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125I粒子源的剂量场分布.方法 采用Monte Carlo模拟法和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43报告工作组(AAPM TG-43)推荐的理论计算公式(理论计算法)对125I粒子源的径向剂量进行研究,并对Monte Carlo模拟法和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当125I粒子源活度为37MBq,粒子源的径向距离分别为0.5、1.0、1.5和2cm时,用Monte Carlo法模拟计算得的径向剂量率分布为3.19、0.89、0.41、0.22cGy/h,理论计算法分别为3.87、0.95、0.39、0.22cGy/h.结论 Monte Carlo模拟法和理论计算法有较好的一致性,125I粒子源的径向剂量率随距离增加快速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放射性125 I粒子源在肌肉组织等效材料模体中的剂量分布.方法 研制肌肉组织等效模体,应用热释光剂量学方法和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43报告工作组(AAPM TG-43)推荐的理论计算公式(理论计算法)对125 I粒子源进行二维径向的剂量分布研究.结果 在0.5cm处,TLD在0°、45°、90°、135°、180°、225°、270°、315°时测得的剂量率分布为9.61、5.72、9.33 、5.05、10.65、5.15 、10.7、5.74cGyh-1,理论计算值为3.94 cGyh-1.结论 125I粒子源的径向剂量率随距离增加快速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放射性125 I粒子源在肌肉组织等效材料模体中的剂量分布.方法 研制肌肉组织等效模体,应用热释光剂量学方法和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43报告工作组(AAPM TG-43)推荐的理论计算公式(理论计算法)对125 I粒子源进行二维径向的剂量分布研究.结果 在0.5cm处,TLD在0°、45°、90°、135°、18...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手术中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水平,为制订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工作的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451B电离室巡测仪和SG-102环境X-γ剂量率仪直接测量植入^125I粒子源的患者周围环境辐射剂量率.结果 保守估算口腔癌、前列腺癌和直肠癌患者^125I粒子植入手术操作人员所受辐射剂量分别为:1.2 mSv/a(佩戴防护用品)、0.07 mSv/a(佩戴防护用品)和0.2 mSv/a(未佩戴防护用品),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年剂量限值.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手术操作人员可产生一定的辐射剂量,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重视潜在照射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与几何学原理,创建125I粒子平面植入条件下剂量分布特征与等剂量分布曲线,探讨正六边形平面植入模型的剂量分布价值。方法 利用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创建125I粒子等边三角形分布、正方形分布、正六边形分布时剂量特征,求出1 000、3 000、6 000、9 000、12 000、15 000和20 000 cGy剂量分布曲线。计算距离平面植入中心点距离0、0.5、1.0、1.5、2.0和2.5 cm处剂量分布;利用几何学原理绘制边长为1、2、3、4 cm延申相套正六边形图形,并在大于等于2cm的边上加点,将包括中心点在内的点相连接。结果 利用三维粒子治疗计划系统可以模拟出平面植入条件下等剂量曲线分布。在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条件下,粒子距离中心超出2.0 cm、2.5 cm时,中心剂量低于10 Gy,需要增加粒子,提高中心剂量;绘制的正六边形中任意相邻三点的连线都构成等边三角形,且边长为1 cm。结论 通过对不同平面几何形状125I粒子种植分布的等剂量曲线与几何学原理分析,正六边形中心加一颗粒子的分布模型,最符合剂量学均匀分布规律,对临床125I粒子植入治疗肿瘤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设计某医用直线加速器治疗室的屏蔽墙厚度,探究理论计算和仿真模拟在治疗室屏蔽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结合GBZT 201.2-2011和NCRP REPORT No.151报告,对某医用直线加速器治疗室进行屏蔽计算,并用Monte Carlo方法进行模拟验证。结果 理论计算与Monte Carlo模拟验证结果较为一致,各关注点剂量率均小于上限值2.5 μSv。结论 通过理论计算结果与Monte Carlo模拟结果的比较,得出结合两种方法能更好地进行治疗室屏蔽墙厚度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运用多目标规划模型计算伽玛刀剂最值,然后应用Monte Carlo(MCM)方法,进行等剂最分布曲线的模拟计算,模拟了单源和多源情况下不同准直器孔径的剂量分布曲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放射性125I粒子源治疗前列腺癌的剂量分布.方法采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 进行实验模拟,前列腺癌用肿瘤模型代替,应用热释光剂量学方法,模拟测量前列腺癌中的剂量分布.结果实验表明,125I粒子源治疗前列腺癌是在不均匀剂量模式下受照,剂量直接与粒子源的数量和几何位置有关.结论 125I粒子源表面剂量最高,随着距离增加而剂量迅速下降.粒子源的间距越小瘤内剂量越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放射性125I粒子源治疗前列腺癌的剂量分布。方法采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进行实验模拟,前列腺癌用肿瘤模型代替,应用热释光剂量学方法,模拟测量前列腺癌中的剂量分布。结果实验表明,125I粒子源治疗前列腺癌是在不均匀剂量模式下受照,剂量直接与粒子源的数量和几何位置有关。结论125I粒子源表面剂量最高,随着距离增加而剂量迅速下降。粒子源的间距越小瘤内剂量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125I粒籽植入治疗过程中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水平,并对其辐射风险进行评估,同时提出合理化的辐射防护建议。方法 本次用于场所防护检测采用100粒单粒活度为0.8 mCi的125I粒籽源;单粒125I粒籽源周围剂量当量率研究采用的单粒粒籽源出厂活度为0.85 mCi;采用点源模型对不同分工的医务人员受照剂量进行理论计算;同时使用TLD对单粒125I粒籽源周围剂量当量率进行测量,使用AT1121型X、γ辐射剂量当量率仪对场所进行布点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评估医务人员的受照剂量。结果 术前分装人员,在佩戴0.025 mmPb铅防护手套的情况下手部剂量将降低为5.02 mGy/a;术中手术人员手部剂量将降低为3.01 mGy/a;对于术后护理人员而言,100粒粒籽源在植入深度为2 cm,穿戴0.25 mmPb铅衣的情况下,年受照剂量将降低为0.013 mGy/a。单粒125I粒籽源周围剂量当量率测量结果表明距离源30 cm以外基本为本底水平。针对单粒粒子源周围剂量率分布,使用点源模型以及TLD实验测量结果表明,点源模型计算结果较TLD实验测量结果较大,距离越近,相差越大;距离越远两者结果越接近。对于治疗场所而言,使用点源模型以及实验测量结果表明,点源模型较实测结果较大。结论 针对单粒125I粒籽源,距离较近时需看作线源,而非点源,因此在距离较近时,点源计算模型较实测结果较大;随着距离的增加,点源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越来越接近。建议分装、手术人员、护理病患的护士穿戴防护用品;放射性粒籽植入的患者在手术后穿戴铅围裙或在手术部位覆盖铅防护用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某医院新建CT引导125Ⅰ粒子源植入场所的辐射水平进行监测与评价,了解操作人员、患者及公众在粒子植入治疗过程中所接受的剂量.方法 按国家放射卫生防护相关监测规范,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进行布点监测并进行评价.结果 粒子分装室操作医生装源时各监测点剂量范围为0.11~31.12μSv/h;植入手术室手术时各监测点剂量范围为0.27~15.30μSv/h;专用病房内各监测点剂量范围为0.21~3381μSv/h.结论 该院CT引导125Ⅰ粒子植入场所放射防护效果基本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及《低能γ光子粒子植入治疗的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178-2006)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131)ⅠIodogen标记法实验中操作者的安全性。方法运用Iodogen法对Herceptin进行~(131)Ⅰ标记,记录实验操作时间。测量实验条件下,离放射源不同距离处的剂量率及操作者各要害器官的辐射剂量。结果实验全过程用时135 mn。药物在Iodogen管中的反应时间为15min,在Sephadex柱中淋洗的总时间为96min,各管淋洗液放射性计数的测量时间为24min。在放射性最大的时间段内,距离Sephadex柱0 cm、5 cm、36 cm、238 cm的剂量率分别为140、85、40、0.52μSv/h。经防护后实验者眼晶体、颈部、躯干所受当量剂量分别为12.99、0.68、0.6μSv/h。双手操作范围内当量剂量范围为140~129μSv/h。结论在实验过程中,采取严格防护措施,~(131)Ⅰ对实验者的辐射剂量在规定范围内,该实验过程安全。  相似文献   

13.
新型钯粒子源的径向剂量函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依据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AAPM在TG-43草案推荐的钯剂量学特征来确定钯的剂量学参数。方法 使用蒙特卡罗(MCNP4C)计算剂量学参量径向剂量函数。结果 结果显示对材料WT1和水(Water)计算得到的径向剂量函数曲线十分相似。结论 在使用粒子钯源时,治疗计划计算和处方剂量可使用等效组织材料WT1或者水(Water)。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放射源在贮存状态和倒装裸露状态时辐射场剂量水平及其分布,为放射源倒装场所人员在辐射场中意外受照剂量估算及其防控策略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于2022年选用592 GBq241Am-Be和66.6 GBq137Cs放射源各1枚,使用LB123型中子周围剂量当量率仪和AT1121型X/γ剂量率仪测量贮源状态时源容器外围周围剂量当量率,使用热释光剂量计测量并计算放射源裸露状态下操作间内辐射场的周围剂量当量率。结果 放射源处于贮存状态时,592 GBq241Am-Be和66.6 GBq137Cs放射源源容器表面5 cm处最高剂量率分别为500和773μSv/h。放射源倒装处于裸露状态下,在辐射场中距源200 cm处,241Am-Be中子源引起的中子周围剂量当量率为233.5~337.2μSv/h,平均值为299.7μSv/h,137Cs放射源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为1.282~1.868 mSv/h,平均值为1.530 mSv/h;辐射场中距源50 cm处累积受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125碘(125I)粒子植入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受照水平.方法 利用手提式辐射探测仪监测21例恶性肿瘤患者植入125I粒子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有关部位的受照剂量率,计算相应部位的年受照剂量当量;同时通过热释光个人剂量仪(TLD)监测操作人员的累积剂量.结果 (1)实时剂量监测:医护人员手掌、胸部和眼睛等部位在无防护状态下最高年剂量当量分别为(232.84±12.01)、(13.42±1.25)、(26.21±1.72)mSv/a;有屏蔽防护时最高年剂量当量分别为(32.92±2.65)、(0.47±0.06)、(0.94±0.09)mSv/a.(2)累积剂量监测:技术员和医生胸部年剂量当量分别为(0.380±0.05)、(0.500±0.05)mSv/a,该监测结果与实时剂量监测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I粒子组织间放疗过程中医护人员相关部位的受照水平明显低于国家标准,从外照射防护的角度讲近期是安全的、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加速器剂量监测系统进行检测及评价。方法:常规标定条件下,SSD=100 cm,照射野10 cm×10 cm,在最大剂量点Dm处,将加速器剂量仪调整到1 cGy=1 MU。对加速器剂量监测系统进行了重复性、积分剂量线性、积分剂量率线性、稳定性以及准直器光栏形成的照射野对剂量监测系统读数影响的验证和检定。结果:经对加速器剂量监测系统的重复性检测的计算,6 MV光子线和9 MeV电子线单次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22%和0.13%,积分剂量线性最大相对偏差分别为0.03%和0.19%,剂量率线性最大相对偏差分别为0.84%和0.12%。结论:加速器剂量监测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机器安装验收时的标准值,符合国家标准及国际通用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实际测量一次工业辐照源装置的源操作过程,分析具体的空间、时段剂量分布,为今后指导制定工作计划,将操作人员的剂量负担控制在一个合理的低水平。方法 做参考点剂量概算,根据每个辐照装置和源的具体情况和今后连续365 d的总操作源计划,按照国家标准制定一个总剂量限值,用于一次操作源的实践活动中。结果 操作过程中,剂量率最大值为6.27μSv/h;剂量率最小值为0.13 μSv/h。源罐从天窗进入辐射室,再沉降至井底过程中,辐照室内剂量率最大值为22.1μSv/h;剂量率最小值为0.20μSv/h。本次操作源实践整个过程实测个人最大可能当量剂量为24 μSv,完全控制在预期的当量剂量限值83 μSv内。结论 人员个体负担当量剂量中有74%来自于操作单源上架;15.2%来自于源罐操作,说明操作技能的培训和操作效率的提高对剂量控制起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使用EBT胶片测量伽玛刀放射治疗辐射场的剂量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新型剂量胶片EBT的性能,使用EBT胶片测量伽玛刀放射治疗辐射场的剂量分布,提高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QA精确度和速度。方法:将Farmer型小电离室(PTW-N30015,0.015cc)放在直径160mm的聚苯乙烯球形模体中测量伽玛刀机械零点的剂量率。调节准直器(5mm,10mm和15mm)给KodakXV、EDR和EBT胶片照射适当的剂量。结果:XV、EDR和EBT胶片测量得到的焦点剂量率为219.6cGy/min、260.3cGy/min和250.8cGy/min,与电离室测量得到的焦点剂量率247.8cGy/min相比,相对误差分别为11.4%、5.0%和1.2%。XV和EBT的测量结果与EDR相比,半影参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0.3mm和0.7mm,半高宽参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1.3mm和5.4mm。结论:Gafchromic胶片EBT的能量依赖性低,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而且能够自动显影,是测量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剂量分布的理想剂量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天津市某石化企业含密封源仪表装置场所放射防护现状。方法按照国家标准对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防护要求,使用便携式X、γ剂量率仪对含密封源装置周围辐射剂量水平进行测量。结果 50台含密封源仪表周围剂量当量率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距源容器和探测器外表面5 cm处的最大剂量率值分别为11.54、5.87μSv/h,距源容器和探测器外表面100 cm处的最大剂量率值分别为1.17、3.68μSv/h。结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企业含密封源仪表装置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所产生的辐射污染基本不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某放射源库的设计资料,选用一种保守、简便的屏蔽计算方法计算放射源库内及源库外关注点的剂量率,与限值相比较得出该放射源库的屏蔽设计是否能满足限值要求。方法首先将密封源设为点源,利用伯杰公式计算屏蔽累积因子,从而分别计算密封源1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选用最大剂量率及与关注点最短距离,并采取减弱倍数屏蔽计算方法计算密封源在关注点产生的累积剂量率。结果根据放射源库的屏蔽计算,放射源所致放射源库内贮源坑表面P点周围剂量当量率为19.1μSv/h,墙体四周表面30 cm处Q点周围剂量当量率为0.02μSv/h。结论放射源库内关注点P和源库外关注点Q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低于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