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第二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4~ 1997年 ,我院用第二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 46例 ,术后随访 2~ 3年 ,有完整资料的 3 6例。随访结果证实 ,用该皮瓣重建拇指 ,其远期疗效满意。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共 3 6例 ,男 2 2例 ,女 14例 ;年龄 2 1~65岁 ,平均 43岁。致伤原因 :挤压撕脱伤 14例 ,电刨伤 13例 ,切割伤 9例。参照顾玉东[1 ] 手 (拇 )指缺损的十度分类法 ,将拇指末节指腹缺损分为两型四亚型 (包括软组织和骨组织 ) ,Ⅰb型缺损 9例 ,Ⅱa型缺损 5例 ,Ⅱb型缺损 2 2例。皮肤缺损面积为 1.5cm× 3 .0cm~ 5 .0cm× 6.3cm。我们用第二…  相似文献   

2.
拇指指腹缺损的修复   总被引:31,自引:9,他引:22  
目的 探讨含感觉神经的微型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以食指背侧岛状皮瓣、中指侧方岛状皮瓣、第二足趾趾腹皮瓣、甲皮瓣 ,修复重建拇指指腹缺损 16例 ,面积为1 5cm× 1 5cm~ 6 0cm× 3 0cm。 结果  16例皮瓣全部成活 ,随访 1~ 4年。拇指外形满意 ,功能良好。 结论 采用含感觉神经的微型皮瓣重建拇指指腹缺损 ,对供区影响不大 ,效果佳 ,是理想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拇指指腹缺损4种皮瓣修复方法的选择及疗效.方法:采用局部神经血管岛状皮瓣、手指桡侧岛状皮瓣、食指背侧岛状皮瓣、拇趾游离趾腹皮瓣等四种修复方法,治疗拇指指腹缺损45例.创面面积(0.6~2.5)cm×(1.6-4.1)cm.结果:45例拇指指腹缺损修复的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1个月,所有皮瓣的血运、弹性、质地均良好.结论:4种皮辩的皮肤结构与拇指相近,是拇指指腹缺损的理想修复材料,手术效果好.根据拇指指腹缺损的不同类型,选择合适的皮瓣进行修复,可最大限度的恢复拇指的外观及感觉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拇指指腹缺损修复方法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拇指指腹缺损的手术修复方法并对各术式的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方法对46例外伤性拇指指腹缺损患者的三种手术修复方式的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移植皮瓣成活43例,成活率93.5%。43例随访18—36月,平均24月,指腹感觉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25例恢复至S4,18例恢复至s3,疗效满意。结论根据拇指指腹缺损类型,采取恰当有效地修复术式,加强手术期的管理是外伤性拇指指腹缺损修复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含感觉神经的微型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0年2月-2010年3月,采用食指背岛状皮瓣、中指侧方岛状皮瓣、以桡侧指动脉为蒂逆行岛状皮瓣、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逆行皮瓣、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皮瓣、拇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第2趾趾腹皮瓣、??趾甲皮瓣、大鱼际部浅静脉动脉化逆行皮瓣共9种皮瓣修复重建拇指指腹缺损134例.结果 3例皮瓣坏死,131例成活,6个月~1.5年随访108例,皮瓣外形血供充分,质地柔软,感觉测定S2~S4+,两点辫别觉6~11mm.结论 采用含感觉神经的微型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对供区影响小、效果佳、为理想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6.
拇指桡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介绍拇指桡侧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1999年5月一2002年2月,对11例应用拇指桡侧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在第一掌骨桡背侧设计皮瓣,自甲根部桡侧线至第一掌骨同侧背侧绿的连线为轴心线,轴点位于指间关节近侧1cm以近的轴心线上。切取的皮瓣内含有桡神经浅支,转移后与创面指固有神经断端吻合。结果:19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7—28个月,质地柔软、耐磨,指腹两点辨别觉为6.6—8.1mm。供区无并发症,掌指关节活动正常。结论:该皮瓣具有不损伤主要动脉、神经,操作简便,质地良好,血供可靠等优点,重建的指腹感觉恢复满意,是修复指腹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拇指指腹缺损的处理方法众多,如选择不当,术后将严重影响拇指的外观和功能。我院于2002~2004年我院采用食指背侧岛状皮瓣、中指侧方岛状皮瓣及游离[足母]趾腓侧皮瓣移植修拇指指腹缺损30例,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急诊修复拇指指腹缺损三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4,自引:9,他引:34  
目的 报道采用不同方法急诊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疗效。方法 采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拇指桡侧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转位有趾腹皮瓣游离移植三种方法,为21例线指指腹缺损进行急诊修复。结果 20例以瓣成活,1例失败。术后随访半年-2年,平均10个月。所有皮瓣血运,弹性,质地均良好。指腹二点分辨觉:示指背侧岛状皮瓣平均为92.mm,拇指桡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平均为8mm,趾腹皮瓣平均为5.6mm。结论 急诊修复拇指指腹缺损首选趾腹皮瓣,其次为拇指桡侧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或示指背侧岛状皮瓣。  相似文献   

9.
拇指桡侧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自1991年起,我们设计了拇指桡侧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临床应用11例11指,均获成功。皮瓣的最大面积为4.0cm×3.5cm,最小面积为2.5cm×2.0cm。经术后3个月~3.5年的随访结果证实本皮瓣修复的拇指指腹外形美观满意,耐磨,功能理想。  相似文献   

10.
缝合神经的邻指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拇指指腹缺损为较常见的手外伤之一,修复方法很多并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发现有些皮瓣存在感觉差、感觉异位或供区(指)不耐寒甚至疼痛等并发症,而传统的邻指皮瓣无法重建良好的感觉。为此,我科自1997年应用缝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邻指皮瓣移位,修复拇指指腹缺损16例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半趾甲瓣移植修复手指末节半侧缺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索对拇手指末节半侧缺损最佳再造、修复的方法。方法:根据手指缺损程度的范围,切取趾腓侧及第二趾胫侧部分趾甲瓣移植,采用吻合趾-指血管的方法重建血液循环进行修复和重建。结果:拇指半侧缺损采用趾腓侧趾甲瓣3例,手指半侧缺损采用第二趾部分甲瓣2例,拇指及中指末节背侧缺损采用拇趾及第二趾背侧甲瓣各1例进行移植修复,全部成功。术后经2个月-8年随访,手指外形基本恢复,外观较好,出汗有罗纹。结论:采用拇趾腓侧第二趾部分趾甲瓣移植修复是治疗外伤后拇手指半侧和部分缺损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瓣修复面部组织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6例面部病变患者,其中男4例,女2例;最小年龄44岁,最大78岁。病变部位:左面部2例,左腮腺区1例,右腮腺区1例,右面部2例。病变性质:皮样囊肿感染伴皮肤坏死1例,皮脂腺囊肿感染伴皮肤坏死1例,皮肤上皮瘤恶变1例,鳞状细胞癌3例。良性病变切除后,恶性病变扩大切除同期行颈淋巴清扫术后,面部缺损均以颏下岛状瓣即时修复。组织缺损范围最小4.0cm×3.0cm,最大6.0cm×6.0cm。组织瓣最小面积4.5cm×3.0cm,最大6.0cm×4.5cm。组织瓣以颏下动脉为蒂3例,颏下动脉联合面动脉为蒂3例。蒂的长度:6cm3例,9cm2例,11cm1例。结果6例组织瓣均存活良好,肤色与面部无明显差异;未发生任何并发症。供区伤口Ⅰ期愈合,平视位时,供区瘢痕不显露。结论颏下岛状瓣修复面部组织缺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比目鱼肌肌瓣修复小腿胫前中、下段软组织缺损合并胫骨开放性骨折和(或)骨髓炎的有效性.方法 2007年5月至2011年12月,应用远侧端为全部、近侧端为内侧部的蒂在上端的比目鱼肌肌瓣修复8例小腿胫中、下段软组织缺损合并胫骨开放性骨折和(或)骨髓炎患者,缺损面积为8 cmu×6 cm~12 cm×10cm,其中5例合并慢性骨髓炎,3例合并开放性骨折并发急性骨髓炎.比目鱼肌肌瓣表面以大张中厚皮片覆盖,供瓣区直接闭合.结果 8例患者所移植的比目鱼肌肌瓣,以及覆盖其上的大张中厚皮片均全部成活,且肌肉组织覆盖可靠、骨折愈合,术后随访2~54个月,小腿外形和功能均满意.结论 比目鱼肌肌瓣是修复小腿胫前中、下段软组织缺损合并胫骨开放性骨折和(或)骨髓炎的有效和可行的方法,供区损伤小,修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前臂游离皮瓣移植,修复重建颌面部缺损畸形的效果。方法对12例由几种原因所导致的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将前臂桡侧游离皮瓣移植于缺损区,修复缺损,并对颌面部重建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颌面部外形、丰满度及表情功能恢复较好,口腔功能明显改善。本组12例,成功11例,修复成功率91.66%。结论前臂桡侧游离皮瓣,特别适用于颌面部不规则、复杂缺损的修复与再造。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ibiotalocalcaneal arthrodesis with a retrograde nail and allograft in limb salvage surgery for patients with distal tibia osteosarcoma.

Methods

5 patients diagnosed as distal tibia osteosarcoma underwent ankle arthrodesis with a retrograde nail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follow-up, radiographic views of the ankle joint were taken in two planes to assess bone healing and axis alignment. Other measurements of outcomes included procedure-related complications, local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Functional outcomes were evaluated with the 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 (MSTS) scoring system.

Result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4 patients, including 4 cases of mild subcutaneous fluid and 1 case of screw breakage. All patients showed stable ankle and could stand or walk with the assistance of crutch before the complete union between allograft and host bone. One patient died due to multiple bone and pulmonary metastasis at 1 year after surgery. As for the other 4 patients, they were followed-up regularly for a mean period of 42 months. No local recurrence or distant metastasis occurred in any of these four patients. All the 4 patients expressed satisfaction with the outcome. According to MSTS scale, the mean 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score was 74.3% ± 4.4% (range, 70%–81%).

Conclusions

Intramedullary retrograde nail for distal tibia osteosarcoma could produce a satisfactory outcome in terms of functional results and complications. Excellent stabilization of the ankle joint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is technique, as it allows patients to perform much earlier postoperative weight-bearing exercise.  相似文献   

16.
Summary Many techniques have been described to repair defects of the distal nose. The author has found the bilobed flap to be a useful technique in the repair of partial thickness and full thickness defects. Good cosmetic results can be achieved. Several examples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舌侧缘瓣移植,修复红唇部缺损畸形。方法对11例红唇部完全或部分缺损患者,根据缺损范围大小制备取蒂在舌尖部的双侧或单侧舌侧缘瓣,转移至红唇部缺损区,2周后断蒂,恢复红唇外形,其中有4例为唇部复合缺损患者,先行红唇部以外复合组织的修复,再行红唇部的修复。有4例红唇缺损范围均超过唇全长1/2,采用了双侧舌瓣修复法,其余7例,红唇缺损范围均小于1/2,则采用单侧舌瓣修复法。结果所有病例,舌瓣全部成活;红唇部外形、色泽及功能恢复较好,无舌运动受限,无感觉及味觉减退等症状。结论采用舌侧缘瓣修复法,尤其是双侧舌瓣修复法,能即时修复红唇部大范围缺损,无需分两次转瓣修复。舌瓣能提供较好颜色和丰满度,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舌黏膜乳头,无损于术后舌部的味觉功能;舌部供区隐蔽,术后不留明显畸形,对舌功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报道应用不同类型的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3例拇指皮肤缺损患者,急诊应用7种方法治疗。其中拇指掌侧推进皮瓣8例,示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15例,第一掌背逆行筋膜皮瓣4例,中、环指邻侧双岛状皮瓣3例,桡动脉鼻烟窝皮支逆行岛状皮瓣5例,带骨间后动脉的前臂逆行岛状皮瓣4例,mu趾甲皮瓣游离移植4例。结果 本组43例中,坏死1例,改用其它皮瓣修复;部分坏死2例,经换药痊愈。其余40例拇指外形较好,指腹感觉存在,活动正常或稍差于健侧,拇指能与2~5指对指。结论 不同程度的拇指皮肤缺损选用合适的方法修复,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拇指末节软组织及部分甲床创伤性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方法 .方法 利用患侧同侧(足母)甲皮瓣移植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伴部分甲床缺损创面,切取远侧部分甲及周围软组织,并在血管蒂处设计成小三角形状嵌入受区皮肤切口,防止血管受压.结果 应用此改良(足母)甲皮瓣移植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5例全部成活,经过6~36个月(中位时间18个月)的随访,拇指外形和功能接近正常.供区损伤小,对足的功能影响轻微.结论 改良甲皮瓣移植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能较好地恢复患指的功能和外形.  相似文献   

20.
拇手指末节缺损的再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报道应用部分足趾组织移植进行指-趾动脉吻合的拇指、手指末节缺损再造的临床效果. 方法 拇指、手指末节及指尖缺损126例141指,包括拇指79指,示指37指,中指19指,环指6指.其中15例为2指同时再造.拇指再造病例中,应用部分躅趾组织移植者34指,部分第二足趾组织移植者45指:手指再造应用部分第二足趾组织移植者45指,部分第三足趾组织移植14指,部分第四足趾组织移植3指. 结果 术后发生动脉危象16指、静脉危象9指,经手术和药物治疗全部成活.31例行二期整形.87例94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15年.患者对再造指外形感到满意,能作指腹捏夹动作,感觉恢复到S3+以上者94指,其中76指的两点辨别觉达到6-8mm.供区无手术并发症. 结论 应用部分足趾组织移植进行指-趾动脉吻合的拇指、手指末节及指尖再造手术,术后的拇指、手指功能与外形比较符合患者的期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