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摘要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塞来昔布胶囊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骨代谢指标和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白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4月~2020年12月间针灸科接收的KOA患者80例,将患者采用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40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温针灸联合塞来昔布胶囊进行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疗效、骨代谢指标[骨保护素(OPG)、降钙素(CT)、骨钙素(BGP)]、炎性因子、量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骨关节炎指数评分表(WOMAC)、Lysholm膝关节评分]等情况,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8周后VAS、WOMAC较对照组低,Lysholm膝关节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治疗8周后血清OPG、BGP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血清CT水平治疗8周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8周后血清IL-6、IL-17、IL-18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KOA患者,可有效减轻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同时还可抑制炎症因子,改善骨代谢指标,优化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中医证候评分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的RA患者13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8)和研究组(n=68)。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IL-17)、白介素-1β(IL-1β)]水平、风湿四项检查指标[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血沉(ESR)]水平及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91.18%(62/68)高于对照组的77.94%(53/68)(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关节肿胀程度、关节屈伸不利程度、畏恶风寒、晨僵证候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血清TNF-α、IL-1β、IL-17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IgA、IgM、IgG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RF、ESR、CRP、ASO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A患者在甲氨蝶呤的基础上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风湿四项检查指标、免疫球蛋白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深刺八髎穴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自2020年3月~2021年2月期间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脾肾阳虚型U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2组,各为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电针深刺八髎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Th17/Treg细胞。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总有效率(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畏寒肢冷、腹部冷痛、晨起泄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血清?酌-干扰素(IFN-γ)、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Th17细胞水平、Th17/Treg比值低于对照组,Treg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深刺八髎穴可促进脾肾阳虚型UC患者症状改善,同时该治疗方案还具有调节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龈下菌群和龈沟液中自噬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2020年3月~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8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2),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维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对比两组牙周临床指标、血清炎症因子、龈下菌群、龈沟液中自噬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牙龈指数(GI)、牙周附着丧失(AL)、牙周袋深度(PD)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β、IL-6、IL-8、IL-17、IL-18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菌嗜血菌、中间普雷沃菌、福赛斯坦纳菌、齿垢密螺旋体相对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eclin-1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可有效调节慢性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龈下菌群,降低龈沟液中自噬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对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血生化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收治的118例心肾阳虚型CHF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加用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血清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研究组91.53%(54/59)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2.88%(43/59)(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缩小、N末端 -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小于对照组、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升高,而血管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ET-1、vW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100)各项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心肾阳虚型CHF,可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机辅助美罗培南及胸腺法新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美罗培南治疗,研究组48例给予呼吸机辅助美罗培南及胸腺法新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肺部症状的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Interleukin)-6、IL-10、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96 %,显著高于对照组(85.41 %,P<0.05);研究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炎症吸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IL-6、IL-10、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2.08 %,显著低于对照组(31.25 %,P<0.05)。结论:呼吸机辅助美罗培南及胸腺法新用于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美罗培南治疗,其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二陈汤加减联合微波消融术(MWA)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和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不可或不愿手术切除或体部立体定向放疗的ⅢB-Ⅳ期并同意MWA治疗的NSCLC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二陈汤加减联合MWA治疗,60例)及对照组(MWA治疗,60例)。对比两组中医主要证候总评分、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Th17/Treg失衡、血清肿瘤标志物、血管生成因子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主要证候总评分、EORTC QLQ- C3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h17细胞比例、Treg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Th17/Treg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和角化素蛋白片段19(Cyfra21-1)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二陈汤加减联合MWA对晚期NSCLC患者,可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促进临床症状改善,调节Th17/Treg比例失衡和血管生成因子。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B超配合金匮温经汤治疗卵巢早衰患者疗效及其生殖功能、血清雌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到2020年12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96例卵巢早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金匮温经汤治疗,所以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B超观察。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9 %,高于对照组的85.4 %(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治疗后的血清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含量都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雌二醇(E2)含量都高于治疗前,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改良Kupperman评分都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卵泡数目与卵泡大小都高于治疗前,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匮温经汤治疗卵巢早衰患者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血清雌激素分泌与生殖功能,也有利于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与B超配合使用可反映患者的卵泡情况,更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与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XELOX方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肿瘤标志物、血管生成和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2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98例经内镜活检证实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XELOX方案化疗,49例)和研究组(艾迪注射液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49例)。观察两组患者近、远期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肿瘤标志物、血管生成和Th17/Treg平衡相关指标水平,记录两组用药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的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242(CA242)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微血管密度(MVD)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后,两组Th17比例、Th17/Treg比值均升高,Treg比例均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后Th17比例、Th17/Treg比值高于对照组同期,Treg比例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确切,可能与改善Th17/Treg平衡、抑制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究盐杜仲颗粒联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疼痛指标、血清微炎症和氧化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骨一科收治的70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行腰椎牵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盐杜仲颗粒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功能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和活性。结果:(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2)研究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的治疗3个月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JOA评分和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4)研究组的治疗3个月后血清IL-1β低于对照组,血清SOD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杜仲颗粒联合腰椎牵引能够显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疼痛、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及对咬合蛋白(Occludin)、C反应蛋白(快速)(CRPI)、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乌司他丁辅助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两周,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occludin、CRPI、IL-6水平,治疗后腹胀、腹痛、恶性呕吐及腹膜刺激征等体征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8.1%、69.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occludin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升高(P0.05),血清IL-6及CRP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腹胀、腹痛、恶性呕吐、腹膜刺激征等体征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不仅能改善腹胀、腹痛、恶性呕吐及腹膜刺激征,而且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CRPI、IL-6水平和提高occludin水平。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研究重症肺炎(SP)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33(IL-33)与肠道菌群和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6月济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SP患者,记作研究组。另取同期收治的90例普通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IL-18、IL-23、IL-33与肠道菌群含量,并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两者的关系。此外,将研究组患者按照治疗后临床转归情况的差异分为好转组60例及恶化组30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P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血清IL-18、IL-23、IL-33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而拟杆菌、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血清IL-18、IL-23、IL-33与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拟杆菌、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均P<0.05)。好转组年龄及血清IL-18、IL-23、IL-33水平均低于恶化组,且机械通气与长期卧床人数占比均低于恶化组(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大、机械通气、长期卧床以及血清IL-18、IL-23、IL-33水平高均是SP患者治疗后恶化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SP患者血清IL-18、IL-23、IL-33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且随着上述三项血清指标水平的升高,患者临床转归越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AP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4)与观察组(n=74),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以及乌司他丁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CRRT治疗,两组均治疗28d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IgA、IgG、IgM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54%(67/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7%(50/74)(P0.05)。两组患者治疗28d后血清IL-6、CRP、PCT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28d后IgA、IgG、IgM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IgG、Ig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CRRT治疗SAP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调节免疫系统,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乌司他丁对重症肺炎血清炎性指标、肺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有利的支持,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1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接受常规治疗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的患者83例(乌司他丁组),只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67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抗炎介质及促炎介质水平,并比较治疗前后的肺功能相关指标、肺表面活性蛋白水平,分析乌司他丁对重症肺炎血清炎性指标、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抗炎及促炎介质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7 d后,乌司他丁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乌司他丁组肺功能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肺表面活性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表明,乌司他丁可降低重症肺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肺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用于治疗不同类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1%;其中,两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疗效相当(P0.05),但观察组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与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水肿型胰腺炎患者血清IL-6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肝肾功能损害,未见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结论:乌司他丁用于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能够明显下调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对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疗效尤为显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利妥昔单抗(RTX)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效果观察及对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2018年9月到2021年11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利妥昔单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利妥昔单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治疗观察3个月,观察与检测血清RBP、微循环状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利妥昔单抗组的总有效率为97.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 %(P<0.05)。两组治疗后的尿蛋白定量、尿蛋白定性水平低于治疗前,利妥昔单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浆白蛋白较治疗前高,且利妥昔单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甲襞微循环管绊形态、流态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利妥昔单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RBP含量低于治疗前,利妥昔单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能有效改善微循环状态,抑制血清RBP的表达,能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促进改善肾功能,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痰清宁雾化吸入对重症肺炎患者肌钙蛋白水平、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104例重症肺炎患者,52例行常规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52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行乌司他丁联合痰清宁雾化吸入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体征及症状消失时间、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肌酶谱[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氢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体征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TnT、cTn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ST、LDH、HBDH、CK-C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96.15%高于对照组82.69%(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痰清宁雾化吸入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好,且可有效降低肌钙蛋白及心肌酶谱水平,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_3]、辅助性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h17/Treg)表达水平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将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患儿26例作为肺炎伴喘息组,肺炎支原体肺炎不伴有喘息患儿54例作为肺炎不伴喘息组,另选取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25(OH)D_3、白细胞介素(IL)-10、IL-17、Th17细胞及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及肺功能,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肺炎伴喘息组血清25(OH)D_3、IL-10、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低于肺炎不伴喘息组、对照组,Th17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Th17/Treg、IL-17高于肺炎不伴喘息组、对照组(P0.05)。各组第一秒最大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伴喘息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峰值呼气流量(PEF)低于肺炎不伴喘息组、对照组(P0.05),肺炎不伴喘息组与对照组FEV1%pred、PEF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伴喘息组患儿血清25 (OH)D_3与Th17/Treg、IL-17呈负相关(P0.05),与IL-10、FEV1%pred、PEF呈正相关(P0.05),血清Th17/Treg与IL-10、FEV1%pred、PEF呈负相关(P0.05),与IL-17呈正相关(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儿童血清25(OH)D_3、Th17/Treg表达水平异常,肺功能下降,且25(OH)D_3、Th17/Treg表达水平与肺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化两步输注美罗培南联合参麦注射液对重症感染患者血清感染指标、细菌清除率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的153例重症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传统输注美罗培南组(A组,54例)、优化两步输注美罗培南组(B组,49例)、优化两步输注美罗培南联合参麦注射液组(C组,50例)。比较治疗后三组患者的总体疗效、血清感染指标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C组的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28天生存率高于A组(P<0.05);B组、C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少于A组,且C组少于B组(P<0.05);治疗后B组、C组CD3+、CD4+、CD4+/CD8+高于A组,且C组高于B组(P<0.05);B组、C组CD8+、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A组,且C组低于B组(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优化两步输注美罗培南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重症感染患者疗效确切,可提高细菌清除率,改善患者免疫状态,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