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徐建 《四川水利》2012,(3):58-61
本文结合援马里巴马科第三大桥主桥第三跨施工测量实例,介绍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浇法施工的测量工作,包括箱梁悬浇施工的主要控制精度、测量要求及全程中的线性控制和变形监测。  相似文献   

2.
西泉眼水库坝下交通桥施工时,是先浇混凝土构件,采用安装波纹管预留孔道,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再张拉预应力筋和灌浆封漏,文章对后张法预应力现浇连续箱梁施工过程进行了描述,着重指出为保施工质量在施工时应注意的若干事项。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安阳市中华桥箱梁施工实例,从地基处理、支架搭设、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等方面,介绍了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箱梁施工技术,对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预制箱梁预应力张拉是箱梁施工中的关键环节,钢绞线张拉施工质量对控制箱梁质量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一期工程某标段跨渠公路桥工程实例,介绍箱梁预应力张拉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文章就施工时质量控制标准的计算进行了浅析,为类似工程箱梁的预应力张拉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时,采用张拉应力和伸长量双控,并以张拉力为主,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容许误差应控制在±6%以内。后张预应力技术一般用于预制大跨径简支连续梁、简支板结构及各种现浇预应、力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性很强,预应力筋张拉是其中的关键工序,张拉施工质量关系到桥梁和人身的安全,必须认真对待,因此必须对预应力钢绞线的伸长量做准确计算。本文以郑州市三环路快速化工程为例,主要介绍N主线桥第13联现浇混凝土预应力箱梁张拉施工中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6.
万和江 《四川水力发电》2010,29(2):30-32,64
非洲马里首都巴马科第三大桥为双幅桥,单幅桥梁长度为1 626.5 m,主桥现浇连续梁为预应力变截面箱梁结构,共三跨,单跨跨度为32 m+58 m+32 m(左右幅共计6处),采用挂篮法施工。以巴马科第三大桥工程中的双幅32 m+58 m+32 m预应力变截面箱梁施工为例,阐述了挂篮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7.
1钢绞线张拉伸长值理论计算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设计控制张拉力,即为预应力张拉完成后钢绞线在锚夹具前的拉力。在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时,应以钢绞线两端锚固点之间的距离作为钢绞线的计算长度。为控制和计算方便,一般以钢绞线两端锚固点之间的距离,再加上钢绞线在  相似文献   

8.
由于承载力强、刚度大、抗震性好、工程造价经济等优点,预应力箱粱在漳河桥设计中被采用,但对技术和机械设备的高要求也成为整个施工的难点.介绍漳河桥预应力连续箱梁后张法张拉的施工控制要点和质量保证,对施工中常见的伸长值测量偏差、滑丝、断丝等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依托南水北调东线跨输水渠道桥梁工程建设,总结了连续箱梁挂篮悬浇施工在0#块支架的型式、支架预压配重、挂篮型式选择、合龙段施工时段、合龙段平衡重、钢绞线张拉以及挂篮施工标高控制等关键工艺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王世才 《治淮》2000,(9):28-29
位于淮河主要支流涡河中上游的毫州市大地桥,全长270m,宽18.5m,其主桥为110m长三跨预应力连续箱梁(30m 50m 30m)。该桥由安徽水建总公司负责施工。施工时按设计要求采用了箱梁挂篮悬臂浇筑法这项新技术,取得了成功,为今后施工各类水利、市政和公路超长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以及其它超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渡槽设计过水流量大,通过经济技术指标比选,确定采用开口箱梁矩形槽型式,采取三向预应力设计。由于渡槽受力呈现较强的空间性,为了提高设计效率并便于复核,截面拟定和配置预应力时采用平面杆系对渡槽横向和纵向分别进行计算,然后用三维有限元法进行复核。复核阶段主要考虑了非线性温度荷载和侧向风荷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各工况下,渡槽大部分部位为受压状态,局部拉应力亦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结合交口灌区总干渠跨相排干沟渡槽设计实例,考虑槽身横向和纵向结构变形协调,横向结构底部弹性支承在各纵梁上,应用实用空间法对带横杆多纵梁式矩形渡槽槽身结构进行内力计算,分析了横杆及主梁刚度对结构内力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横杆使横梁跨中弯矩减少,但使侧肋弯矩增大,横杆使横向结构内力分布更加均匀,常常被称作拉杆的横杆,实际上受到压应力作用;随着纵梁刚度增大,渡槽竖向变形减小,横向结构所受弯矩减小,纵梁的荷载分布不均匀现象减小。所得结论可为同类渡槽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谢三鸿  秦清波  周涛 《人民长江》2011,42(20):22-24
结合郧县汉江二桥工程实际,对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柔性系杆结构设计、防腐设计、施工要点、材料选择等进行了研究.为减小系杆与其支承构件之间的摩擦,设计了系杆导轮架.主要对比了低松弛预应力钢铰线系杆和高强钢丝系杆在施工便易性和可更换性方面的差异.认为前者在上述几方面具有优势,推荐作为系杆使用.同时,讨论了系杆张拉力控制和合理...  相似文献   

14.
穿黄隧洞预应力衬砌结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考虑接触问题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穿黄隧洞预应力衬砌结构进行计算分析。计算中考虑了内、外衬之间的接触,以及地基抗力对结构的作用,并对荷载施加过程和锚具槽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预应力衬砌因锚索张拉挤压产生环向预压应力,同时,在衬砌环中还产生纵向拉应力。有资料分析某隧洞仿真模型预应力张拉试验中衬砌出现的环向裂缝,就是纵向拉应力超限所致。通过数值方法,分析引起纵向拉应力的主要因素,可供类似工程结构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5.
预制空心板张拉施工工艺复杂,为准确有效地建立空心板混凝土预应力,需熟练掌握控制张拉力、理论伸长量、实际伸长量控制范围计算方法,同时熟练掌握张拉次序、张拉施工程序、分级升荷、实际伸长量量测及计算办法及张拉"双控"等施工工艺.以峡江库区同南河桥梁工程为例,对预应力张拉计算、后张法施工工艺进行简述,作为施工经验总结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锚索通过反力支座与边坡岩土体紧密接触,当给锚索施加一定预应力后,岩土体同样受到预应力作用而发生形变。该形变不会瞬时完成,而是随时间变化,将导致锚索预应力出现长期损失。将锚索等效成弹性体和广义Kelvin体(考虑锚索应力松弛) 这2种模型,并假设岩土体为考虑蠕变特性的H+nK体(n≤3),结合锚索与岩土体的耦合变形和初始条件,推导出锚索张拉力随时间变化的计算式。经与以往研究成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同时,研究分析表明,在理论模型中增加岩土体蠕变模型的K体个数及考虑锚索应力松弛现象,可使得拟合曲线更接近于实测的锚索预应力变化。  相似文献   

17.
能容渡槽是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北干渠渠首关键建筑物,其特点是输水流量大,跨度大。论述了利用MIDAS有限元软件对渡槽进行结构静力分析,拟定预应力渡槽结构形式、预应力钢束布置及普通钢筋配筋,为工程施工图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8.
该文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系统外力尺度kmax/kf对二维湍流的能谱和统计行为的影响。考虑了两种系统外力(高斯力和Kolmogorov力)和三种外力尺度max/fk k。在不存在线性摩擦力情况下,验证了描述二阶涡量结构函数与能谱关系的Benzi理论。研究表明:当外力尺度kmax/kf逐渐增大时,Kolmogorov外力情况下的二阶涡量结构函数与能谱之间的关系逐渐符合Benzi理论。在存在线性摩擦力情况下,出现能谱双能级。随着外力尺度kmax/kf逐渐增大,Kolmogorov外力情况下的直接惯性区能谱逐渐接近Kraichnann理论。在两种系统外力情况下涡量场和速度场的概率分布函数(PDF)具有指数尾迹,与Falkovich和Lebedev理论预测的结果一致。PDF随着kmax/kf增加有更大的峰度(Kurtosis),这意味着在直接级联惯性区具有更强的间歇性。  相似文献   

19.
水软化作用会使得岩体内的胶结物溶解、腐蚀,引起节理岩体宏观力学特性的劣化。为探究水软化作用对节理岩体力学特性的影响机理,本文将考虑水软化、化学风化因素的岩石微观胶结接触模型引入到离散元中并模拟了非贯通共面节理岩体的直剪试验,根据得到的剪应力-应变曲线、胶结破坏数-位移曲线以及破坏后的微观信息,从宏微观角度分析了不同饱和度下法向应力及节理连通率对节理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同一饱和度时,节理岩体的峰值剪应力与法向应力的关系满足摩尔库伦定律,饱和度的增长对岩体剪切强度的影响主要是使节理面及岩桥的黏聚力降低。节理岩体的破坏以岩桥与节理面的贯通为标志,在岩桥区域产生张裂缝及贯通的剪切裂缝,且拉力链主要集中在岩桥区域。  相似文献   

20.
徐盐高速铁路徐洪河特大桥位于地震断裂带上,跨度为400 m(100 m+200 m+100 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拱桥是目前国内同类型桥梁跨度最大的,200 m跨钢管拱肋施工是工程中重要的施工难题。为解决大跨度钢管拱肋施工问题,选取合理的施工方案,并验证其可行性。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建立拱肋支架法安装各阶段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各工况下结构内力和变形。结果显示:对钢管拱肋安装支架进行内力和变形分析,结构最大应力发生在跨中支架的中部,其值为58.9 MPa,结构最大位移发生在中部支架顶端,其值为横桥向8.3mm;分析钢管拱肋吊装各阶段工况结构的内力及变形,结构最大应力发生在两端第一根立柱底部,其值为97.8 MPa,结构最大位移发生在中部支架顶端,其值为横桥向20.7 mm;对支架最高单根立柱进行稳定性验算证实,立柱最大应力发生在立柱底端,其值为11.0 MPa,最大位移发生在立柱顶端,其值为横桥向19.1 mm,允许应力170 MPa、控制变形2H/1 000,各分析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研究表明:200 m跨钢管拱肋采用支架法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安装支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方案可行,且为同类型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