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肝癌组织中N—ras基因突变和p53蛋白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N-ras和p53基因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PCR-SSCP)和免疫组化法,检测29例肝癌中的N-ras基因突变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13例肝癌p53蛋白阳性(44.8%),表明广西地区肝癌中曾普遍存在p53基因的突变,肝癌及癌旁组织中N-ras基因在第2~37密码子间的突变率分别为79.31%和80.77%,22例有2个以上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2.
人肺癌组织中p53,Rb基因突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肺癌发生的分子遗传学机理,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对41例人肺癌组织中p53基因外显子5~8及Rb基因外显子14~16、22~23进行了突变分析。结果显示:p53基因突变16例(16/41,39%),分布于外显子5~7;Rb基因异常4例(4/41,9.8%),其中外显子14~16区域部分缺失和外显子22~23区域突变各2例;在9例小细胞肺癌标本中,7例发生p53及R5基因的突变,其中1例存在p53基因两个外显子突变,另1例同时存在p53及Rb基因的突变。对部分p53基因突变标本序列分析,均在1个或3个密码子上存在导致p53蛋白异常的单碱基置换或插入突变。以上结果表明:肺癌、特别是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可能与p53及Rb基因的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宫颈癌和肺癌中p53基因突变和表达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Xie Y  Yao K  Hu W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7,26(4):229-232
目的对比研究p53在鼻咽癌、宫颈癌、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p53在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结合PCR-SSCP银染技术检测24例鼻咽癌、9例宫颈癌、10例肺癌中p53基因的表达与突变。结果23/24例鼻咽癌、6/9例宫颈癌、9/10例肺癌有p53的过表达,在两种发病与DNA致瘤病毒有关的鼻咽癌、宫颈癌中未能检测到p53基因突变;而发病与化学致癌物有关的肺癌中有5/10例检测到有p53基因突变,其中1例发生在外显子8,4例发生在外显子5。这5例均有p53的过表达。结论(1)鼻咽癌、宫颈癌、肺癌中存在着p53蛋白的过表达。(2)肺癌中p53的过表达大部分与p53基因突变有关,而鼻咽癌与宫颈癌中p53过表达与p53基因突变关系不大,其与致瘤性DNA病毒的作用是否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DukesC期大肠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中p53基因突变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肠癌转移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用PCR-SSCP检测73例DukesC期大肠癌及40例相应的淋巴结转移灶p53基因第5至第9外显子的突变。结果73例原发灶有27例(37%),40例淋巴结转移灶中有19例(47.5%)检测到p53基因突变,总突变率为44%。在原发灶和转移灶同时检测的40例中,有21例(52.5%)两者均未见p53突变;另12例(30%)两者均可见完全相同的突变条带;余下的7例(17.5%)两者PCR-SSCP的结果不一致。这7例经DNA直接测序确定了p53基因突变位点。其中5例原发灶未见p53突变,而转移灶p53有明确突变;7例中2例转移灶可见p53有二个外显子突变,而原发灶仅一个或无突变点。结论多数p53基因突变发生在转移之前并持续存在于大肠癌进展至转移的整个时期,大肠癌的转移可伴有p53基因的新突变,或转移对p53基因突变有一定选择,提示p53基因突变可能与大肠癌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5.
免疫组化和PCR—SSCP检测p53基因异常的一致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检测p53蛋白表达和PCR-SSCP检测p53基因突变的一致性。方法:单克隆抗体DO-7检测85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p53蛋白表达,PCR-SSCP检测其中31例腺癌的p53基因突变。结果:85例NSCLC中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8%(58/85),31例腺癌中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1%(19/31),14例(46%)出现p53基因5~8外显子突变,p53蛋白免疫组化和PCR-SSCP检测p53基因突变无显著相关(χ2=0.1,P=0.76),其一致率为52%。结论:p53蛋白表达并不能很好地反映p53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6.
p53基因突变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为了探讨p53基因突变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PCR-SSCP结合DNA直接银染测序,对30例散发性食管癌组织p53基因第5~8外显子进行检测。结果检出11例阳性,突变检出率为36.7%。9例为点突变,其中错义突变4例、无义突变2例、同义突变3例,其余2例为碱基插入和缺失导致的移码突变。统计学分析显示:中低分化食管癌的p53突变率为56.3%,高分化组为14.3%,两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25);癌组织浸润累及食管壁全层的p53突变率52.6%显著高于未累及全层组9.1%(P=0.024);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相比,p53突变率分别为61.5%和17.6%也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24)。结论p53基因突变与食管癌多种生物学行为如组织分化程度、肿瘤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因此检测食管癌组织中是否存在p53基因突变有助于判断食管癌的恶性程度和患者的预后。还讨论了p53基因的“显性负效应”及同义突变的遗传学效应。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p16蛋白、mRNA表达、基因突变及临床病理意义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腺癌p16蛋白、mRNA表达、基因突变及临床病理意义探讨袁晓璞陈同钰鲁常青谈敏施达仁徐枫研究发现p16(MTS1)基因的变异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有关[1,2]。我们试图观察原发性乳腺癌的p16蛋白,mRNA表达和基因突变,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癌旁粘膜的p53蛋白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曾报道过鼻咽癌(NPC)组织中p53蛋白积聚的生物学特征和临床意义[1],但是p53基因的突变发生在NPC发生发展中的哪个阶段尚不清楚,为此我们以NPC癌旁粘膜组织为材料,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定量分析的方法,观察癌旁粘膜上皮p53蛋白积聚的情况,以判...  相似文献   

9.
P53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p53研究的一些新进展周桥,杨光华肿瘤抑制基因p53在肿瘤发生中的重要性现在已为大家所熟知。50%以上的人类肿瘤有p53基因的突变。基因产物为p53蛋白,由393个氨基酸组成,能与特异的DNA序列结合并且激活转录 ̄[1]。肿瘤发生过程中,p53被灭活...  相似文献   

10.
野生型p53基因是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50%以上的人体肿瘤可检测到p53基因突变。但p53基因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发生中的作用如何,目前的研究结果仍有争议。HXO-Rb44是我国建立的一株来源于实体RB的恶性RB细胞系[1],该细胞系中p53基因表达状况还未进行鉴定。我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及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间接免疫荧光法,对HXO-Rb44中p53基因表达进行形态学定性、定位观察及…  相似文献   

11.
30例结直肠癌p53基因突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解结直肠癌p53基因突变的情况,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银染技术对30例人结直肠癌中p53基因第5、6、7、8外显子进行检测,发现16例(53.33%)存在p53基因突变,其中第7外显于7例,第5外显子4例,第6外显子3例,第8外显子2例。结果表明:(1)结直肠癌中普遍存在p53基因突变;(2)p53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3)PCR-SSCP银染技术是一种敏感、可靠且简便、快速和经济的方法,尤其适用于临床实验室进行大规模的样本筛选。  相似文献   

12.
显示p53与CgA的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法1殷健2杨毅2梁延杰我们对LAB-SA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法〔1〕略加改动,研究了p53和嗜铬蛋白(CgA)两种抗原在同一张切片上的共同表达,探讨在大肠癌内分泌分化癌细胞p53基因突变的情况。1材料和方法1.1标本选...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基因的改变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过程中的意义,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肽性法,检测1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P21、P185、p53蛋白表达以及50例ras、p53基因突变。结果表明:膀胱移行细胞癌P21、P185、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9.3%(89例)、55.3%(83例)、29.3%(44例)。P21、p185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呈负相关(P<0.05),p53蛋白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呈正相关(P<0.01)。P21、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与预后呈显著相关,P21与预后呈负相关。7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存在两种以上蛋白共同表达。膀胱移行细胞癌Ha-ras癌基因第12位密码子突变16例(32%),p53基因突变9例(18%),均为248位点突变。Ha-ras第12位点突变随病理分级增高而增高,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显著相关(P<0.05)。ras基因、p53基因突变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ras基因、p53基因突变患者死亡率高于无突变患者。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存在ras基因及p53基因共同突变。  相似文献   

14.
p53基因与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型p53蛋白具有抗细胞增殖功能,它可使DNA有损伤的细胞生长停止于G1/G0期。散发性结直肠癌p53基因中常见点突变发生,发生于溃疡性结肠炎基础上的结直肠癌(UCACRC)亦有很高的p53基因突变率。另一等位基因的杂合性缺失(p53LOH)的发生也增高,加强溃疡性结肠炎病人p53基因点突变和p53LOH的研究,可为监测UCACRC的形成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食管鳞状细胞癌p53基因突变及其蛋白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鳞癌常伴有p53基因突变和(或)p53蛋白积聚。文献报道p53基因改变与p53蛋白积聚常出现不一致的现象〔1,2〕。我们应用PCRSSCP及免疫组化方法探讨食管鳞癌p53基因突变与p53蛋白表达的关系。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取食管癌新鲜组织30例,同一标本分为2份,1份按常规方法提取DNA,另1份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12 PCRSSCP〔3〕 PCR常规扩增反应后,取10μlPCR产物与等量电泳缓冲液混合,96℃变性5min后立即置冰浴,电泳后,凝胶经固定、银染、…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中c-erbB2基因扩增及p53基因缺失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发现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某些相关基因改变有关,其中包括:c-erbB2扩增和p53缺失[1,2]。我们分别应用差异PCR(dPCR)及Southern杂交方法,检测58例人乳腺癌中c-erbB2基因扩增及p53基...  相似文献   

17.
文摘     
文摘038卵巢癌中基因组不稳定性与p53移码突变的关系[英]/AnilKS…∥CancerRes.-1997,57(6).-1047~1049本文研究证明卵巢癌中p53移码突变是由普遍的基因组不稳定性造成的,而非其原因,提示新的DNA错配修复基因在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53基因与化学致癌剂诱发小鼠皮肤肿瘤的关系。方法运用PCRSSCP和直接DNA测序法,检测37例DMBATPAMNNG诱发的小鼠皮肤肿瘤[包括6例乳头状瘤,15例高分化鳞状细胞癌(SCCI)和16例中分化鳞状细胞癌(SCCⅡ)]中,p53基因第5~8外显子的序列改变。结果乳头状瘤均未见p53基因突变,而258%(8/31例)SCC测得突变,其中SCCⅠ和SCCⅡ突变率分别为266%(4/15例)和25%(4/16例)。在这8例肿瘤中共有9个突变,其中7个位于第8外显子,有7个为G→A转换。结论p53基因突变发生于该三步化学致癌法诱发的小鼠皮肤乳头状瘤向SCC恶性转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人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p53基因突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p53基因突变的初步研究高国兰彭芝兰王和陈爱平刘珊玲大量研究表明,野生型p53基因在正常细胞中参与细胞从G0期进入G1期的负调控,从而控制细胞的增生和分化,p53基因的异常主要有点突变,等位基因缺失和重组等。p53基因的点突变在...  相似文献   

20.
p53基因蛋白在大肠腺癌中表达的病理学意义*1季晨阳2季丹3DuncanRSmith3Hak-SuGoh野生型p53基因蛋白是抑癌基因蛋白,可以调控细胞生长、分化和DNA修复并促进凋亡〔1,2〕。在发生肿瘤时,p53基因失活(突变、杂合性丢失),不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