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简要介绍车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详细分析国内外车内空气质量的标准现状;重点阐述国内外车内空气质量的检测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对某系列客车车内座椅、顶内饰、地毯等影响车内空气质量的主要部件进行测试及分析。通过对不同治理方案的对比,确定采用以纳米磷酸锆钠为载体的纳米复合材料喷剂,首先对车内污染源的主要零部件治理,然后对整车内饰等部件进行全面的净化治理。根据治理前后的反复比对及用户车辆的跟踪测试,结果表明经治理后的车内空气中污染物含量显著下降,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主要内饰件VOC及气味的释放推算量化整车的水平,以实现车内空气质量达标及气味品质提升的目的。采用1 m3试验舱对某车型的主要内饰件VOC以及气味进行测试,并用整车试验舱对新装配内饰件后的整车进行验证测试,以8种典型目标物定量分析以及主要气味性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由主要的内饰件VOC的释放水平总趋势与车内空气质量高度吻合,而且主要内饰件的气味水平也与整车的气味保持一致;建立了内饰件VOC及气味对整车的空气质量贡献的数据模型,对预测并改进整车的车内空气质量水平的工作提供指导。另外结合2019年C-ECAP的评价规程对2款车的车内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计算。  相似文献   

6.
随着汽车的普及与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车内毒气及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文章介绍了常见的车内毒气和车内污染物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让司乘环境的安全卫生可以保障。  相似文献   

7.
汽车作为现代化社会人士出行所必需的交通工具,作为人们接触最密切、最频繁的环境之一,人们目前还只是注重它们的排放问题,而没有对其内部的环境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美国在过去二十多年内,已有二十多项对车内污染问题的研究,这些研究的结果极为相似:在拥挤的车流内行车,所造成的车内污染水平比城市环境空气高出约十倍。空气污染专家指出:“汽车内部是一个相当不卫生的地方,不适合长时间呆在里面。”多种车内污染物有致癌的嫌疑,有的可能会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8.
9.
对车内污染物的组分、来源及形成机理进行了描述,基于环境行业标准HJ/T400-2007的试验方法,选取了进口品牌、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覆盖了高、中、低各档次的,有代表性的14种型号的汽油乘用车进行车内污染物测试,获得了不同污染物的检出率和平均浓度.其中检出率达到100%的物质为苯、甲苯、苯甲醛、丙醛、丙酮+丙烯醛、丁醛、环己酮、甲醛、乙醛、己醛和丁烯醛.测试结果还表明,不同污染物的平均浓度随车辆档次的变化趋势不同;同一型号的车辆污染物的种类基本相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车内污染物总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初步探索了车内负氧离子浓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环境为某品牌轿车试验车环境,车载空调及车载负氧离子发生器处于非工作状态。车内座椅采用创新研发的负氧离子真皮材料,可持续稳定地释放出负氧离子,车内中部区域负氧离子浓度高于两侧区域,达到1 600个/cm3以上;后排负氧离子浓度高于前排;座椅附近浓度高于座椅上方和座椅脚下区域;随着温度和湿度升高,负氧离子浓度随之升高;而乘员上下车所导致的负氧离子浓度下降需要10 min左右恢复。  相似文献   

11.
车内污染物的测定和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热解吸-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TD-GC/MS)对64辆新轿车进行测试,共定性检出206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甲苯和对间二甲苯的检出率达100%、邻二甲苯的检出率达96.9%。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64辆样本车中,浓度最高的挥发性有机物是甲苯和对间二甲苯。文中还采用FLUENT软件对车内流场的污染物扩散过程进行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家装污染已经引起了人们足够的重视,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和汽车消费的持续.高速增长,车内的环境污染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问题。由国家环保总局组织有关科研机构制定的《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及测量方法》(以下简称《方法》)已经出台,并于3月1日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13.
汽车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隐伏着诸多危害。由于车内空间狭小密闭,再加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其空间内极易聚集数百种有害物质。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车内空气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着重介绍了汽车通风状况、车用内饰材料、车内温湿度、车龄、采样点位置、行驶里程等对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提出了通过源头控制和末端处理两种途径来遏制车内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探究了车内空气质量测试方法标准HJ/T 400-2007《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及醛酮类物质测样测定方法》中不同准备阶段时间和封闭阶段时间对车内空气质量测试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准备时间从6 h增加到32 h,车内空气质量中各VOC物质浓度总体呈现降低趋势,甲醛、苯、乙苯和苯乙烯的初始浓度低,随准备时间的延长迅速达到平衡状态,封闭时间从16 h延长到32 h,苯乙烯、乙苯及苯的浓度变化不大,甲苯、二甲苯、甲醛、乙醛及TVOC的浓度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6.
乘用车车内结构噪声治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车内噪声产生机理,阐述了车内结构噪声治理的试验与理论计算方法,建立了乘用车车内结构噪声治理的流程,主要包括车辆噪声振动测试、车内噪声产生原因分析、白车身有限元模态分析、白车身模态试验、车室声学分析、车身结构优化等.按照该流程进行了实际车辆车内结构噪声的治理,显著降低了车内结构噪声,提高了该车辆的NVH特性.  相似文献   

17.
倪佳  夏捷 《北京汽车》2015,(3):27-30
随着我国汽车进入家庭步伐的加快及车辆的急速增加,车内空气污染问题逐步显现。相对于我国而言,国外对车内空气质量的重视较早,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很多国家就开始注意研究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并制定相关的法规标准。基于以上考虑,有必要对常用的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采样方法进行解读,并对其差异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EQ6690L客车是东风公司在原三吨轻型底盘的基础上设计开发出一种豪华型底游客车,该车动力性好,外型美观,内饰豪华,价格适中,本应是市场上的热销产品,但由于该车车内沉闷,低频轰声大,所以一直困扰其进一步发展,因此分析其车内噪声情况,提出解决措施则具有实际意义,文中通过分析乘用车车噪声产生机理,搞清车内噪声的构成情况,并通过对车内噪声和振动的测量,采用频率分析法,从频谱上分析噪声和振动,直接了解其幅  相似文献   

19.
《公路与汽运》2006,(4):37-37
《汽车内空气质量标准》有望在10月出台,车内空气质量好坏将有法律依据。据了解,我国早在2年前就启动了《汽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制定工作,原计划在2005年年底实施,但因为存在争议推迟了出台时间。据悉,由于车内空气污染物标准并不等同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其制定工作存在较多技术难题。国家环保总局标准处相关人士透露,《汽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目前已经走过了论证和征求意见的两大阶段,最快将在10月出台,届时消费者和汽车企业对车内空气质量的检测、监督将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20.
利用气相色谱质量联用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对长途客车车内空气污染物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和甲醛进行分析。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长途客车车内空气污染物中烷烃、芳香烃和烯烃分别占41.4%、27.6%和20.7%;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对人体有较大危害的甲醛和苯系物在长途客车车内空气污染物中含量较高。随着长途客车停放或运行时间的增加,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有显著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