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2 毫秒
1.
刘慧  许淑君 《黑龙江医学》2023,47(2):175-177
目的:探究三血管切面(3VV)及三血管气管切面(3VT)对超声产前检查在胎儿心脏大血管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8月漯河市中医院行产前检查的60例(共60处血管异常)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行3VV、3VT检查,对孕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予以仔细观察。以分娩后新生儿心脏彩超检查结果作为诊断胎儿心脏大血管疾病的“金标准”,分析超声在血管畸形中的检出情况,另分析胎儿超声3VV及3VT切面在胎儿心脏大血管畸形中的异常检出情况。结果:超声检查检出心脏大血管管径大小异常率最高为50.00%,其次为血管位置异常(26.67%)及血管数量异常(23.33%)。两种方法在血管位置异常、血管管径大小异常、血管数量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2、0.000、0.048,P>0.05);肺动脉异常发生率较高,其中又以肺动脉狭窄发生率较高,为26.67%,其次为永存左上腔静脉(18.33%)、主动脉狭窄(16.67%)及大动脉转位(16.67%)。结论:在胎儿心脏大血管畸形筛查中应用3VV及3VT超声产前诊断效果确切,能够及时检出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心动图筛查胎儿心脏畸形的必要性.方法 以胎儿四腔心、左室流出道、右室流出道、三血管-气管、主动脉弓、动脉导管弓这六个切面为标准切面,观察胎儿心脏结构、形态.结果 1863例胎儿中发现61例心脏畸形:室间隔缺损21例,法洛氏四联症10例,左心发育不良5例,永存左上腔静脉4例,右室双出口4例,心内膜垫缺损3例,右心发育不良3例,单心腔2例,三尖瓣下移畸形2例,主动脉弓离断2例,肺动脉狭窄2例,永存动脉干2例,右位主动脉弓伴血管环1例.漏诊室间隔缺损3例,肺动脉瓣轻度狭窄1例;诊断符合率99.8%(1 859/1 863);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100.0%.结论 以上述6个切面为标准切面进行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可发现绝大多数的心脏畸形,特别是复杂畸形无1例漏诊,应逐渐将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纳入产前检查常规工作中并建立标准化扫查切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血管及三血管-气管切面对胎儿大动脉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联合应用四腔心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3VV)及三血管-气管切面(3VT),诊断胎儿心脏发育异常中大动脉异常的超声表现,尤其注意在3VV与3VT的异常表现。结果4152例胎儿中检出异常174例,其中大动脉异常125例,3VV及3VT切面异常者为83例,准确率为66.4%,表现为大血管内径大小异常、大血管数目异常、大血管排列关系异常、大血管与气管的关系异常及大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论3VV与3VT获取方法简单方便,准确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6,(1):30-32
目的:探讨四腔心切面加声束头侧偏转法超声心动图筛查胎儿心脏畸形的价值。方法:对3172例孕妇行胎儿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二维、彩色及频谱多普勒常规采用胸腔横切四腔心切面加声束头侧偏转检查法对胎儿心脏解剖结构及血流状况进行观察。结果:3172例产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孕妇中共检出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56例,经引产后尸体解剖和产后新生儿随访证实与产前完全相符合49例,占87.50%,有复杂畸形与产前诊断基本符合7例,占12.50%,在出生后新生儿(婴儿)心脏超声复查中发现:室间隔缺损1例,房间隔缺损1例,动脉导管未闭漏诊1例,漏诊率为5.35%。畸形类型包括室间隔缺损7例,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4例,单一房室连接4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2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1例,永存动脉干3例,法洛四联征4例,右室双出口3例,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主动脉弓狭窄(缩窄)3例,主动脉弓离断1例,室间隔缺损型肺动脉闭锁1例,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1例,心脏肿瘤2例。产前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4.6%。结论:胸腔横断四腔心切面加声束头侧偏转动态检查法能筛查出胎儿大多数心脏畸形。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胎儿永存左侧上腔静脉(PLSVC)的影像特征及其伴随心内、心外畸形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5 737例胎儿系统超声及超声心动图影像资料。三血管切面发现"第四条血管"时,进一步获得其长轴切面以明确诊断。结果:产前超声诊断胎儿PLSVC 67例,表现为肺动脉左侧的"第四条血管",长轴切面显示该血管血流经冠状静脉窦流入心房。PLSVC胎儿与非PLSVC胎儿的心内结构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校正=955.968,P<0.001),且2组胎儿的静脉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心脏畸形胎儿中,PLSVC胎儿与非PLSVC胎儿的心房异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校正=84.223,P<0.001)。在PLSVC合并心脏畸形胎儿中,心房异构者心脏畸形以房室间隔缺损、右室双出口为多;非心房异构者心脏畸形以室间隔缺损、圆锥动脉干畸形及主动脉弓缩窄为多。结论:三血管及腔静脉长轴切面是诊断PLSVC的最佳切面。PLSVC胎儿易合并心脏畸形,特别是心房异构综合征及血管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6.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产前筛查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产前筛查价值。方法6000例产前常规检查的孕妇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四腔心及三血管切面观察胎儿心脏结构及血流情况。同时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及合并其他异常等进行分析。结果①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18例,经尸体解剖或生后证实。其中室间隔缺损1例,法洛氏四联症4例,单心房或单心室3例,右室发育不良1例,左室发育不良2例,心内膜垫缺损4例,大动脉转位2例,永存动脉干1例。②有高危因素的10例(55.6%),合并其他器官畸形的7例(38.9%),合并后颅窝深度异常的8例(44.4%)。③四腔心和三血管切面联合检查发现异常者17例(94.4%)。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有较重要的筛查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研究胎儿心脏畸形的超声诊断结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超声科于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之间经孕中晚期普通超声检查或四维胎儿系统性超声检查发现怀有心脏畸形胎儿的孕妇67例,从多个角度、多个切面用超声探头全方位观察胎儿的心脏。结果三尖瓣下移4例右室双出口3例,主动脉弓离断或缩窄3例,单纯室间隔缺损3例(经检测,厚度分别为3、5、4 mm),肺动脉闭锁或狭窄6例,大动脉转位5例永存动脉干4例,单心室5例,单心房4例,法乐四联症9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10例,其他畸形9例,准确率为97.0%,误诊2例,误诊率为3.0%。大部分胎儿均合并其他系统畸形,只有28例为单纯心脏疾病,占41.8%。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心脏畸形进行诊断的主要切面包括三血管-气管切面、主动脉弓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和四腔心切面,应重视扫查静脉-心房与右室流出道-肺动脉长轴切面的连接关系、图像缩放功能和高频探头,以作出全面诊断。  相似文献   

8.
蒋红丽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1):1440-1442
目的分析胎儿心脏大血管畸形中应用超声心动图的特点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00例接受胎儿产前心脏大血管畸形超声检查的孕妇,采用四腔心切面方法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筛查心脏畸形胎儿,并分析心脏血管畸形胎儿的超声特点。结果 600例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检出28例胎儿存在心脏大血管畸形,所占比例为4.6%。胎儿超声诊断特点分析显示畸形主要包括排列及数目异常12例、内径大小异常12例以及血管与气管关系等异常6例,另外12例大血管畸形胎儿存在血流方向和性质异常。28例血管畸形胎儿降主动脉PI、大脑中动脉、脐动脉PI低于正常组胎儿,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作为筛查和诊断胎儿心脏大血管畸形关键依据和首选方法,同时具有无创,产前检查安全准确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多切面联合运用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产前筛查价值。方法 4 000例孕妇在孕20-28周产前常规检查时,采用腹部大血管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联合运用观察胎儿心脏结构及血流情况,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进行筛查。结果产前检出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26例,漏诊3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多切面联合运用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有重要的筛查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25例胎儿心脏进行产前、产后检查分析,运用先心病的三节段分析法及胎儿腹部横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动脉导管切面和上下腔静脉切面探查胎儿心脏,并对心脏结构及血流分布进行观察。结果超声心动图对25例胎儿心脏异常孕妇进行检查,产前检出心脏畸形13例,正常12例;产后复查心脏畸形12例,正常11例,诊断符合率为92%(23/25),漏、误诊2例,漏、误诊率为8%(2/2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够在产前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儿心脏三血管-气管超声切面在诊断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的诊断价值。方法我们科室2009年10月~2012年1月,共接诊9例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胎儿心脏畸形的胎儿。总结胎儿心脏三血管-气管切面在PLSVC声像图变化特点,旨在探讨该切面筛查胎儿永存PLSVC的应用价值。结果共诊断PLSVC 9例,均经引产尸检和产后超声复查证实。结论本切面在诊断胎儿PLSVC上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三血管气管切面在诊断胎儿心脏大血管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121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三血管气管切面,分析各种心脏大血管畸形的三血管气管切面的异常声像特征.结果 三血管气管切面显示率为98.3%,121例心脏大血管畸形中有57例表现为三血管气管切面异常,主要为血管内径异常(26例)、血管数目异常(13例)、血管排列异常(11例)、血流方向异常(5例)、血管环(2例).结论 三血管气管切面检查方法简便易行,它是四腔心切面有益的补充,能更好的提高胎儿心脏大血管畸形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血管序列切面筛选在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三血管切面为起始切
面,通过偏转、旋转、移动探头的扫查方式分别依次获取三血管切面、肺动脉分支切面、动脉导管横切面、主动脉
弓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肺动脉弓长轴切面、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和上腔静脉与下腔静脉长轴切面等三血管序列切
面。结果:在231例先天性心脏畸形中,169例在三血管序列切面中至少存在一个切面异常,检出率为73%。如果将不
累及心室流出道的心脏畸形排除在外,三血管序列切面发现心脏大血管畸形的检出率增加至91%。结论:三血管序列
切面提供的大血管解剖信息丰富,可为严重复杂的胎儿心脏畸形的产前筛选、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14.
陈桦  陈琳  程桂静  阳立文   《四川医学》2019,40(4):428-431
目的分析胎儿肺动脉吊带的超声特征,以提高其产前超声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我院产前超声诊断的8例胎儿肺动脉吊带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并对照产前超声心动图与产后超声心动图或引产后尸解结果。结果胎儿肺动脉吊带产前超声典型表现:三血管切面未见正常肺动脉分叉,主肺动脉直接延续为左位动脉导管和右肺动脉,左肺动脉自右肺动脉右后侧壁发出,向左下方走行,绕气管后方入左肺。8例胎儿肺动脉吊带中,5例无合并畸形,2例仅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仅1例合并复杂畸形(三尖瓣闭锁、肺动脉瓣闭锁、室间隔缺损、永存左上腔静脉、裂手畸形、左肾缺如)。结论胎儿肺动脉吊带产前超声具有特征性表现;三血管切面是产前诊断肺动脉吊带的重要切面;产前超声可明确诊断肺动脉吊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对孕11~13+6周高危孕妇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接受胎检的900例孕11~13+6周的高危孕妇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主要采用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与胎儿引产结果或产后超声检查结果相比较.根据孕周将900例胎儿分为3组,A组为11~11+6周,B组为12~12+6周,C组为13~13+6周,比较三组胎儿心脏超声切面获取的成功率.结果 在900例高危孕妇中,共检出胎儿心脏畸形16例.11~13+6周胎儿中,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显示率分别为95%、62%、66%、64%.随着孕周的增大,三组胎儿的四腔心切面(65.0%、95.9%、98.3%)、左室流出道切面(26.2%、66.2%、89.3%)、右室流出道切面(17.3%、61.2%、83.7%)、三血管切面(16.2%、57.4%、82.0%)的显示率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对早期诊断高危孕妇胎儿心脏畸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孕12周后,胎儿心脏各切面获取的成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技术对产前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三维彩色超声诊断仪,对65例胎儿心脏进行二维及三维超声(STIC)检查。结果三维超声检查不同孕周对胎儿心脏各筛查切面显示率有影响,除四腔心切面外,孕周较大时(孕28~32周)胎儿心脏各筛查切面的显示率较高,且三维超声技术联合彩色血流模式对室间隔异常及动脉心室连接异常等心脏畸形的检出率优于二维超声技术(P<0.05)。结论三维超声是对二维超声技术检查胎儿心脏的有力补充,并且对心脏畸形检查可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胎儿肺动脉分支发育异常的产前诊断思路及方法,提高其产前检出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1月将肺动脉分支切面列入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常规扫查切面,产前超声诊断的9例胎儿肺动脉分支异常的超声影像表现,对比病理解剖和随访结果.结果 产前系统超声检查77588例,产前超声诊断肺动脉分支异常9例,其中左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3例,左肺动脉缺如1例,肺动脉吊带5例.其中5例引产后尸体解剖诊断,3例出生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或心脏大血管CT成像证实,1例误诊.结论 胎儿肺动脉分支异常的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的共性,连续的心脏肺动脉分支续列扫查有助于肺动脉分支发育异常的检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心脏大动脉畸形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4年7月该院明确诊断30例心脏大动脉畸形胎儿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其胎儿超声图像,总结大动脉畸形超声图像特征。结果30例患者中均被明确诊断为胎儿心脏大动脉畸形,大动脉畸形患儿在三血管气管(3VT)切面上均表现为阳性,检查结果得出大动脉内径异常18例,其中包括主动脉弓缩窄2例,主动脉弓断离3例,主动脉狭窄3例,肺动脉狭窄10例;大动脉交叉关系消失8例,其中包括大动脉转位4例,右室双出口4例;永存动脉干3例;右位主动脉弓1例。结论3VT切面诊断胎儿心脏大动脉畸形具有较高敏感性,可作为胎儿心脏大动脉畸形重要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三血管观联合双弓切面在胎儿大血管畸形产前超声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4年2月-2011年12月孕22~35周60例胎儿心血管异常的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胎儿大动脉异常包括大动脉血管内径异常19例、大动脉排列异常38例、大动脉数目异常3例.结论 三血管观联合主动脉弓、动脉导管弓切面检查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是诊断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的主要方法,可以提高胎儿大动脉畸形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超声三血管气管切面在胎儿心脏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期间,选取于我院进行产前心脏畸形重点筛查200例孕妇,均以超声心动图筛查其胎儿心脏畸形情况,分析胎儿三血管气管切面声像图特征,且与产后超声心动图或者尸检结果对照。结果超声三血管气管切面筛查结果与病理、尸检结果的符合率91.6%,其中血管数量异常的敏感性为90.3%,血管位置异常的敏感性91.2%,管径大小异常的敏感性为67.4%,诊断结果特异性为98.4%。结论三血管气管切面应用于胎儿心脏畸形筛查中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较比比较高,可作为胎儿心脏畸形筛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