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根据当地连续四年库水不足,干旱缺水的实际,为抗旱保苗,适应市场经济需求,推进水利产业的进程,充分发挥水井作用,创立了水井改制约几种模式,它不仅解决了水井建、管、用脱节和打井资金不足等问题,而且有力地改善了生产条件,并为农用水井改制和运行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
古限仰 《小水电》2007,(5):8-10
1引言 在水电站发电机房内,用于收集水轮机渗漏水及厂房内部渗漏水的集水井处于电站的最低位置,当集水井水位达到一定位置时,需要手动或自动启动排水泵及时将集水井内的水抽走,否则会造成发电设备和厂房遭水浸事故。传统的集水井水位自动控制一般采用磁浮子式水位继电器,这种装置在集水井有泥沙或有污物时,会造成浮子卡住而不能可靠控制水泵的启动和停止,从而不能实现自动控制。现介绍一种运行可靠且经济实用的集水井电子式水位自动控制装置。  相似文献   

3.
沈惟桥  孟宪俭  初健 《给水排水》2002,28(10):34-35
莱钢转炉除尘污水泵房吸水井 ,一般运行 1~ 2a就应该停产清理井内沉泥。介绍了通过技术改造 ,使冷水井与热水井能互为备用 ,实现在转炉不停产的情况下 ,分别清理热水井和冷水井。  相似文献   

4.
橡胶坝是一种新型薄壁柔性水工建筑物。鸡西市梨树灌区藉占橡胶坝工程由橡胶坝、集水井、储水井、注水井及拦河坝等部分组成。文章介绍了该橡胶坝的运行管理及检查维护特点。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城乡供水水井涌砂问题,保障供水安全、优质,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着力从井位、井型选择和成井技术以及投入使用后的运行管理方面分析出砂原因;出砂后对供水设施及其附属设备造成危害程度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在水井的日常管理和管道沉沙处理两方面的防砂治砂方案,力争把砂的危害隆到了最低。  相似文献   

6.
分析龙口水电站厂内渗漏集水井长期受黄河泥沙淤积的影响。通过科学分析和优化配置,提出集水井淤泥清理的改造方案和处理方法。该系统运行一年以来,有效地解决了集水井泥沙淤积的问题,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水力破壁”和“喷射洗井”技术在华北油田水井施工中取得了成功经验,它能够增加水井涌水量、降低含砂量、提高水井完井质量。1985年开始在胜利油田范围内的水井放了工中进行试验和应用,较好地改善了胜利油田的水井成井质量,大大提高了水井合格率,实践证明,水力破壁和喷射洗井两项技术适用于胜利油田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水井施工条件,应用这两项新技术钻凿水井100余口,水井平均产水量提高了36%,水井综合合格率从60  相似文献   

8.
“水力破壁”和“喷射洗井”技术在华北油田水井施工中取得了成功经验,它能够增加水井涌水量、降纸含砂量、提高水井完井质量。1985年开始在胜利油田范围内的水井施工中进行试验和应用,较好地改善了胜利油田的水井成井质量,大大提高了水井合格率,实践证明,水力破壁和喷射洗井两项技术适用于胜利油田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水井施工条件,应用这两项新技术钻凿水井100余口,水井平均产水量提高了36%,水井综合合格率从60%提高到99%,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验效益。  相似文献   

9.
水体掺气运行是管线空蚀及输水效率降低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均匀、快速地进行管线排气尤为重要。本文依据大伙房输水工程的运行实践,阐述了排气设备的优化布设。同时,介绍了如何针对不同的管线排气规模和运行方式,建立管线初次充水时的大排气及管线正常有压输水时的小排气机理,最终计算得出所需的管线排气速度及孔口尺寸。该研究为工程排气阀的设计、选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具有重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人民黄河》2014,(9):44-47
在对成井环节分析的基础上,识别了对地下水系统影响较为显著的成井工艺参数(即井径和滤水管孔隙率),基于地下水水热运移基本原理,建立了地下水流动和热量输运耦合模型。选取典型地温空调项目,通过设计不同成井工艺参数,模拟地温空调运行对地下水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井径和孔隙率在地温空调运行中,对地下水系统影响程度差别较大,井径对抽水井、回水井的影响比较明显,孔隙率对抽水井的影响大于对回水井的影响,适合安阳市地温空调的井径为30 cm、滤水管孔隙率为30%。  相似文献   

11.
根据气体分子运动理论,设计了一种在无外界动力驱动的情况下,利用自身精巧的设计结构,对其进行有序的控制操作,便能排出虹吸连通管中空气的装置。该装置有效地解决了虹吸式水位计在建设安装与运行维护过程中,虹吸管排气困难、微漏气难以排查等难题。  相似文献   

12.
虹吸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际中,特别是在排除边坡地下水和降低泥石流水动力条件方面有极大的应用价值。边坡中深部地下水的排除需要采用高扬程虹吸管,但在实际使用中,高扬程自平衡虹吸管因易断流而造成虹吸排水失效。利用空化理论,系统分析了虹吸管内气泡产生的机理,并通过流体数值分析软件FLUENT发现自平衡虹吸管内气液两相流动是一个从泡状流向弹状流的转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虹吸管内形成弹状气泡后,增加了虹吸流动中的压力降,导致管顶真空度降低,破坏水流连续性,造成虹吸断流,并影响虹吸的下次启动。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a passive siphon sampler for the collection of event‐based water quality data from a remote dryland river. The materials used to construct the siphon sampler were modified to better adapt the design for the collection of non‐conservative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and for use in high‐intensity flow conditions typical of Australia's dryland river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iphon sampler was evaluated in a pilot study of water metals in the rising‐stage floodwaters of the upper Leichhardt River catchment, north‐west Queensland, Australia. Field blanks were used to quantify the extent of contamination of the collected waters by sampling media, atmosphere exposure or water intrusion during an event‐based collection period. The use of inert materials, such as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plastic, and careful cleaning with 10% nitric acid washes prior to use reduced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of the collected sample. Below detectable levels of Pb and Zn and minor concentrations of Cu (1.8 and 1.3 μg L–1) were reported in rinsate and atmospheric blanks that were exposed in the field for less than 24 h. Atmospheric and flood blanks that remained in the field for greater than 2 weeks and remained in the siphon samplers throughout the duration of the flood events reported quantifiable concentrations of metals. For the case of the upper Leichhardt River catchment, the siphon sampler met the need of providing event‐based water collection data and offered a practical, low‐cost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event‐based sampling techniques.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
农田暗管排水能力分析与提升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少丽  任晓磊  陶园 《水利学报》2021,52(11):1263-1269
在地下水位较高、地表易于形成积水的地区,探索经济可行的农田暗管排水措施,对于降低作物涝渍胁迫、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暗管排水流量理论公式分析了暗管排水能力影响因素及增强暗管排水能力的途径,提出在暗管出口处安装虹吸管,利用虹吸原理使其下端出流口降低到一定深度的虹吸增流方法。理论和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大大提升浅埋暗管排水能力,且不增加暗管排水成本。浅暗管通过虹吸管出口降低到中埋和深埋时,即作用水头增加1.33倍和1.67倍时,排水流量增大33.3%和66.7%;由于浅埋管具有较小的渗流阻抗系数,其排水流量比相同出口的中埋管和深埋管大16%和27%。随积水层深度的减小,有虹吸的浅暗管排水流量虽然减小,但增流效果百分比在增大。该研究成果可为涝渍灾害易发地区建设高效除涝降渍减灾工程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中线瀑河渠道倒虹吸工程地处地质构造复杂、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水极为丰富地带,排降水成为影响工程进度的一个主要难题,从多种排水和降水方案中,经多次论证,确定基坑内设明沟排水,加快抽水速度,保证排水量,以提高开挖进度。基坑两侧设管井排水,以保证基坑边坡稳定组合的方法,也就是明沟排水结合管井降水方案,这样既满足了工期要求,又满足了边坡稳定的需要,从而实现了本工程深埋段干场施工作业和边坡稳定。  相似文献   

16.
大库盘水库管道排沙系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水库排沙清淤措施存在的优缺点,通过模型试验模拟了自吸式管道排沙系统和虹吸式管道排沙系统。管道排沙系统能够充分利用水库有效水头,利用布设在库区的管道把水库淤积的泥沙排出库外。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两种排沙系统的排沙效果。试验表明:两种管道排沙系统的排沙效率较高,耗水少,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操作性。对水库排沙清淤措施提供了另一种思路,为管道排沙系统应用于水库排沙清淤提供了试验支持。  相似文献   

17.
虹吸式放水涵管在六邦水库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型水库放水涵管堵塞损坏现象较多,影响水库安全运行及效益的发挥,且破坝重建涵管困难,采用虹吸式放水涵管即可解决小型水库埋坝涵管隐患问题。为此,以广西田林县六邦水库应用虹吸式放水涵管重建埋坝涵管为例,对该技术的设计及运行等情况作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长距离输水渠系控制蓄量运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长距离输水渠系控制蓄量运行的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个包含倒虹吸、渡槽、取水口等建筑物在内的长距离输水渠道控制蓄量运行仿真模型。选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京石应急渠段作为典型渠系进行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控制蓄量运行方式可通过对整个输水渠系的水量进行合理调控满足渠系下游流量需求,适用于具有复杂运行要求而又缺少在线调节水库的长距离输水渠道系统。  相似文献   

19.
新疆北疆供水工程跨越吉拉沟大洼槽的三个泉倒虹吸,跨度11 km,内径2.8 m,工作水头160m,是国内外同类工程中综合难度较高的大型倒虹吸工程,在结构强度、材料工艺、安装敷设、工程质量方面都有极高的要求,特别是高水头管道运行、充水、放空、水锤防护等各种工况下的水力安全控制问题,高温差与严寒条件下管道的应力应变问题尤为突出。对该工程设计、科研、施工及运行管理方面的经验进行介绍,对其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取得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成果进行总结,研究认为:工程总体布置合理,工程运行后监测资料及工程安全评价表明各项性状指标良好,通过模型试验研究确定的闸门开度、关闭速率、充水排气、放空排水等水力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科学合理,为严寒地区大型倒虹吸工程的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鄂北调水工程中的孟楼-七方倒虹吸长达72km,其闸门调控下的出口边界设置对倒虹吸管内水力响应过程有显著影响。超长倒虹吸出口闸门处于有压段与明渠段的交界处,属于长有压管道闸孔淹没出流,具有高度耦合、非线性化的特点。常用的有压隧洞泄流公式未考虑倒虹吸内的非恒定流运动,不适于作为长倒虹吸出口边界,Henry公式能够合理反映闸门调控下的水力响应规律,但难以反映水击震荡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将出口闸门涵管化的边界处理方法,仿真结果揭示出在快速关闸时倒虹吸管中伴随有显著水击振荡,下游段事故工况中最大水击压强达25.1m(初始压强为8.8m),最大水击振幅为16m,压强变化特性与类似试验结果相符。提出的方法可为鄂北调水工程的事故工况调度提供技术支撑,也可为类似明满流动态边界仿真建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