效保护心肌细胞,改善患儿的心肌酶和肌钙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9.
马欣 《中国医药指南》2014,(19):160-161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2013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5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及能量合剂、辅酶Q10改善心肌代谢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心肌酶及心脏彩超变化。结果 65例患者中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33/35),对照组总有效率76.78%(23/3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16,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重度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磷酸肌酸钠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6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其中男32例,女33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1,6二磷酸果糖0.2 g/ (kg·d) 治疗,连续用药2-3周,观察组采用磷酸肌酸钠1.0 g/(kg·d)治疗,连续用药2-3周,比较两组患儿在心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上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室短轴缩短率(FS)和心脏指数(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LVEF、FS、CI 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NK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NK细胞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可明显提高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临床治疗效果理想,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28例。其中62例患儿予以常规护心治疗作为对照组;66例患儿在普通护心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作为观察组。治疗2周后,复查心肌酶,以及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96.9% vs 93.5%,P>0.05);但显效率(57.6% vs 33.9%,P<0.01)及心肌酶指标(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P〈0.05)的改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加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对病毒性心肌炎(VM)患儿心肌酶及肌钙蛋白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72例为研究对象,依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磷酸肌酸钠与维生素C,将两组治疗后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肌酶LDH、AST、CK、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肌钙蛋白I水平均有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可明显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水平,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宋先中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115-116
目的分析探讨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确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8例并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4例行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4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对所有患者随访2~3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间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5%),优于对照组(84.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能显著提高患儿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方法:以某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进行治疗的82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使用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组使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在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以及心肌酶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心肌酶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比较显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范科 《中国医药指南》2013,(17):195-196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经验。方法将我院2006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磷酸肌酸钠(观察组)和1,6-二磷酸果糖(对照组)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在临床症状、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变化等方面观察组均好于对照组,心肌酶的恢复时间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肌钙蛋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可以有效的缓解急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以更为快速的恢复心肌酶和肌钙蛋白水平、改善心电图,因此在临床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天津市泰达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1 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100 m L中后30~45 min给药,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5~10 mg/kg(0.2~0.4 m L/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250 m L中,1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给药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心肌学指标和心肌钙蛋白(c Tn I)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96.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心肌钙蛋白(c Tn I)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改善心肌学指标和心肌钙蛋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予以磷酸肌酸钠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100例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磷酸肌酸钠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磷酸肌酸钠组患儿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指标(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左心室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效果及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所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78例,根据患儿床号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9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抗病毒治疗模式,实验组实施磷酸肌酸钠治疗模式,对比2组患儿心肌酶指标参数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羟基丁酸脱氢酶及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87%)明显高于参照组(94.87%),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合理采用磷酸肌酸钠予以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儿心肌炎症状,降低患儿心肌酶相关指标,应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杨小洁 《黑龙江医药科学》2021,44(3):101-102,105
目的:探讨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疗效及对血清BNP、cTnⅠ、CK-M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11~2019-10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BNP、cTnl、CK-MB、ALT及AST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BNP、cTnⅠ、CK-MB、ALT及AST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BNP、cTnⅠ、CK-MB、ALT及AST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及显效率6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32.50%)(P<0.05).结论: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可显著降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BNP、cTnⅠ、CK-MB、ALT及AST水平,改善患儿心脏及肝脏功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在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保护心肌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两组治疗过程中均进行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改善。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无论在临床疗效还是心功能指标改变、心电图变化,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同时运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