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社区,运用综合心理干预佐治老年高血压对患者血压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101例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心理干预组48例,对照组53例。两组均接受高血压常规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组联合心理干预。3个月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两组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同时检测两组患者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实验后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血压值均较实验前下降(P<0.05),且心理干预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同时联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互联网+心理干预"健康教育模式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保定市清苑区妇幼保健院、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产妇采用"互联网+心理干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产妇心理变化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 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SDS和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 05)。结论运用"互联网+心理干预"健康教育模式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产后恢复有较大帮助,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心理状态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2009年2月至201 1年2月我院收治的98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评定干预前后2组患者心理状况、焦虑程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相应的心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紧张、悲观失望、失眠、情绪不稳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显著,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现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甲亢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促进其心理状况向积极方向转变,提高其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中产科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019年1月内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控制组应用常规护理,基于此实验组应用产科护理干预。比较两个组别焦虑评分及总满意率。结果:两组满意率,焦虑评分差别(P0.05)。结论: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中产科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消除患者焦虑心理,且其普遍满意,值得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产前护理干预对产妇及胎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该院进行产前检查并在本院生产的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研究组进行一系列产前护理干预加之常规护理,而对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的患者出现高血压、术后感染、早产儿、巨大儿、畸形儿的几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产前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社区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作用.方法 在心理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86例社区冠心病患者进行焦虑水平利抑郁水平的调查,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44例)及对照组(42例),干预组在进行常规冠心病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以及干预前后的疗效.结果 在心理护理干预后,心理干预组患者的焦虑得分显著下降(P<0.01),抑郁得分显著下降(P<0.01);心理干预后,心理干预组焦虑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缓解其情绪障碍,帮助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焦虑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脑卒中后焦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西酞普兰,治疗组常规治疗+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两组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单用西酞普兰治疗及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均能改善脑卒中后焦虑情绪,但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疗效更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器焦虑、抑郁状态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0日诊治的尿毒症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患者38例进行护理分析,依照患者护理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9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的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程度相似(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焦虑、抑郁状态改善中发挥了积极的护理价值,可以提升患者护理依从性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治疗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重庆市某医院收治的180例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的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HAMD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HAMD及S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中,可提高降压效果,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术患者焦虑情绪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2月治疗的72例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干预、全程陪护、情感支持、环境保障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焦虑症状进行评价,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手术前焦虑评分为(49.16±6.98)分,术后(36.16±5.18)分,对照组手术前后分别为(48.56±6.71)、(41.56±7.87)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4.47±1.22)d,对照组为(7.23±1.55)d,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术患者的焦虑情绪,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孕妇产前心理状况和最终分娩方式之间的关系,探索能够有效降低剖宫产发生率的方法。方法使用量表、自制调查问卷分别于孕35周、孕38周、产后72h对85例孕产妇进行心理状况评定,分析孕妇心理与最终分娩方式的相关关系。结果无指征剖宫产组孕妇孕38周及产后72h抑郁(t=12.827~15.832,均P〈0.05)、恐怖(t=12.967~18.657,均P〈0.05)、焦虑(t=12.803~15.632,均P〈0.05)均高于有指征剖宫产组和自然分娩组。自然分娩组幸福感得分高于无指征剖宫产组(t=2.751,P=0.009),两组的期望值、文化程度、职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582~7.339,均P〈0.05);年龄、职业、期望等因素均与孕产妇不同阶段的某些心理因子得分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042-0.605,均P〈0.05)。结论孕产妇心理状况如恐惧、焦虑、抑郁会影响最终的分娩方式,通过对这些不良的心理状况进行干预,有望降低孕产妇剖宫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患者在手术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6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患者(轻型组60例、重型组46例)纳入研究,同时设60例正常血压剖宫产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剖宫产手术前、手术后第一天及第五天的hs-CRP、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率。结果:与正常血压剖宫产患者比较,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患者的hs-CRP手术前后均有升高,特别是重型组(P〈0.05)。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变化不如hs-CRP明显。结论:hs—CRP水平的变化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病情程度密切相关,比传统的血常规检测更加灵敏。对观察病情变化及评估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孕期心理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孕31~32周孕妇64例分为两组。对实验组31例孕妇及其家属加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孕妇的情绪变化及妊娠结局是否有差异。结果:实验组焦虑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实验组较对照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降低(P0.001);实验组较对照组总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P0.001)。结论:孕期加强对孕妇及家属的心理干预有利于降低产后焦虑的发生,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有利于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心理护理对剖宫产产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前、术后焦虑、抑郁等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妇女12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剖宫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剖宫产护理的同时实施术前、术中和术后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妇女术前、术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进行评定,同时观察其发生寒战、呕吐及对麻醉的满意度等情况。结果①两组术后焦虑、抑郁评分与本组术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寒战、呕吐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剖宫产产妇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利于剖宫产手术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干预性早产的成因以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316例干预性早产的相关资料.结果 高原地区干预性早产最主要病因为妊娠期高血压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干预性早产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足月分娩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足月分娩的产妇;妊娠34周后早产儿存活率明显上升.结论 高原地区干预性早产成因复杂,与特有的气候、经济条件等相关,其发生率与高危妊娠管理密切相关,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正确选择终止妊娠的方式及时机,提高新生儿科质量,有助于保证母婴的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前、术后焦虑、抑郁等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妇女12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剖宫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剖宫产护理的同时实施术前、术中和术后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妇女术前、术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进行评定,同时观察其发生寒战、呕吐及对麻醉的满意度等情况。结果①两组术后焦虑、抑郁评分与本组术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寒战、呕吐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剖宫产产妇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利于剖宫产手术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与分析自我管理教育与早期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选取医院自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10例分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干预,观察组加用自我管理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指标、自我管理行为、妊娠结局指标.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空腹血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上海市宝山区产妇泌乳Ⅱ期启动延迟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上海市宝山区某医院2020年1—12月住院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产妇泌乳II期启动情况跟踪随访,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产妇产后抑郁、焦虑及疲乏情况,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上海地区产妇泌乳Ⅱ期启动延迟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方法分析启动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 1 188名产妇年龄平均为(28.11±3.48)岁,产妇泌乳II期启动时间为(74.67±5.22) h,312例发生泌乳II期启动延迟,发生率为26.26%。年龄≥35岁、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初产妇、产后开奶时间≥30 min、产后抑郁、产后焦虑、产后疲乏的产妇泌乳II期启动延迟发生率较高(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2.516)、合并妊娠期高血压(OR=2.520)、合并妊娠期糖尿病(OR=2.994)、剖宫产(OR=1.578)、初产妇(OR=2.164)、产后开奶时间≥30 min(OR=1.091)、产后抑郁(OR=3.769)、产后焦虑(OR=3.174)是产妇泌乳Ⅱ期启动延迟的危险因素。结论 上海市宝山区产妇泌乳II期启动延迟发生率相对较高,产妇年龄≥35岁、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初产妇、产后开奶时间≥30 min、产后抑郁、产后焦虑等因素是影响产妇泌乳II期启动延迟的危险因素,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及干预,以降低泌乳II期启动延迟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探讨高血压患者心理卫生状况;观察认知行为治疗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卫生康复状况。方法采用SCL-90、SAS、SDS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评定;采用认知行为治疗、自我行为放松训练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康复。结果高血压患者的SCL-90各因子及SAS得分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组(P<0.05);人际关系、敌对因子和SDS得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患者通过心理干预后,患者的躯体、强迫、抑郁、敌对、焦虑以及SAS得分较干预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患者通过心理干预后血压较干预前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通过认知疗法与心理放松疗法干预后,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有显著改善,对降低血压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0.
孕产期心理干预对分娩方式及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青  陈叔平  李艳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4):3358-335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分娩方式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在孕期及临产后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孕产期心理干预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的一个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