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企业竞争情报的获取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时代,企业面临新的竞争环境,竞争情报是企业增强竞争实力的有效手段,在企业竞争中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企业要在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必须重视竞争情报的收集。企业获取竞争情报的途径很多,主要有公开发行的各种资料、反求工程、专利情报和因特网等。  相似文献   

2.
陈宏 《黑龙江金融》2004,(10):23-24
随着金融竞争的日益加剧,各家金融机构从原来单纯的对抗性竞争悄然转入新型的商业伙伴式的竞争时期,纷纷尝试携手开展不同层次的业务合作,探索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共赢之策。作为城市商业银行,在迎接扑面而来的新的竞争形势中,及早正确把握合作竞争策略的价值理念,大胆实施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方式和途径,对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加快改革与发展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赵文  朱继涛 《中国外资》2009,(22):149-149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技术进步加速化的今天,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复杂。传统的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已经出现一些分歧,本文介绍了波特五力模型及其争议,重点分析了政府和互补品的竞争力量,在比较分析这些竞争模型后发现,波特竞争模型仍然是行业竞争分析的重要基础模型,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特殊条件。  相似文献   

4.
竞争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商务电子化、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的进程中,中国金融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国银行为华竞争的压力,长期处于高度政策壁垒下的我国商业银行不仅需要加速改革,尽力避短,而且需要敢于扬长,发挥优势,参与竞争,迎接挑战,抢占金融竞争的制高点。在金融竞争战略中,应变原则是很难把握的,然而它却是最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基本法则。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就必须苦练内功,采取各种措施改进成本管理,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水平生产经营,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一个以顾客为导向、竞争激烈、变化快速、科技发达为特征的新竞争环境的要求下,在经济一体化席卷全球的21世纪,中国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更加关注成本管理,成本管理也必须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因为良好的成本管理,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金融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能吸引、培养、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和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谁就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对于基层行来说,青年员工一般比例较大,能不能在竞争中掌握先机,根本在于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青年员工队伍。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际经验,在银行民营化进程中,由于竞争的加剧往往会出现过度竞争的情况。墨西哥银行业的民营化经验表明,过度竞争对一国金融、经济体系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已有一定历史,本文通过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现状及竞争状况的考察。认为我国银行业在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下出现了低水平的过度竞争现象;若加入民营银行的因素.则我国银行业的过度竞争势必对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一定影响。为此,民营银行应按照市场规则在未来的竞争中制定目标聚集战略、成本领先战略、资本扩张战略和人才战略.以达到在竞争中减少成本增加收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山区信用社在金融业竞争中面临的问题卢长川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各行各业都面临新的机遇、挑战和激烈的竞争。作为非银行机构的金融企业──-信用社,否能在金融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是信用合作战线同志关心的问题。现就信用社在新时期金融业竞争中面临几个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吴龙龙 《金融纵横》2000,(11):52-53
双赢就是经济主体在开放、全面的经济交往中互相依赖、合作竞争、共同获利,它是合作博弈的典型表现形式,其本质是在加强合作的同时,开展适度、有效的竞争。在银行同业竞争中正确认识并有效实施双赢策略,对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发展,协调经济利益关系,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入世”进程的加快,中国可望在年内加入世贸组织。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将凭借其机制、实力等优势开始抢滩中国市场,使我国银行特别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为适应国际金融大竞争的需要,也为在今后竞争日趋激烈、风险不断显现的经营环境中求生存、图发展,必须适应金融国际化的要求,在完善银行治理结构的基础上,改革内部管理体制,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加防范与化解风险能力。惟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竞争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