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在pH=5.33缓冲溶液中,维多利亚蓝B(Victoria blue)与钨酸钠作用并产生以281 nm和373 nm为特征峰的共振光散射(RLS)增强信号。在上述特征波长下测定的增强共振光散射强度(ΔIRLS)与维多利亚蓝B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当钨酸钠浓度为4.0×10-5mol/L时,维多利亚蓝B的检出限可分别达8.74 nmol/L和10.77 nmol/L。据此建立了痕量维多利亚蓝B的共振光散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谢立  陈影  田庆  符小芳  连鹏  赵小辉 《广州化工》2014,(24):125-126
在pH=5.33缓冲溶液中,维多利亚蓝B ( Victoria blue)与钨酸钠作用并产生以281 nm和373 nm为特征峰的共振光散射( RLS)增强信号。在上述特征波长下测定的增强共振光散射强度(△IRLS )与维多利亚蓝B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当钨酸钠浓度为4.0×10^-5 mol/L时,维多利亚蓝B的检出限可分别达8.74 nmol/L和10.77 nmol/L。据此建立了痕量维多利亚蓝B的共振光散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以亮绿作探针测定药物中地奥司明的快速、准确、高灵敏瑞利光散射(RLS)新方法。在pH 9. 17的碱性溶液中,亮绿与地奥司明作用生成二元离子缔合物,使瑞利光散射信号明显增强并产生具有2个明显RLS峰的新瑞利散射光谱。在370 nm和469 nm波长处,地奥司明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体系的RLS增强强度的绝对值(|ΔIRLS|)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0. 003 8 mg/L(370 nm)和0. 004 3 mg/L(469 nm)。当用双波长RLS法测定地奥司明时,其检出限为0. 002 0 mg/L。地奥司明的质量浓度在0. 005~0. 85 mg/L范围内与单波长法或双波长法的|ΔIRLS|呈线性关系。该法用于市售地奥司明药物中地奥司明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8. 4%~102%,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1. 2%~1. 7%。  相似文献   

4.
在弱碱性介质中,α-萘酚被双乙酰氧化为α-萘醌,α-萘醌与肌酸生成荧光化合物,该化合物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生成离子缔合物,使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增强,在1.44×10-9~2.00×10-7mol/L范围内,共振光散射强度(RLS)与α-萘酚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186.9c(×10-8mol/L)+84.89,r=0.999 1,检出限为4.31×10-10mol/L,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6.0%~104.0%,RSD=0.80%~3.42%,该方法可用于尿液中痕量萘酚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姚寒春  陈娟  许二俊  张敏 《日用化学工业》2011,41(5):381-383,387
利用共振光散射(RLS)技术,通过曙红Y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缔合产生强烈共振光散射增强效应,建立了一种测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pH=4.96的柠檬酸钠-盐酸缓冲介质中,采用吐温80作为曙红Y -CTAB体系的稳定剂,痕量CTAB的加入导致曙红Y在440~ 600 nm波长内的共振光强度增加,最大RLS峰位于538 nm处,其强度与CTAB的质量浓度在0~40 mg·L-1内成正比,检出限为0.012 mg·L-1.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可用于水样中CTAB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用核酸与聚阳离子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PMBDAC)的相互作用导致共振光散射(RLS)增强的现象来测定核酸。考察了pH值、PMBDAC浓度和离子强度对体系共振光散射强度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建立了用RLS光谱测定微量核酸的新方法。方法的抗干扰能力较强,可允许大部分的常见金属离子、核苷酸、氨基酸、糖、蛋白质等干扰物质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在20 mmol/L的硫酸溶液中,铅(Ⅱ)与过量的碘化钾形成[PbI4]2-配阴离子,再与碱性阳离子染料吖啶红形成离子缔合物,产生稳定增强的共振光散射,其最大RLS波长位于420 nm处,在5.16×10-8~8.0×10-7mol/L范围内,Pb(Ⅱ)浓度与RLS强度ΔI成正比,检出限为1.55×10-8mol/L。该方法灵敏、反应条件温和、易操作,适用于环境水样中铅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在pH 4.10的B-R缓冲溶液中,利用异烟肼与过量的Fe3+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剩余的Fe3+再与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发生配位反应而生成配合物。异烟肼的加入使生成的配合物减少,从而引起体系的共振光散射信号显著减弱。在325 nm处减弱的共振光散射信号强度ΔI与浓度在0.05~0.30μg/m L范围内的异烟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一种新的检测异烟肼含量的共振光散射光谱(RLS)分析方法。线性回归方程为ΔI=14 879.7c(μg/m L)+448.6,相关系数(r)为0.999 6,检测限(L=3d/S)为0.013 5μg/m L。所拟方法成功应用于异烟肼片的测定,结果与药典法一致。  相似文献   

9.
董微  王莹  宋有涛  徐淑坤 《化学试剂》2013,35(2):147-149,152
以葡萄糖为碳源采用溶剂热法合成荧光碳点。利用共振光散射(RLS)技术研究了碳点与脱氧核糖核酸的相互作用,根据核酸在pH 8.8的Tris缓冲液中与碳点有很强的光散射信号,建立一种简便灵敏的测定核酸的方法。此方法中增强的RLS强度与核酸浓度在0.4~30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23μg/mL。将该法用于合成样品中核酸的测定,回收率在103%~106%之间,RSD<3.7%。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pH为2.5的BR缓冲酸性介质中,偶氮胭脂红G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清白蛋白(HSA)、鸡蛋白蛋白(OVA)及免疫球蛋白(γ-IgG)等蛋白质作用产生共振光散射(RLS)增强信号,最大散射峰位于594nm处。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增强RLS强度在594 nm处与蛋白质浓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在0.025~0.406μg/mL之间,生物体液中大部分常见物质均不产生干扰。该法应用于人血清样品测定,测定结果与考马斯亮蓝法一致。  相似文献   

11.
木塑复合材料的光降解与光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海 《中国塑料》2011,25(5):24-29
介绍了国内外木塑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木塑复合材料的光降解机理,指出木塑复合材料的光稳定必须综合考虑木材和塑料两方面的因素,对目前木塑复合材料光稳定的可行途径进行了讨论,并展望了国内外木塑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对用甘油锌作光稳定剂的光稳定作用进行了测试,并与光稳定剂NBC,BZ进行了比较。研究了甘油锌,NBC和BZ与双酚A的复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甘油锌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光稳定剂。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不同的光衰减模型对浓度0.06~2.68 g/L的蛋白核小球藻藻液中光的衰减特性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Cornet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和预测藻液中光的衰减特性,光吸收系数Ea和光散射系数Es分别为0.0014和0.9022 m2/g;随藻细胞中色素含量增加,Lambert-Beer模型中的消光系数Ka和Es增大,而Ea减小. 与高藻细胞浓度相比,低藻细胞浓度时藻细胞中色素含量对藻液中光衰减程度影响更显著. 结合计算流体力学和Cornet光衰减模型计算了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藻细胞受光特性参数,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与3 L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相比,15 L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的藻细胞时均光强平均下降35.5%,藻细胞光暗循环周期平均增加78.1%.  相似文献   

14.
光稳定剂在PVC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光稳定剂在PVC中的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和紫外线吸收剂在聚氯乙烯光降解中的作用和最新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5.
吴仲刘 《化工时刊》2008,22(4):69-72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对轻质油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油品的超深度脱硫己成为世界范围内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脱硫技术已经成为各炼油企业的关键技术。油品非加氢脱硫技术,如氧化脱硫技术、萃取脱硫技术、吸附脱硫技术、配合脱硫技术、生物脱硫技术、烷基化脱硫技术等,因具有装置投资少,操作简单,对油品性质影响小,操作费用较低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是一类较有发展前景的脱硫工艺。本文论述了非加氢脱硫技术的种类、特点及效果。  相似文献   

16.
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受阻胺类光稳定剂(HALS)的作用机理及国内外发展现状,指出应向高分子量化发展,开发低碱性HALS及反应键合型HALS。  相似文献   

17.
聚碳酸酯基光扩散材料是良好的工程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PC基光扩散材料作为LED照明匀光灯罩材料已经受到重视。文章介绍聚碳酸酯基光扩散材料的制备方法,散射体粒子在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研究现状,并展望PC基光扩散材料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甘敏 《化工设计》2003,13(1):19-19,18
轻油上卸具有流程简单,易于操作的特点,只要管路设计合理,吸入管压力损失小,并采用新型管和SUB滑片输油泵,就能有效地防止气阻,减少油品损耗,特别适用于小型油库汽油,柴油的铁路卸车。  相似文献   

19.
受阻胺光稳定剂开发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受阻胺光稳定剂的开发进展,国外哌啶系、哌嗪系的开发特征、合成路线以及国内的开发概况  相似文献   

20.
可见光光敏体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近 20年来可见光光敏引发体系的进展情况,涉及到含有硼酸盐、有机过氧化物、六芳基双咪唑、香豆素酮、硫杂蒽酮、有机金属化合物等的引发体系或增感体系,重点介绍了体系的反应机理及光谱吸收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