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根农杆菌可转化药用植物而获得毛状根,毛状根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表现出快速、大量合成代谢产物的能力。近年来许多珍贵药材面临着资源受限的状况,甚至濒临灭绝的危险,因此Ri质粒及其发根培养系统因其在有价值的次生代谢产物生产方面的优越性而被广泛重视,并成为药用资源植物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介绍了发根农杆菌转化药用植物的机制、感染植物的方法、影响遗传转化的因素、毛状根的培养以及获得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发根农杆菌Ri质粒及其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发根农杆菌的性质及其Ri质粒的结构和功能 ,毛状根的转化方法 ,毛状根培养物的特点 ,Ri质粒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表明了利用毛状根培养是生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发根农杆菌Ri质粒及其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根农杆菌诱导生成的毛状根具有生长迅速,遗传稳定,易于扩大培养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发根农杆菌及Ri质粒的特性、结构、分类、功能和侵染过程,毛状根的特点、转化、鉴定和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药用植物毛状根培养与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玉仙 《海峡药学》2008,20(8):79-82
通过检索国内生物学、医药学和大学学报等主要学术发表的论著,对近年来药用植物毛状根培养、以及利用药用植物毛状根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气候是决定植物赖以生存的水、热立地条件的主要生态因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其对药用植物的生长、代谢、繁衍是否产生影响?其表现特征是否反映在其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变化?本文综述了CO2等温室气体增加引起气候变暖,高温对植物类药用植物生长及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积累规律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体内代谢活动分为初生代谢和次生代谢,发生在所有植物体内,涉及到叶绿素、糖、氨基酸、脂肪酸、核酸等生命必需物质的代谢为初生代谢;发生在部分植物体内,涉及一些对植物生命非必需物质的代谢为次生代谢.  相似文献   

7.
药用活性成分多来源于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其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细胞色素P450s (cytochrome P450s, P450s)是一类分布广泛、由超基因家族编码的含血红色素的单加氧酶,在植物的代谢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熟知的几类药用植物活性成分为对象,对其生物合成途径中P450相关功能进行介绍,通过对P450在萜类、生物碱、黄酮以及苯丙烷类等常见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生物合成中的功能进行综述,为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及调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谦  张永清 《齐鲁药事》2006,25(6):350-353
本文论述了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生产次生代谢物的研究进展,包括影响次生代谢产物的因素、提高产量的途径、生物反应器技术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9.
遗传转化体系是丝状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因其操作简便、转化率高、单拷贝插入以及费用便宜等独特的优点成为了丝状真菌遗传转化的首选方法。然而,至今仍有许多种类的丝状真菌未能实现转化,或者转化率太低以至于无法满足实验需要。本文就根癌农杆菌、受体丝状真菌、诱导剂以及培养条件等因素对根癌农杆菌介导丝状真菌遗传转化的影响进行论述,以期推动更多种类的丝状真菌获得高效转化。  相似文献   

10.
郑小宇  陈敏  李航  赵淑娟 《药学学报》2021,(12):3460-3472
miRNA (micro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1nt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RNA,在植物生长发育、信号转导、环境胁迫响应和次生代谢产物形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多种药用植物中鉴定出了大量miRNA,并初步研究了这些miRNA对药用植物的调控作用.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大多是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miRNA对药用...  相似文献   

11.
发根农杆菌对苦豆子高频转化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优化发根农杆菌对药用植物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遗传转化的条件,系统地研究了苦豆子外植体的种类(子叶、下胚轴、幼茎、幼叶),发根农杆菌的悬浮介质和密度、乙酰丁香酮的有无,以及共感染时的辅助处理方法(振动培养、真空渗透)等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1)以子叶为外植体;(2)用MS培养基重悬菌体至光密度OD600=0.6,并添加终浓度为100μmol/L的乙酰丁香酮作为诱导菌液;和(3)真空(7.0×l04Pa)渗透15 min,3者的组合可有效地提高发根农杆菌M对苦豆子的转化频率,最高频率可达到89.1%.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药用植物内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药理作用,以期为药用植物保护、天然药物资源扩展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对近年来药用植物内生菌次级代谢产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与结论:内生菌从寄主植物中吸取营养并通过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产生的物质即为次级代谢产物.药用植物内生菌的次级代谢物含有许多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相...  相似文献   

13.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成分,因具有特殊的药理活性或功效对人类的健康极为重要,是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的主要来源。随着人类对于健康和长寿的不断追求,医药市场的需求规模持续增长,提高药用植物次生代谢成分的产量和质量变得特别重要。植物次生代谢成分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植物与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药用植物次生代谢成分的产生和积累主要受植物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光环境对其合成影响尤为重要,因而,长期以来光调控一直是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近年来有关光调控对药用植物次生代谢成分影响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光质、光强、光周期的影响分别阐述,以期为高效生产具有重要药理活性的次生代谢成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氮素是中药材有效成分积累的重要影响元素,为探讨不同氮源对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和藏丹参Salvia castanea毛状根生长和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硝酸铵、水解乳蛋白、蛋白胨、牛肉浸膏、酪蛋白和酵母提取物6种氮源处理对丹参和藏丹参毛状根的影响,分析毛状根生长及活性成分积累的变化。结果 硝酸铵最有利于2种丹参毛状根的生长。水解乳蛋白能够显著促进丹酚酸类成分的积累,与硝酸铵对照相比,丹参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含量分别提高了2.94倍和3.27倍,藏丹参二者含量分别提高了13.74倍和2.01倍。酵母提取物对2种丹参毛状根二氢丹参酮Ι和隐丹参酮积累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水解乳蛋白能显著促进丹参根中丹参酮IIA的积累,牛肉浸膏则对藏丹参中丹参酮IIA积累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结论 硝酸铵是2种丹参毛状根生长的最佳氮源,水解乳蛋白是丹酚酸积累的最佳氮源,不同氮源对4种丹参酮的影响不一致,丹参和藏丹参对不同氮源的响应也不一致。该研究不仅对丹参毛状根规模化培养及活性成分工业化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也对藏丹参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根瘤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LBA4404中Ti-质粒的质导将含有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itreoscilla Hemoglobin,VHb)基因vgb和博来霉素(bleomycin)抗性基因转移到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中;利用根瘤农杆菌介导转化产黄青霉孢子时需要有乙酰丁香酮诱导;转化菌丝体时乙酰丁香酮不是必要的,但一定浓度的乙酰丁香酮可提高转化率与原生质体转化法相比可提高转化率10倍左右。  相似文献   

16.
利用微生物转化的方法,选取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为转化菌株,对头孢呋辛酯转化产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采用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501]作为检测菌株检测转化产物,结果表明,桔青霉能产生稳定的具抗菌活性的转化产物,且重现性好,转化产物的平均产率71.9%。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证明转化产物为头孢呋辛。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电转化和三亲杂交方法高效转化根癌农杆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根癌农杆菌的高效转化方法。方法考察质粒经电击转化法转化根癌农杆菌 (A grobacteriumtumefaciensLBA440 4)的影响因素 ,并优化其转化条件 ;研究采用三亲杂交方法 ,将带有vgb基因簇的重组质粒 pYG3 0 8导入A .tumefaciensLBA440 4;经PCR扩增反应进行验证。 结果外加电场强度和脉冲时间是决定电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 ,两者适当组合才可获得高转化效率 ;采用对数期中期的细菌和提高细菌浓度均可提高转化效率。用三亲杂交方法转化A .tumefaciensLBA440 4,可得到较高的转化效率。所获抗性转化子的质粒DNA酶切图谱正确。结论带有双元载体 (含vgb基因 )的根癌农杆菌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化妆品美白活性成分α-熊果苷、β-熊果苷、脱氧熊果苷的遗传毒性及人体表皮细菌对其代谢转化作用。方法应用Ames试验和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评价α-熊果苷、β-熊果苷、脱氧熊果苷和氢醌的遗传毒性;从17个健康人的皮肤表面分离细菌并进行菌株鉴定,将分离的菌株分别与α-熊果苷、β-熊果苷和脱氧熊果苷孵育20h后,应用HPLC方法检测α-熊果苷、β-熊果苷和脱氧熊果苷被菌株代谢转化为氢醌的比率。结果与结论 Ames试验分析未发现α-熊果苷、β-熊果苷、脱氧熊果苷和氢醌有致突变性;氢醌浓度为50μmol·L-1时,可引起CHO细胞染色体畸变;未发现α-熊果苷、β-熊果苷和脱氧熊果苷引起CHO细胞染色体畸变。对从17个健康人皮肤分离的36株细菌(来自6个属,14个种)分析发现,有20株菌(来自13个种)可将α-或β-熊果苷代谢转化为氢醌,未发现细菌将脱氧熊果苷代谢转化为氢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