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因枪在未来临床基因转导中很有前途,但目前所用微弹材料金、钨都属于重金属,其长期存在于人体的安全性尚无法估计,曾提出用羟基磷灰石(HAP)微粒来代替金或钨微粒。报告了两种HAP微粒的制备以及它们对DNA的负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结果,以期对HAP在基因枪中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用化学沉淀法和热处理研磨法制备HAP微粒,调节pH负载DNA后,用红外光谱、同步热分析仪、透射电镜等方法表征负载。结果表明,可在一定条件下实现HAP对DNA的高效负载。  相似文献   

2.
分别以Ca(NO3)2和NH4 H2 PO4及Ca(N()3)2·4H2O和H3PO4为起始原料,利用沉淀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HAP).结果表明,溶液pH值和煅烧温度对HAP纯度的影响规律是一致的.当pH值提高时,有助于获得较高纯度的HAP;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HAP粉体纯度较好,但当煅烧温度超过1 000℃时,会造成HAP的分解.  相似文献   

3.
磁化水超滤后的防垢限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定不同作用时间的透过液与浓缩液的 p H值、电导率、Ca2 浓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了磁化水超滤后溶液性质的变化 ,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超滤膜所截留的微粒大小及数量 .实验结果表明 :磁处理能促进碳酸钙过饱和水溶液产生粒径较小、数目较多的微粒 ,超滤膜能截留这些微粒 ;磁处理与超滤协同作用通过降低溶液的过饱和度可提高透过液的防垢能力 .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共沉淀法制备HAP粉体及电化学法制备HAP涂层进行了工艺性能探究。HAP粉体制备中,按Ca/P比为1.67配置Ca(NO_3)_2·4H_2O和(NH_4)_2HPO_4溶液,控制反应溶液pH值及烧结温度等因素,通过SEM电镜观察组织形貌,分析pH值对致密度、孔隙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pH=9时效果较佳;烧结温度在700℃时形貌较为理想。在电化学法制备HAP涂层实验中,通过改变沉积电压,得出在-3V沉积时涂层与基体结合较为理想。同时研究了沉积涂层质量、电流与时间之间的关系,这将为控制沉积时间控制涂层厚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盐类激发剂对无水硫酸钙水化激发机理,以提高无水石膏水化能力.方法 测定无水硫酸钙水化率、不同时期溶液中钙离子浓度及利用X射线衍射谱分析方法 对水化产物的物相组成进行分析,探讨了K2SO4掺量对无水硫酸钙水化的影响及水化激发机理.结果 无水硫酸钙的水化率随着硫酸钾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硫酸钾浓度达到一定量时,K2SO4与CaSO4反应生成K2Ca(SO4)2·H2O,该复盐作为异质微粒,能有效地降低成核时的表面能位垒,使CaSO4·2H2O晶体优先在这些不均匀的地方形成,加速无水硫酸钙的水化.实验发现K2SO4与二水硫酸钙比无水硫酸钙容易生成复盐,因此反应过程不能用复盐理论来解释.结论 CaSO4的水化过程不是按照复盐理论进行,而是按照溶解-成核-生长机理进行,CaSO4·2H2O结晶过程为非均匀成核析晶过程,K2Ca(SO4)2·H2O起成核催化剂作用.  相似文献   

6.
羟基磷灰石对水溶液中Cu2+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氢氧化钙和磷酸为原料,利用中和沉淀反应制备了羟基磷灰石粉末(HAP)。研究了羟基磷灰石(HAP)对水溶液中Cu2 的吸附作用。实验表明,当溶液中Cu2 浓度为100mg/L时,每升水使用5gHAP,搅拌几分钟Cu2 去除率达到99%以上。HAP对Cu2 的吸附速度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22℃、PH=7.5时吸附等温式可用Freundlich公式描述。  相似文献   

7.
采用含氮量≥20%的石灰氮(CaCN2)水解物和H2S直接反应,一步法生成硫脲.该反应分两个阶段完成:反应的第一阶段为H2S的吸收过程,受其溶解度的影响,常压下有利反应的温度为35 ℃左右,反应液中除了溶解的H2S和未水解的CaCN2外,主要有Ca(SH)2和H2CN2以及少量副反应生成的尿素;第二阶段主要是Ca(SH)2和H2CN2继续反应,生成CS(NH2)2(硫脲),反应主要受硫脲生成速度的影响,温度宜控制在80~85 ℃,时间不得超过5 h.该法所得硫脲按ZBG17013-88分析为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8.
杨梅单宁(bayberry tannin,BT)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是杨梅单宁溶液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实验利用pH法测定水溶液中杨梅单宁分子形成胶束形态前后H+浓度的突跃,以pH-CBT做图测定杨梅单宁溶液的CMC值,并且探讨杨梅单宁溶液CMC值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303.0 K时杨梅单宁的CMC值为1 067.9 mg/L,且该值受溶液温度、无机离子种类与用量的影响;CMC值随温度升高呈现先减小后升高的趋势,313.0 K时降低为1062.0 mg/L;Na+和Ca2+的加入使CMC值降低,且由于Ca2+比Na+所带电荷量更大,造成CMC值更低;303.0 K时加入相同用量(10 mmol/L)的Na+和Ca2+,使杨梅单宁溶液的CMC值分别降低为897.5 mg/L和891.4 mg/L。  相似文献   

9.
利用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脂(P507)在常温条件下萃取CaCl2溶液中的Ca2+,再用饱和(NH4)2CO3溶液从负载Ca2+溶液中进行反萃制备CaCO3沉淀,并对该纳米制备方法的生成机理进行了讨论。TEM和XRD测试表明:粒子基本呈球形,粒径平均约为30~40nm。此实验方法为纳米CaCO3的制备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向模拟废水中加入脱除剂氢氧化钙和偏铝酸钠,对工业废水中高浓度硫酸根离子的去除进行研究。脱除剂使钙离子、铝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形成不溶性沉淀钙矾石(Ca6Al2(SO4)3(OH)12·26H2O),以达到去除硫酸根离子的目的。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氢氧化钙添加量、偏铝酸钠添加量对溶液中硫酸根离子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石灰铝法可以有效去除硫酸根离子,当反应时间在15 min、反应温度为25?C时,以n(Ca2+):n(Al3+):n(SO2-4)为3:1:1的比例加入氢氧化钙和偏铝酸钠,硫酸根初始浓度为19.5 g/L的废水去除率可达到90%,大大降低了高浓度硫酸根离子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利用Hummers法制得了氧化石墨烯,通过固相合成法制备了二硒化钨,采用常温还原法制备银纳米粒子,将制备的二硒化钨、氧化石墨烯和尿素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二硒化钨-氮掺杂石墨烯复合物,以制备的纳米复合物为原料,与银纳米粒子在乙二胺中超声复合得到二硒化钨-银/氮掺杂石墨烯纳米复合光催化剂。利用SEM、XRD、TEM等方法对制备的纳米材料进行了表征。通过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溶液研究复合光催化剂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光催化剂中银的质量分数为20%时,降解浓度为4.0×10-5 mol·L-1的亚甲基蓝溶液,降解效果最佳,可达到97.8%,高于单纯的二硒化钨和传统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同时复合光催化剂对甲基橙、罗丹明B溶液也具有较好的光催化降解作用,降解浓度为4.0×10-5 mol·L-1的甲基橙、罗丹明B溶液的降解率分别为56.3%、62.3%左右。  相似文献   

12.
将316L不锈钢经化学预处理和热处理后,先后在单倍和1.5倍模拟体液(SBF)中浸泡,通过在模拟体液中添加适量的Ca(NO3)2·4H2O和P2O5以增强诱导羟基磷灰石(HA)的形核。用扫描电镜(SEM)和EDS能谱对涂层的表面形貌和表面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模拟体液中加入适量的Ca(NO3)2和P2O5有利于基片表面沉积均匀的HA涂层;本研究中加入1.4mmol的Ca(NO3)2·4H2O时,沉积的Ca、P原子相对百分比较多,且Ca/P比接近于HA中的比例。  相似文献   

13.
316L不锈钢表面仿生合成磷灰石涂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316L不锈钢经化学预处理和热处理后,先后在单倍和1.5倍模拟体液(SBF)中浸泡,通过在模拟体液中添加适量的Ca(NO3)2·4H2O和P2O5以增强诱导羟基磷灰石(HA)的形核。用扫描电镜(SEM)和EDS能谱对涂层的表面形貌和表面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模拟体液中加入适量的Ca(NO3)2和P2O5有利于基片表面沉积均匀的HA涂层;本研究中加入1.4mmol的Ca(NO3)2·4H2O时,沉积的Ca、P原子相对百分比较多,且Ca/P比接近于HA中的比例。  相似文献   

14.
采用含氮量≥20%的石灰氮(CaCN2)水解物和H2S直接反应,一步法生成硫脲.该反应分两个阶段完成:反应的第一阶段为HzS的吸收过程,受其溶解度的影响,常压下有利反应的温度为35C左右,反应液中除了溶解的H2S和未水解的CaCN2外,主要有Ca(SH)2和H2CN2以及少量副反应生成的尿素;第二阶段主要是Ca(SH)2和H2CN2继续反应,生成CS(NH2)2(硫脲),反应主要受硫脲生成速度的影响,温度宜控制在80~85℃,时间不得超过5h.该法所得硫脲按ZBG17013-88分析为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15.
采用150 ℃压蒸实验方法,研究了2种碱性长石矿物在不同碱性环境下的碱析出,并通过29Si核磁共振方法对长石的析碱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石矿物在Ca(OH)2饱和溶液中有最大碱析出量;在Ca(OH)2饱和的碱溶液中,随着碱浓度提高,长石的碱析出量降低;长石矿物与碱溶液中Ca2 之间的离子交换反应是长石析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系统研究了过氧化氢(H2O2)影响铁负载膨润土吸附铀(Ⅵ)的效果与机理.通过改变pH、H2O2浓度、初始U(Ⅵ)浓度,探讨了加入H2O2的条件下铁负载膨润土对U(Ⅵ)的吸附过程,并采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等对吸附U(Ⅵ)前后的铁负载膨润土进行了表征.试验结果表明,溶液初始pH为3~6时,H2O2能使铁负载膨润土对U(Ⅵ)的吸附率达到98%以上;H2O2浓度对反应平衡时的吸附性能影响不大;随着U(Ⅵ)浓度的增大,H2O2对铁负载膨润土吸附U(Ⅵ)的促进作用也随之增强,U(Ⅵ)浓度为0.64 mmol/L时,吸附量从1.74 mmol/g(铁负载膨润土)增至3.13 mmol/g(H2O2和铁负载膨润土的复合体系).  相似文献   

17.
杂多酸催化氧化脱除柴油中硫化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活性炭负载磷钨杂多酸(HPW)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对含二苯并噻吩(DBT)模拟柴油进行催化氧化脱硫研究.考察了负载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氧化剂与模拟柴油体积比V(O)V(M)对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负载磷钨杂多酸对模拟柴油脱硫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最适宜的催化氧化条件是HPW的负载量60%~70%,反应时间为1.5h;温度为60℃;V(O)V(M)=15;此条件下,DBT的脱除率为97.4%.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了燃料挥发性对高压共轨柴油机微粒排放的影响,分析了不同负荷工况下微粒排放粒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改善燃料挥发性将使中小负荷工况核态微粒数量浓度增加,有利于降低大负荷工况微粒排放数量及质量浓度,燃料挥发性对于积聚态微粒影响较小。对于不同挥发性的燃料,核态微粒数量浓度均在当量比为0.4的中等负荷工况下最大。中小负荷工况下,对于挥发性较差的基础燃料,添加少量易挥发性成分后,核态微粒数量浓度急剧上升。但在中等负荷工况下,随添加比例的增大,挥发性进一步改善的燃料,核态微粒及总微粒数量浓度均有所降低,且积聚态微粒数量浓度变化不大。在大负荷工况下,中等挥发性的燃料(中均沸点为263℃)核态微粒和总微粒数量浓度最高,而挥发性好的燃料(中均沸点为244℃)核态微粒和总微粒数量浓度最低。  相似文献   

19.
应用交流阻抗技术(EIS)研究了H2O2浓度对特种钢表面稀土Ce转化膜成膜过程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能量散射能谱(EDS)分析膜表面形貌与成分.结果表明,EIS显示了在不同H2O2浓度转化液中成膜的动态过程,当H2O2的浓度相对0.012 M的Ce(NO3)3·6H2O达到一个优化浓度时(本实验为0.012 M)形成膜速度最快且最终膜的稳定阻抗值最大,达到2.1×105 Ω/·cm2;SEM显示在该溶液浓度下表面所形成的转化膜均匀致密,其成分主要由Ce、O、Fe元素组成.  相似文献   

20.
用溶胶-凝胶法法合成了具有不同Ca/P摩尔比的羟基磷灰石(HAP)和不同CO2-3含量的碳羟磷灰石(CHAP); 采用DTA,TG,XRD,FT-IR,BET比表面积测定,晶粒密度测定等方法研究了此两类磷灰石的热稳定性,探讨了影响热稳定性的晶体结构因素.结果表明:①由于Ca亏HAP存在空位缺陷结构,在781 ℃脱羟分解;正常配比HAP不存在缺陷结构,Ca盈HAP由于存在的是填隙缺陷结构,表现出较高的热稳定性,甚至于在1 100 ℃仍不脱羟分解;②在150~800 ℃范围内脱除CHAP中的CO2-3是非平衡态的连续固溶体分解,同时其结晶度增加且晶粒重结晶长大,CO2-3质量分数含量小于3.34的CHAP在776 ℃时脱羟分解;CO2-3质量分数≥3.34%的CHAP在150~1 100 ℃范围内不发生脱羟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