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Binswanger病的智能研究彭蓉,袁光固,王晋川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近年来随着CT及MRI的临床应用,Binswanger病(BD)报导越来越多,但对BD神经心理的系统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龚氏修订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echslerA...  相似文献   

2.
45例Binswanger病的CT、TCD及EEG分析熊敏辉袁荣峰湖南省人民医院神经科(长沙,410002)Binswanger病(BD)即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是脑深部小动脉硬化所致的弥漫性脑白质病变。现将我院自1989~1994年收治的45例BD...  相似文献   

3.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智力与记忆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智力与记忆功能崔诚张天岭康铭兰陶虹汕头市第四人民医院兰州医学院神经心理研究室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EA)首先由Binswanger于1894年报告,故又称为Binswanger'sDisease.本病在七十年代认为是一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和方法:探讨血小板在Binswanger病(BD)发病中的作用,用荧光探针测定11例BD患者、9例Alzheimer病(AD)患者和6例健康对照者血小板膜的流动性(PMF),以颈内静脉和肘静脉血PMF的差值作为反映脑循环中PMF变化的指标。结果:BD和AD患者的PMF的均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但只有BD患者颈内静脉血PMF显著低于肘静脉血,BD患者PMF差值与HDS积分具有显著相关。结论:BD病人脑循环中PMF降低可能是BD的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Binswanger病的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Liu D  You G  Wei J  Sun Z  Man K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9,28(3):174-177
目的 探讨Binswanger病的病理基础及发病原因。方法 对9例老年人Binswanger病及13例非痴呆老年对照组的尸检材料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及测微观察。结果 Binswanger病组的病灶主要位于皮质下白质,侧脑室周围,内囊,基底节,甚或累及脑干及小脑;其病理基础为脱髓鞘,微小腔隙性梗死灶,胶质细胞增生及血管周围间隙扩大,脑白质及深穿支小动脉壁明显增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  相似文献   

6.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CT、TCD与智力的关系周仕钧湖南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ubcortica1ArterioscleroticEncephalopathy)于1894年由Binswanger首先报告,故被称之为Bin...  相似文献   

7.
Binswanger病(BD)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本文通过测定患者血液及脑脊液(CSF)配对标本部分免疫指标的变化,初步探讨本病神经系统的免疫应答反应。1材料与方法11对象BD组患者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570~710岁,平均年龄6...  相似文献   

8.
Binswanger病的甲襞、球结膜微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0例Binswanger病(动脉硬化性脑病,BD)患者的甲襞、球结膜微循环进行观察,发现:BD患者与正常人比较存在明显的微循环障碍,其球结膜微循环的综合测定值与眼底动脉硬化的程度一致。结果表明,微循环的病理生理异常机理与BD相关,而球结膜微循环检测可以监测BD治疗的好坏。同时,注意改善微循环有利于阻止BD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9.
探讨血小板在Binswanger病发病中的作用,用荧光探针测定11例BD患者、9例Alzheimer病患者和6例健康对照组血小板膜的流动性,以颈内静脉和肘静脉血PMF的差值作为反映脑循环中PMF变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应用HLA-DRB,DQB1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方法,鉴定81例IDDM患者,7个家系和84例正常对照汉族人群的DRB基因多态性及IDDM的HLA-DR-DQ基因单体型。结果表明:(1)IDDM患者DRB1*03,DRB1*09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频率分别为8.64%v.s3.0%和28.4%v.s16.1(P<0.05)。(2)患者中DRB1-DRB3/DRB1-DRB4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即19.8%v.s6.7%(P<0.05)。(3)首次证明DRB1*12等位基因与中国人IDDM正相关。上述结果提示不同种族HLA-DR型别分布的差异,可能是不同种族人群IDDM发病率变化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1.
观察了30例Binswanger病(BD)和30例Alzheimer病(AD)患者的脑电地形图(BEAM)变化。结果发现,BD患者和AD患者的BEAM阳性率均高于脑电图(EEG)。BD患者BEAM局灶性和阵发性改变阳性率明显高于AD患者,并且双侧脑电功率谱不对称,以额、中央、枕区θ波多见,而AD患者双侧功率谱基本对称,以额、颞、顶区δ波多见。BD患者长谷川简易智力量表分值与BEAM异常改变程度有显著相关性。提示BEAM检查对BD的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测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应用HLA-DRB,DQB1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方法,鉴定81例IDDM患者,7个家系和84例正常对照汉族人群的DRB基因多态性及IDDM的HLA-DR-DQ基因单体型。结果表明:(1)IDDM患者DRB1*03,DRB1*09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频率分别为8.64%v.s3.0%和28.4%v.s16.1(P〈0.05)。(2)患者中DRB1-DRB3/DRB1-DRB4基因型频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atheroscleroticcerebralinfarction,ACI)与载脂蛋白代谢异常的关系,利用ApoBcDNA探针(LB1.5)检测了54名ACI患者和62名正常对照者的载脂蛋白B(ApoB)基因Msp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位基因频率。结果显示,116份标本共出现2.35kb(M1)和2.60kb(M2)两条杂交片段。M2等位基因频率在ACI(0.157)和对照者(0.056)之间存在明显差异(χ2=7.17,P<0.01)。M2基因的检出和基因频率的获得为进一步揭示ApoB基因区域在ACI的脂类代谢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遗传标记。还就不同基因型与血脂、脂蛋白水平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4—16岁儿童睡眠障碍的流行学调查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了解湖南省4~16岁儿童睡眠障碍流行学资料。方法:对湖南省8644名4~16岁城乡儿童采用二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DSM-Ⅲ-R为诊断标准,调查湖南省城乡儿童,了解儿童睡眠障碍的患病率、分布特征,并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有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结果:睡眠障碍总时点患病率为1.35%,农村患病率(2.01%)明显高于城市(0.98%),男性(1.35%)与女性(1.36%)无差异。42.73%患儿合并其他精神卫生问题,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儿童睡眠障碍有关的危险因素依次为:不良的教养方式、精神病家族史、出生时异常及母孕期有害因素。结论:儿童睡眠障碍主要以梦魇,睡惊障碍为主,心理社会因素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大肠癌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Ⅰ.分离比与遗传率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基于全人群的病例对照谱系调查,应用Li-Mantel-Gart法和Falconer法分别作分离比与遗传率估计。结果表明:①一级亲属大肠癌曾患率(‰)分别为:对照组2.7,大肠癌组7.4,结肠癌组9.4,左半结肠癌组9.6,右半结肠癌组6.7,直肠癌组4.9;②各先证者组别分离比均显著低于0.25(在0.016~0.022之间);③各组一级亲属遗传率明显高于二级亲属;不同先证者一级亲属组间遗传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神经酰胺对结核杆菌低分子多肽抗原(Mtb)诱导的γδT细胞活化及凋亡作用。方法:用结核杆菌低分子多肽抗原刺激正常人PBMC,并用磁珠阳性分选法获得高纯度的γδT细胞。通过MTT试验观察神经酰胺、鞘磷脂酰以及神经酰胺合成酶抑制剂FumonisinB1对γδT细胞的活化作用;FACS检测其对γδT细胞的亡作用。结果:Mtb刺激获得的γδT细胞可达73%。磁珠分选后可高达98%;高浓度神经酰胺及鞘磷脂酶能抑制γδT细胞的增殖。而出现凋亡,FumonisinB1则对γδT细胞的增殖及凋亡无明显影响。结论:鞘磷脂水解产生的社经酰胺对γδT细胞的有致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5例成人型多囊肾先证者家族中的患病情况及患病规律。方法 对76例家族成员进行B型超声波检查.在肾脏中发现多个囊肿为主要诊断依据。结果 家族中患病率43.6%,男42.8%,女44.1%,男女患病率无明显差异,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病规律。结论 家系调查对开展遗传咨询、优生指导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估算95%有效除颤电压[英]/MalkinRA…//IEEETransBME.-1993,40(3).-256本文提出了最小平方误差(Minimumsquarederror,MinSE)检测记录和一个MinSE估算器,它能准确地估算95%时间去纤颤的...  相似文献   

19.
调查了280例先证者的一级亲属患病率为1.38%,对照组的一级亲属患病率为0.73%,按公式计算出遗传度为17.4%,对134例高原先心病患者的母亲与对照组的母亲进行了:足月妊娠或不足月妊娠;妊娠期患病;妊娠期服用药物;妊娠期接触化学药物;妊娠期接触射线的统计学研究。在西宁地区随机取30例先心病患者的耳垂血涂片与对照组进行了淋巴细胞微核率的比较,结果P>0.05。  相似文献   

20.
胎儿水肿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院分娩的66例胎儿水肿的临床、B超和病理检查结果,其中胎儿水肿伴房缺11例(16.67%),伴肺发育不全8例(12.12%),血红蛋白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7例(10.61%),腹膜炎2例(3.03%),Rh同族免疫性溶血病、先天性囊性淋巴管瘤和母-胎输血各1例(1.52%),母有感染的血清学证据和胎盘病检证实急性炎症共12例(18.18%),可疑染色体异常13例(19.70%)。本文讨论了胎儿水肿的病因和产前诊断治疗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